(建筑施工规范)20、GBT 50733-20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7373067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64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规范)20、GBT 50733-20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建筑施工规范)20、GBT 50733-20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规范)20、GBT 50733-20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规范)20、GBT 50733-2011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pdf(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固G B T5 0 7 3 3 2 0 1 1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c o d ef o rp r e v e n t i o no fa l k a l i 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i nc o n c r e t e2 0 1 1 0 8 2 6 发布2 0 1 2 0 6 0 1 实施辜淼蓑燃譬蒜丞淼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c o d ef o rp r e v e n t

2、i o no fa l k a l i 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i nc o n c r e t eG B T5 忉3 2 0 1 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6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c o d ef o rp r e v e n t i o no fa l k a l i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i nc o n c r e t eG B

3、 T5 0 7 3 3 2 0 1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开本:8 5 0 1 1 6 8 毫米1 3 2 印张:1 M 字数t3 7 千字2 0 1 1 年l o 月第一皈2 0 1 1 年1 0 月第一次印刷定价:l o 0 0 元统一书号:1 5 1 1 2 2 1 0 8 0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 t t p:w w w e a b p t o m e n飘L 书痞;h t t pLjf c h i n a-b u i

4、 l d i n g c o m 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1 4 4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5 5 的公告现批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B T5 0 7 3 32 0 1 1,自2 0 1 2 年6 月1 日起实施。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 年8 月2 6 日3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 0 1 0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知(建标 2 0 t O 4 3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

5、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5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6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7 质量检验与验收;附录A 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方法。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 号,邮政编码:1 0 0 0 1 3)。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6、建筑材料工业砂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4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岛博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建工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运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湖州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丁威冷发光卢都友王玲冯惠敏周永祥郝挺宇谢永江李鹏翔张金波徐立斌王福川张国志何更新黄直久尤立峰魏宜龄朱建舟严忠海尚

7、延青张毅陶官思韦庆东王芳芳王永海李昕成王晶纪宪坤徐世木曹巍巍张惠姜福田封孝信闻德荣罗保恒施钟毅王元杜雷丁铸蔡亚宁5目次l 总则一27 R 吾-3 基本规定一4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一4 1 一般规定一4 2 试验方法一4 3 试验方法的选择一4 4 检验结果评价一5 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6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6 1 骨料一6 2 其他原材料”6 3 配合比”6 4 混凝土性能”6 5 生产和施工7 质量检验与验收7 1 骨料碱活性及其他原材料质量检验7 2 混凝土质量检验7 3 工程验收附录A 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方法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6|=二三

8、|=|C o n t e n t s1G e n e r a lP r o v i s i o n s 2T e r m s 3B a s i cR e q u i r e m e n t s4A l k a l iR e a c t i v i t yT e s to fA g g r e g a t e+。41G e n e r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 4 2T e s tM e t h o d s 4 3S e l e c t i o no fT e s tM e t h o d s-4 4E v a l u a t i o no fT e s tR e s

9、 u l t s5T e s to fV a l i d i t yo fA l k a l i 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 6T e c h n i c a lM e a s u r e so fA l k a l i 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6 1A g g r e g a t e6 2O t h e rR a wM a t e r i a l s 6 3M i xP r o p o r t i o n。+。6 4C o n c r e

10、 t eP e r f o r m a n e e 6 5P r o d u c t i o na n dC o n s t r u c t i o n。7Q u a l i t yI n s p e c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 7 1I n s p e c t i o no fA l k a l iR e a c t i v i t ya n dQ u a l i t yo fA g g r e g a t e 7 2Q u a l i t yI n s p e c t i o no fC o n c r e t e 7 3I n s p e c t

11、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o f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p p e n d i xA:T e s tM e t h o do fV a l i d i t yo fA l k a l is i l i c aR e a c t i o nP r e v e n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fW o r d i n gi nT h i sC o d e+L i s to fQ u o t e dS t a n d a r d s A d d i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12、 fP r o v i s i o n s-12344445677789900O12679i;7|=|=|=_-1 总则1 0 1 为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制定本规范。1 0 2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1 0 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 0 1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a l k a l ia g g r e g a t er e a c t i o ni nc o n c r e t e混凝土中的碱(包括外界渗入的碱)与骨料中的碱活性矿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等现象。

13、2 0 2 碱一硅酸反应a l k a l is i l i c ar e a c t i o n混凝土中的碱(包括外界渗入的碱)与骨料中活性S i O。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等现象。2 O 3 碱碳酸盐反应a l k a l i c a r b o n a t er e a c t i o n混凝土中的碱(包括外界渗入的碱)与碳酸盐骨料中活性白云石晶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等现象。2 0 4 碱活性a l k a l ir e a c t i v i t y骨料在混凝土中与碱发生反应产生膨胀并对混凝土具有潜在危害的特性。2 0 5 碱含量a l k a l ic o n

14、t e n t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当量N a。O 含量;当量N a:()一N a z O+0 6 5 8 K 2 0。2 0 6 胶凝材料用量b i n d e rc o n t e n t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2 0 7 矿物掺合料m i n e r a la d d i t i o n以硅、铝、钙等氧化物为主要成分,并达到规定细度,掺人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2 0 8 矿物掺合料掺量p e r c e n t a g eo fm i n e r a la d d i t i o n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比。2 0 9 外加剂掺量p e

15、r c e n t a g eo fc h e m i c a la d m i x t u r e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相对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2 0 1 0 水胶比w a t e r-b i n d e rr a t i o混凝土拌合物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之比。23 基本规定3 0 1 用于混凝土的骨料应进行碱活性检验。3 0 2 对采用碱活性骨料或设计要求预防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工程,应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3 0 3 对于大型或重要的混凝土工程,采料场的骨料碱活性检验和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宜进行不同实验室的比对试验。34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4 1 一般规定4 1 1

16、骨料碱活性检验项目应包括岩石类型、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4 1 2 各类岩石制作的骨料均应进行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检验,碳酸盐类岩石制作的骨料还应进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4 1 3 河砂和海砂可不进行岩石类型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检验。4 2 试验方法4 2 1 用于检验骨料的岩石类型和碱活性的岩相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2的规定。4 2 2 用于检验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的快速砂浆棒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 B T1 4 6 8 5 中快速碱一硅酸反应试验方法的规定。4 2 3 用于检验碳酸盐骨料的碱一碳酸盐反

17、应活性的岩石柱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2 的规定。4 2 4 用于检验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混凝土棱柱体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T5 0 0 8 2 中碱骨料反应试验方法的规定。4 3 试验方法的选择宜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岩石类型和碱活性进行检验,且检验结果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 岩相法检验结果为不含碱活性矿物的骨料可不再进行检验;2 岩相法检验结果为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或可疑的骨料应再采用快速砂浆棒法进行检验;3 岩相法检验结果为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或可疑的骨料应再采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

18、。4 3 2 在不具备岩相法检验条件且不了解岩石类型的情况下,可直接采用快速砂浆棒法和岩石柱法分别进行骨料的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4 3 3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混凝土棱柱体法进行骨料碱活性检验或验证。4 4 检验结果评价4 4 1 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岩石柱法和混凝土棱柱体法的试验结果的判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4 4 2 当同一检验批的同一检验项目进行一组以上试验时,应取所有试验结果中碱活性指标最大者作为检验结果。4 4 3 检验报告结论为碱活性时应注明碱活性类型。4 4 4 岩相法和快速砂浆棒法的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应以快速砂浆棒法的检验结果为准

19、。4 4 5 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和岩石柱法的检验结果与混凝土棱柱体法的检验结果不一致时,廊以混凝七棱柱体法的检验结果为准。55 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5 0 1 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不小于0 1 0 膨胀率的骨料应进行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5 0 2 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试验结果1 4 d 膨胀率小于0 0 3 可判断为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活性有效。5 0 3 当有效性检验进行一组以上试验时,应取所有试验结果中膨胀率最大者作为检验结果。66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6 1 骨料6 1 1 混凝土工程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6 1 2 在勘察和选

20、择采料场时,应对制作骨料的岩石或骨料进行碱活性检验。6 1 3 对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不小于0 1 0 的骨料,应按本规范第5 章的规定进行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并验证有效。6 1 4 在盐渍土、海水和受除冰盐作用等含碱环境中,重要结构的混凝土不得采用碱活性骨料。6 1 5 具有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不得用于配制混凝土。6 2 其他原材料6 2 1 宜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 6 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碱含量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 B1 7 6 执行。6 2 2 应采用F 类的I 级或级粉煤灰,碱含量不宜大于2 5。粉煤灰的碱含量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

21、泥化学分析方法G B1 7 6 执行。6 2 3 宜采用碱含量不大于1 0 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碱含量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 B l 7 6 执行。6 2 4 宜采用二氧化硅含量不小于9 0、碱含量不大于1 5 的硅灰。其碱含量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 B l 7 6 执行。6 2 5 应采用低碱含量的外加剂。外加剂的碱含量试验方法应7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 B T8 0 7 7执行。6 2 6 应采用碱含量不大于1 5 0 0 m g L 的拌合用水。水的碱含量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 G J6 3 的

22、规定。6 3 配合比6 3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5 5 的规定。6 3 2 混凝土碱含量不应大于3 0 k g m 3。混凝土碱含量计算应符合以下规定:1 混凝土碱含量应为配合比中各原材料的碱含量之和;2 水泥、外加剂和水的碱含量可用实测值计算;粉煤灰碱含量可用1 6 实测值计算,硅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用1 2 实测值计算;3 骨料碱含量可不计人混凝土碱含量。6 3 3 当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掺量宜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大于0 2 0 的骨料,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宜小于3 0;当

23、复合掺用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时,粉煤灰掺量不宜小于2 5,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不宜小于1 0;2 对于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膨胀率为0 1 0 o 2 0 范围的骨料,宜采用不小于2 5 的粉煤灰掺量;3 当本条第1、2 款规定均不能满足抑制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要求时,可再增加掺用硅灰或用硅灰取代相应掺量的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掺量不宜小于5。6 3 4 当采用除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外的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时,可将水泥中混合材掺量2 0 以上部分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分别计人混凝土中粉煤灰和粒化8高炉矿渣粉掺量,并应符合本规范第6 3 3 条的规定。6 3 5 在混凝

24、土中宜掺用适量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6 4 混凝土性能6 4 1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泌水,稠度和其他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6 4 2 混凝土强度和其他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6 4 3 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6 5 生产和施工6 5 1 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 0 1 6 4 的规定。6 5 2 对于采用快速砂浆棒法检验结果不小于0 1 0 膨胀率的骨料,当其配制的混凝土用于盐渍土、海水和受除冰盐作用等含碱环境中非重要结构时,除应采取抑制骨料碱活性措施和控制混凝土碱含量之外,还应在混凝土表面采用防碱涂层等隔离措施。6 5 3对于大体积

25、混凝土,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度不应高于8 0。6 5 4 采用蒸汽养护或湿热养护时,最高养护温度不应高于8 0。6 5 5 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 0 d。6 5 6 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出现裂缝应及时修补。97 质量检验与验收7 1 骨料碱活性及其他原材料质量检验王1 1在勘察和选择采料场时岩石碱活性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岩石碱活性检验与评价应符合本规范第4 章的规定;2 每个采料场宜分别选取不少于3 个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各采集1 份样品;样品宜为爆破或开采的非表层部分;每份样品不宜少于2 0 k g,宜为3 4 块各方向尺寸相近的完整岩石;3 每份样品应进行不少于1 组碱

26、活性检验。7 1 2 骨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量进行骨料碱活性检验,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7 1 3 骨料的检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砂、石骨料的碱活性检验应按每3 0 0 0 m 3 或4 5 0 0 t 为一个检验批;当来源稳定且连续两次检验合格,可每6 个月检验一次;2 砂、石骨料碱活性以外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 0 1 6 4 的规定;3 不同批次或非连续供应的不足一个检验批量的骨料应作为一个检验批。7 1 4 骨料质量和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应符合本规范第6 1 节的规定。7 1 5 除骨料以外的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

27、准G B5 0 1 6 4 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6 2 节的规定。7 2 混凝土质量检验7 2 1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本规范第6 3 节的规定,并应在每1 0工作班前进行确认和在班中进行检查。7 2 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 0 1 6 4 的规定。7 2 3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本规范第6 4 节的规定。7 3 工程验收7 3 1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 的规定。7 3 2 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时,还应符合本规范

28、对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规定。附录A 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方法A 0 1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评估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硅灰等矿物掺合料抑制骨料碱硅酸反应活性的有效性。A 0 2 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 烘箱一一温度控制范围为(1 0 5 5);2 天平称量1 0 0 0 9,感量l g;3 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5 o o m m、2 5 0 m m、1 2 5 m m、6 3 0 1 m、3 1 5#m、1 6 0 p m 的方孔筛各一只;4 测长仪测量范围2 8 0 m m 3 0 0 m m,精度0 0 1 m m;5 水泥胶砂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

29、机J C T6 8 1 的规定;6 恒温养护箱或水浴温度控制范围为(8 0 2);7 养护筒由耐酸耐高温的材料制成,不漏水,密封,防止容器内湿度下降,筒的容积可以保证试件全部浸没在水中;筒内设有试件架,试件垂直于试件架放置;8 试模金属试模,尺寸为2 5 m m X2 5 m m X 2 8 0 m m,试模两端正中有小孔,装有不锈钢测头;9 镘刀、捣棒、量筒、干燥器等。A o 3 试验用胶凝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 B1 7 5 的规定;2 矿物掺合料应为工程实际采用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30、G B T1 5 9 6 要求的I 级或级的F 类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 B T】21 8 0 4 6 的规定;硅灰的二氧化硅含量不宜小于9 0。A 0 4 胶凝材料中矿物掺合料掺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单独掺用粉煤灰时,粉煤灰掺量应为3 0;2 当复合掺用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时,粉煤灰掺量应为2 5,粒化高炉矿渣粉掺量应为1 0;3 可掺用硅灰取代相应掺量的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掺量不得小于5。A 0 5 试验用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骨料应与混凝土工程实际采用的骨料相同;2 骨料1 4d 膨胀率不应小于0 1 0,试验方法应为快速

31、砂浆棒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 B T1 4 6 8 5 中快速碱硅酸反应试验方法的规定;3 应将骨料制成砂样并缩分成约5 k g,按表A 0 5 中所示级配及比例组合成试验用料,并将试样洗净烘干或晾干备用。表A 0 5 砂级配表5 0 0 m m 25 0 m m 1 2 5 m m 6 3 0”3 1 5“m 公称粒级25 0 n n n1 2 5 m m6 3 0 9 m3 1 5 u m1 6 0“1 n分级质量1 02 52 52 51 5()A 0 6 试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成型前2 4 h,应将试验所用材料放人(2 0 _ 4-2)的试验室中;2 胶凝材料

32、与砂的质量比应为1:2 2 5,水灰比应为0 4 7;称取一组试件所需胶凝材料4 4 0 9 和砂9 9 0 9;3 当胶砂变稠难以成型时,可维持用水量不变而掺加适量非引气型的减水剂,调整胶砂稠度利于成型;4 将称好的水泥与砂倒人搅拌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 S O 法)G B T1 7 6 7 1 的规定进行搅拌;5 搅拌完成后,应将砂浆分两层装入试模内,每层捣2 01 3次;测头周围应填实,浇捣完毕后用镘刀刮除多余砂浆,抹平表面,并标明测定方向及编号;6 每组应制作三条试件。A 0 7 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将试件成型完毕后,应带模放人标准养护室,养护(2 4 4)

33、h 后脱模。2 脱模后,应将试件浸泡在装有自来水的养护筒中,同种骨料制成的试件放在同一个养护筒中,然后将养护筒放入温度(8 0 2)的烘箱或水浴箱中养护2 4 h。3 然后应将养护筒逐个取出,每次从养护筒中取出一个试件,用抹布擦干表面,立即用测长仪测试件的基长(L o),测试时环境温度应为(2 0 2),每个试件至少重复测试两次,取差值在仪器精度范围内的两个读数的平均值作为长度测定值(精确至0 0 2 m m),每次每个试件的测量方向应一致;从取出试件擦干到读数完成应在(1 5 4-_ 5)s 内结束,读完数后的试件应用湿毛巾覆盖。全部试件测完基准长度后,把试件放人装有浓度为l m o l I

34、。氢氧化钠溶液的养护筒中,并确保试件被完全浸泡。溶液温度应保持在(8 0 2),将养护筒放回烘箱或水浴箱中。注:用测长仪测定任一组试件的长度时,均应先调整测长仪的零点。4 自测定基准长度之日起,第3 d、7 d、1 0 d、1 4 d 应再分别测其长度(L。)。测长方法与测基长方法相同。每次测量完毕后,应将试件调头放人原有氢氧化钠溶液养护筒,盖好筒盖,放回(8 0 2)的烘箱或水浴箱中,继续养护到下一个测试龄期。操作时防止氢氧化钠溶液溢溅,避免烧伤皮肤。5 在测量时应观察试件的变形、裂缝、渗出物等,特别应观察有无胶体物质,并作详细记录。A 0 8 每个试件的膨胀率应按下式计算,并应精确至0 0

35、 1:r Te。一 二o 罢1 0 0(A 0 8)L 0 一凸式中:。试件在t 天龄期的膨胀率();1 4L。试件在t 天龄期的长度(r a m);L。试件的基长(r a m);测头长度(r a m)。A 0 9 某一龄期膨胀率的测定值应为三个试件膨胀率的平均值;任一试件膨胀率与平均值均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平均值小于或等于0 0 5 时,其差值均应小于0 0 1;2当平均值大于o 0 5 时,单个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值均应小于平均值的2 0;3当三个试件的膨胀率均大于0 1 0 时,可无精度要求;4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去掉膨胀率最小的,用其余两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龄期的膨胀率。A 0 1 0

36、试验结果应为三个试件1 4 d 膨胀率的平均值;当试验结果1 4 d 膨胀率小于0 0 3 时,可判定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本规范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1T5

37、 0 0 8 23467891 0T 1 8 0 4 61 11 21 31 4引用标准名录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 B5 0 1 6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通用硅酸盐水泥G B1 7 5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 B1 7 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 B T1 5 9 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 3 T8 0 7 7建筑用卵石、碎石G B T1 4 6 8 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 S O 法)G B T1 7 6 7 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 B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38、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5 5混凝土用水标准J G J6 3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 C T6 8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 B T5 0 7 3 3 2 0 1 1条文说明制定说明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 B T5 0 7 3 3 2 0 1 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 年8 月2 6 日以第1 1 4 4 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中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取得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技术参数。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

39、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目次1 总则2 术 看3 基本规定4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4 1 一般规定4 2 试验方法43 试验方法的选择4 4 检验结果评价5 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6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6 1 骨料6 2 其他原材料6 3 配合比64 混凝土性能6 5 生产和施工7 质量检验与验收7 1 骨料碱活性及其他原材料

40、质量检验7 2 混凝土质量检验7 3 工程验收附录A 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验方法毖船拍拍拍拍打胛凹n弘姐踮踮弱弱w1 总则1 o 1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破坏一旦发生,往往没有很好的方法进行治理,直接危害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解决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采取预防措施,本规范对此作出相应规定。1 o 2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可包括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工、公路、铁路、核电和冶金等各个建设行业的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预防。1 o 3 本规范涉及的混凝土领域的标准规范较多,对于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内容,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未作规定的其他内容应按其他相关标准规范执行。2

41、 术语2 0 1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包括了碱硅酸反应和碱碳酸盐反应,这两种反应都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等现象。2 0 2 在我国,工程中发生的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普遍是碱硅酸反应,用于混凝土骨料的岩石中都有可能存在含活性s-0 2 的矿物,如蛋白石、火山玻璃体、玉燧、玛瑙和微晶石英等,当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在混凝土中引发碱硅酸反应的破坏。2 0 3 混凝土工程中发生碱一碳酸盐反应破坏的情况很少,也不易确认。通常只有碳酸盐骨料中可能存在活性自云石晶体,如细小菱形白云石晶体等,对于纯粹的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目前尚无公认的好的预防措施。2 0 4 骨料碱活性包括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

42、性,应采用本规范中规定的标准方法予以鉴别和判定。2 0 5 混凝土中的碱含量是影响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重要因素。混凝土原材料中或多或少存在N a 2 0 和K:O,可采用标准方法予以测定。目前,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计入骨料中的碱含量。混凝土碱含量表达为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碱的质量(k g m 3),水的碱含量表达为每升水中碱的质量(m g I。),其他原材料的碱含量表达为原材料中碱的质量相对原材料质量的百分比()。外加剂的碱含量称为总碱量。2 0 6 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普遍接受。2 0 7 矿物掺合料的种类主要有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2 0 8、2 0 9 用量

43、含义是使用量(以质量计);掺量含义是相2 3对质量的百分比。2 0 1 0 随着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已经普遍采用水胶比取代水灰比。3 基本规定3 0 1 碱活性检验可判断骨料在混凝土中是否与碱发生膨胀反应并对混凝土具有潜在危害,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3 0 2 采用非碱活性骨料,通常无须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对设计要求预防碱骨料反应的混凝土工程,应对骨料碱活性进行批量检验,尽量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如不得已采用碱活性骨料,应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3 0 3 进行不同实验室的比对试验可提高试验结果及其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对大型或重要的混凝土工程的采料场选定

44、是必要的。4 骨料碱活性的检验4 1 一般规定4 1 1骨料碱活性包括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两种。确定岩石类型对于判断骨料碱活性有一定帮助。4 1 2 用于制作混凝土骨料的各类岩石(包括碳酸盐岩石)中都有可能存在活性s i 0 2,工程中发生的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普遍是碱一硅酸反应;而通常只有碳酸盐骨料中才可能存在活性白云石晶体。岩石类型检验可以确定碳酸盐骨料。4 1 3 在我国,尚未有检验确定为碱碳酸盐反应活性的河砂和海砂。4 2 试验方法4 2 1 岩相法见于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2 2 0 0 6 第7 章7 1 5 节。4 2 2 快速

45、砂浆棒法见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 B T 1 4 6 8 52 0 0 1 第6 章6 1 4 2 节,与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2 2 0 0 6 第7 章7 1 6节的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硅酸盐水泥,后者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本规范的试验方法中采用硅酸盐水泥而不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原因是,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种类和掺量变化较大,且掺量最高可达到2 0,对检验骨料碱活性会有影响。4 2 3 岩石柱法见于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5 2 2 0 0 6 第7 章7 1 8 节,目前国内其他标准也普遍采用这一方法

46、。在使用该方法时,最好在小岩石柱两端粘接小测钉,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目前,国际上在检验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试验方法方面有近几年来推荐的2 6“R I I。E MT C1 9 1A R PA A R-5:碳酸盐骨料快速初步筛选试验方法”,也具有使用价值。4 2 4 混凝土棱柱体法见于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T5 0 0 8 2 第1 5 章。该方法是目前唯一采用混凝土试件检验骨料碱活性的正式方法,可检验砂和石的碱活性;当前采用人工砂是大势所趋,该方法也可检验砂石一起用于人工砂混凝土的碱活性。该方法得到普遍认可,但试验周期长,为5 2 周(星期)。4 3

47、 试验方法的选择4 3 1 岩相法对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当镜下碱活性矿物清楚且含量与f 临界量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可根据经验进行鉴别和判断。但是,相比较而言,要确切判断骨料碱活性情况,还得采用快速砂浆棒法等测试膨胀率的试验方法比较可靠。岩相法对骨料为非碱活性的判定依据是制作骨料的岩石中不含(镜下看不见)碱活性矿物,因此,岩相法检验结果为非碱活性的骨料可不再进行验证。岩相法检验还应包括确定岩石名称。4 3 2 一般质量检验单位不具备岩相法检验条件,骨料碱活性检验可按本条规定执行。4 3 3 混凝土棱柱体法试验周期为5 2 周(星期),一般工程情况无法等待这么长的时间,但是,对于一些重大工程,

48、前期论证和准备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前期验证试验。4 4 检验结果评价4 4 1 岩相法、快速砂浆棒法、岩石柱法和混凝土棱柱体法试验方法中都给出了判定依据,可据此对试验结果进行判定。4 4 2 由于岩石矿物的不均匀性,并且试验量有限,因此,采取进行一组以上试验时取所有试验结果中碱活性指标最大者作为检验结果的偏于安全的做法。4 4 3 检验报告明确骨料碱活性类型是必要的,对于碱硅酸反2 7应活性的骨料,可以通过采取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措施用于混凝土;而对于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的骨料,则不能用于混凝土。碱活性骨料是指具有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或碱一碳酸盐反应活性;非碱活性骨料是指不具有碱一硅酸反应活性和碱一碳酸

49、盐反应活性。4 4 4 采用快速砂浆棒法等测试膨胀率的试验方法比较可靠。4 4 5 混凝土棱柱体法更接近混凝土的实际情况,普遍认可度比较高。5 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5 0 1 快速砂浆棒法1 4 d 膨胀率大于0 2 的骨料为具有碱一硅酸反应活性,1 4 d 膨胀率在0 1 o 2 的骨料属于不确定。对于这类骨料,从偏于安全的角度考虑,1 4 d 膨胀率不小于0 1 0 的骨料需要进行抑制骨料碱活性有效性检验并采取预防碱骨料反应措施是合理的。另外,采用2 5 粉煤灰掺量的预防措施几乎没有代价,因为2 5 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是常规采用的普通混凝土。5 0 2 抑制骨料碱一硅酸反应活性有效性试

50、验方法是在A S T MC 1 5 6 7 0 8 确定胶凝材料与骨料潜在碱一硅反应活性的标准测试方法(快速砂浆棒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说明可见附录A 的条文说明。本规范采用该方法取代了国内标准原来采用的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方法。实际上原方法难以实现,而且采用高活性石英玻璃代替实际骨料,国际和国内都已经很少采用。5 0 3 经多家实验室比对试验验证,对于碱一硅酸反应活性高的骨料,采用试验方法规定的矿物掺合料掺量的试验结果膨胀率均小于0 0 2 5,最大值为0 0 2 1;曾在实际工程中采用不同骨料的试验结果膨胀率也都小于0 0 2 0。另外,按附录A 试验方法的规定,三个试件的膨胀率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