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6541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 32【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精选高二语文下学期 4 4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语文试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 ,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意思

2、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 ,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 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 ,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 2 - / 32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

3、人,能取进士第” , “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 ,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

4、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 。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3 - / 32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

5、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D. 隋唐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举人” ,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秀才”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者为“前进士” , 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状头”或“状元” ,后世科举中的“秀才” “探花”等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博学宏词”和“拔萃”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6、的一项是(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4 - / 32【答案】1. A 2. B 3. C【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

7、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A 项, “先后成为取士科目”中“先后”二字在文中没有根据。C 项, “进士一科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错误。隋代没有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最为社会所重”,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D 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所以选 B 项。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

8、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中涉及的古代考试制度的分析。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内容,再仔细分析上下文语句的阐述,推理备选答案中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分析推理后可知:C 项错误。 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的“前进士” 。所以选 C项。- 5 - / 32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

9、,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不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A 项, “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所以 A 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今年冬天不寒冷蒋育亮今年冬天,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村上人说,已经十几年没见过下这样的雪了。宁静中,有“咯吱咯吱”的踏雪声响起。沉闷,滯拖,却有力,还能让人听出些许欢悦。“五爷,溜达啊!”传来招呼声。“这雪,罕见呢!瑞雪兆丰年哦!”五爷应答的声音

10、,在雪地上蹦跶蹦跶地跳跃。“五爷,不觉冷啊?”招呼声中溢出关切。五爷搓搓冻红的双手,笑笑,一脸的暖和神态。村人纳闷:五爷这是咋啦?- 6 - / 32说起五爷,村上人都佩服得很。十年前,张二婶家意外失火,一座木头房屋被烧了个精光。张二婶哭得死去活来,拉上儿子就要离村外出流浪。孤儿寡母的,想再建房子,那简直是登天摘月。五爷站了出来。先是腾出自家半边房子,将孤儿寡母安顿好。之后,钻进自家林地,砍来木头,为张二婶重建房屋。一村人,硬是让五爷活活感动。出资的出资,献力的献力,不足两月,一座新屋就拔地而起。感动得张二婶拽着儿子,趴在地上硬生生地给五爷磕了三个响头。还有五年前村长家跟张坨子争地界的事。明明

11、是张坨子的地挨村长占进了好几米,镇上来调解时,村上却无人出来作证。镇上来的人说,村长占理,那几米地,归村长。病魔缠身躺倒在床的五爷,一骨碌爬了起来,找到镇上来的人辩理,还拿出了当年分地时的证据,弄得镇上来的人无话可说,那几米地,最终还是回到了张坨子手里。村长后来与五爷一见面,两只牛眼就鼓鼓地喷火,足足烧了五爷好几个月。这样的事例,五爷还有很多村上人依稀记得,五爷被查出患绝症的那一年,是在村长家跟张坨子争地界的前一年。那年的冬天,出奇地冷。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五爷从医院回到家,牙齿冷得碰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家人在五爷的屋子,烧上两盆旺旺的炭火,五爷仍

12、觉寒冷,躺在床上盖着两- 7 - / 32床厚被子。从此,村上人都知道,五爷怕冷。怕冷的五爷,一到冬天,几乎足不出户。足不出户的五爷,却不孤独。村上的人,自觉不自觉地轮番着去陪他聊天。村里村外,天南海北,无所不聊。唯一不聊的是村长。五爷几次问起,村民都顾左右而言他,避而不谈。但五爷还是断断续续听到,村长如何霸道,上面有人如何罩着他几天前,旮旯屯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他们直接去了村长家。不久,村长便被他们簇拥着离开了旮旯屯。接着,便有消息传出,村长被县上的纪委“双规”了。同时被“双规”的,还有镇上的一名副镇长。五爷和村上人不知道什么叫“双规” ,只知道他们挨抓了。听说,他们串通一气,还搞了村里很多

13、钱。其实这些,五爷和村上人先前也听说过。就是只动雷不下雨,大家也习以为常了。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五爷连续几天,在村中溜达。 “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不时在村中每个角落响起。- 8 - / 32“五爷,不冷啊?”常有问候声飘来。五爷笑笑,不语。望望满天飘洒的雪花,喃喃自语:“瑞雪兆丰年!”村人纳闷,这五爷,啥时又不怕冷了啊?几天后,伴随着满天飘洒的雪花,五爷气若游丝地说:“今年冬天不冷呢!”说毕,头一偏,去了!五爷最后的话,村上的人都觉得很奇怪。(选自红豆2016 年 1 期)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非

14、常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 “雪,飘飘扬扬地洒一片银装素裹”营造了背景,有力烘托了人物形象。B. 文章构思精巧,采用补叙的叙述手法,为读者讲了五爷的故事,五爷的形象也在时空穿梭中显得更加立体。C. 文章语言简练朴实,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人物对话的合理运用,使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真实。D. 文章善于运用夸张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两只牛眼就鼓鼓地喷火”生动有力地突出村长的性格。5. 为什么“说起五爷,村上人都佩服得很”?请简要分析。6. 五爷明明因生病而“怕冷” ,为什么他反而说“今年冬天不冷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9 - / 32【答案】4. B 5. 因为五爷是村里人的主心骨(

15、领头人正义的代表) 。他为人热心善良:他带领大家为孤儿寡母重建房屋。他为人正直公道:不顾病魔缠身为张坨子作证(与“作恶”的村主任作对)等。 6. 这里的不冷不是身体的,而是内心的。虽然五爷身体上“怕冷” ,但他一直受到村民的爱戴,村民轮番去陪他聊天,五爷内心并不感到冷;长期称霸作恶的村主任终丁被纪委带走让五爷看到了村子的希望,心情格外畅快所以不觉得冷。【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环境,B 项考核结构,C 项考核语言,D 项考核手法,其中 B 项, “补叙”错,应是“插叙”

16、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回答为什么“说起五爷,村上人都佩服得很” ,实际就是分析“五爷”的性格特征,注意梳理情节,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章的情节“他带领大家为孤儿寡母重建房屋” “不顾病魔缠身为张坨子作证人”概括其“热心善良” “正直公道”的品格。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10 - / 32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巨爱含义的题目,要求回答五爷说“今年冬天不冷呢!”

17、的原因,注意从“不冷;的含义分析,这里的不冷不是身体的,而是内心的;因为村民轮番去陪他聊天,五爷内心并不感到冷;长期称霸作恶的村主任终丁被纪委带走,让五爷看到了村子的希望,心情格外畅快,所以不觉得冷。(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14 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6 亿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 1.4 个泊位的国际通行标准来计算,那么目前国内汽车停车位总需要量约 2.16 亿个。而截至到 2015 年,我国传统停车位有 6935 万个,我国停车场供给缺口巨大。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单位:万辆,万个)(图片来自中国智慧城市 )

18、材料二大白天,小区里车位空着,附近办公区停车却“一位难求” 。张斌在四川成都一处 20 多层的写字楼上班,楼下配建车位远远不够,为了抢车位,每天得提前 1 个多小时到公司。如果选商业停车场,停一天要 60 多元,一个月下来停车费要花销 1000 多元。最近,公司附近的小区满庭芳园出现了共享车位, “丁丁停车”就是一个共享平台,给居民车位安装智能车位锁,将车位的空闲时间发- 11 - / 32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打开“丁丁停车”APP 上面的车场地图,张斌就可以获取空闲车位信息,并且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停车花费大大减少了。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共享车位也成

19、了一些创业公司的“金矿” 。目前,一线城市车位的平均价格在 20 万元左右,假设白天空闲 8 个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 20 万元的 1/3。如果能把这些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不仅能减少稀缺资源的浪费,也会给车位所有人带来收益。(摘编自常钦分担停车费划算了 )材料三近来,一些互联网平台在成都推广“车位共享”来缓解停车难的压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心区六个小区,调查发现“共享车位”虽然听上去很美好,但推行中却面临着四大难题。其中一款较为成熟的共享 APP 上线一年半以来,认证的共享车位却仅有 3000 个。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1)理念接受难。据相关 APP 平台负责人透露,特别是成都一

20、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的考虑,不会轻易打开车位“共享之门” 。(2)安全风险高。虽然停车 APP 平台表示,愿意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车辆擦挂,给出最高 1000 元的补偿,以及车辆失窃最高 10000元的补偿,但因为怕担责,很多物业方仍然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12 - / 32的态度。(3)物管服务压力大。共享车位,就意味着物业要承担更多的事情。(4)利益分配不理想。有相关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位共享需要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三方面的关系,目前的利益分配不够理想。(摘编自涂文全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材料四共享停车,具体怎么操作?(1)个人或商业物业提

21、前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2)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共享停车”的板块,点击预定车位,系统就会按近远顺序给出可供选择的停车位。(3)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费用从手机自动扣除。(摘编自闫枫又一个行业要变天,共享停车真的来了!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7-2014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B. “丁丁停车”共享平台,将居民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C. 有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考虑,不愿接受共享停车理念。- 13 - / 32D. 有些人不愿将空闲车位分享给别人使

22、用,是因为没有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根据材料一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停车场的供给缺口很大。B. 材料二中张斌如果用“丁丁停车” ,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一个月就比选商业停车场节省 1800 多元。C. 目前一线城市车位平均价格不菲,假设只是晚上使用,白天却闲置 8 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车位价格的 1/3。D. 若个人或商业物业未能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客户需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预定车位方能找到停车位。E. 共享停车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这就给某些不想掏停车费的人以可乘

23、之机。9. 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解决共享停车四大难题的基本途径。【答案】7. D 8. AC 9. 做好宣传,鼓励人们更新理念;出台措施,降低安全风险;缓解物管服务压力;处理好利益分配问题。【解析】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比如本题中,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有些人不愿将空闲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是因为没有搭上移动互联- 14 - / 32网的技术快车”错误,选项对不愿共享车位的原因分析不当,据材料三可知共享车位少,可能有理念接受、安全风险、物管服务压力、利益分配等

24、多方面因素。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 “两项” 。B 项, “一个月就比选商业停车场节省 1800 多元”缺乏依据,材料二第一段的表述是“如果选商业停车场,停一天要 60 多元,一个月下来停车费要花销1000 多元” 。D 项, “若个人或商业物业未能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客户需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预定车位方能找到停车位”分析错误,从材料四来看,共享停车具体操作的第一步是个人或商业物业提前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没有这一步,下一步无从进行。E 项, “共享停车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这就给某些

25、不想掏停车费的人以可乘之机”分析不当,离场时停车场系统自动起杆,费用从手机自动扣除。9.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解决共享停车四大难题的基本途径”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材料三是说共享车位推行遇到的四大难题,故考生可以先分析难题,然后就每一个难题给出解决的策略。如“理念接受难” ,这就需要平台做好宣传,鼓励大家更新理念,与时俱进;如“安全风险高” ,会出现盗窃或擦刮的情况,这就需要物业各方出台相关的措施来降低安全的风险;如“物管服务压力大。共享车位,就意味着物业要承担更多的事情” ,这就需要想办法来缓解物管的服务- 15 - / 32压力

26、;如“利益分配不理想。有相关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位共享需要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三方面的关系,目前的利益分配不够理想” ,这就需要处理好利益分配的问题。本题较为简单,只要找到材料三,圈出四个难题,答题就容易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擢工部侍郎。除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 ”即因遗址浚筑,豆四十里。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先是,曦已献四州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金人破

27、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松谋遁,甲固留不可,松遽機甲兼沿边制置。曦遗王钺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因卧疾。曦又遗其弟吴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乃援颜真卿河北故事,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召甲赴行在,赐告身,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复以帛书赐甲日:“所乞致仕,实难允从。 ”甲舟行至重庆,闻安丙等诛曦,复还汉中,上奏待罪。诏趣还任。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金进屯八里山,甲分兵进守诸关,- 16 - / 32金人知有

28、备,引去。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甲下令罢之。又乞以皂郊博易铺场还隶沔戎司,复通吴氏庄,岁收租四万解有奇,钱十三万,以裨总计。从之。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卒于官。(选自宋史。刘甲传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B. 曦僭王位/甲遂去

29、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C.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D. 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 17 - / 32B. 科举时代,通过最高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土为三甲,一甲三个人全部称为状元。C. 讳,文中指对君主或尊长的

30、名字避开不直接称呼, “犯讳”意思是违犯了这个规定。D.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甲恪尽职守。他在湖北任职,对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他在四川任职,提出一此意见得到朝廷同意,又进行减税。B. 刘甲忠于国家。刘甲到四川任职,吴曦已经和金国勾结,两次派人拉拢刘甲,都被刘甲拒绝,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C. 刘甲深受信任。有官员不和,朝廷写信问他,又让他转告一些事,让他探访蜀地人才;西部边境的很多事都让他决定。D. 刘甲廉洁自律。在他之前,对于来四川安抚的大臣,将领们纷纷以

31、互相送礼的名目行贿,他代理四川制置司事时,下令取消了此项名目。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松谋遁,甲固留不可,松遽檄甲兼沿边制置。(2)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发文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 18 - / 32(2)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解析】10. 试题分析:画线句子中“曦” “甲” “韩侂胄” “壁”都是人名,“王位” “朝廷” “帛书” “上”也者是人名,再结合下文与吴曦有关的内容,可推知画线句子的是意思

32、是吴曦僭越登上王位,刘甲就辞去官职。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叛变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满朝震惊。李壁袖中藏了刘甲的帛书献上,皇帝看了帛书,两次称“忠臣” 。根据句意可知答案应为 C 项。原文标点: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11. 试题分析:B 项, “一甲三个人全部称为状元”错,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A 项考查古代官职,C 项考查古代风俗礼仪,D 项考查官职升降用语,这三项都是正确的。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

33、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 19 - / 32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 项, “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与原文不符,由原文“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

34、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 ”可知,应是刘甲打算脱身回朝廷时告诉李壁破敌之道。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遁:逃跑;固:坚决;遽:马上。 (2)奏:上奏;伪:叛变;快:意动用法,认为大快人心。参考译文:刘甲,字师文,是元祐宰相刘挚的后代。

35、淳熙二年考中进士。出使全国,陪席姓完颜的,名字触犯仁宗的名讳,刘甲极力推辞。提拔为工部侍郎。授任湖北安抚使。刘甲认为:“荆州是吴地、蜀地的脊梁,高保融分截长江水流,蓄积成为北海,太祖曾命令挖开它,是为了保住江陵的要害。 ”就依遗留的旧址疏浚修筑,绵延四十里。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手,任用刘甲为兴元府知府。在此之前,吴曦已献四个州给金国,金国造了印信立吴曦为蜀王。金国人攻破大散关。刘甲向朝廷告急,请求下命令让两个宣抚司合力捍- 20 - / 32卫抵御。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发文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吴曦派王钺带给刘甲书信,刘甲引用大道理拒绝他,于是卧病在床。吴曦

36、又派他的弟弟吴旼邀请刘甲见面,刘甲呵斥赶走吴旼。于是引用颜真卿在河北的旧例,打算自己脱身回朝廷,先找到两名士兵拿着帛书送交参知政事李壁报告事变,并且说:“如果派吴总凭着右职的身份进入四川,当天就可以瓦解敌人。 ”吴曦僭越登上王位,刘甲就辞去官职。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叛变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满朝震惊。李壁袖中藏了刘甲的帛书献上,皇帝看了帛书,两次称“忠臣” 。召刘甲前往皇帝所在之地,赐给他任官告身,让他招募、晓谕士兵,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又用帛书赐给刘甲说:“所请求的退休的事,实在难以答应。 ”刘甲乘船到达重庆,听到安丙等人灭了吴曦,又回到汉中,上奏章等候治罪。皇帝下诏催促

37、刘甲回到任上。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金国人进驻八里山,刘甲分派部队进驻守卫各个关口,金国人知道宋国有防备,退去。和议达成,朝廷听说彭辂和安丙不和,写信问刘甲,又让刘甲告诉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过分,以及访求四川可以使用的人才。西部的很多事情,朝廷的意见很多由刘甲决定。命令刘甲代理四川制置司事。在此之前,对于来安抚四川的大臣,各个将领都侍奉他,有叫作互相送礼的名目,实际就是贿赂。刘甲下令取消了这个名目。又请求把皂郊博易铺的地重新隶属沔戎司,又通知吴氏田庄,每年收租四万多解,钱十三万,交给总计。朝廷听从了- 21 - / 32他的意见。安丙增收田税,刘

38、甲命下属官吏讨论,从一府情况看,每年一共少收钱一百六十万缗、米麦一万七千石,边境的百姓感动哭泣。在任上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张怀民:名梦得,一字保佺,北宋官员。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欧写他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忽然刮起风来,楚襄王被襟当风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

39、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然后叙“大王之雄风”与“庶人之雌风”之差别。刚道:“硬说”的意思。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张怀民是苏轼在黄州的好友,两人同是因贬官来到黄州,志同道合。他们的交游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也有相关记载。B. 本词上阕开头两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 22 - / 32阳与亭台相映的广阔景象。C.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把眼前的平山堂与快哉亭融为一体,高远空濛,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D. 下阕“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用比喻手法描写广阔明净的湖面,形成一幅山水画卷。E. 本词在写景之外还以散文入词、以议论入词,迥异

40、于一般写景抒情词作,表现了作者婉约细腻、自由洒脱的写作风格。15. 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阐释。【答案】14. CE 15. 下阕先写了平静澄澈的江面突然大浪掀起,老渔翁沉着与风浪搏击的场景,来表现人生风云变幻。用宋玉典故,嘲笑他把风分成大王之风和庶民之风,表现出大王和庶民实质上并无区别的平等观念。任何人只要胸中有“浩然气” ,就能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如同领略“千里快哉风”那样快意的哲理。【解析】1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41、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 23 - / 32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 项, “眼前的平山堂”错误,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意思是“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

42、 “记”意思是“想起” ,这说明此处是想象之景,是虚景。E 项, “表现了作者婉约细腻的写作风格”错误,这首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1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通过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下阕作简要阐释” ,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首先理解“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意思,这两句话是说“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从写景来看, “一千

43、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 “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 24 - / 32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

44、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诗人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 ”(2)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

45、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 ”【答案】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 人皆有之 (3). 贤者能勿丧耳 (4). 金戈铁马 (5). 气吞万里如虎三、语言文字运用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王安石便以主考官出的“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相对,他- 25 - / 32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近年来,腐败、造假已经成为日本舆论和广大民众经常挂在嘴上的事。稍微盘点一下就不难发现,此话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博人眼球。于是,在办公楼、公园内,在小区里、报刊亭,这一份带着柠檬香味的报纸,迅速成为市民炙手可热的话题。部队生活是艰苦的,可是

46、每到读报时间,拿起毕节日报 ,那些高强度训练、执勤带来的苦累立即便会焕然冰释。两个都市女子异地开发荒山的消息不胫而走。 中国妇女报 中国青年报 中国人口报 农民日报 湖北日报等全国不少新闻媒体纷纷登载她们的事迹。笑看今日长乐书画苑,高朋满座,门庭若市,书画艺人及其爱好者趋之若骛,成了鹏城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写字、写文章、画画非常快。句中使用正确。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误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炙手可热:比喻权

47、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用来形容“报纸”不对。焕然冰释: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该成语不能用于“苦累” ,应改为“烟消云散” 。不胫而走:消- 26 - / 32息传得很快。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像鸭子一样追赶多指坏的事物,含贬义。这里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比如 “趋之若鹜”这个成语,这是一个贬义词,句中后面说“成了鹏城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应是肯定他们的做法,此处应使用褒义词。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比如“炙手可热”和“涣然

48、冰释”都有使用对象,此处都属于对象不合。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B. 朝鲜向张盛日和牛笑授予了语言学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们为纠正外国人在实践中学习朝鲜语时出现的误用现象的方法作出的贡献。C. 多

49、地区遭遇洪灾,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醒整个社会在天灾难测之外,是否还存在不能回避的人祸因素发人深省。D. 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锕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27 - / 3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应在“纠正”前面加“提出” ;C句式杂糅,去掉“发人深省” ;D语序不当,应将“如果说”放在“每一件青铜器”前面。.19. 按照不同文体的要求,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用词准确规范的一项是( )A. 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由于我们水平有限,该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B. 某饮料厂在广播里播放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