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 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62577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26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 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财政与金融 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 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 学习.pptx(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国 债第一节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国债基本问题第二节第二节 国债制度国债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国债规模与结构第1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一、国债及其特征一、国债及其特征 (一)国债及其有关概念 1、国债:是中央政府按照信用原则,通过向国内外借款或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2、公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借款所形成的债务。公债中央政府公债地方政府公债国债地方债第2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地方发行公债的必要性:理论上公共产品具有层次性 现实中的需要 但难度很大 表面上:预算法 实质上:中央不肯 根源上:传统历史文化形成的政治体

2、制第3页/共47页案例:奥运公债“变脸”耗资巨大:组委会预算约为33.8亿美元,除此之外的非组委会预算由主办城市承担。而来自北京市的数据表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投资将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就将投入1800亿。但2004年时市财政每年的财政支出仅600亿元左右,并保持着60亿元以上的赤字。方案之一“奥运市政债券”:北京市政府为发债主体,以政府税收担保已经被否决 方案之二“企业债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已得到批准 第4页/共47页案例:奥运公债“变脸”分析:分析:现存担心:中央政府担心地方政府超过自身的偿债能力过度举债,造成债务危机,并最终加重中央财政的

3、负担;一定时期内社会闲置资金是有限的,中央政府担心不容易协调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地方债乃至股票之间规模和比例的关系;地方债券发行导致的资金跨地区流动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差距。“遇见红灯绕着走”的变脸风险 企业债不会受到预算监督 “企业”道德风险,“反正亏了有政府买单”第5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3、国家信用: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取得或以债权人身份提供的信用。国家信用收入信用 支出信用公债财政支出贷款4、私债:是个人或企业以债务人身份,采用信 用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第6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二)国债的特征(二)国债的特征 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二、国债的产生与发展二、国

4、债的产生与发展(一)国外公债的起源和发展(一)国外公债的起源和发展 1、国债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开始萌芽了。2、到了封建社会,借债规模有所扩大,但发展十分缓慢。3、国债真正大规模地发展,是在资本主义时期,并一直延续到当代。第7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原因主要有:(1)从支出需求看,政府的职能范围急剧扩张,引起了财政支出的过度膨胀,迫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扩大国债的规模。(2)从发行条件看,经济增长促使闲置资本规模的扩大,给国债发行提供了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来源。第8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3)从利益分配角度看,从国债中获利最大的是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大量认购国债而获得巨额利

5、息,并借机得到一些特权。(4)从经济理论和财政实践看,赤字财政理论和赤字财政政策在西方各国的流行和推广,为国债的膨胀提供了理论上的诠释和制度上的保证。(凯恩斯主义的盛行)第9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二)国内国债的起源和发展(二)国内国债的起源和发展清末,清末,由于军费及各项赔款支出巨大,财政捉襟见肘。为了弥补财政不足,清政府便效仿西方,发行国内国债。清末总共发行了三次国债:1894年的“息借商款”应付甲午战争军费 1898年的“昭信股票”偿付马关条约规定的第四期赔款 1911年的“爱国公债”镇压辛亥革命经费第10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分为五个阶段:建

6、国以来,我国的国债发行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当时已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建设时期,为此发行了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11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第三阶段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到1993年。从理论上矫正了所谓“既无内债,有无外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错误观念 同时,由于在改革中实行放权让利政策,财政连年出现赤字,开始重新启用国债,但国债规模较小,1993年国债实际发行381.3亿元。第12页

7、/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第四阶段是19941997年。从1994年开始,我国财政赤字弥补方式进行改革,由原先发行国债和向中央银行透支两种方式改为发行国债一种方式。同时先前发行的国债开始进入还债高峰期,受此影响,当年财政发行国债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175.3亿元,至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已达2476.8亿元。第13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第五阶段是1998年至今。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的力度,国债发行规模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98年发行国债总额为6591亿元(其中,2700亿元用于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至2008年,国债年

8、发行额已达8615亿元。第14页/共47页我国历年国债发行额年份年份国债发行额国债发行额(亿元)(亿元)年份年份国债发行额国债发行额(亿元)(亿元)2000465720057042200148842006888320025934200723483(含特别国债(含特别国债15500)200362802008861520046876200914000(预计)(预计)第15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三)国债产生的条件(三)国债产生的条件 直接原因:政府财政收不抵支,出现赤字。公债的产生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第16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三、国债的功能三、国债的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弥

9、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即动用历年财政结余、增加税收、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发行国债。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对经济产生的副作用较小。这是因为:(1)发行国债通常坚持自愿认购原则。它筹集的是社会闲置资金,体现的是社会正常经济关系,一般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第17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2)发行国债是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一般只涉及到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不涉及到资金所有权的变更。所以,发行国债往往是对资金使用结构的调整,一般不会引发货币发行或通货膨胀。但也应看到,债务规模过大,容易引发债务危机,破坏财政的健全性。2、筹集建设资金、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调节经济第18页

10、/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 (1)调节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3)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重要手段。(4)调节社会总供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衡。四、国债的分类四、国债的分类 第19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1、按发行地域,、按发行地域,国债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政府在国内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内公债,国内公债,国内公债的债权人可以是本国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政府在国外发行的公债称为国外公债,国外公债,国外公债的债权人可以是国际经济组织、外国政府、公司、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2、按举债的形式,、按举债的形式,国债可分为国家

11、借款和发行债券 国家借款:国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借贷协议或合同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第20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发行债券发行债券即向社会各单位、企业、个人的借款采用发行有价证券的形式。是一种由政府发行的表示债权债务关系内容的有价证券。3、以流动性划分,、以流动性划分,国债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4、按应募条件划分,、按应募条件划分,国债可分为强制国债与自由国债 5、按偿还期限划分,、按偿还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永久国债第21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6、以发行的凭证为标准,、以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

12、债:凭证式国债:是指国家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国库券收款凭证的方式发行的国债。它是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转让但可提前兑付。记帐式国债:记帐式国债:又称无纸化国债,是指将投资者持有的国债登记于证券账户中。投资者购买时并没有得到纸券或凭证。第22页/共47页第一节 国债基本问题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方法各不同投资者购买国债的方法各不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由发行点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其内容包括购买日期、购买人姓名、购买金额、身份证件号码等记帐式国债记帐式国债是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以记帐的方式办理发行。投资者购买记帐式国债必须

13、在交易所开立证券帐户,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开立资金帐 户才能购买记帐式国债。第23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 国债制度国债制度是国家关于国债的运行各种法律和规定的总称。它是政府对国债进行管理的基本准则。一、国债的发行 国债的发行是指国债售出或被认购者认购的过程。它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第24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1、国债的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2)溢价发行(3)折价发行2、国债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方式是指政府以何种方法将国债售出,不同的国债发行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操作要求,并影响国债的发行范围、发行周期及发行成本。第25页/共47页国债的发行方式行政行政分分配方配方式式直接出售方式

14、 这是由财政部门直接与国债认购者举行一对一谈判出售国债的方式。委托出售方式 由财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邮政储蓄机构、证券交易所等向社会发行国债的方式。凭借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将国债发行任务分配到各地区、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承受主体必须按政府要求完成规定的认购指标。第26页/共47页国债的发行方式公募招标方式 政府在金融市场上通过公开招标发行国债的方式。由政府与国债承销人签订国债承购包销合同,将国债统一售出,再由承销者自行发售的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第27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 我国各年度所采取的发行方式我国各年度所采取的发行方式 1981年-1985年:行政摊派1985年-1991年:行政摊派与

15、市场发行(承购 包销)相结合 1991年-1995年:承购包销、委托出售相结合 1996年至今:招标发行,逐步走向市场化第28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 (1)市场利率 (2)政府债务信誉 (3)国债期限的长短 3、发行的利率 国债利率是指国债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影响国债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第29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 二、国债的流通 国债的流通国债的流通是指已发行国债在国债市场上所进行的买卖或转让。1、国债市场 是指国债发行、流通的场所或系统。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或阶段,可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第30页/共47页国债市场分类示意图国债市场分类示意图国债市场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场内市场深圳

16、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场外市场国债服务部柜台财政证券公司柜台银行部门所属证券柜台投资公司证券部柜台中介公司柜台第31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 2、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的联系、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的联系首先,国债发行市场是国债流通市场的基础;其次,国债流通市场的发展为国债的顺利发行创造条件;第三,国债流通市场为国债发行市场提供定价依据。第32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3、国债市场的功能、国债市场的功能 一是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二是调节社会资金运行4、我国国债市场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债市场的基本情况(1)发行市场)发行市场(2)流通市场)流通市场第33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

17、度 三、国债的偿还 是指政府按照约定,对到期国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它是国债运行的终点。1.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经常性预算收入1 预算盈余偿还2 建立偿债基金4举借新债3第34页/共47页第二节 国债制度2、国债的偿还方式、国债的偿还方式市场购销法(3 3 3)以旧替新法(4 4 4)抽签偿还法(2 2 2)一次清偿法(1 1)第35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 一、国债规模一、国债规模 国债规模国债规模又叫国债的数量界限,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承受国债的数量界限。(一一)衡量指标衡量指标1、国债规模总量指标、国债规模总量指标 当年国债发行额;历年累积国债规模,即国债余额;当年到

18、期国债还本付息额。2、监测指标、监测指标 第36页/共47页 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1)国债借债率国债借债率它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GDP的比例。国债借债率国债借债率=(当年(当年国债发行额额/当年当年GDP)100%该指标的警戒线一般不超过3%。(2)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它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国债负担率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国债余额/当年当年GDP)100%该指标的警戒线,不得超过GDP的60%。第37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 (3)国债偿债率国债偿债率 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 总额)100%

19、该指标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是10%左右。第38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 (4)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 反映的是年度国债发行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债务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国际上一般以20%为警戒线。(二二)对我国国债规模的评析对我国国债规模的评析第39页/共47页2000-2007我国国债规模有关总量指标我国国债规模有关总量指标(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年份 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当年还本付息额20008946813395158874657179091912200197315163861890348842050524292002105172

20、18904220535934215403101200311739021715246506280263503572200413687626396284876876295784443200518308531649339307042326354738200620940753876040423888335568562020072466195513044956523483520745724第40页/共47页2000-2007年国债规模监测指标(年国债规模监测指标(%)年份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借债率200020.0229.3114.275.21200121.0725.8014.825.022

21、00220.4826.9116.375.64200322.4525.4816.455.35200421.6124.1416.835.02200517.8220.7514.973.85200616.9921.9814.504.24200721.1247.3811.169.52第41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1、指标分析、指标分析2、总体判断、总体判断第42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 二、国债结构 国债结构是各种性质的国债在国债总额中的比例关系。它主要包括国债的种类结构、期限结构、持有者结构、利率结构和国债资金的使用结构。1、国债的品种结构、国债的品种结构 国债的品种结构是指国家发

22、行的不同品种的国债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1)国债的品种结构现状)国债的品种结构现状 第43页/共47页我国国债品种 年份种类19811986国库券1987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1988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1989国库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财政债券1990国库券、转换债、财政债券、特种国债1991国库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转换债19921993国库券、转换债、财政债券19942008国库券、定向国债、特别国债、专项国债、基础设施国债第44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2)我国国债品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国债品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3)优化我国国债品种结构)优化我国国债品种结构2、国债的期限结构、国债的期限结构国债的期限结构国债的期限结构是指发行国债的期限构成,是短、中、长期国债搭配的结构。(1)我国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我国国债发行期限结构的现状及问题(2)优化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优化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3、国债持有结构、国债持有结构第45页/共47页第三节 国债规模与结构 国债持有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国债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国债由哪些机构和个人持有,以及它们持有国债数额在国债总额中所占数量比例关系。(1)我国国债持有结构现状 (2)我国国债持有结构的现实选择 第46页/共4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7页/共4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