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361865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 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社会保障 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 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 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精.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保障第九章社会保障水平第1页,本讲稿共38页一、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规律(一)社会保障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1、社会保险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2、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第2页,本讲稿共38页(二)福利最大化规律经济效率是最大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收入再分配公平与效率的交换第3页,本讲稿共38页第4页,本讲稿共38页第5页,本讲稿共38页第6页,本讲稿共38页(三)收入再分配合理的“量”第7页,本讲稿共38页第一期甲(富人)乙(穷人)全社会福利总量如果转移支付现期消费近期消费储备远期消费储备福利量现期消费近期消费储备远期消费储备福利量0226550100

2、100650122554020019073022245202102707903223500220340820第8页,本讲稿共38页第二期甲(富人)乙(穷人)全社会福利总量现期消费近期消费储备远期消费储备福利量现期消费近期消费储备远期消费储备福利量33958510010068532.565632001907532.52.53520210240760220340220450790第9页,本讲稿共38页如果转移支付第一期全社会福利总量第二期全社会福利总量0650685173075328007603830790第10页,本讲稿共38页结论:考察社会保障水平是有价值的。第11页,本讲稿共38页三、社会保

3、障水平的概念社会保障水平(SocialSecurityLevel)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常常用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或社会保障支出与GDP的比值来反映。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和体现社会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第12页,本讲稿共38页四、社会保障水平指标西方国家一般把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障水平指标=社会保障支出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 100%第13页,本讲稿共38页我国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社会保险费用支出社会福利费用支

4、出社会救助费用支出 社会优抚费用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第14页,本讲稿共38页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的实际水平,除了考虑社会保障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一主要指标外,还要考虑其他指标;如:人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社会保障覆盖率等。第15页,本讲稿共38页穆怀中教授的研究:S=Sa/WW/G=QH其中S代表社会保障水平,Sa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GDP;Q代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又称社会保障负担系数;H代表工资收入

5、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第16页,本讲稿共38页五、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一)动态性。即社会保障水平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变化。(二)刚性特点。是指它缺乏弹性或只具有单向度的弹性,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只能提高不能下降,社会保障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社会保障项目只能增不能减。第17页,本讲稿共38页(三)适度性的特点。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和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过高时会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约经济发展;过低时,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处在一个

6、范围之内,在这个范围之内,社会保障制度能够良性运行,并能够促经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第18页,本讲稿共38页社会保障水平曲线轨迹社会保障水平曲线轨迹第19页,本讲稿共38页从理论上说,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仅能维持人们生存的历史时期,只存在家庭的自己生存,不可能存在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前社会保障时期”。当国民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超过人们生存基本需求水平线时,两极分化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也会迅速上升,并达到较高限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社会保障水平迅速上升时期”。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中产阶层占绝对多数,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时,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将会下降,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社

7、会保障水平回落时期”。这样,从上升到回落,也就形成了一个社会保障水平的曲线发展轨迹。第20页,本讲稿共38页六、社会保障水平的制约因素1、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它主要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它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1)国内生产总值(GDP)。(2)财政收入。(3)用人单位效益。(4)社会保障基金增值。第21页,本讲稿共38页2、政治和社会结构政治和社会结构因素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西方国家政治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各政治派别为了在竞争中获

8、取胜利,往往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作为其竞争砝码之一,这就不可避免的促进了社会保障供给的增加,从而促使了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第22页,本讲稿共38页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制度年龄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度。一般而言,制度年龄的长短与社会保障水平成正比关系。人口结构主要是指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口总量以及特殊群体占到总人口的比例。不同年龄的人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不同,老年人较大。第23页,本讲稿共38页4、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社会保障需求的高低受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如:瑞典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导致人们普遍追求一种稳定安全的保障制度与心理环境,而美国是一个充分

9、宣扬个性自由的国家,国民普遍认为国家对于社会保障的过多介入。第24页,本讲稿共38页第二节 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标准与功能第25页,本讲稿共38页一、“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是“质”与“量”的统一。“量”指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应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程度,“质”指它是否“适度”。社会保障是否社会保障是否“适度适度”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保证了公民具有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并能抵御不可抗拒的社会风险;2、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3、社会保障结构是否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相适应;4、社会保障

10、水平是否有助于就业和统一的劳动市场的形成。第26页,本讲稿共38页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判断标准简而言之: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在保证公民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和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实现自身运行的周期平衡,维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转。第27页,本讲稿共38页二、“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功能(一)能够满足和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并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并且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能够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和提高,社会不安定因素相对

11、减少,使得社会比较和谐,社会矛盾趋向缓和。第28页,本讲稿共38页(三)能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由于有了一个相对和谐相对稳定的社会,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它避免了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所造成的危机,以及由于过高水平而引发的资源浪费,使得社会保障的发展更顺利、更有长远发展的动力。第29页,本讲稿共38页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第30页,本讲稿共38页一、我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统计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统计可以从两个途径进行,一是从社会保障体系中所包括的主要项目出发进行统计,以各个项目的分支出总计而成为社会保障费用的总支出;二是

12、从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主要承担主体出发进行统计,确定每一个承担者所承受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终确定社会保障的总支出。第31页,本讲稿共38页1、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部分,它们又可分为许多具体的分项目,社会保障费用的支出统计需要把所有这些方面的支出全部进行统计。第32页,本讲稿共38页2、从社会保障支出的承担主体方面进行统计,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包括: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主要由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济、国家福利(主要是由国家举办的各种福利院、养老院等)、国家保险(即养老、职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优抚安置、国家补

13、贴(根据有关政策发给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如生育补贴等)等;第33页,本讲稿共38页主要由用人单位承担的社会保障有: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工伤保障、医疗保障、职工福利、生育保障等;目前个人负担的部分在我国比较普遍的执行的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但是这种统计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往往会造成重复计算或统计不足,用人单位和个人的部分往往也不是当期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所以我国目前主要从社会保障项目出发进行统计。第34页,本讲稿共38页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发展趋势1、总体支出水平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实力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恢复、发展和改革时期,

14、总体支出水平呈上升趋势。2、社会保障支出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享受人数不断增加,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随着经济发展而而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1998年后,由于各方面加大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增长率大大高于GDP增长率。第35页,本讲稿共38页三、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适度与否,理论界存在着许多争论,虽然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还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然而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水平来看,发展到目前这种水平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从绝对水平来研究,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的享受对象只占不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绝大多数

15、劳动者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则我国的绝对社会保障水平就很低。未来的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把广大农村人口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之内,在扩大享受对象的同时,谨慎的提高社会保障的程度和水平。第36页,本讲稿共38页四、我国未来社会保障水平的目标定位在未来的社会保障水平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增长率、老龄化的影响、GDP的增长、工资收入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然后才能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其中要特别注意社会保障中的供求平衡,努力做到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第37页,本讲稿共38页首先要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得到满足,特别是法定的社会保障项目,这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发放。其次,坚持根据资源供给能力来决定社会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量入为出”为制定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此外,还要坚持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视多层次结构,就是要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法定的、基本的社会保险为重要支柱、以补充保险、商业保险、单位和社区保障为补充的社会保障结构。第38页,本讲稿共3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