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59275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R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KR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R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R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一、为消除或控制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隐患,防止缺氧、急性中毒及爆炸等安全伤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等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相关安全文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二、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具有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窒息、中毒、爆炸等安全健康危害特征,公司范围内常见的有限空间有洒水车罐体、搅拌罐、吸污车罐体等环卫箱体罐体以及漆雾处理循环水池、化龚池和生化池等设施。三、进入

2、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包括作业者头部在内的部分身体或全部身体进入前述环境中进行的作业,我公司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有喷漆室内喷涂、罐体或箱体内喷底漆、罐体内焊接作业、漆雾处理循环水池加注漆雾凝聚剂、清掏漆渣、化龚池及生化池的清掏。四、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承包方或员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第二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以下职责: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

3、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4、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一、安全环保办公室职责:1、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制定相关管理规则,并督促公司各部门严格执行。2、负责对作

4、业批准人的能力的审核(安全环保办主任审核、生产副总批准).二、作业责任部门职责:1、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进入作业操作者(以下简称作业者)和外部监护人员(以下简称监护人),并对前述人员的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和确认。2、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制定合适的安全措施,并提供适合有限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等,提供应急救援保障,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三、作业负责人的职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直接负责人):1、确认作业者、监护人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及上岗资格.2、按规定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3、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

5、素;4、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5、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6、在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在确定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后终止许可。四、监护人(当作业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在有限空间外负责安全监护的人员)的职责:1、具有能警觉并判断作业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相关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2、准确掌握作业者的数量和身份,确认和记录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3、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4、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与作业者进行必要的、

6、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监护者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不能受到其他职责的干扰.5、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6、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7、在紧急情况时(如:发现禁止作业的条件;发现作业者出现异常行为;有限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命令和协助作业者立即撤离有限空间,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8、对未经许可靠近或者试图进入有限空间者予以警告

7、并劝离,如果未经许可者进入有限空间,应及时通知作业者和作业负责人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9、现场应携带“安全审批表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五、操作者(经审核、批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劳动者)的职责:1、接受相关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持证上岗;2、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3、应与监护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4、严格按照“安全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5、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6、发生下列事项时作业者应及时向监护者报警或撤离有限空间:-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症状和体征;-监护者和作业负责人下达

8、了撤离命令;-探测到必须撤离的情况或报警器发出撤离警报。7、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七、承包管理 1、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2、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3、承包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第三章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 一、危害评估和安全准备 1、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点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分

9、析、评估,必要时进行前期踏勘、检测。2、作业负责人根据有限空间所包含的危害特征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准备必要的设备及防护用品,并确保所准备的装备都能够有效使用。3、作业负责人明确作业者和监护人,按规定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二、现场作业安全控制措施 1、隔离。是指通过封闭、切断等措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和能源(水、电、气)进入有限空间.比如: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等。进行隔离时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有害气体、尘埃或泥土、水等其它自由流动的液体和固体涌入有限空间;-将有限空间与一切不必要的热源隔离。2、惰性气体清洗-为防止有限空间含有易燃气体或蒸发液在开启时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可用惰性气

10、体(例如氮气或二氧化碳)清洗;-用惰性气体清洗有限空间后,在作业者进入或接近前,应当再用新鲜空气通风,并持续测试有限空间的氧气含量,以保证有限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3、通风-为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供给,应持续强制性通风;-通风时应考虑足够的通风量,保证能稀释作业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危害物质,并满足呼吸供应;-强制通风时,应把通风管道伸延至有限空间底部,有效去除重于空气的有害气 体或蒸气,保持空气流通;-一般情况下,禁止直接向有限空间输送氧气,防止空气中氧气浓度过高导致危险。4、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者必须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用品。5、设置必要的隔离区域或警示标识,防止作业

11、者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危害,同时也防止非许可人员进入有限空间。6、有害环境检测和防护 有害环境指在职业活动中可能引起死亡、失去知觉、丧失逃生及自救能力、伤害或引起急性中毒的环境,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可燃性气体、蒸气和气溶胶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 20%;-空气中爆炸性粉尘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空气中氧含量低于 18%或超过 22;-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其它任何含有有害物浓度超过立即威胁生命或健康浓度的环境条件。7、常见有害环境控制标准和防护要求-当有限空间中 O2含量低于 18或超过 22%时,作业者应佩戴呼吸器进行作业.-当有限空间中 C

12、H4或其它可燃气体(蒸汽)浓度超过爆炸下限(LEL)的 20%时,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当可燃气体(蒸汽)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的 20时,作业者必须在符合防爆要求的情况下,佩戴呼吸器具后进入作业空间。-当 H2S 浓度10mg/m3(7ppm),CO 浓度30mg/m3(24ppm)时,作业者须佩戴呼吸器进行作业.8、在进入作业空间之前必须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在作业过程中一般每 30 分钟内须进行一次检测,必要时,可持续监测或为作业者配备自动监测报警装置。在可能存在可燃气体的密闭环境作业,作业现场要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规定的应急救护器具和灭火器材.9、安全监护 每个作业点应不少于 1 人进行

13、安全监护,必要时监护人员的数量可多于作业者。在进行安全监护时应注意以下内容:-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检查各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都得到有效落实,设备器材是否能够可靠使用。随时关注有限空间内是否有异常状况,监护人不得离开作业现场,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叫他人替代自己监护现场。-各项检测数据是否满足作业要求.在实际作业时,对于出现预料之外的危害因素,作出合理的判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者每次连续作业时间不应超过 1小时,应适当安排轮换作业或间歇休息。-当出现紧急状态时,监护人应立即要求和协助作业者撤离有限空间。-当作业者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应在

14、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救助作业者,不得擅自进入有限空间.同时,依照相关应急程序报请救援。(三)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六)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遵守动火、临时用电、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不能代替上述各作业票,所涉及的其他作业要按有关规定执行;(七)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九)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 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 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

15、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十一)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和掌握紧急情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有限空间内人员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十四)发生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带氧气呼吸器进入作业空间,并至少留一人在外做监护和联络工作;(十六)作业完工后,经监护人与车间负责人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部,确认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第六条 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应打开有限空间的通风孔或门,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对于通风不良、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要进行间歇作业,不准强行连续作业。第七条 进入罐、容器、井内作业时,应按作业点的高度或深度搭设安全梯或配备救护绳索为应急救离使用,在作

16、业中严禁向外投掷材料,以保证作业安全。第九条 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人员应清理衣兜,禁止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特别是易燃物、打火类物件、无线电通讯设备)。第十条 在清理设备容器内的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使用铁器敲击碰撞且不准穿戴化纤织物。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禁止交叉作业,特别是动火动焊与喷涂作业交叉同时进行。第四章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管理 所有需要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都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一、许可证的办理(一)有计划性作业的许可证办理。指有计划的检修、施工等。1、作业负责人根据作业内容,做好危害评估、安全准备、人员安排等工作后,

17、填写许可证,报各级批准人审批。2、批准人应对作业内容、风险程度、防范措施、人员资格等内容进行确认后,签署批准“许可证”.批准人有权对作业负责人填报的“许可证”中的有关事项作出变更。必要时,可指派人员参与或监督作业安全管理。4、所批准的连续作业时限最高不得超过8 小时。5、原则上一份许可证只批准一处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但在同时具备以下全部条件时,一份许可证可允许进入多个有限空间:-作业空间属同一类型,且具备相同的危害特征和风险程度;-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人不变;-进入有限空间从事同样的作业内容;-制定同样的安全措施可满足各作业点的安全控制需要。二、许可证的执行 1、作业负责人按规定办理许可证

18、之后,应组织相关安全措施和作业条件的准备与落实,向作业者及监护人进行许可证的解释和作业布置.2、在作业期间,作业负责人将许可证交给监护人带至作业现场。监护人对照许可证内容,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记录(以下简称:监护记录)。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在许可证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时限结束时,作业者必须撤离有限空间。如工作未完成,须重新办理许可证之后再进行作业.4、有限空间的作业一旦完成,所有作业者及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或者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了许可所不容许的情况,要终止进入许可。三、相关记录:1、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见附表)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记录(见附表)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编号 施工

19、单位 申请人 有限空间位置、名称 原有介质 主要危害 作业内容 填写人 作业人姓名 监护人姓名 气体测试数据(如超标不能进入)分析 项目 氧含量(19。523%)可燃气 一氧化碳(30PPM)硫化氢(10PPM)测试人签名 测试 时间 结果 作业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至 年 月 日 时 分(有效期最长一天,如作业内容有变必须重新申请)序号 主 要 安 全 措 施(申请人填写)是 否 无关 1 作业前对进入有限空间危险性进行分析及气体测试 2 所有与有限空间有联系的阀门、管线加盲板隔离,列出盲板清单,并落实拆装盲板责任人.3 设备打开通风孔进行自然通风,温度适宜人员作业;必须采取强制通风或佩戴

20、空气呼吸器,但设备内缺氧时严禁通氧气的方法补氧。4 检查有限空间内部,具备作业条件,清罐时应使用防爆工具 5 检查有限空间进出口通道,不得有阻碍人员进出的障碍物 6 盛装过可燃有毒液体、气体的有限空间,应分析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7 作业人员应清楚有限空间内存放的其他危害因素,如内部附件、集渣坑等.8 现场安全器具:消防器材()、救生绳()、空气呼吸器()、警报器()9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前进行过安全培训并有记录 10 有限空间内有足够的照明,照明安全电压应在 36V 或以下 11 有气体检测仪在有限空间内监测气体情况 12 该有限空间是否需要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入内作业 13 有防止有害

21、气体、液体、固体、蒸汽、尘埃或烟气进入的措施 14 其他补充措施(可另附页说明)施工作业负责人核实 施工单位 HSE 负责人核实及批准 监理单位检查及批准 区域主管批准 安全环保办公室 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签名:作业结束验收 年 月 日 时 分 签名:备 注:1、请于开工前(当天)办理完毕交回英泰克监理;2、监理检查后交回易高HSE部门存档(正本);3、监理及施工单位、业主各保留一份副本(或复印件)做记录及检查;4、雷电天气不得在密闭容器 内工作,除非有完善的避雷措施;5、必须把该许可证展示在施工现场或有限空间入口;6、如 气体检测仪报警必须作业人员立即离开该密闭作业场所;7、表格必须连同

22、培训记录一起提交;8、如有其他许可证,必须一同提交及现场展示.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监护记录 年 月 日 作业开始时间 作业结束时间 有 害 因 素 检 测 记 录 O2 CH4 H2S CO GAS 其它:时间 安 全 措 施 落 实 情 况 措施内容 说明 检测器材齐备、合格 隔离措施有效落实 清洗净化措施有效落实 通风措施有效落实 作业点对外警示措施有效落实 紧急出口与通道畅通 其它措施落实情况:防护用品及应急器具 工作服 安全帽 安全鞋 手套 呼吸器具 护目镜 面罩 耳塞 报警器 全身式安全带 机械吊救装置 对讲机 消防器材 其它:_ 备 注 本次工作已完成/停止,所有人员已离开,监护结束。监护人 _ 月 日 时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