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公式计算.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58564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年金公式计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年金公式计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年金公式计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年金公式计算.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年金公式计算 企业年金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是一种自愿性的员工福利计划,因此企业年金方案较多地反映了企业与职工的需求及企业文化的特征,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配合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在确定企业年金缴费额度时应综合考虑员工的职务、职称、工龄、岗位、业绩等因素,体现企业年金的公平性和激励特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以下缴费方式:1、企业效益与职工工龄确定法 将企业年金与个人储蓄性保险挂钩并行,企业按个人储蓄性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缴费,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员工自愿参加,自主确定投保数额,参保员工个人投保额可以在企业缴费标准限额以上。这种做法,既坚持了自愿原则,又增强了员工个人的保障意

2、识。企业按月为职工缴费,缴费标准依据企业效益基数和员工工龄确定。计算公式为:Y=A+BX Y:企业月缴费额。企业缴费金额与个人储蓄保险金额的比例为1?1。若个人自愿多缴,数额不限,但企业只按标准额予以缴纳。A:缴费基数。根据企业效益情况确定,缴费基数可上下浮动。B:工龄系数。工作时间越长,系数越大。X:职工工龄。2、企业为职工单方缴费法 企业年金由工龄性补充年金和岗位性补充年金两部分构成,各占50%。工龄性补充年金按其工龄的长短,分为多个档次。根据职工在本企业连续工作年限、工作表现、贡献大小、确定其应享受企业年金的数额。比如,职工在本企业服务和服兵役连续工作年限 15 年以内(含 15 年)的

3、,企业每月给本人投保 2 元,即本厂厂龄2 元;职工在本企业服务和服兵役连续工作年限 15 年以上的,企业每月给本人投保 3 元,即本厂厂龄 15 年以内部分2 元+本厂厂龄 15 年以上部分3 元。3、工资基值法 从职工职务、企业工龄、岗位、突出贡献奖励、照顾老龄补偿等因素方面,设计企业年金的分配标准。企业年金月储存额=企业缴存+个人缴费 其中:企业缴存=,穴企业缴存基值个人综合系数,雪+老龄补偿金 个人缴费=企业缴存1/2(或 1/3)如考虑近期退休人员的企业年金补偿问题,还可根据离退休年龄的年限按年进行补偿。企业缴存基值:按照企业当年核定的缴存水平确定。个人综合系数=职务系数+工龄系数+

4、奖励系数+岗位系数 职务系数:按照员工职务确定的系数。工龄系数:可将连续工龄和企业工龄通盘考虑,也可适当加大本企业工龄的比重。奖励系数:仅对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职工设定。老龄补偿金:以建立企业年金的时间为基准,根据职工距退休年龄分 5 年以下、5-10 年、10-15 年等一次性核定相应的调剂标准。4、补充基值法 企业为职工按月记入个人账户的缴费,是以当年月企业年金的人均基本值为基数,再按工龄长短、贡献大小、表现好坏和岗位类别所规定的系数加以调整而计算的。其计算公式为:职工月企业年金=行业当年月补充年金基值个人保险系数工龄系数 其中,“行业当年月补充年金基值”按当年各行业企业缴纳的企业年金总

5、额加以确定,“个人保险系数”依据企业统一规定的岗位工资等级加以确定。5、工资比例法 为职工按月记入个人账户的企业年金,是按职工本人一定时期实得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的,或在工资比例法的基础上再乘以系数进行调节。职工月企业年金按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职工缴费每满一年,增加一定比例的指数化月平 均工资作为企业年金缴费记入个人账户;如果本企业工龄每满一年则再增加一定比例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并记入个人账户。当年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总缴费额=(企业月缴费额+个人月缴费额)12 其中:企业月缴费额=上年末职工个人企业年金缴费基数企业每年用于企业年金缴费比例系数 1系数 2?12 其

6、中,上年末职工个人企业年金缴费基数是职工个人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加岗位津贴。6、绝对额分配法 (1)按本企业工龄长短确定缴费额。企业将每年用于企业年金的数额按一定标准,划分若干档次,每档次对应一定的缴费额,职工按对应档次享受企业年金。(2)按贡献大小划分档次。对于优秀员工或从事特殊工种岗位的职工按高档计算。(3)补充加奖励法。在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的基础上,为有突出贡献的职工增加一次性奖励并记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确定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和方法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在选择补充方法时一定要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用补充基值法较好,有的用工资比例法较好,而有的则用绝对额分配法较好。在缴费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广泛听取企业各方面的意见,与企业内部分配特点相适应;二是在具体的补充或奖励水平上要注意,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要差距过分悬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