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2017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8人口的变化.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5607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2017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8人口的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2017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8人口的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2017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8人口的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2017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考点题组训练专题8人口的变化.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38【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精选高考一本解决方案新课标版 20172017 版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地理二轮复习考纲专题解读+ +考点题组训练专题考点题组训练专题 8 8 人口的变人口的变化化读图,回答下题。1(2016天津文综,5,4 分)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1D 读图可知,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是不断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总体逐渐变小,说明该省人口增长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另外,在图示时间段内,该省 19901991 年人口增长最多,且 1990 年人口基数最小,因此 19901991 年人口增长率最大。下图

2、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 23 题。2(2015福建文综,7,4 分)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2D 该图为人口金字塔图,对比 a、c 两个方案金字塔形状,可以看出差异最大的是塔基部位,即少儿人口比重,故选 D。2 / 383(2015福建文综,8,4 分)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Aa 方案较合理 Bb 方案较合理Cc 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3B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观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a 方案少儿人口比重太小,社会老龄

3、化严重,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c 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大,不利于控制人口数量;b 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故选 B。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 46 题。4(2015上海地理,21,2 分)图示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03 年 B2008 年 C2010 年 D2012 年4B 读图中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两条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市人口增长率。图中显示 2008 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5(2015上海地理,22,2 分)图中反映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5B

4、因为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 0,故市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6(2015上海地理,23,2 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3 / 38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 B C D6C 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不会大幅度上升;从长远来看,可以缓解劳动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排除。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78 题。7(2014课标卷,10,4 分)下图所示的、四幅图

5、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 B C D7A 根据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可分别计算出 191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9 300 万,193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25 亿,195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4 亿,197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2 亿,199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2.5 亿,201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3 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与图曲线的特征相吻合,故选A。8(2014课标卷,11,4 分)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 年 B19301950 年C19501970 年 D19701990 年4 / 388C 结

6、合上题,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1910193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3 200 万;1930195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1 500 万;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6 000 万;1970199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5 000 万。比较可知,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故选 C。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 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 2 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 910

7、题。图 1图 29(2014江苏地理,17,2 分)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9B 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 0,并且在 1982 年和 1987 年前后出现了两次增长高峰,故人口规模持续增加、人口增速大致先增后降。10(2014江苏地理,18,2 分)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5 / 38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8、 30 年持续上升10C 全面放开二孩或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和增长速度也是总体下降,故 A、D 错;生育政策不变,我国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0,一定时期内人口规模依然在扩大,故 B 错;放开单独二孩,出生率有所提高,少年儿童比例增加、老龄人口比例减少、老龄化等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故 C 正确。一、人口的增长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二、人口增长模式及主要特点1.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高

9、低(原始型)高低高(传统型)低低低(现代型)出生率高较高开始下降进一步下降死亡率高快速下降继续下降,达低水平低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高逐渐降低很低特点平均较短上升继续上升进一步延长6 / 38寿命人口增长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急剧增长开始减缓零增长或负增长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后期目前西欧发达国家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所示: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2.我国目前主要的人口问题(1)严峻的人口数量问题。(2)突出的人口

10、质量问题。(3)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和加速。(4)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5)人口机械移动、流动挑战城乡和谐发展。1人口统计图的判读类型优点举例图示判读方法柱状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便于各种地理事物数量的比较如世界各大洲人口柱状图,可以生动地反映各大洲人口的多少折线图(曲线图)反映地理事物的增长变化等问题。通过曲线图或折线图能反映一种地如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可以反映非洲人口的快 一般可按照以下步骤判读: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7 / 38理事物的变化趋势速增长情况扇形图饼状图反映一种地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可以很直观地反映某种地理事物占总体的比例如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占比例扇形图

11、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饼状图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2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1)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的特点 (2)人口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方法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a、b、c。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个箭头,如上图的 e、f、g。读出箭头 e、f、g 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 岁为 27%,1564岁约为 56%,65 岁及以上约为 17%。验证一下三个数值的总和是否为 100%。8 / 38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

12、分析(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2)定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是很大;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塔形上下窄中间宽。(3)异常变化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变小(如上图 a 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二是重大灾害等导致死亡率上升,三是人口的大量外迁。某年龄段人口比例突然增加(如上图 b 处)。其原因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男女比例的明显失调(如上图 c 处)。可能是战争导致大

13、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钢铁、纺织等对职工性别有一定要求的工厂建设导致的。(2014福建文综,56,8 分)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 19802030 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9 / 38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点拨】 试题以人口抚养比的时间变化为对象,考查人口问题及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解析】 第

14、一步:读图示,明条件。第二步:建联系,调知识。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其影响因素有性别比例、医疗卫生条件、教育程度及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第三步:析选项,慎选择。第(1)题,性别比例、医疗水平、教育程度对老年抚养比的影响是缓慢的,而 2015 年老年抚养比增长明显加快,最可能是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即年龄结构的变化。第(2)题,2025 年后,少儿抚养比较小,老年抚养比较大,即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对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不大。(1)D (2)B。导学导考 本考点命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全国人口普

15、查、人口政策的变化、人口统计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人口容10 / 38量、人口问题等知识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考查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城市人口变化等知识。2014 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 12.4,死亡率 7.2。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行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据人口学家预测,该政策实施后将使我国每年多出生 500 万人左右。据此完成 12 题。1(2016东北育才学校模拟,1,4 分)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A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B青壮年劳动力不足C新增人口总数减少 D人口老龄化严重1D 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增长速度减慢,不

16、存在劳动力不足等。2(2016东北育才学校模拟,2,4 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近十年内对我国的影响有( )A劳动力不足得到缓解B人口死亡率降低C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根本转变D人口合理容量降低2B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近十年出生人口会增加,缓解老龄化趋势,死亡率降低。甲、乙为人口超 10 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 2015 年人口年龄结11 / 38构。据此完成 35 题。3(2016市一模,7,4 分)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 )A战争 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政策3D 由材料判断甲乙分别为中国和印度,中国目前年龄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4

17、(2016市一模,8,4 分)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A控制人口增长 B人口迁移C提升国民素质 D奖励生育4C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国民素质偏低,因此可通过提升国民素质进行缓解。5(2016市一模,9,4 分)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 )A具有成本优势 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5A 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1971 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 年起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直至 2016 年 1 月 1 日,中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落地。回答下题。6(2016黑龙江省市一模,4,4 分)40 多年来,关于计划生育取得的

18、成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创造了较长的“人口红利期”12 / 38B缓解了人口结构性问题C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D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6B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提前出现。下图示意 19702040 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 79 题。7(2016山西省临汾一中模拟,1,4 分)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1980 年 B2000 年 C2015 年 D2025 年7C 从图示可以看出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只要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劳动力人口不断增长,当增长率刚好为零时,劳动人口达最大值,图中显示 2015 年劳动人口

19、增长率为 0,故选 C。8(2016山西省临汾一中模拟,2,4 分)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8A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年以来人口方面的政策基调是控制人口增长,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产生劳动人口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况,选A。9(2016山西省临汾一中模拟,3,4 分)20152025 年我国劳动人13 / 38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A老龄人口增加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 D人口总数减少9B 由图可知 2015202

20、5 年劳动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这将会导致企业间争夺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与 2014 年相比,2015 年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 12 题。1(2016课标卷,4,4 分)导致 2015 年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1A 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产业逐渐以

21、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和技能,而从事较低层次工作的外来人口不再适宜新的工作环境,从而慢慢减少。2(2016课标卷,5,4 分)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14 / 38A B C D2C 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迁移,说明中小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下题。3(2016浙江文综,4,4 分)关于我国人口流

22、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C 人口流动增加了农村人口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 错;经济活动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 错;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会减缓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C 对;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化人口,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 错。4(2015广东文综,5,4 分)下图为 2005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海南 B浙江 C广东 D四川4D 该省常住人口在 8 050 万以上,数量较多,排除海南和

23、浙江。20052010 年常住人口数量呈波动减少趋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较慢,人口外迁;20102012 年经济快速发展,常住人口有所增加,15 / 38符合这一特点的应为四川省。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 56 题。5(2015山东文综,1,4 分)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5C 农村“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说明人口流失严重。当前我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大,是大量农村人口移向城市、农村空心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故选 C 项。6(2015山东文综,2,4 分)“有院无

24、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6A 我国土地资源紧张,但农村却有地无人种,因此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农业发展水平下降,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外出的大多是青壮年,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加重。故选 A 项。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 2014 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7(2015北京文综,11,4 分)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25、D内陆城市比沿市高16 / 387C 结合图示及图例分析,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高;直辖市中仅有北京和上海比省级行政中心高;内陆城市比沿市低;而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回答 810 题。8(2014上海地理,7,2 分)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形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8B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者是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总之,是生态环境因素所致。三峡库区移民是

26、工程建设需要;三江源保护区移民是为了减轻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属于生态移民;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受经济因素影响;地震灾民是自然灾害导致,不属于生态移民。9(2014上海地理,8,2 分)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其深远意义是( )A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9C “杂居”安置方式使移民和迁入地居民交流机会增加,不利于17 / 38移民保持(更谈不上改善)原有的生活习惯,增加了统一管理与服务难度,但具有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利于移民尽快适应当地社会环境的深远意义。10(2014上海地理,

27、9,2 分)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风俗习惯的相似性 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A B C D10C 就近迁入城镇,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便于移民适应自然环境;距离近,风俗习惯差别不大,不会引起大的风俗冲突;移民的迁入是长期行为,所以交通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城镇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同,牧民原有的生活环境已不存在,原有生产方式难以保持。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112 题。11(2013课标卷,1,4 分)20052010 年( )A迁出

28、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11C 图中显示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小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反而小于四川,故选项 A 错误;同理,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要高于广东省,但广东迁入人口数量要多于上海,故18 / 38选项 B 错误;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接近,但图示浙江人口净迁入比重远高于江苏,从而导致浙江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江苏,故选项 C 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和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因此,安徽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天津,故选项 D 错误。12(2013课标卷

29、,2,4 分)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12B 读图可知,皖、赣、黔三省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三省的老龄化进程,选项 A 错误;皖、赣、黔三省的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在迁往其他省区的同时,也有大量农村人口迁入三省的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项 C 错误;沪、津、京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延缓三市的老龄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三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D 错误

30、。一、人口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19 / 38时间19 世纪前“二战”后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员增多方向欧洲向美洲、大洋洲迁移迁入地:欧洲、北美,西亚、北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2)国内人口迁移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新中国成立以来3.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是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4.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要辩证地分析。如下图所示:二、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

31、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概念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区别体现的生存发展20 / 38意义人口数量大小共同点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迁出、迁入率()(如下图 1);另外也

32、有坐标图(如下图 2),它的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它显示静止的人口迁移状况。1读图获取信息(1)从图 1 中可获取: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迁入、迁出率,说明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而变化。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随年份的变化,迁入率波动上升,迁出率波动下降,从而推断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我们可以用“垂线法”判断出 1997 年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数值,观察判断出净迁移率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年份:1997 年最小,2008 年最大。(2)从图 2 中可获取:纵坐标代表迁出率,横坐标代表迁入率。21 / 38从图中可获取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的计算公式。读出任意一点的迁出率和迁入率数值,并能计

33、算出净迁移率的数值。2判读方法(1)判读某区域人口的“机械增长”情况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说明该地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反之为负值。(2)判断某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如果人口迁入大于迁出,依据一般的人口迁移差异可说明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反之则经济较落后。 (3)考查区域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净迁入,一般为该地区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不利的影响。人口净迁出,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也有不利的影响。(2014山东文综,12,8 分)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34、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1)(2)题。(1)上图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22 / 38(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点拨】 该题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对比关系,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及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解析】 第一步:读图示,明设问。第二步:建联系,调知识。人口的迁移状况: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吸引人口迁入,

35、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内地经济欠发达省区,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人口的流向主要是由经济因素引起的,从内地到沿市和工矿地区,且遵循就近的原则。第三步:析选项,慎选择。第(1)题,图中在线的左上,其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为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在线的右下,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与 A 吻合。第(2)题,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河北多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主要流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广西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1)A (2)D。导学导考 本考点命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全国人口红利、二胎等人口政策的变化、未富先老、人口统计资料等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模式、人口构成特点

36、、人口年龄结构问题等知识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23 / 38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 12 题。1(2016市第七中学二诊,3,4 分)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1C 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 年以前,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 年以后,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

37、人口总数减少。2(2016市第七中学二诊,4,4 分)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C 该省(市)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省份劳动力,人口机械增长较快,近年因产业升级和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以至为负增长。下表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人口数据,其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完成 34 题。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24 / 38乡村人口/万人2 3032 2562 2162 1772 104城镇人口/

38、万人1 1761 2131 2691 3251 404总人口/万人3 4793 4693 4843 5023 508人口自然增长率/7.416.386.315.95.83.(2016市区期末,20,2 分)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贵州省 B青海省 C江苏省 D市3A 根据材料知,该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密度与我国平均水平相当,说明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是青海省,故 B 项错误;根据其城市化水平约为 40%,可以判读该省级行政区域不可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故C、D 项错误;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最有可能,故 A 项正确。4(2016市区期末,21,2 分)该省级行政区域( )总人口数持续

39、增加 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 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A B C D4B 据上题可知,该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的潜力较大,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故正确;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人口流出现象严重,故正确;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故乡村人口迁入城市现象普遍,正确;据图中数据可知,总人口数波动增加,故错误。综上,B 项正确。下图为 2010 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5(2016广州模拟,7,4 分)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A2024 岁 B2529 岁 C3034 岁 D3539 岁25 / 385A 读图可知,流入人口比例最

40、大的年龄段是 2024 岁。6(2016广州模拟,8,4 分)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大幅下降 B死亡率迅速上升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 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6C 上海的老龄化程度下降快与大量年轻劳力迁入有关。7(2016广州模拟,9,4 分)目前市流动人口正处在( )A劳动力个体流动阶段 B老人跟着孩子流动阶段C夫妻带着孩子流动阶段 D农村流动人口回流阶段7A 目前流入上海的人口以 2029 岁年龄段为主,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下图示意我国 2012年省际人口净迁移率与城市化率线性关系。读图,回答 89 题。8(2016东北三省四

41、市联考,6,4 分)据图可知( )A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呈正相关B人口迁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口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城市化水平C北京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是因为北京经济最发达D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贵州人口迁出率最高8B 仔细读图,注意对比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的相对关系;由图可知西藏人口净迁移率为正值,但城市化水平很低,黑龙江省人口净迁移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较高,所以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净迁移率不呈正相关,故排除选项 A;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应该位于长26 / 38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故排除选项 C;贵州人口迁出率高,主要是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故排除选项 D;城市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的主要人口流入区,人

42、口流入导致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增加,而人口流出区主要为农村,人口流出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即城市化水平增加,故选项 B 正确。9(2016东北三省四市联考,7,4 分)关于黑龙江人口净迁移率和城市化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B人口净迁移率低主要是受气候因素的影响C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少D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9A 资源开发、工业发展是促进黑龙江省早期城市化发展和现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故排除选项 C、D;2012 年前后,黑龙江省等东北老工业区,由于矿产资源枯竭、技术水平落后等原因

43、导致传统工业衰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人口迁出大于迁入,即人口净迁移率低,故选项 A 正确。下图示意 2000 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构成。读图,完成 1011 题。10(201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模拟,4,4 分)2000 年黑龙江省流出人口( )A迁入地选择广泛,全国分布比较均匀B迁移目的地选择主要受距离影响27 / 38C以社会型迁移(拆迁、婚姻、投亲等)为主D男女性别比例略有失调,青年受高等教育机会低10D 黑龙江人口迁入地选择广泛,相对集中在辽宁、山东、内蒙古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资源开发地,距离最近的吉林并不是人口迁入地最大地区,故 B 错。以青壮年为主,应该是务工、经商移民为主;女性略多

44、于男性,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故 D 对。11(2016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模拟,5,4 分)黑龙江省流出人口结构的影响有( )A降低社会抚养比 B劳动力短缺C恶化人口性别结构 D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11B 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加剧了黑龙江省的人口老龄化,提高了社会抚养比,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劳动力短缺,土地利用效率下降。流出人口男女相比差别不大,对人口性别结构影响不大。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1)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推力和阻力拉力因素

45、:主要指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迁入地,迁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推进速度快,工业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等因素对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推力因素:主要指迁出地促使人口迁出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恶化、28 / 38经济落后等,促使人口向外迁移。阻力因素:交通困难、背井离乡等会成为阻碍人口迁移的因素。(2)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思路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重具体: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

46、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2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

47、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9 / 38(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经济、文化发展,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3)我国人口大量迁移对城市的利与弊利:补充大量劳动力,带来大量科技资源、促进城市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缓解人口老龄化,提供大量高科技人才,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弊:容易导致城市的社会秩序混乱,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犯罪率、失业率增加。2014重庆文综,13(2),8 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下图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解析】 题干要求从“人口数量”和“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