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报告.pdf

上传人:1398****507 文档编号:73560004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才培养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报告.pdf(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才培养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人人 才才 培培 养养“双双 证证 制制”与与“双双 师师 型型”教教 师师 培培 养养 关关 联联 性性 研研 究究李光叶摘要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地方本科层次院校的人才培养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期,结合我校“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提出了人才培养“双证制”和“双师型”教师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关键词:培养模式双证制双师型关联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而我们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精英式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现实要求。这一教育观念的滞

2、后将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式迈入大众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毛入率这一量的扩张并没有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产生质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就充分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只仅仅是完成其数量扩张,还只是它的一个初级阶段。高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教育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既要保证量的增长,又要保证质的提高。我国现有 600 余所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占的份量最重。近几年的突出问题是高校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错位”,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院系与学科设置同地

3、方经济发展脱钩,课程内容离实际太远。很多学生毕业求职不成功,有的甚至为顺利就业毕业后到高职高专学习,而用人单位却苦于寻找合适的人才。由于我国人口总数多,大学生的数量并未过量。表现在科研与服务地方方面,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相互支撑力度不够,互动机制不畅,高校办学难于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由此带来地方高校造血功能弱,对地方依存度大,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立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坚持人才培养的“双证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就业紧

4、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针对性与适应性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一一“双证制”培养体系的建立“双证制”培养体系的建立1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特征,采用“基础平台+课程模块”的模式。具体做法是:打破学科分类,针对于某一类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人才的要求,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分析,将其中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细化到各专业,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确定课程模块(包括理论课和实训课)。课程模块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与岗位能力需求相一致。2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特定能力、专门知识和工作经验的证明。它是

5、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正的有效证件。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活动密切相联,是根据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特点、标准和规范等规定的水平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胜任职业活动的水平,是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教学和考试具有以下特点:(1)职业针对性、实用性强。职业资格证书一般由国家劳动或人事部门、行业协会、国际着名厂商鉴定颁发,它体现了国家职业标准或国际职业标准,是按职业岗位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等设定教学和鉴定内容,充分反映了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6、、实用性。(2)教学内容新颖、实用,与市场接轨。职业资格认证内容与国际市场接轨,反映了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 IT 行业,如微软公司、思科公司的认证教材的及时更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3)教学过程科学、先进。认证机构与考试公司(如 ATA 公司)合作,为学校提供了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学环境和技术支持,同时提供了先进的测试平台、CAI 课件、教学案例、网络资源等教学辅助资料,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4)考试方式严格、规范。职业技能鉴定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对职业或工作岗位来说,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会做什么。要证明实际工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

7、的方式就是在工作现场靠你的实际表现来证明你自己。这种鉴定考核的思路和方式是考试本质的回归,它摒弃了现代考试制度最不合理的成分,是改革传统考试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职业技能鉴定虽然强调工作现场的实际表现,但在进行鉴定时,通过模拟工作条件下的考核、符合实际工作任务要求的操作或正式上岗前的实习等方式也都可达到同样的效果。(5)教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认证机构对担任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必须取得认证机构要求的培训讲师资格、考评员资格,从而使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达到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引入教学,建立行为导向的认证课程,以此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从而实施“双证书”教育(学

8、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探索“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三、实施“双证书”教育的主要措施“双证书”教育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也是应用型本科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提高资格证书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强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获得名副其实的技术应用能力。1与认证机构和企业建立联系,进行课程合作、专业合作。充分利用认证机构和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如:共享 27 计师培训点;与省建管ATA 公司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评价研究”成果,作为试点院校实施其为高校量身定做的微软体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成为微软工程

9、师认证培训机构;参与 UGS 公司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全球战略项目Academic Partner Program(简称 APP),成为 UG 设计师、UG工艺师认证培训单位;与Solidworks 公司合作,成为Solidworks 培训考试中心;与全国机械工程协会合作,成为机械设计工程师资格考试培训机构;与 AutoDesk 公司合作,成为 AutoCAD 软件认证授权考试站;与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成为国家注册会局合作,成为二级建造师考前培训承办单位。以上各认证培训点具有面向全校和社会开展认证培训、考试等资格。2将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各专业选择部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社会认可

10、度,能反映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如:计算机类专业的微软工程师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网络管理员(MCSA)、应用开发工程师(MCAD)、方案开发工程师(MCSD)),思科公司的网络管理员(CCNA)认证;机械类专业的 AutoCAD 操作员、Solidworks 工程师(CSWP)、机械设计工程师、UG 设计师、UG 工艺师、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操作员认证;会计类专业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认证;工程管理专业的二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认证;电子类专业的高级电工认证等。3投入专项资金,建全各专业计划内认证课程所需的实验实训设施。如计算机软件

11、、计算机网络、AutoCAD、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CAD/CAM/CAE、数控加工、高级电工等实训室。4严格规范教学过程。将认证课程考试大纲与各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逐步开展认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强化、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针对本科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在理论课教学中,突出理论技术(相对于经验技术),在实训课教学中,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技能(相对于再生性技能),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思维。5制定了职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管理办法,对认证课程的教学、考试等规范程度作出规定,并对学生考试的费

12、用进行一定的资助或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除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之外,要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向学生传授这种能力。即同时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双师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要靠专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聘请兼职教师共同完成。1对担任认证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必须取得认证机构要求的培训讲师资格、考评员资格。另外,各系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安排其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学习、培训,对考取本专业高水平职业资格证书所需费用由学院承担,并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等文件中,将教师取得高水平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称聘任的重要条件,以此作为政策导向,鼓励和督促教师向“双师型”素质发展。2新引进的工科各专业青年教师,第一年除完成规定的理论教学任务外,必须到本专业实验实训室,熟悉本专业各个实践环节和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并由系主任和实验室主任为其确定二至三门实验实训课,随指导教师一同完成实验实训的准备、指导、考核全过程。3青年教师三年内至少有半年到对口企业,从事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工作,更新知识结构,增加实践经验。教师在企业工作期间,视同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各系将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作为一项制度,与学生实习、毕业设计、横向科研课题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长期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