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耳针疗法)资料.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55856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耳针疗法)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整理耳针疗法)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耳针疗法)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耳针疗法)资料.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用割断耳后血管的方法治疗阳痿和男性不育症:他还发现 外耳与情绪低落有关。古埃及:有针刺耳廓以达到妇女节育的记载 以上说明在古代,虽远隔重洋 的东西方两个古老的文化中心,都注意到了耳与整体的关系,都有通过耳廓诊疗 疾病的记载。耳穴诊治法在国外颇受重视,有几十个国家、地区应用和研究耳 穴诊治法,其各国应用研究有如下特点:德国最先开始应用激光耳针,日本:日本最初应用耳针见于 1965 年 5 月号医道与日本杂志所介绍的和田 秀的针刺耳垂治疗泪囊炎一文。1960 年,长友次男介绍法国和我国耳针的 情况,在临床上验证并成立耳针研究会。1970 年台湾青年医生张谦赴日,介绍 中国耳针

2、疗法和针麻资料。1972 年在大阪参加小林研究会,与小林良英一起研究 耳针。1975 年 10 月在东京港区北里研究所召开日本第一次耳针会议。日本在 耳针的应用和研究方面有几个特点:应用耳针治疗病种较广,并用于减肥和戒烟,刺激方法也较多,如毫针、电针、皮内针、耳捏法、点刺法、耳穴离子透入法。在针具上推行MP 针和昭和针。MP 针,又称阴阳针。根据耳针深度约 5 毫米为适应点,为了增强金针、银针的 补泻作用而设计的长 7 毫米,并且用锌和铜的合金针 M 针代替银针,用铜和钢的 合金针 P 针代替金针。由于 MP 针比银针、金针间的电位差大,MP 针的补泻 作用也较强,急性痛症留针 5-10 分钟

3、,慢性虚症留针 3060 分钟。昭和针是将 MP 针浅刺,起针后再在拔针痕上用胶布贴敷金属粒(M 粒和 P 粒),此法对腰 痛、肩凝症效果好。用中医理论来指导耳针的应用,在选穴上,按脏象学说取穴,针对疾病的虚实 分别采用 M 针或 P 针,并注意耳针的手法,针感及耳与十二经络的关系等。提出新的耳穴 耳肝点:因按压神门稍后的对耳轮隆起处能使胸部肝经期门部位的压痛消失 而将此点为耳肝点。疲劳恢复点:太田氏因发现外出步行较多,处于劳累状态下的同时,耳廓相 当于我国耳穴口区处压痛明显,针刺后疲劳很快恢复,而定其为疲劳恢复点,又称太田氏第一点。腰痛区: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向后一片定为腰痛区。腮

4、腺点:在耳垂相当我国眼区附近定为腮腺点,原称阿多福。速听点及速听经:1971 年日本三谷颖根据按压耳舟中部速听点引起的感传 及把耳廓上能引起听力增加的点连接起来,绘出了一条线,从耳轮背部上行,绕 耳轮向前达耳屏,从耳屏下缘,经耳屏内侧反回耳门,并称其为速听经。对作用原理进行了研究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 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5、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 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 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 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

6、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 下,臀部朝上。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 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 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耳穴分布规律表 身 体 部 位 耳 穴 分 布 区 域 头 面 部 耳 垂 或附近 上 肢 耳 舟 下 肢 对耳轮上下脚 躯 干 对 耳 轮 胸 腔 脏 器 耳 甲 腔 腹 腔 脏 器 耳 甲 艇 盆 腔 脏 器 三 角 窝 消 化 道 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常用耳穴的定位及主治 身体部位 耳穴分布 穴名 定位 主治 眼 耳垂 5 区的中央 青光眼

7、、近视、麦粒肿等 齿 1 垂 1 区的外下角 拔牙 牙痛 齿 2 耳垂 4 区的中央 拔牙 牙痛 上颌 耳垂 3 区中央 上牙痛、下颌关节痛 下颌 耳垂 3 区上部横线之中点 下牙痛、下颌关节痛 头 面 五官 面颊 耳垂 5、6 区交界线周围 三叉神经痛、口眼歪料、痤疮 内耳 耳垂 6 区中央稍上方 耳鸣、耳聋、中耳炎、目源性眩晕 扁桃体 耳垂 8 区中央 扁桃体炎 外鼻 耳屏外侧面的中央 鼻病、鼻炎、鼻疖等 内鼻 耳屏内侧面的下 1/2 处 鼻炎、上颌窦炎、感冒 咽喉 耳屏内侧面的上 1/2 处 咽喉肿痛 目 1 屏间切迹前下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 目 2 屏间切迹后下 青光眼、近视、麦粒肿

8、 外耳 屏上切迹微前凹陷中 耳鸣、耳聋、眩晕 对 耳 屏 额 对耳屏外侧面的前下方 前头痛、眩晕、失眠 枕 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后头痛、失眠、昏厥、皮肤病 颞 额穴与枕穴连线的中点 偏头痛 躯干 对耳轮 脊椎 对耳轮的耳腔缘 (颈椎、胸椎、腰骶椎)(以直肠下段同水平与肩关 节同水平分界线将脊椎分为 三段,自下而上分别为 下 1/3 为颈椎 中 1/3 为胸椎 下1/3 为腰骶椎)相应部位疾病 胸 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胸胁痛、乳腺炎 腹 对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同水平 腹空疾病、消化妇科病 上肢 耳舟 锁骨 与轮屏切迹同水平线处 相应部位疼痛、肩周炎 肩关节 在肩与屏轮切迹平线之间 肩周

9、炎 肩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 肩周炎 肘 在腕穴与肩穴之间 肘痛 腕 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 腕痛 指 耳舟的顶部、耳轮结节上方 手指麻木疼痛 下肢 对 耳 轮 上 脚 臀 对耳轮下脚处 1/2 处 从骨神经痛 坐骨 对耳轮下脚内 1/2 处 从骨神经痛 膝 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与 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 膝痛 踝 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角 踝痛 趾 对耳轮上脚角的外上角 足趾麻木疼痛 心 耳甲腔正中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暑、急惊风 胸 腔 脏 器 耳 甲 腔 肺 心穴的上、下、外三面 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 气管 在口与心穴之间 咳嗽、哮喘 三焦 屏间穴的上方 便秘、浮肿 消化道 耳轮角周围 口 外耳道口

10、的上缘和后缘 口腔炎、面瘫 食道 耳轮脚下方内 2/3 处 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賁门 耳轮脚下方外 1/3 处 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胃 耳轮脚消失处 胃病 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外 1/3 处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胆疾 小肠 耳轮脚上方中 1/3 处 消化不良、心悸 大肠 耳轮脚上方内 1/3 处 痢疾、腹泻、便秘 耳轮角 阑尾 在大小肠穴之间 阑尾炎、腹泻 直肠下端 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便秘、泄泻、脱肛、痔疾 腹 腔 脏 器 耳 甲 艇 肾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小肠穴 直上方 生殖、泌尿、妇科疾病 腰痛、耳鸣、失晕 膀胱 对耳轮下脚的下缘、大肠穴直 膀胱疾病、尿闭、遗尿 输尿管 直上

11、方 在膀胱与肾穴之间 输尿管结石酸痛 耳甲腔 胰(胆)在肝肾穴之间 左耳为胰,右耳为胆 胰腺炎、糖尿病 胆道疾病、偏头痛 肝 胃、十二指肠穴的后方 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 肝郁胁痛、眼病、月经不调 消化不良、崩漏等 盆 腔 三角 窝 子宫(精宫)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女子:月经不调、带下、分腔炎 男子:遗精、阳萎 具有调整全身多个系统功能的穴位 穴名 部位 主治 神门 在三角窝的 1/3 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 失眠、多梦、烦躁、眩晕、咳嗽、哮喘、荨麻疹、炎症。交感(下脚端)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消化、循环系统功能失调、哮喘、急惊风、痛经等。肾上腺(下屏尖)在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12、。低血压、昏厥、无脉症;呼吸系疾患:感冒、咳嗽、哮喘;中暑、疟疾、乳腺炎。脑点(缘中)在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间的遗尿、崩漏、急惊风。中点 皮质下(脑)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失眠、多梦、疼痛性病症、智能发育不全、哮喘、眩晕、耳鸣 内分泌(屏间)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 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升压点 在屏间切迹下方 低血压、虚脱 降压沟 在耳廓背部,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高血压 上耳根 在耳根的最上缘 头痛、腹痛、哮喘 上耳背 在耳背上方的软骨隆起处 皮肤病、头痛、坐骨神经痛、腰痛 中耳背 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高处 皮肤病、背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 下耳背 在耳背下方的软

13、骨隆起处 皮肤病、背痛、咳嗽、气喘 耳迷根 在耳廓背与乳突交界处(相当于耳轮脚同水平)的耳根部 胃痛、胆道蛔虫症、腹泻、气喘、鼻塞 下耳根 耳垂与面颊相交的下缘。头痛、牙痛、咽喉痛、哮喘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上尖端处 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麦粒肿 轮 1-6 自耳轮结节下缘至耳垂正中发热、扁桃体炎、高血压 下缘分成五等分,共 6 点,自上而下依次为轮 1、轮 2、轮3、轮 4、轮 5、轮 6 耳针的临床应用 选穴的方法 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选胃穴。按中医理论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因为肺主皮毛。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溃疡选交感。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穴。常见病症选

14、穴处方举例 病 名 选 穴 按相应部位 按中医理论 按现代医学 按临床经验 感 冒 内 鼻 肺 下屏尖 中 暑 心 脑 枕 咳 嗽 支气管 肺 神门 哮 喘 肺 下脚端、下屏尖 平喘 胃 痛 胃 脑、下脚端 神门 月经不调 子宫、卵巢 屏 间 痛 经 子 宫 肾 屏间、下脚端 遗 尿 膀 胱 肾 缘中、脑 扭 伤 相应部位 脑 神门 操作方法 耳穴探查:可分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三种。观察法:用肉眼在自然光线下,对耳郭由上而上,从内至外,直接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水泡等阳性反应。按压法:经初步诊断后,在病变的相应耳穴用探针、毫针柄或火柴棒等物,用轻、慢而均

15、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电阻测定法:用特制的电子测定仪对耳穴皮肤电阻进行测定。当有疾病时,多数患者相应耳穴的电阻下降,皮肤导电量增高,故又称良导点。这种良导点可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用 75%的酒精或先用 2%碘酒,然后以 75%酒精脱碘。刺激方法:毫针刺法:针刺时用左手固定耳郭,右手进针,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将药液注射在皮肤与软骨之间,使皮肤呈一小皮丘,每次注射药液 0.1-0.3 毫升。埋针法:具体方法见皮肤针。压丸法:即用小颗粒状药物贴敷于耳穴表面的一种简易刺激法。(本法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临床上多用王不留行籽,贴附在小方块胶布中央,然后贴敷于耳穴上,每天患者可自行按

16、压数次,3-5 天复诊时按病情酌情增减或更换穴位。刺血法:用三棱针在耳穴处点刺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去瘀生新,镇静泄热,止痛的作用。耳穴刺激时,患者可有局部疼痛或胀痛,或有热感、酸麻感,或有循经感传及放射传导。留针:毫针一般留针 10-30 分钟,痛症可留针 1-2 小时或更长。留针期间可间歇捻针。出针: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或再涂以碘酒或酒精,以防感染。疗程:急性病:每天 1-2 次。慢性病:每日或隔日次。8-12次为一疗程,间隔 5-7 天。3.3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严密消毒,预防感染。耳郭部针刺比较疼痛,注意预防晕针。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耳针。年老体弱、严重贫血、过度疲劳等情况慎用耳针。对扭伤或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郭充血发热时,嘱病人活动患部,并在患部按摩,加艾条等,可提高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