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pdf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73545028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枣核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认识爹、勤等 7 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3.试着续编这个故事。教学重点: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枣核就是枣的核。)2.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28 课枣核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

2、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爹娘勤快扶犁衙役牲口官府 (1)指名读,齐读。(2)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 y,旧时官署的称呼。3.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枣核是一个像()一般大小的孩子。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还()。但有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夺了回来,可闯下()了,被官府()。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和()成功地离开官府。【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2小组讨论。【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生动

3、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3汇报交流:(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出示相关句子: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2)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3)枣核是怎样帮乡亲们夺回牲口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a.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b

4、.闹腾了一阵,衙役们什么也没搜着,刚刚躺下,又听到了吆喝声:哦喝!哦喝!c.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有一个衙役头子说:不用管它,不知是个什么东西在作怪,咱们睡咱们的觉吧。这时候枣核从驴耳朵里跳了出来,把门开开,赶着牲口回到了村子。(4)枣核是怎样机智脱险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a.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b.衙役们打这面,枣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枣核蹦到这面来,怎么也打不着。c.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

5、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去,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四、深入体验,深入理解 1你喜欢枣核吗?为什么?2读了这一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五、梳理内容,复述故事 1.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你能根据板书提示,加上自己的想象讲一讲这个故事吗?2.学生复述故事。六、回顾课文,续编故事 1.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接着往下讲吗?2.学生练习,续编故事。板书设计:28.枣核 名字来历 勤快能干 救出牲口 顺利脱险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首先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

6、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 10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2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难点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民间故 事是充满幻想的故事,要么故事里的人物拥有特异功能,要么主人公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的情节有超自然的性质。民间故事一般是人们用口头形式传播而流传下来的,故事一般体现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叫枣核的民间故事。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重点指导边音犁,翘舌和后鼻音牲、多音字

7、折、涨的读音。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归类识字。归类示例:亥-核(核心)-咳(咳嗽)-该(应该)利-犁(犁地)-梨(梨子)-俐(伶俐)生-牲(牲口)-胜(胜利)(2)多音字。折 zh:折腾 折跟头 zh:折断 损兵折将 sh:折本 枝折花落 涨 zhng:涨红 头昏脑涨 zhng:涨价 水涨船高 辨析:折表示翻转,倒腾时读 zh,如折腾;表示断亏 损或姓氏时读 sh,如折了、折本;表示断,弄断损失弯转,屈曲等意思时读 zh,如折断、打折、损兵折将。涨表示体积增 大弥漫多出来头部充血时,读 zhn,如豆子涨了、烟气涨天、头昏脑涨

8、;表示水 量增加,水面高起来价格提高时,读 zhn,如水涨船高、涨价。三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枣核指的是什么?明确: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2枣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明确:因为枣核刚出生时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叫枣核。3课文写了枣核的哪几件事?明确:第一件事:枣核 一直没有长,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第二件事:枣核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设法帮大家解救了牲口。第三件事:枣核解救牲口后引起县官的责难,于是他智斗县官。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 2 自然段后思考: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枣核有什么变化吗?爹娘心情如何?明确: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娘都很为他

9、担心、发愁,觉得枣核长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2面对爹娘的担心,枣核是怎么反应的?由此可以看出什么?明确:枣核安慰爹娘说,自己可以做事情。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3枣核做到对爹娘的承诺了吗?他都学了哪些本事?明确:做到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4 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 么想的?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明确:有的人可能会想:人长得小,口气却挺大,真能吹牛!枣核心里可能想:此时不和你们争辩,等我牵回了牲口,你们一定无话可说!5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明确:因为这么多的衙役看守着,想直接牵走牲口是不可

10、能的,只有等到衙役们累了,没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牵走。6枣核成功牵走了牲口,印证了文中的哪句话?明确:第 4 自然段中的枣核不光勤奋,也很聪明。7用不光.也.造句。明确:示例一: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示例二:这幅画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8县官并不知道是谁牵走了牲口,枣核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明确:因为县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枣核自己承认,是不愿意牵连他人,并且他已经想到办法制伏县官了。9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他会说些什么呢?明确:县官老爷,你不是要抓我吗?我就在这儿,过来呀!10回顾全文,尝试复述这个故事。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1、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按要求改写句子。衙役把牛、驴都牵走了。(改成被字句)门被枣核打开了。(改成把字句)枣核说:大家 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改成转述句)明确:牛、驴都被衙役牵走了。枣核把门打开了。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2)设想一下 ,枣核离开后,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明确:县官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肯善罢甘休?于是,他派衙役们把枣核的父母抓来作为人质,还威胁枣核: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杀掉你的父母。枣核这么孝顺,怎么肯让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过?于是,枣核回到衙门,换回了父母,让父母和乡亲们躲进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准备好的粮食和水,够大家生活一段时间

12、了。每到夜深人静,他就偷偷潜入县官的房间。第一天拔光了县官的胡子,县官拿他没办法。第二天,又拔掉了县官不少头发,县官还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连几天,把县官折磨得不成人样,只能跟他求饶,赦免了他,答应不再难为乡亲们。大家都夸枣核是一个小英雄!枣核的父母可 开心了!2总结。枣核虽然长得小,志气却很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智斗恶人,帮助乡亲。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自己的聪 明才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 构架 枣核 身世和名字的由来 优秀品质 勤劳:学会很多本领 聪明:智斗县官 人小志气大 英雄出少年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3、: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蹊跷(qqio)掐指一算(qi)故弄玄虚(xun)殷切(yn)嫣红(yn)玛瑙(mno)山坳(o)厂甸(din)核潜艇(qin)匀称(chn)镶嵌(qin)国(j)籍 2、解释词语:感慨良深-感慨很深。良,很。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蹊跷-奇怪。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花招,迷惑欺骗人

14、。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3、填空: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二战期间,曾作为 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反法斯战场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特写报道。主要作品集有:篱下集、栗子、人生采访等。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1980 年写作美国点滴,由枣核等 10 篇文章组成,这些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三、学习指导:(一)、整体感知课文,回答下边问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答: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的事。2、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答: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

15、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枣核 4、围绕枣核,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解文章,用适当的词填空,完成下图。第一部分:(1)索枣核 第二部分:(2-4)得枣核 第三部分:(5-10)话枣核 第四部分:(11)话主题 (二)、咬文嚼字 1、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若改为他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托,是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托在掌心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显得十分珍惜。改后的句子,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若改为这里过圣诞,我想旧历年与原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

16、同?答: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上面的句式强调了旧时的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3、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若劈头换成突然,句意有什么变化?)答:劈头有一开始就突然的意思,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不叙别情,却领我去后花园,劈头就问后花园怎样,是为了炫耀后花园的家乡味。实际上是表示自己蛰居海外乡思心切,急于倾诉思乡之情。换成突然就表达不了上述意思。4、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若删去划线部分,句意有什么变化?)答:划线部分表明旧时同窗堆假山时十分仔细。突出了海外赤子的乡土情结。

17、删去划线句子,则表达不了这种情感。(三)、体悟情感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这位友人想在自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思乡的心理活动?答:(1)、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2)、体会出游子的心境(3)、想厂甸,想隆福寺(4)、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5)、近来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3、哪些句子描写思乡的行动?答:(1)、栽杨柳树,种睡莲。(2)、亲手建造北海。(3)、追忆在北海泛舟的日子。(4)、试种家乡的枣树。(暂未做)4、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

18、辛苦,不嫌麻烦?而且她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答: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5、文中美籍华人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还感到心中总像是缺点什么,为什么?答:缺的是踩在祖国大地上的踏实感及主人翁之感,缺的是与故友欢聚的温馨,缺的是故乡亲人的亲情.因为:身处异国他乡,缺少故乡的风土人情,缺少乡情乡韵,这里不是心的归宿。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一)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19、,沙暖睡鸳鸯。1.本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迟日:丽:.泥融:.鸳鸯:_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 _ _ _ 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心情,也是

20、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情怀的表露。(二)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清明:.纷纷:.欲断魂:借问:.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明快。4.古诗前两句

21、的意思是:_ 二、阅读燕子片段,回答问题。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_的翅膀,加上_似的尾巴,凑成了_的小燕子。二三月间,微风轻轻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烂漫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1.文段选自_ 2.第一段主要写了燕子的_特点。3.按课文内容填空:_ _ _ 4.找出第二段中的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 5.文段表达了作者_.三、阅读荷花片段,回答问题。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

22、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1.第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写荷叶形态的词语是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2.作者细

23、致观察了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分别是_。3.照样子写一写:挨挨挤挤_ _ _ 4.“冒”用得好,好在哪里?_ 5.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四、阅读花钟片段,回答问题。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花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雾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用“”画出拟人句。2.给最后一句话标标点。3.用直线划出文中

24、的中心句。4.在文章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察看()伸展()争妍斗艳 ()五、阅读火烧云片段,回答问题。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口一会儿红彤彤的口一会儿金灿灿的口一会儿半紫半黄口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口葡萄灰口梨黄口茄子紫口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25、,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1.在“口”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划线句子运用了_-手法,说明了火烧云_ 的特点。请仿照划线句子写一句话:_ 3.文中说火烧云像马、像大狗、又像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这说明火烧云的又一个特点是 _。4.以上描写,说出火烧云的另一个特点是 _ 5.“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结句嘎然而止,余音萦绕,有什么作用?6.划出文中比喻句_,句中把_比作_,突出了_。六、阅读溪边,回答问题。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26、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2 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和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_”线。七、阅读赵州桥片段,回答问题。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ng ku()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sh j(),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ng j(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

27、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根据拼音,在()里写词语。(3 分)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画出来。(2 分)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1 分)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请分别用“”和“”在文中画出来。(2 分)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1 分)A、拱手;B、肩膀向上耸;C、向外钻或顶 D、建筑物上呈(chng)弧(h)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八、阅读守株待兔片段,回答问题。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给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株()颈()耒()冀()2解

28、释下列句中的“走”字和“释”,兔走触株()因释其耒而守株()3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_ 九、阅读蜜蜂片段,回答问题。一天,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两里多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第二天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

29、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1.文中加粗的字是多音字,请用它们的另外读音各组一个词,写在下面相应的()内。闷()几()2.“我”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试着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出来。捉蜜蜂_ 3.“我”这样做试验时每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想一想,连一连,填一填。做法 目的 A.捉自家花园的蜜蜂 a.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 B.给蜜蜂做上记号 b.便于观察 C.两里外放飞 c.与其他蜜蜂区分 D.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 d.路远更能说明问题 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法布尔_的品质。4.“我”从这个试验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_ 5

30、.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1)蜜蜂有超常的记忆力。()(2)我叫小女儿去放蜜蜂,我在窝旁等着。()(3)到第二天为止,二十只蜜蜂都飞回来了。()(4)“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一个比喻句。()(5)起风时蜜蜂飞得很低,是为了减少阻力。()十、阅读肥皂泡片段,回答问题。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最爱玩儿的是吹肥皂泡。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儿,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的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

31、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轻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1.组词:廊()悬()2.写出同义词:破裂()飘游)()3.找出制作肥皂水的过程的句子。4.吹起来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十一、阅读我们奇妙的世界片段,

32、回答问题。清晨,我们看到了日出,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它们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地变换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中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在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1.画“-”句子将_ 比喻成_。2.太阳落山变换了_色_色和_色。3.选段作者_按顺序写的。4.作者认为我们的世界奇妙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十二、阅读海底世界片段,完成练习。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

33、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这样的句子就叫 _ 句。2、多音字组词。参 cn()cn()shn()喷 pn()pn()3、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 和深水鱼的活动特点。4、选择填空。A 打比方 B 作比较 C 列举数字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

34、,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部编版三年级下课内阅读专项训练答案 一、(一)1.唐,杜甫 2.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丽:美丽景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3.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4.初春,秀丽,春风、花草,燕子,鸳鸯,安适,喜悦。(二)1.唐,杜牧 2.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

35、,神魂散乱。借问:请问。3.行人,孤独,绵绵不绝,杏花林,清新 4.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二、1.燕子 2.外形 3.轻快有力 剪刀 活泼 4.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 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烂漫的春天。一堆堆的书本像一座座小山,一个个可爱的蘑菇像把把漂亮的小雨伞。三、1.(2)(碧绿),(大圆盘)(挨挨挤挤)。2.3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马上要破裂似的。3.来来往往 许许多多 明明白白 4.突出荷花的美丽和高洁,使荷花突现出来.5.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非常美

36、丽,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四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2.;.3.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4.观察 舒展 争奇斗艳 五、1.,。、,。2.排比 手法,颜色变化多 3、形状多。4、形状变化多而快 5、这样写给读者意犹未尽的感觉。更表现出火烧云变化多而快的特点。6、比喻句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句中把云比作火,突出了 火烧云变化多而快。六、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2钓鱼。3垂柳 山溪 人 钓竿 红蜻蜓

37、 鱼儿 4“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七、1.横跨 设计 创举 2 赵州桥非常雄伟。3.列数字 4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5.D 八、1.2.跑;放下 3.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4.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九、1.纳闷 几个 2.装纸袋 做记号 放蜜蜂 3.Ac Bb Cd Da 求实 4.第自然段。5.(1)(2)(3)(4)(5)十1.走廊 悬崖 2.破碎 飘荡 3 我们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搅拌搅拌,使它溶化。4.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十一1.太阳 大火球 2.金色、红色和紫色 3.时间 4.太阳的颜色 十二 1.中心 2.参加 参差 人参 3.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 4.C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