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1).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5372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1).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市第六中学市第六中学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学年高二语文 4 4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满分:150 分 时间:11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525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铜镜在青铜时代属礼器,春秋战国时代为贵族所佩戴和享用。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如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主要用途是照鉴察形。汉代的铜镜已经相当精巧,用途也更广泛。尤其是汉代铜镜背后 YI 的铭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成为了解汉代文

2、化的一个窗口。铜镜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者的祝福、庆祷、期盼的文字,有的也反映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从中可见制镜者的内心愿望,使得铜镜的使用价值增加了意义。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铜镜制作的商业化,从前制镜者的特殊愿望就可能变为适用众多买者的套话式的吉语。但无论是制镜或买镜,送人或自用,铭文上的吉语无疑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就是说,铭文表达的这些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使用铜镜的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念,因为有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换句话说,这些铭文中表达的价值观主体,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部分,也不是最低俗的部分,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接受的观念。这对了解一个

3、时代的社会流行观念,具有相当的价值。汉代铜镜的铭文,包含多种文化元素,表现为多样的形式。比如有的铭文就有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又如汉代铜镜铭文多七言形式,对研究七言诗的出现有价值,故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同时,这些铭文所表现的价值观对了解汉代社会价值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向往世俗幸福的内容在汉镜铭文中十分突出。如“延寿万年”等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长寿的愿望,也应与汉代流行神仙观念有关;“大乐贵富毋极”等主要反映了当时官僚阶层对贵富的企盼。这些是汉代人追求世俗幸福的价值观的体现,其中把快乐作为幸福的要素,是值得关注的。有更多的铭文是把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和家庭伦理

4、结合在一起表达的,体现出家庭伦理观念是汉代人的深切关怀。如铭文中有大量表达“保二亲” “宜子孙” “宜兄弟”的语句,这表示,在汉代人心目中,对幸福的追求,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关切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相思镜铭文,如“长相思,毋相忘”这一类情感相思铭文在汉镜中甚多,多属夫妇、男女之间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还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铭文,如“可以取诚”是个人立身的道德, “有君子- 2 -之方,视父如帝,视母如王,爱其弟,敬其兄,忠信以为高”是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这些都说明铜镜铭文也有道德警诫的功能,虽然这类铭文不多,但反映

5、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汉代社会的深入影响。(选自汉镜铭文体现的价值观 ,有删改;作者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的铜镜功能有限,但不同时期的铜镜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如比青铜器时代铜镜是礼器,但到后来就成为“照鉴察形”的工具。B古代铜镜的铭文指铜镜上的文字,是制镜者表达对佩用铜镜的人的祝福、期盼等情感的文字,也有的表现了制镜者与佩用者的特殊关系,增加铜镜的使用价值的意义。C汉代铜镜铭文是了解汉代文化的窗口,汉代铜镜上的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反映了汉代铜镜铭文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D汉代铜镜上的铭文有表达道德追求和家国情怀的内容,涉及个

6、人立身的道德、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对当时社会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铜镜上的铭文本是制镜者表达的一些吉祥话,无论是代表制镜者特殊愿望的铭文还是铜镜制作商业化后的铜镜铭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B汉代铜镜铭文中既有神话记载,也有人们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对道德的追求等,这使汉代铜镜铭文成为了解汉代社会流行观念的窗口。C汉代铜镜的铭文体现了汉代人的价值观,对我们了解汉代社会的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汉代文化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D汉代铜镜的铭文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较突出的内容是对世俗幸福生活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对长寿、官爵和长乐等方

7、面的追求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春秋战国时代的铜镜是用来佩戴和享用的,到了汉代铜镜的功能变得更广泛,能够反映制镜者与佩用者关系的特殊性。B铜镜铭文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一定是文化中最崇高的,而是属于社会一般流行的、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观念,因为很多价值观念是不同阶层的人所共享的。C汉代人的幸福观有着个性特点,不仅关注个人的幸福,而且关心家庭幸福,关切父母、兄弟、妻子、子孙的幸福等,这体现出汉代人对家庭伦理的深切关怀。D相思镜上的铭文在汉代铜镜铭文中占的比例很大,大多属于夫妇、男女之间的真挚情感的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离别情况之多。( (二二) )文学类文本阅

8、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616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3 -走近芦苇走近芦苇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今年,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

9、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生命的顽强在于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的无可奈何了呢?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幅越冬的样子。或

10、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荣誉的寂静

11、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磐的过- 4 -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 。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猛然地发现脚下的泥土的表层

12、有些异样的东西,那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椎,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4.下面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这是一篇以芦苇为题材的文章,但它不仅仅写芦苇,而是既写芦苇又写人生,并且通过写与芦苇的对话,来揭示生命的意义。B第至第段中,对芦苇的称谓由第三人称改

13、为第二人称,这样写的目的是便于作者抒发感情。C “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困难来时,要接受它,听凭它摆布,才能固守自己的本质。D “枯叶在风中呜咽”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芦苇在寒峭中的神态描摹得形象逼真。E文章意在告诉人们,以芦苇“苇尖”为代表的新生事物代替以枯老芦苇为代表的旧事物是历史必然,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5.文章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5 分)6.明代翰林学士解缙有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而作者笔下的芦苇却又另一番样子,试分析两种芦苇有什么不同。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838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

14、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中进士甲科,为永州县令。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知济州县。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问:“邑有盗贼乎?”曰:“有之。 ”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摄开封府,裁决如流,囚系常空。丁母忧,免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童贯使陕西,- 5 -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 ”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音,倡异论,侵辱使者。诏处仁赴阙。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民有得罪

15、宫掖者,虽赦不原,处仁为奏上。童贯乘是挤之,夺职,提举鸿庆宫。徽宗访以天下事,处仁对曰:“天下大势在兵与民,今水旱之余,赋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不及今谋之,后将有不胜图者。 ”上曰:“非卿不闻此言。 ”明日,除侍读。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称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召为中书侍郎。入见,钦宗问割三镇,处仁言:“国不竞亦陵,且定

16、武陛下之潜藩,不当弃。 ”吴敏荐处仁可相,拜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郡。(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 ,有删改)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B.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C.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D. 进读罢/理前语

17、/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B. 免丧也称服阕,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人为哀悼逝者需穿丧服,服饰时间都有限制。C. 侍读,是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之官,对提高皇室修养和执政能力有积极意义。D. 潜藩中的“藩”指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借指边防重镇。潜藩是指帝王作为王侯时的封地。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徐处仁

18、抚民有方,平息叛乱民患。任东安令时,他对反叛者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终被其诚意所动;代理开封府事,当地得以大治,狱中常无系囚。- 6 -B. 徐处仁胸怀天下,忧心兵民之困。他认为兵强民富方能立国,然而天灾人祸,兵民皆贫困不堪,应当早做准备,以防止后患。此言深得徽宗认可。C. 徐处仁坚持己见,惨遭排挤夺职。之前童贯想平抑物价,徐处仁与之不和,出言反对。之后徐处仁替没获得故免的百姓上奏,童贯借机排挤,徐处仁终遭削夺职务。D. 徐处仁坚决主战,抗击金兵南侵。金兵来犯,他广储粮草,集合上万精兵为国效劳;积极进言献策,奏请御驾亲征,反对割让土地,态度果断坚。10.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19、分)(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音,倡异论,侵辱使者。 (5 分)(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1-12 题。被檄夜赴邓州幕府被檄夜赴邓州幕府金金元好问元好问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注】“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 。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

20、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B.“未能免俗私自笑” ,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C.“敝裘羸马月三更” ,紧承首句, “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 ,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D.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言简意丰、含蕴深厚、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E.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7 -12. 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8 8 分)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21、1) 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3)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皇上下令国内官员、百姓要敢于直言规劝, “ ” ,能够受到朝廷的“中赏” 。(4) 论语中强调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岁寒, 。(5)在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6) 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三、课内文言文部分(三、课内文言文部分(1212 分)分)14.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早织而缕(“而”通“尔” ,你们) B.虽趣舍万殊(“趣”通“趋” , “趣舍”

22、 ,取舍)C.既然已(“已”通“以” ,以及)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 ,如同)15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6.下面各项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A.既自以心为形役 B.刀刃若新发于硎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骑能属者百余人耳17.下列四句中有关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则何以哉 以: 用,做 B.居则曰 居: 闲居 C.因之以饥馑 因: 接

23、着 D.以吾一日长乎尔 长: 成长18.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8 -雨泽下注 东犬西吠 乳二世 垣墙周庭 执此以朝 使不上漏A BC D19.下列文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2 分) ( )A比去,以手阖门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B借书满架 或凭几学书C日过午已昏 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四、语言文字运用(四、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2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一个感性的人,往往容易为外物所动,电光石火,激情四射,久久地陶醉于有着自我烙印的世界中。苏东坡一生坦荡, “一蓑烟雨任

24、平生” ,个人的名利得失,对他而言,不过是吉光片羽罢了。全明星版桃花扇火爆上演。一支倾杯序响遏行云,满腔悲凉尽在曲中,令人拍案叫绝。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冬温夏清,环境良好,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与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美轮美奂的中国园林建筑出现了。干部有“品”才有“位” 。要想让自己的事业水葆青春,就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危言危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A. B. C. D.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 分) ( )A. 鉴于自然科学“双刃剑”的性质,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给人类的带来好处的同时,会不会

25、因信息被滥用或错用而产生严重后果。B. 2014 年第一季度,部分省市将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夫妻双方只需一方户口所在地实施该政策,就可申请再生育。C. 爸爸去哪儿开播后迅速成为收视“黑马” ,这源于对传统家庭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重新审视的结果。D. 针对重庆电梯摔童事件,他在京华时报上发表的“女童摔打男孩”是谁训练的恶- 9 -一文,批评的人很多。22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句是(3 分) (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咨询, , ,并赠送适用投资指南册。A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B我们将诲人不倦,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C我们将

26、周到服务,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竭尽全力。D我们将献计献策,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 ,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 。诸如“东坡鱼” 、 “东坡肘子” 、 “东坡羹” 、 “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高

27、中学习中,我们曾邂逅过这样一些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曹操、祥林嫂、觉慧、翠翠、林黛玉、卡西莫多、别里科夫、桑提亚哥。他们或许打动过你青春的心灵,或许引发过你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请选择一到两个人物形象,根据其形象的特点和意义,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与抄袭,不少于 800 字。- 10 -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525 分)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C。试题分析:C 项,答案区间在原文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由原文第自然段可知,“东王公、西王母的神话记载”只是“汉代铜镜铭文包含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之

28、一,它只是“反映了这些神话在汉代生活中的影响”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2D。D 项, “集中体现在对长寿、官爵和长乐等方面的追求上”表述错误,答案区间在原文第自然段,这里主要表现的是对“长寿、贵福、快乐”等方面的追求。解题抓住三个方面:“读” “比” “找” 。即通读全文,精读文段;依据选项找原文对应句,比较题干、选项看选项是不是答非所问;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比较选项和选项,选出最正确或最错误的一项。3A。A 项, “能

29、够反映制镜者与佩用者关系的特殊性”表述错误,由原文第自然段可知,有的铜镜的铭文“反映了制镜者与陪用者的特殊关系” ,而不是指所有“汉代铜镜” 。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4.(5 分)CE (C “要接受它,听凭它摆布”错;E文章意在说明岁月和生活的磨难能够改变生命的外在表现,却很难改变生命的本质。 )5.(5 分)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那是” “那就是”两组排比,增强了气势,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芦苇的笋尖”比作“宣言”

30、, “生命”, “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 , “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 ,揭示了芦苇的象征意义(或比喻意义),深化文章的主旨,由对人类个体生命的思考,上升到对人类的感悟。 6.(6 分)答:外形不同:解缙笔下的芦苇是头重脚轻,作者笔下的芦苇形态是枯衰与褴褛。生存环境不同:解缙笔下的芦苇生长在墙头上,没有厚实的根基;作者笔下的芦苇生长在泥土中,以厚实的泥土为根基。作者的主观感情不同:虽然都在借物喻人,但解缙是借芦苇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徒有虚名,夸夸其谈的人;作者借芦苇赞美那些能够抵御岁月和生活的磨难,具有不屈服恶劣环境能够固守人的本性和顽强精神的人。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

31、文阅读(3838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7. B。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昔周以冢宰制”的宾语是“国用”不要断开;“量入为出”为常见成语,不要断开。点睛:- 11 -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

32、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8. A 。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 “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错,会试通过者称为贡士,殿试通过者才称为进士。 9.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C 项,

33、“徐处仁与之不和”错,原文有“处仁议不合” ,是指徐处仁认为童贯的想法不对,并非“徐处仁与之不和”之意。10. (1)转运使迎合童贯的意见,弹劾他阻止德政,提倡异论,凌辱使臣。(2)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阿:迎合;意:意见;格:阻止;侵辱:凌辱;归:回去;宜:应当;伏:埋伏;半济:渡到河中间。(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11. B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

34、,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 项, “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情” ,错,最后一联中“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已经表明作者的态度了,他为愿为官,只愿过乡间农家生活。D 项,“比兴” ,错。12. 情感:希望终老田园;心念国事;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答题前要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诗歌的内容。要从全诗的角度理解。并结合诗句分析。通常理解诗歌的情感,要抓住诗题,诗中所写之事,

35、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最后一联“此生只合- 12 -田间老,谁遣春官识姓名?”表达希望终老田园的心情,题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及“岂不怀归官有程”表明作者心念国事,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

36、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8 8 分)分)13 答案(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上书谏寡人者(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舍生而取义者也 (6)不宜妄自菲薄三、课内文言文部分(三、课内文言文部分(1212 分)分)14 答案 C (“已”通“矣” )15 答案 C ( C 与题干中“且”均为“而且”义,

37、 A 将要; B 姑且; D 尚且)16 答案 D17 答案 D18 答案 D19 答案 A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2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使用对象错误,不用于指人。“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使用对象错误,不用于指个人的名利得失。“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使用正确。“冬温夏清

38、”: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望文生义,使用错误。“美轮美奂”:形容- 13 -房屋高大华丽。合乎语境,使用正确。“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合乎语境,使用正确。综上,本题选 D 项。21【答案】B【解析】A 项,成分残缺,去掉“鉴于”或“使得” 。C 项,句式杂糅。去掉“源于”或“的结果”D 项,表意不明。既可指“他的文章批评了很多人” ,也可指“很多人批评他的文章” 。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

39、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22【答案】C A 不吝赐教谦敬失当;BD 鼎力相助谦敬失当。23【答案】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他不仅爱好美食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每写出一句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第一空依据首句,和后面孟子的“君子远庖厨” ,可知此处填“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第二空根据前面“苏轼偏不在乎” ,和后面的句子“还极爱下厨房”,即“他不仅爱好美食” 。第三空由后面句子意,可知填“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进

40、士甲科及第,任永州县令。蛮人反叛,徐处仁进 入峒寨,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感动哭 泣,发誓不再反叛。担任济州县知县。因 为推荐被召见,徽宗问京东收成的情况,徐处仁用旱蝗来回答。问他: “城镇有盗贼吗? ”回答说:“有。 ”皇上认为徐处仁不欺骗他,任命他为宗正寺丞、太常博士。代理开封府 事,裁断判决 如流,狱中囚犯常空。母亲去世服丧,守孝期满,以资政殿学士为青州知州, 改为永兴军知军。童贯 出使陕西,想平抑物价,徐处仁认为不应当,说:“此令一传,商 人不做生意,而积藏货物的人不拿出货物来,名义上是平价,实际上是涨价。 ”转运使迎合 童贯的意见,弹劾他阻 止德政 ,提倡异论,凌辱使臣。下诏令徐

41、处仁回朝廷。过了很久, 以 显谟阁直学士为颍昌知府。有得罪宫中人的百姓,虽然遇赦也不赦免,徐处仁却替他们 禀奏皇上。童贯趁机排挤他,徐处仁被削夺职位,掌管鸿庆宫。徽宗询问天下事,徐处仁回 答说:“天下大势在兵和民,现在除了水灾旱灾之外,赋役繁重,公家私家凋敝,兵民都贫 困,不趁现在谋划,以后将有图谋不完的事。 ”皇上说:“如果不是你,我听不到这些话。 ” 第二天,任侍读。进读完毕,接着昨天的话题,徐处仁说:“从前周让冢宰掌握国家财政, 在年末时,应当总合朝廷一年财用的数目,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停止横征暴敛, 百姓富足,军需储备必定丰厚。 ”皇上称好,下诏设裕民局讨论振兵富民的方法。钦宗即位, 金兵进犯京城,徐处仁储存粮食作准备,聚集精兵上万人为朝廷效劳;上奏乞求皇上下诏亲 征,以伸张国威。奏书到时,朝廷恰好下亲征诏书,任命李纲为行营使。立即把奏书转给李 纲,讲述防御策略。金人请求讲和后回去,徐处仁上奏说应当在浚、滑埋伏军队,在敌人渡 到河中间时袭击他们。下诏徐处仁任中书侍郎。入朝见皇帝,钦宗问他割让三镇的事情,徐 处仁说:“国家不强要受侵犯,况且定武是陛下的原王府,不应放弃。 ”吴敏推荐徐处仁可 以任宰相,授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担任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在州郡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