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系介绍.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450114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管系介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船舶管系介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管系介绍.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管系介绍.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舱底水管系一、舱底水管系作用:排除舱底积存的污水;海损事故至使舱室进水时,辅助排水。货船与客船均设置。舱底水管系(俗称污水管系)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污水沟与污水井作用:积聚舱内污水。位置:污水沟位于舱内舭部,由下倾式内底边板和舭列板围成。其他形式的内底边板设置凹入双层底的污水井,其容积不小于0.15m3。第1页/共24页2、吸口与过滤器、吸口与过滤器每一污水沟或污水井内均设有一个吸口。每一污水沟或污水井内均设有一个吸口。吸口均吸口均布置在各舱后部最低处。布置在各舱后部最低处。为了防止杂物堵塞舱底水管,在吸口处设有过滤为了防止杂物堵塞舱底水管,在吸口处设有过滤网箱。俗称网箱。俗称黄蜂窝黄

2、蜂窝。过滤器网孔直径不大于过滤器网孔直径不大于10mm,且滤网箱子的流通且滤网箱子的流通面积不小于舱底水吸入管截面的面积不小于舱底水吸入管截面的2倍。倍。第2页/共24页3.舱底水泵与舱底水管舱底水泵与舱底水管1)舱底泵)舱底泵配备:配备:当客船业务衡准数30时,至少配备四台动力舱底泵,其中三台为独立动力泵,另一台可由主机带动或仍为独立动力泵;当客船业务衡准数30时,至少配备三台动力舱底泵,其中两台为独立动力泵,另一台可由主机带动或仍为独立动力泵。其他船舶,当船长91.5m时,至少配备两台独立的动力舱底泵;当船长91.5m时,至少配备两台动力舱底泵,其中一台可由主机带动或仍为独立动力泵。要求:

3、动力舱底泵均应为自吸式泵或带自吸装置的泵。每台动力舱底泵应能使流经所需的舱底水总管的水流速度2m/s。若独立动力的卫生泵、压载泵及总用泵的排量足够且为自吸式泵或带自吸装置的泵并与舱底水管系有适当的连接时,也可作为独立动力的舱底泵。第3页/共24页 2)舱底水管路)舱底水管路作用:作用:排出污水。布置:污水沟或双层底内,具有管隧的船舶,总管布置在管隧内。吸口布置在各舱后部的最低处,且设有网孔直径不大于10mm的过滤器,其通流面积不小于舱底水吸入管截面积的2倍。为防止污水倒灌及各舱间相互沟通,在舱底泵、舱底水管路等必要处均设有止回阀。要求:要求:其布置应能满足船舶在正浮或向任何一舷横倾小于5时,均

4、能排干污水。除轴隧舱底水支管(内径一般应不小于65mm)外,一般舱底水支管内径不小于50mm。舱底水总管的内径不小于最大舱底水支管的内径。第4页/共24页4、泥箱和油水分离器、泥箱和油水分离器泥箱用于过滤污水,使污泥和杂质沉积在泥箱里。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出污水中的残油,以防污水排出时带出残油污染海域。第5页/共24页 6.污水井测深管污水井测深管污水沟/井内均设有一根直通至上甲板用来测量其水位的测量管,又称测深管。管的上口设有旋塞或螺纹盖,以防污物进入管内,下口位于水位最深处(吸口处),为避免测量尺下端的重锤(或棒)对船底板频繁撞击而损伤船底板,在下口处的船底板上焊有一圆形垫板,称防击板。除舱

5、底水管外,所有的液舱、隔离空舱及管隧等均设置有测量管,以便测量液位。测量管的内径不得小于32mm。第6页/共24页二、压载管系二、压载管系作用:作用:向压载舱(双层底舱、首尾尖舱、深舱及边舱)注入或排出压载水;压载舱间相互调驳,以调整船舶的纵倾、横倾、吃水差和稳性等航海性能。1.压载管路和吸口压载管路和吸口作用:作用:输送压载水。布置:布置:通向各用于压载的舱室。机舱前的各压载支管,布置在内底板以下双层底内或管隧(箱型中桁材)内,机舱里的压载支管布置在内底板上,机舱以后的压载支管布置在轴隧里,压载总管布置于机舱内。吸口设在各压载舱的后部,当某压载舱长度超过35m时,则在前后端均设置吸口,吸口处

6、设过滤器。布置方式:布置方式:有独立式、单总管式、环形总管式、分组形总管式及重力排水式五种。其中散装货船及矿砂船多采用单总管式,散装货船也采用重力排水式。第7页/共24页2、压载管系、压载管系布置:布置:机舱前:布置在双层底内或箱型中桁材内;机舱里:布置在内底板上;机舱后:布置在轴隧里。阀门主要有:压载支管的截止阀、排出舷外的舷侧排水阀(为截止止回阀)、海底阀(或称通海阀,为截止阀)。第8页/共24页3.调驳阀箱调驳阀箱调驳阀箱设在机舱内,并与各压载支管、总管和压载泵相连接。作用:控制将舷外海水通过海底阀注入所需的压载舱或将压载舱内的压载水通过舷侧排水阀排出舷外;在各压载舱之间调驳。第9页/共

7、24页三、空气管与测量管三、空气管与测量管 1.空气管空气管除污水沟(井)外,所有的液舱(水舱、油舱)均应装设空气管,以便液舱在注入或排出液体进,空气能自由地被排出或进入液舱。空气管的下口置于各液舱前 部最高处的顶板下,如双层 底舱空气管的下口置于各舱 前部角落的内底板下,上口 升高至舱壁甲板以上。一般 空气管的上口做成180的 弯头,有的设有关闭盖或浮 球式开关。第10页/共24页空气管上口一般应升高至干舷甲板以上的露天地点(在干舷甲板上离甲板的高度760mm,在上层建筑甲板上的高度应450mm)。对无法实现的客船,可将同类液体舱柜的空气管引至舱壁甲板以上后,与空气总管连接,并将该总管引至露

8、天甲板以上,但空气总管的布置一般要有5左右的斜度,以免管内积存液体。空气管的内径不得小50mm(轴隧与管隧的空气管内径不小于75mm,油船空气管内径不小于100mm),且不得兼作测量管。第11页/共24页2.测量管测量管各压载舱均设有测量管,设置要求同舱底水管系。在机舱和轴隧处的测量管上口可升至花钢板以上,并在管口设置自动关闭阀。第12页/共24页四、甲板排水管系四、甲板排水管系作用:作用:排除甲板或地板积水。组成:组成:由甲板排水器和排水管组成。要求:要求:为防污物进入排水口而堵塞排水管,在排水口处设有多孔的盖板,同时,为防海水倒灌,在所有开口排至舷外的排水管下口处设有止回装置,即起源于非封

9、闭处所的任何水平面上的泄水孔和排水管,不论是在干舷甲板以下大于450mm处或在夏季载重水线以上小于600mm处穿过外板,均应在外板处设置止回阀(除满足有关要求者可省略外)。第13页/共24页三、通风管系三、通风管系1.作用:对舱室进行通风,排除废气,补充新鲜空气,调节舱内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承运的货物变质或自燃,改善旅客和船员的居住与工作条件。2.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空气调节三种。1)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流动时通风筒内外的压力差,使空气经通风筒排出或进入舱内,达到通风目的的系统。第14页/共24页 通风筒有下列几种:(1)烟斗式通风筒:风斗套在座管上,风斗上的把手用来转动或取下风斗。

10、用于向舱内送入新鲜空气,排 出废气的效果不如排风筒,大 风浪天气时需将风斗取下,用 木盖盖住座管口并套上帆布罩 扎紧。小型船舶的货舱和机舱 用得较多。(2)排风筒:排风筒:风斗呈喇叭形。小型船舶靠近两舷的舱室用得 较多。第15页/共24页(3)菌形菌形(又称蘑菇形又称蘑菇形)通风筒通风筒:座管上设一形如菌帽的圆盖。有些船利用起重柱作为座管,在其上加设固定的菌形帽盖构成货舱的通风筒。厨房和起居舱室的通风筒装有可调节螺杆,只需在室内旋转调节手轮就可达调节开口大小的目的。使用广泛。2023/2/18第16页/共24页(4)鹅颈式通风筒:用于水柜或油柜上,其上设有过滤网。2023/2/18第17页/共

11、24页2)机械通风:是用风机和管道把新鲜空气鼓入舱内或把舱内空气抽出,以达到通风的目的。用于起居舱室和货舱。为避免在恶劣或潮湿天气时因通风的原因而使湿空气进入货舱引起货物潮湿,甚至发霉变质造成货损,可在普通机械通风机上加置除湿机或除湿剂,从而使输入舱内的新鲜空气变干燥。第18页/共24页3)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是对外界空气进行过滤、加热(或冷却)和加湿(或去湿),并把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各舱室。作用是调节舱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制造人工小气候,并最终改善船员和旅客的生活居住条件。(1)中央集中式空调装置中央集中式空调装置:多见于货船。(2)分组集中式空调装置:分组集中式空调装置:多见于客船。(3)独立

12、式空调装置:独立式空调装置:仅对所设置的舱室起空气调节作用。第19页/共24页2.通风管系的布置要求1)通风帽(筒口)应设在开敞甲板上,并尽量远离排气管口、天窗及升降口等处;2)开敞的干舷甲板和后升高甲板及在距首垂线0.25L以前(后)的开敞的上层建筑甲板上的通风筒,甲板以上的围板高度应不小于900mm(760mm);3)通风管不得穿过舱壁甲板以下的水密舱壁;4)应设有能在外部关闭通风筒的有效装置;5)必要时通风筒口应设风雨密装置。第20页/共24页 六、日用水管系六、日用水管系用于供应船舶管理和船员生活用水。有日用淡水系统、日用热水系统及饮用水系统等。一般有下列三种供水法:1)重力水柜;2)压力水柜;3)循环泵。七、卫生排泄系统七、卫生排泄系统作用:冲洗卫生设备。要求:必须先经粪便处理系统处理后,方可排放入海。第21页/共24页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第22页/共24页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