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型钢溷凝土柱.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439366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型钢溷凝土柱.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型钢溷凝土柱.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型钢溷凝土柱.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型钢溷凝土柱.pptx(7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从设计角度从设计角度依据轴压柱:正截面计算仅一种方法,简单!偏压柱:对应2个规程,有2种方法!各有特点!第第6 6章章 型钢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柱 第1页/共79页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涉及的主要规范涉及的主要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钢混钢混凝土组合凝土组合结构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圆圆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159:2004 方方 梁 板 柱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楼盖设计与施工

2、规程YB9238-92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2006 CECS 230-2008 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型钢混凝土型钢混凝土柱柱 第2页/共79页3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设计内容设计内容设设计计内内容容轴压轴压柱柱偏偏压压柱柱正截面正截面抗压抗压(JGJ138-2001)(方法一)(YB9082-97)(方法二)(YB9082-2006)对应标准一个方法一个方法方法一方法一(P139)斜截面抗剪方法二方法二(P140)方法一方法一(P121)方法二方法二(P123)正截面正截面抗压抗压斜截面抗剪同轴压柱同轴压柱第3页/共79页4 型钢混凝土柱是在混凝土柱中主要配置轧

3、制或焊接的型钢。在配置实腹型钢的柱中还配有少量的纵向钢筋与箍筋。这些钢筋主要是为了约束混凝土,在计算中也参与受力,同时也是构造需要。型钢混凝土柱配置的型钢形式分为:实腹式型钢和空腹式型钢两大类。本章主要介绍第一类。由于型钢混凝土柱含钢率较高,整体的型钢比分散的钢筋刚度大得多,因此与同等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型钢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与刚度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延性及耗能性能。6.1 概 述第4页/共79页5第5页/共79页6第6页/共79页7型钢1.含钢率 柱中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小于4%,柱中受力型钢的含钢率不宜大于10。工程上较合适的含钢率在5%5%8 8之间。2.型钢的形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6.2 型钢混凝土柱的构造要求第7页/共79页8JGJ138-2001规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 120mm,主要是为了防止粘结劈裂破坏。第8页/共79页91.型钢混凝土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HRB400热轧钢筋。2.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净距不宜小于60mm,钢筋与型钢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40mm,以便混凝土的浇灌。3.型钢混凝土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8,以使型钢能在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的约束下发挥其强度和塑性性能。第9页/共79页101.型钢混凝土框架柱中的箍筋配置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规定。2.考

5、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规定采用3 3.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矩形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可按下式计算:第10页/共79页11螺旋箍筋体积配筋率按下式计算:4.柱箍筋加密区长度以外的箍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并且要求一、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直径。5.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率:对于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宜小于0.6;对于抗震等级为二级时,不宜小于0.5;对于抗震等级为三级时,不宜小于0.4。第11页/共79页121.型钢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6、30。2.对于抗震设防为9度、8度(7度和6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60、C70、C80。截面形状和尺寸1.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的框架柱,宜采用正方形截面。2.型钢混凝土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30,即柱的计算长度与截面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0。第12页/共79页13试验研究分析 轴心受压柱按长细比不同分为短柱和长柱。我们以短柱为试验分析对象。型钢混凝土短柱在轴心荷载作用下,在加荷初期,型钢与混凝土能较好地共同工作,混凝土、型钢和钢筋变形是协调的。随着荷载的增加,沿着柱纵向产生裂缝。荷载继续增加,纵向裂缝逐渐贯通,把柱分成若干小柱而发生劈裂破坏。在合理配筋情况下,型钢与纵向钢筋都能达到受压屈服。

7、6.3 型钢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第13页/共79页14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不同的是,当加荷到破坏荷载的80以上时,型钢与混凝土粘结滑移明显。因此,一般在沿型钢翼缘处均有明显的纵向裂缝。尽管在高应力时粘结滑移现象是明显存在的,但在轴心受压型钢混凝土柱的试验中发现,在合理配钢情况下,当柱达到最大荷载时,混凝土的应力仍然能达到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长柱的承载力低于相同条件下的短柱承载力,可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的稳定系数来考虑这一因素。该稳定系数值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可根据表确定。承载力计算公式第14页/共79页15试验研究分析 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偏心距较大时,荷载作用下拉区裂缝不断

8、增宽、变长,受拉钢筋与型钢的受拉翼缘相继屈服;此时,受压边缘混凝土尚未达到极限压应变,荷载可继续增加,一直加荷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且逐渐压碎剥落时,柱子宣告破坏。在破坏时,受压区的受压钢筋与型钢受压的翼缘一般均能达到屈服强度。型钢的腹板,不论受压还是受拉,一般都是部分屈服,部分没有屈服。6.4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15页/共79页16 当偏心距较小时,加荷到一定程度,受压区混凝土边缘或受压较大一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溃,柱子宣告破坏。在破坏时,受压较大一侧的钢筋与型钢翼缘一般都能达到屈服,而距轴向力较远一侧的混凝土及钢筋、型钢可能受压(偏心距很小),

9、也可能受拉(偏心距较大),但是该侧的钢筋和型钢均未达到屈服。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第16页/共79页171.界限破坏 2.大小偏压的分界 同普通钢筋混凝土偏压柱一样,也可以用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小来判别。当时,属于大偏压;当 时,属于小偏压;当 时,截面处于界限状态。第17页/共79页18细长柱:由于长细比很大,构件的破坏已不是由于构件的材料破坏所引起的,而是由于构件的纵向弯曲失去平衡而引起的破坏,称为失稳破坏。纵向弯曲影响短柱:可以不考虑纵向弯曲引起的附加弯矩对构件承载力的影 响,构件的破坏是材料破坏引起的。中长柱:由于长细比较大,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比短柱相比降低很多,但构件的最终破

10、坏还是材料破坏。第18页/共79页19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避免失稳破坏,对于短柱,可以忽略纵向弯曲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纵向弯曲影响的一般是中长柱。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中采用把初始偏心距乘以一个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方法来解决纵向弯曲影响的问题。第19页/共79页20若构件长细比不超过时,视为短柱,可不考虑纵向弯曲对偏心距的影响,取 。附加偏心距 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单向偏压柱计算方法()(平截面假定基础上的极限平衡法JGJ138-2001 )第20页/共79页21 对于配置充满型、实腹型钢的混凝土柱,其正截面偏心受压柱的计算,其行业标准JGJ138-2

11、00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给出了如下计算方法(1)基本假定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受压区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取0.00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4)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其高度取按平截面假定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系数;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21页/共79页225)型钢腹板的拉、压应力图形均为梯形。设计计算时,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形;6)钢筋的应力等于其应变与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的极限拉应变取 。其中系数取值如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系数取1.0和0.8;当混凝土强

12、度等级为C80时,系数取0.94和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第22页/共79页23型钢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简图(见图6.4.1)(2)承载力计算公式第23页/共79页24第24页/共79页25柱截面受拉边或较小受压边竖向钢筋的应力和型钢翼缘应力 ,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式计算1)大偏压柱2)小偏压柱 第25页/共79页26 和 的计算1)大偏心受压柱当 时第26页/共79页272)小偏心受压柱 当 时第27页/共79页28式中 型钢的腹板厚度和抗拉强度设计值;型钢腹板顶面、底面至柱截面受压区外边缘距离与的比值。值的计算 对称配筋矩形截面的偏心受压构件,其混凝土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可

13、按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第28页/共79页29 对于型钢混凝土柱单向偏压承载力验算,行业标准YB9082-97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给出如下的计算方法。(1)偏心距增大系数1)柱的计算长度与截面高度的比值时,应考虑柱的弯曲变形对其压弯承载力的影响,对柱的偏心距乘以增大系数 。2)型钢混凝土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2.单向偏压柱计算方法(二)(一般叠加法,简单叠加法)YB9082-97第29页/共79页30第30页/共79页313)附加偏心距和初始偏心距的计算,公式及符号意义同前(2)一般叠加计算方法 1)表达式 对于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叠加法的表达式为 钢骨混凝土柱承

14、受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第31页/共79页32 钢骨部分承担的轴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 钢筋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及相应的受弯承载力。2)计算步骤a.对于给定的轴力设计值,根据轴力平衡方程式,任意假定分配给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所承担的轴力。b.采取试分配给钢骨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 和 ,分别再求出两部分相应所承受的弯矩 和 。c.根据多次试算结果,从中找出两部分受弯承载力之和 第32页/共79页33 的最大值。即为在该轴力作用下钢骨混凝土偏压柱的受弯承载力。3)计算公式a.对于柱内钢骨,已知轴力时 ,可利用轴力与弯矩的相关关系,求得受弯承载力 。钢骨(型钢)的轴力弯矩关系式为第33页/共7

15、9页34b.对于钢筋混凝土部分,在试分配轴力 作用下,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压弯偏压柱计算,求得其受弯承载力 。此时,在确定混凝土部分的截面面积时,需扣除钢骨的截面面积。4)适用范围a.此方法适用于钢骨和钢筋为对称或非对称配置的钢骨混凝土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b.对于钢骨和钢筋为非对称的钢骨混凝土柱,采用此方法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验算较为复杂。第34页/共79页35c.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一般叠加法与理论分析解的计算结果较符合,但不便设计应用。对于常用的对称配置的钢骨混凝土偏压柱如图,可采用简单叠加法。第35页/共79页361)计算步骤a.先假定柱内钢骨(或纵筋)的截面面积,然后按下列两种情况,分

16、别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部分(或钢骨部分)所分担的轴力及弯矩设计值。b.分别进行钢筋混凝土(或钢骨)截面设计及承载力计算。然后加以比较,取两种情况所得的钢骨和纵筋较小截面面积,作为设计结果。以下公式中,当轴力为压力时取正号,当轴力为拉力时取负号。(3)简单叠加法第36页/共79页37c.一般来说,对于采用H型钢截面的钢骨混凝土偏压柱,绕钢骨强轴弯曲时,可按下述情况(一)计算;绕钢骨弱轴弯曲时,可按下述情况(二)计算。2)计算公式(钢骨、钢筋混凝土的轴力和弯矩)第一种情况:a.当,时,钢骨部分仅承受弯矩,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第37页/共79页38b.当 时,钢筋混凝土部分仅承受轴向力,钢

17、骨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c.当 时,钢筋混凝土部分仅承受轴向拉力,钢骨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第38页/共79页39第二种情况:a.当 ,时,钢筋混凝土部分仅承受弯矩,钢骨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b.当 时,钢骨部分仅承受轴向压力,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第39页/共79页40c.当 时,钢骨部分仅承受轴向拉力,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式中 分别为钢骨部分的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承载力;钢骨部分纯受弯承载力;分别为钢骨部分承受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心受压和轴心受拉承载力;第40页/共79页41 钢筋混凝土部分纯受弯承载力;分别为钢筋混凝土部分承受的轴

18、力和弯矩设计值。3)柱中的钢骨截面轴心和弯曲承载力分别按下式计算钢骨截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钢骨截面的轴心受拉承载力 第41页/共79页42钢骨截面纯受弯承载力 4)偏压柱中钢骨压弯承载力计算a.当 为压力时,钢骨部分承载力应满足 b.当 为拉力时,钢骨部分承载力应满足第42页/共79页435)柱中钢筋混凝土部分承载力计算a.轴心受压承载力b.轴心受拉承载力c.偏压承载力第43页/共79页44 钢 筋 混 凝 土 部 分 在 轴 向 力 和 弯 矩 作 用 下 的 承 载 力 按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计算,但在计算中受压区混凝土的截面面积,应扣除其中钢骨的截面面积。6)适用

19、范围a.此方法仅适用于其中钢骨和钢筋均为双向对称布置的,方形或矩形截面的钢骨混凝土柱。b.对于钢骨或钢筋为非对称配置的钢骨混凝土柱,可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它转换为对称的截面就可以。见图第44页/共79页45转换为对称的截面第45页/共79页46 一钢骨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采用C3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钢骨采用Q345型钢,承受 。强轴受弯,试求柱截面配筋(简单叠加法)。见图。(例 题6.4.1)第46页/共79页47解:先选定柱内钢骨为宽翼缘H型钢HK450a,截面尺寸为 一按第一种情况计算1.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2.钢筋混凝土部分,近似地取其受压承载力为第47页/共79页4

20、8因 为故按第一种情况中的受力状态 1)考虑钢筋混凝土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设在该柱四角各配三根纵向钢筋,位置见图,则有效高度。(1)计算初始偏心距 第48页/共79页49纵向压力至截面重心的偏心距 附加偏心距取两者中较大值故取 初始偏心距 第49页/共79页50判断为小偏心受压(此题目不考虑纵向弯曲影响,)(2)纵向受力钢筋(或直接取60mm)由于为小偏压,又采用对称配筋根据第50页/共79页51第51页/共79页52实配6 20 ()二按第二种情况计算1.钢骨的轴心受压承载力第 二 种 情 况 中 的 受 力 状 态 2)考 虑,钢 骨 承 担 的 轴 向 压 力 为:且 2.钢筋混凝

21、土部分承受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第52页/共79页53(1)计算初始偏心距纵向压力至截面重心的偏心距附加偏心距初始偏心距第53页/共79页54判断为大偏压(2)纵向受力钢筋第54页/共79页55三结论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看出,按第二种情况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大于按第一种情况计算出的钢筋截面面积;所以应按第一种情况的计算结果进行截面配筋,即取 选取620。例题6-2按例题6-1的钢材配置和轴力 ,其它条件(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完全相同。用平截面假定的极限平衡法,求其极限弯矩M值。解: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第55页/共79页562.有效高度第56页/共79页573.计算钢筋应力、型钢应力第5

22、7页/共79页584.初步判别大小偏压假定将已知数据代入平衡条件第58页/共79页59把 截面受力为小偏压 第59页/共79页60第60页/共79页61 从以上两例可看出,两种不同方法求解,简单叠加法比基本假定的极限平衡法计算简便,但偏于保守。第61页/共79页62 型钢混凝土柱在两个主轴方向均受偏心弯矩,尽管在某一主轴方向(例如x方向)偏心矩较大,因此在该方向抗弯配筋较强;但在另一主轴方向(例如Y方向)的较小弯矩也不可忽略,此时尚应进行绕“弱轴”的承载力验算。如果“弱轴”方向的弯矩较小,可以忽略,则“弱轴”方向可按轴心受压进行验算。前面所讲内容均按“强轴”方向进行承载力计算。对于“弱轴”方向

23、承载力验算仅以下面例题来说明。(见P136,例)6.5 关于绕“弱轴”方向弯曲的验算第62页/共79页636.6 型钢混凝土柱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6.6.1 试验研究分析 根据剪跨比的大小不同,型钢混凝土柱的剪切的破坏形式主要有两种:剪切斜压破坏 剪切粘结破坏试验表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大致等于型钢腹板和钢筋混凝土两部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之和,并考虑轴力的影响。第63页/共79页646.6.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计算方法(一)行业标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计算公式:第64页/共79页656.6.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计算方法(二)行业标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24、 9028-97)验算方法和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且应满足:见例题第65页/共79页666.7 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梁、柱节点包括下列几种形式:(1)型钢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2)钢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3)钢筋混凝土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构造要求:第66页/共79页67第67页/共79页68第68页/共79页69第69页/共79页70第70页/共79页71第71页/共79页72本章小结从设计角度从设计角度第72页/共79页73其其 中:中:第73页/共79页74型钢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设计内容设计内容设设计计内内容容轴压轴压柱柱偏偏压压柱柱正截面正截面抗压抗压(JGJ13

25、8-2001)(方法一)(YB9082-97)(方法二)(YB9082-2006)对应标准一个方法一个方法方法一方法一(P139)斜截面抗剪方法二方法二(P140)方法一方法一(P121)方法二方法二(P123)正截面正截面抗压抗压斜截面抗剪同轴压柱同轴压柱第74页/共79页75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1.轴心受压柱(P119)(1)正截面受压承载力(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且,柱的受剪截面应符合:第75页/共79页762.偏心受压柱:(1)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第76页/共79页77轴力弯矩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第77页/共79页78(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且,柱的受剪截面应符合: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设计验算内容及方法:第78页/共79页79感谢您的观看!第79页/共7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