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4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4108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4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二政治4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4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4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 / 32【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二政治精选高二政治 4 4 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月份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题一、单选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1. 有数据显示,如今我国电子图书的阅读用户已超过 7 900 万,超七成网民都有阅读电子图书的习惯。 据预测,2020 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 50%;2030 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

2、作用 为经济发展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A. B. C. D. 【答案】A【解析】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拉动经济发展。项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是文化事业的发展,项与题意不符;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 2 - / 32【点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发

3、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 诗词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升的力量。这说明:()A. 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对提升人的素质具有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古诗文文化对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这说明文化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A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 项不选;一定的经

4、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 项错误;文化对提升人的素质具有影响作用,不是具有决定作用,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A。【点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 走进书店,你会惊喜地发现书不再是书店的主角,围绕实体书店打造的多样化业态使书店变得更加时尚。卖创意、卖服装、开咖啡店、- 3 - / 32办活动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这使得实体书店曾经的寒冬逐渐地回暖。对此正确的认识是()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物质力量 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A.

5、B. C. D. 【答案】A【解析】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不选;“实体书店带给读者的体验日益舒适和丰富,这使得实体书店曾经的寒冬逐渐地回暖”这说明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也说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正确;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A。4. 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上述观点()A. 承认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B. 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C. 肯定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 D. 否定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答案】B【解析】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

6、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4 - / 32和相对独立性,B 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点睛】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超前于经济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故而它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因此在选择中要注意“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才会发展”的类似提法都是错误的。5.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作为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的核心。这是因为()A.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B. 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C.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D. 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答案】C【解析】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先进的文化促进民

7、主政治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作为完善村规民约、推进村民自治的核心,C 项正确;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均不是用先进文化促进民主政治发展的原因,A、D 项不选;文化素养越高政治素养越高观点绝对,B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 C。6.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却不相同,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 。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A. 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 B.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形式C. 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时

8、代人的全面发展 D. 文化有古今之别,有- 5 - / 32先进与落后之分【答案】A【解析】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表明文化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A 项正确;不同时代的孩子唱着不同的歌曲长大这不是说明文化具有非常丰富多彩的形式,B 项不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项不选;材料不是体现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A。 7. (20162017 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物理学名词“正能量” ,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为社会发展提供

9、物质保障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正能量” ,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正确;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提供的是精神动力而不能提供物质保障,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错误;故选 B。8.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下列对两者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6 - / 3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联系、不能区分的 人越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就越丰富,人民的

10、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指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紧密联系,应选。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内涵不同,二者是可以区分的,错误。不是揭示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故选 D。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诗句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是因为()A. 文化能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思维方式B.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11、.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D. 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化塑造人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心思想的理解。题干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 7 - / 32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它是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故 B 观点符合题意;AC 表述正确,与题意无关,排除;文化具有双重性,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 D观点错误。故选 B。 【点睛】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

12、好幸福的生活。10.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诗词、音乐、舞蹈、雕塑、园林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不是意与境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与境的和谐,产生独特的美感,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无穷。这说明()A. 高雅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 中国传统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 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D. 艺术创作不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就是一种高雅文化,深刻感受、领悟,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A 正确。优秀的中国传

13、统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 错误; C 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与题目“说明”的指向不一致,排除;艺术创作同样是- 8 - / 32由客观存在决定的,D 错误;故选 A。1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表达亲情的重要载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广大青少年推荐晒家规家训讲我家的故事一书。这一举措旨在()引导青少年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让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错在“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选项不是题干举措的目的,故不符合题意;”家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表达亲

14、情的重要载体,通过题干中的举措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B。12. 江苏省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快书香江苏建设”写入省政府百项重点工作任务;市因坚持 14 年“读书月”活动而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市开通世界首个“书香地铁” 。全国各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因为()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9 - / 32A. B. C. D. 【答案】D【解

15、析】全国各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使人们通过阅读汲取知识,提高素质,强调读书即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故符合题意;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选项错在“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故本题答案为 D。13. 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的渐趋多样,使得戏曲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当代人急功近利的盲目“创新” ,更是造成了戏曲独特魅力的丧失。我们不能让戏曲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被湮灭,因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 B. C. D. 【答案】C【解析】汉字是中华文

16、化的基本载体,戏曲并不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不选;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能让戏曲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被湮灭,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 C。【点睛】文字汉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 10 - / 32类进入文明时代(文字与文明关系角度) 。而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14. 数千年来,中国文化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延绵不断,而且历久弥新,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文化交流,崇尚“和而不同”

17、 ,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A. B. C. D. 【答案】C【解析】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故文化交流需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故符合题意;在文化交流中,要做到和而不同就需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故符合题意;各民族的文化最终融合成一种文化说法错误,应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故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C【点睛】如何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

18、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原则+要求)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 11 - / 32文化的繁荣。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中外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既要更加热情的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决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 “历史虚

19、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15. “海上明月共潮生,千里相思随云去,遥寄祝福千万缕,化作清风入梦里。 ”一则中秋祝福短信表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B. C. D. 【答案】D【解析】节日祝福短信是信息时代人们表达民族情感、展示民族文化- 12 - / 32的方式,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排除

20、;故选 D。16. 客家先民在历次的大迁徙中,将中原文化融入岭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这说明()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发展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原先进文化改造了岭南的落后文化 客家文化的独特性表明它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A. B. C. D. 【答案】A【解析】客家先民迁徙,使得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体现了这一观点;客家文化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而不是中原文化改造岭南文化,说法错误;民族文化既有个性,即独特性,也有共性,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A。【点睛】人口的迁移流动实质上也是文化的迁移流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提高

21、了生产效益,使经济得到发展;传播了语言、文字、宗教、建筑、艺术等各种文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上看,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从而使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饮食、风俗习惯等发生了变化,又形成一种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17. “互联网+政府” ,主要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信息监控等技术手段上的创新创意,信息通过互联网被采集、输送,大大舒缓信息传- 13 - / 32递的资金、人力、时间成本。二是“互联网+政府服务”概念,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让政府的服务功能得到提高。材料表明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2、使信息的传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共享性A. B. C. D. 【答案】D.18.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也不止一次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材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鲜明民族性 继承性 包容性A. B. C. D. 【答案】B【解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习近平总- 14 - / 32书记在多种场合,也不止一次告诫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在今天更有分量也更有意义。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

23、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适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点睛】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而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注意把二者区分开来。19. (2016北京文综)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

24、管理和利用()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 C. D. 【答案】C【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并不是要提高经济效益,而不是- 15 - / 32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效益,不选;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并不能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 C。20. (20162017 辽宁葫芦岛普高协作体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著名

25、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言:“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 ”该观点的文化生活依据是()A. 古建筑的经济价值一般高于现代建筑 B. 古建筑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 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D. 古建筑造型优美,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答案】C【解析】A 项错误,古建筑的文化价值一般要高于现代建筑,不是古建筑的经济价值高于现代建筑;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B 项错误;题目中,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会它的宝贵,这主要是因为古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人文价值,C 项正确;古建筑越往后越珍贵不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

26、应为 C。21. (20162017 学年福建宁德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据民政部统计,2016 年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我国 150 个祭扫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 1338.7 万人次,比 2015 年同期增长 3.7%。从文化- 16 - / 32角度看,清明祭扫属于()A. 传统文艺的继承 B.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 传统习俗的继承 D. 传统思想的继承【答案】C【解析】清明祭扫在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2016 年清明节三天小长假期间,祭扫群众比 2015 年同期增长 3.7%,这主要体现了对传统习俗的继承,C 符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 错误;材料强调传统习俗

27、的继承,并未涉及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故排除 A、D。【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22. 中国姓氏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在凝聚力量、促进团结、拼搏进取、传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了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其中的优秀思想,今天仍然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标

28、志A. B. C. D. - 17 - / 32【答案】A【解析】我国姓氏文化至今仍在凝聚力量、促进团结、拼搏进取、传播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表述符合这一主旨;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表述错误。故选 A。23. “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外来文化。唐朝民间佛经数十倍于儒经,但中国文化并未变成印度文化,因为我们有那么强有力的文化根基。 ”上述观点旨在说明()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成果要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文化创新要保持本民族特色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错误,应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根,才能吸收

29、外来文化强调我国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男民族特色,故符合题意;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本题答案为 B。【点睛】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进行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我们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 18 - / 32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汲取营养,锐意创新(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习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4)顺应世界文

30、化发展潮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及时了解国外文化发展动向,积极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5)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4.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差异,将思考隐于绚烂的影像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实现文化繁荣必须消除民族间文化差异A. B. C. D. 【答案】A- 19 - / 32【解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

31、径之一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所以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故正确;选项错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所以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故正确;消除民族间文化差异错误,差异职能扩大或缩小,故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A。25. 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句给了屠呦呦以灵感,但用传统的“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疗疟疾的效果,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低温下成功抽取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以下说法恰当的是()A. 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B. “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对落

32、后文化要自觉地加以改造C. 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D. 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答案】A【解析】 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取灵感说明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否则就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故 A 正确; “熬汤”的方法无法取得治疟效果并不能说明“熬汤”的方法是落后文化,故B 错误;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故 C错误;青蒿素的问世,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说明文化创新可以推- 20 - / 32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故 D 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A。26.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

33、生机和活力。而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项正确阐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项错误;故选 B。【点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

34、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7. 2017 年 3 月 23 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为期四天,各种主题分论坛有序开展。3 月 23 日下午 15 点左右进行的分论坛中,- 21 - / 32“工匠精神”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大国工匠”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演绎着注重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下列对“工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精神立足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决

35、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 “工匠精神”的实质是注重品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但这并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项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但不起决定作用,项错误;材料中的“工匠精神” ,说明文化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精神,体现了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中推动文化的发展,项正确;故选 B。【点睛】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2)社会实践是

36、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22 - / 32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2000 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不同文化相遇时,“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据此回答下题。28.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 。这就要求我们()A. 用其他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B. 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C.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 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29. 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必

37、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 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B. 中国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是无法融合的C. 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D. 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答案】28. D 29. D【解析】文化创新过程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23 - / 32(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本题以中国文化 2000 多年来在文化交流中

38、始终崇尚“见贤思齐”为背景材料,考查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它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要反对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8.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 。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D 项符合题意;对待本民族的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以保留本民族文化的特色,AB 项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

39、,强调的是学习和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C 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D。30.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更好地发挥戏曲艺术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这表明,对待传统戏曲艺术,正确的态度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A. B. C. D. 【答案】B- 24 - / 32【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这表明对传统戏曲艺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符合题

40、意;“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并不是针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不选,故本题答案为 B。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是国际竞争中备受关注的“软实力” ,不少发达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战略。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文化产品大肆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处于维护文化安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此,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答案】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

41、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 25 - / 32认真阅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对应相关知识,组织合理答案。本材料中谈到了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理由是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运用教材知识与这些材料信息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点

42、睛】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在: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化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

43、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6 - / 322、文化在综 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传统的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外交力量外,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 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44、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科技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 的智力支持。 (我国如何在文化方面提高综合国力)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以下是几位同学谈节目火爆原因:同学甲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的篇章,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民族自豪感。同学乙 在诗词大会中,竞猜、 “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超大演

45、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学丙 参加诗词大会的 100 余位选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 27 - / 32独臂女孩张超凡,修车大爷王海军,抗癌农民白茹云,北大工科博士陈更,拥有古典气质的夺冠才女武亦姝是诗歌让他们在或浮躁纷扰、或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份心中的恬淡、宁静,也让观众感悟到古典诗词滋养的诗意人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倍受追捧?【答案】中国诗词大会利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手段,让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依托电视、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

46、更方便、快捷的传递、选择、共享文化资源的方式,促进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中国诗词大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对抗性、参与性、互动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注入时代精神,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中国诗词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从古人的智慧中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油然地生长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或者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民鲜明民族性)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47、精深,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诗词大会来自普通人的诗意人生,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优秀文化- 28 - / 32【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倍受追捧,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问题指向是分析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倍受追捧,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创新的途径、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的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来分析说明。【点睛】政治主观题的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此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