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3203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挑战与发展机遇,金融学论文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而实现的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有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和由此积累的大量的客户群优势,为金融企业进行线上金融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客户基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主要表如今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高效的信息处理。互联网金融通过搜索引擎将信息挑选分类,提高了信息检索和产生结果的速度;云计算集合大量信息,快速的进行信息处理,这都是互联网金融处理信息的优势。 第二,电子化的便捷支付。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全部实现电子化作业,数据库与互联网开放交融,电子支付方式通过计算机网页和手机网页、POS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实现快速支付。商业银行网上

2、银行、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既能够实现小额支付,可以以实现企业之间的大额支付,如今的支票、汇票等传统的银行支付结算手段正在被这些渠道所取代。尤其是移动终端的电子支付,不可比较的便捷性让其大有发展前途。移动终端支付手段能够通过云技术,在云端实现数据分享,进而减少移动通信设备的信息处理负担,使得电子支付愈加低成本化与便捷化。 第三,低成本、高效率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形式下,交易双方通过虚拟的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相比于线下交易,无营业网点、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消费者能够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合适相互的金融产品,实现高效率资源配置。 第四,安全风险大、监

3、管弱。首先,我们国家处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相关法律体系还未构成,监管单位的尽管对象仍然很陌生。其次,当前我们国家信誉登记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对互联网金融的诸多介入主体尚无法实现准确的信誉评价。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违约成本低,在无法进行完全的实名甄别的情况下存在骗贷、卷款跑路甚至是非法集资、诈骗等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最后,由于金融数据库与互联网对接,技术风险的防备就显得至关重要。网络技术发展滞后导致我们国家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严峻。如收到黑客攻击客户的账号资料和信息资料,将致使消费者承受宏大的经济损失。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与传统银行业务形式相比,互联网金融信息处

4、理效率高、支付方便快速且成本低廉,其发展对传统银行业的威胁与冲击不可避免。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深切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地方,其对银行业的冲击也是愈演愈烈,主要表如今下面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弱化商业银行的中介角色 现前阶段,我们国家在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方面,商业银行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主导地位,但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快速的支付手段、高效率的资金配置、低成本的资金匹配等优势构成了对传统银行业极大的威胁。互联网金融形式下,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这三种主要的线上支付方式发展迅速,对银行的传统线下支付方式产生冲击,抢占了银行大部分市场份额。最典型的是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涌现,它使得当代支付渠

5、道从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加之监管机构当前对互联网支付行业的态度也已由限制向鼓励竞争趋势发展,这对商业银行构成了很大的冲击。除此之外,移动支付和网络借贷更是挑战着传统银行的中介地位。 1第三方支付,用户通过在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网站上进行注册和设置,并与相关的银行卡进行关联后进行的一种线上支付行为。截至2020年7月,已有250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规模达179万亿。 2手机刷卡器或移动支付,相当于移动POS机,主要有:拉卡拉、快钱快刷、随心付、移付通、信雅达等。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同比增7540%,市场规模已达204亿元。支付宝

6、、快钱等推出 信誉支付 业务,大量银行信誉卡客户被分流,对商业银行构成不小冲击。 如信誉支付一开场就拥有8000多万活泼踊跃个人客户,远远超过最大的发行商工商银行和最早开拓信誉卡市场的招行。 3网络借贷。网络信贷形式的主要运行方式是通过P2P网络平台进行融资,借款人能够在上面发布借款信息,出借人看到信息后通过了解对方的资料、信誉条件等来决定能否借款给对方,通过网络融资平台与借款人签署相关的合同,进行交易。以人人贷和宜信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迄今已达2200余家;阿里金融打造 小贷+平台 的新型融资形式,直接向供给链融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提供 订单贷款 和 信誉贷款 。将来银行

7、的投行业务不得不应对来自众筹融资形式的挑战。 (二)商业银行的收入正遭到互联网企业的侵蚀 以阿里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盈利形式为例,这种与基金公司合作的渠道为王且高回馈的发展形式正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传统盈利形式。余额宝的收益率今年年初一度突破了7%,平常也高于银行活期存款利率多达10倍,这诱人的高息分流了大量的银行活期存款。瑞银(USB)称,银行活期存款假如有10%流入如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那么银行的净利差将降低01%,其损失的表外收入将到达2020年净利润的4%左右。网络借贷的兴起,都已中小客户为主,一旦成熟到能够发展大客户将对银行构成很大的冲击。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遭到第三方支付的威胁。阿里

8、巴巴已经成功的向支付、小贷、担保以及保险等传统领域进军,并在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开场占有一席之地。宜信经历了从网贷中介到第三方理财、再到财富管理者的蜕变,服务内容牵涉之广令人咋舌,其触角深切进入到保险、股权投资、信托等领域,并成功获得了保险和基金代销牌照。综上所述,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发展严重的威胁了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这一点无法忽视。 三、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银行的机遇 (一)有利于传统银行不断变革传统业务开展方式 面对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带来的冲击,传统银行业也开场寻求应对挑战,不断网络化、电子化实现高效运转。当前我们国家主要商业银行电子替代率达七成以上,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的电

9、子替代率超过九成。除此之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与光大银行等也都已经拥有自建的电商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银行借助网络开展业务提供了新的通道,这是不同于传统业务办理方式的全新的高速信息通道,使得银行有可能在互联网上为客户提供丰富而有差异不同的客户体验,开拓出全新的网上业务领域,进而再造出一个网上银行。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场涉足移动支付领域,移动支付能够提升消费者的支付体验,提高银行客户的稳定性和黏着度,还能够有效推动银行卡、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增长。国内当前比拟有知名度的移动支付品牌包括:建行银联手机支付、农行 掌尚钱包 、招行 手机钱包 等。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为中小银行的

10、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互联网金融市场在我们国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越早发力的银行更易获得较多的资源,并为后续竞争奠定下先发优势。借助超前思维和科技的足够投入,中小银行有可能实如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并带动经营方式的深入转型。而这种转变依靠传统经营领域实现起来的难度要大得多。 (三)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的应对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形式最能客观的反映市场资金供需双方的价格偏好。借方报价,贷方根据本身的利率预期和对借方自信水平的评估选择其易对象,最终达成协议的市场行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央行的基准利率将越来越少的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将会在市场供求的引导下主动的进入市场

11、,去选择恰当的基准利率。互联网形式下,商业银行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市场断定利率走势,决定特定客户群的利率水平,深切进入挖掘客户数据,构成完全由市场决定的 利率指数 ,进而改革既有的贷款定价基础。 四、互联网金融形势下传统银行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固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挤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传统银行由于其相对完善的法律监管,网络化的营业网点对于客户对资金融通的最低要求 安全有着网络不可比较的优势,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探寻互联网之路,传统银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然而,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传统银行的变革是一场持续的、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一)继续深化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波助澜下,一

12、方面,商业银行应继续加深电子化、网络化的变革,不断与互联网融合,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本身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能够将移动支付应用到线下支付,方便客户,除此之外还能够创新应用场景,利用二维码、微信支付。充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扩展相关业务,商业银行能够借鉴国外金融业经历体验,直接参股或控股第三方支付公司;另一方面,银行应该与互联网金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加强风险防备。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虚假交易,利用商业银行的账户从事洗黑钱等犯罪活动,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应当与第三方支付企业保持在反洗钱、反欺诈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风险辨别、风险控制和风险化解能力。 (二

13、)不断进行金融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应加快创新的脚步,提供差异不同化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例如能够尝试通过微信微博来实现对银行产品的营销,丰富客户量;差异化产品,提升网上银行客服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利用电子支付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安全性高、信誉好、资金和技术实力强等优势,创新个人客户新型中间业务,充分利用 超级网银 建造一站式网上银行管理新平台。这对银行扩大客户群体、提升电子客户体验、维护客户具有重要意义。 (三)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小微企业信贷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然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难题。商业银行固然强调

14、管风险、管内控,客户资源充足,但却难以实现对小微企业客户资源的猎取与甄选;然而,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场将触角触到小微信贷领域,对银行构成了大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加快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利用互联网金融积累的交易行为数据和客户评价,作为有效评估小微企业资信的手段,整合多方面气力,创新小微企业服务形式。譬如,商业银行可以开展网络信贷形式。这种方式不用抵押,成本低,方便快速,能够有效解决个人和中小企业在经营经过中的融资问题,合适资金拥有较少的个人投资者。银行应该利用好小微企业的广阔发展空间,成为真正的全民化金融服务机构。 (四)改革经营管理,健全营销机制 当前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板块由于管理不集中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整合电子部门的工作效率,打造专业化经营组织体系;当下商业银行在开展电子商务服务宣传意识不强,宣传方式不够丰富,营销不到位导致客户认知度不高,亟需商业银行健全营销机制,细分市场,挖掘潜在客户,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广泛宣传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同时加快对银行从业人员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能力的培训,更好的适应现代银行发展的需要。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形式研究J金融研究,2020,(12) 2丁皓,赵赞宽商业银行怎样应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带来的挑战J中国集体经济,2020,(33) 3赵南岳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冲击与机遇J西部金融,20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