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2435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微观经济学论文摘 要: 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产生划分的四个阶段,只要确定了此项内容才能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络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本文简述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构成环节,并就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进行了深切进入分析,在这里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本文关键词语: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构成; 区别; 联络; 西方经济学自凯恩斯起就被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致力于通过对单个单位进行深切进入分析与研究,在其所产

2、生的经济行为的基础上阐述价格机制的本质,考虑如何解决一直以来社会上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宏观经济学与其不同之处则在于,宏观经济学将更多的精神投入到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华而不实包含了大量的从国家角度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的理论,并需要采取适宜的经济政策用以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帮助解决存在已久的由于不同利益矛盾而影响社会稳定性的问题。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学致力于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深切进入研究,而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经济学又是对资源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如何选择适宜的方式保证配置的合理性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就成为人们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当代经济学想要找寻的研究答案

3、:。 1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构成 1.1、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在15世纪产生,于17世纪结束。重商主义在看来,是讨论当代生产方式与发展理论的最早探究行为的成果。但受时代、地域等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的众多研究者均将研究范围局限于流通领域,所包含的内容也大多数为政策主张,并没有在不断进行深切进入研究的相关经过中获得具有完好性与实际应用价值的体系。因而,重商主义也只能将其看作是最早的经济学阶段。 1.2、 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最早起源于17世纪中期,是19世纪70年代前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人物,亚当 斯密在古典经济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其代表作为着名的(国富论,

4、该着作的出现也意味着当代经济学的诞生。对于古典经济来讲,其最为主张的政策就是自由地听任一切产生的经济行为,让价格能够自主地对经济进行调节,即便经过中必然会出现由于人们不断追逐私利而产生的一系列后果,但也将在这一经过中使得资源的分配逐步趋向于平衡,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分配。古典经济学家在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产领域,这也是经济学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研究体系的主要原因。 1.3 、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从19世纪70年代发生边际革命起,新古典经济学开场产生,直至20世纪30年代结束。边际效用价值论在这一阶段被众多经济学家提出,并最终由庞巴维克将其

5、完善并使其最终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特征的完好的理论研究体系。1890年,经济学家马歇尔所编着的(经济学原理中,将生产费用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严密结合在一起,在这里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并逐步建立起以平衡价值论作为体系研究核心的经济学体系。该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当代经济学的建立,为当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重要且坚实的理论基础。 1.4、 宏观经济学 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标志,并在1929 1933年的资本主义构成与资本世界爆发的环境下,危机的产生促使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信息和货币通论,彻底明确了就业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两者的严密联络使得其能够从总需求的角度出发,

6、对国民收入的详细情况进行深切进入分析,并能够在有效需求缺乏的情况下,对现前阶段失业所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切进入分析,由此制定出了一系列具有干涉国家经济与对详细需求进行完善管理的详细办法。凯恩斯在这里种环境条件下所提出的相关理论,由于其确定以国民收入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在国家干涉的基础上,辅助以政策和理论主张,共同构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为其理论的不断丰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 2.1、 基本假设差异 针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的研究均是在确定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下展开的相关内容,而其所关注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三点:第一是具有完全化的理性特征;第二是市场出清;第三是信息

7、具备完全性。而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也有两点:第一是其所处市场环境或所沿用的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善的特征;第二是作为具有对经济进行调节的基本能力。 2.2、 基本内容的不同 平衡价格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生产者行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包含了时间、产权经济学等基础内容;而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内容则与微观经济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既包含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与增长理论等),也包含与宏观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福利等,牵涉的内容极多,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市场环境与基础的经济增长条件。 2.3、 研究对象的差异性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研究对象为具有单个经济

8、单位特征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所谓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对单个经济主体(如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讨论怎样通过采取适宜的方式用以实现各类商品消费均能够逐一对应有限收入的基本目的。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其讨论的则为如何在遭到有限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实现各类商品的生产,以帮助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有经济学专家强调:厂商与居民,这一具有单一特点的经济单位能否能够实现其行为的最优化,是决定微观经济学理论探究效果与理论基础夯实的重要基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着众多不同,宏观经济学是对由个体单位而共同构成的整体进行深切进入分析与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为经济在运行经过中的详细表现与方式,在对所存在的经济问题进

9、行分析时,是将重点放在总体角度上。萨缪尔森讲: 产量、价格水平、失业以及收入是对整个经济行为进行完好分析的重要基础 。夏皮罗也强调,在对国民经济进行考察时,应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将所牵涉的国民经济行为与内容看作一个整体。 2.4 、解决问题不同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所针对解决的问题主要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资源配置简单来讲就是生产何种产品、针对的服务对象是谁以及选择了如何的生产方式。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则是对具有单一特征的经济单位在一定范围内所能够突显出最大效果的一系列行为的研究,用以到达社会资源的配置最优目的。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所能够解决的就是资源利用问题,其将研究精神重点放在了

10、资源在某个阶段为何没有能够获得及时补充的重要时机,怎样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应用效果以及在已经确定的经济环境下经济应该怎样增长。 2.5、 核心理论的不同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居民与厂商所产生的一系列行为,起引导作用的主要因素为价格。而详细应该生产何种产品、确定了如何的生产方式方法以及生产所针对的对象等,这些内容均是以价格为中心。此时的价格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仿fo是一只无形的手,用以对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科学调节。而作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围绕该理论所产生的其他内容均以价格理论为核心,这也是在该种环境条件下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之为 价格理论 的主要原因;而宏观

11、经济学的理论核心则为国民收入,在将其作为研究核心问题后能够对资源的详细利用情况进行深切进入分析与研究,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详细运行进行完好研究提供基础条件。作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国民收入理论 也是其他在宏观经济学范围内所产生的基础。 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严密联络 3.1、 目的一样 无论是何种经济学,其最终的目的均是能够为一切的经济行为提供正确的引导条件,继而帮助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构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内容方面相互补充 在已经对假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微观经济学重点分析的问题为怎样到达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对应的则是在已经

12、确定资源到达最优配置的情况下,怎样选择适宜的方式以到达资源被充分利用的问题,其通常是以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才能获得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答案:。两者从其所包含的详细内容角度来看,具有相互联络与相互补充的作用。在相互补充的背景下,只要保证其结合的严密性,才能为构成具有完好特性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研究分析法均为实证分析法 两种经济学类型,其所研究的假定前提均为社会经济制度已经确定,并不将研究重点放在对社会经济由于何种原因变化与最终将产生的后果上,其仅仅仅是在经济制度保持不变的环境背景下资源到达最优配置与合理利用的问题。该类型的研究同样不适用于对其价值与制度有效性进行判定上,一般将关

13、注的重点放在对详细问题的分析环节上,以实证描绘叙述方式方法分析经济运行经过的方式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均应将其归入实证经济学的范围内。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先后构成是微观与宏观两种经济学的构成时间上的特点,但两者所包含的本质以及研究目的等均是一样的。两者同样存在着多类型的研究区别,但研究者应明确两者之间统一辨证的根本关系。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吴遵杰,陈勇.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与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01):72-97. 2陈云贤.论微观、中观、宏观经济学J.财经界,2021(13):37-41. 3王凯.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一

14、体化趋势的考虑J.时代金融,2021(20):15. 4黄邦根.本科生 西方经济学 课程之构造框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8):106-108. 5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团队简介J.经济研究,2021(09):209. 6牟进洲.严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N.劳动保障研究,2021(01):3. 7金碚.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 兼议经济学中国学派研究J.管理世界,2022(02):7-23. 8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