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1891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的构建,行政管理论文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著名学者登哈特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十分是针对企业家理论缺陷的批判,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它的产生是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 正当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全球盛行之时,新公共行政的呼声及其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也逐步遭到重视(Frederickson,H.G.,1997)。新公共行政是在对新公共管理一直以来强调引入私营企业的强调成本 效益核算、功利主义精神到工作中,公共部门民营化,业务社会化等思想的批判的基础上,强调公正、正义、公平、济弱扶贫、社会福利等的重要性。无论是Waldo等学者所

2、提出的 迈向新公共行政 (Marini,F.,1971),亦或是由Wamsly等学者所提出之 重建公共行政 (Wamsley,Wolf,1996),皆试图重新寻回在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冲击下被忽略且被当作副产品的公共性与公共利益。就新公共行政的立场而言,作用的发挥,主要取决于他们能否能使公民的民主价值得以落实并彰显公共利益。正是由于与公民、与社会之间的最根本的关系被新公共管理模糊了,严重损害了宪政主义与公共精神,这种一直以来都是代议制民主制度所倡导的东西,于是一种新的运行形式结合社会需而产生。 于是,在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不断批判和矫正的经过中产生和发展了治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这是一个在新

3、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关于走向和职能重新定位的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提出了几个原则: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 掌舵 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公共利益是根本目的;承当的单一的责任是缺乏够的;以人为本的理论;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精神是必须大力弘扬的。这些原则对于我们国家在提供公共服务的经过中责任和能力的建设、职责的改革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帮助我们国家改革弊端,完善服务型的建设。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1.是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管理强调了掌舵和划桨任务的分化,不再同时拥有掌舵和划桨的工作,高效的市场能更好地完成划桨的任务,掌舵的工作则由专心做好。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则对这一

4、讲法进行了批判,对于公务员和公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界定。丹哈特(Denhardt)夫妇则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 当我们急于掌舵时,我们能否正在淡忘谁拥有这条船? (美Janet V.Denhardt,Robert B.Denhardt,2003)为此,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为,在掌舵时,要谨记权利的本质属于公民,其归属于公民,只要通过公民的受权才具有了管理,不是官员的而是公民的,因此在充当 国家 这条船的舵手时,不能 单独掌舵 ,应该考虑公民的意见,不要试图控制或驾驭他们,的职能重点在服务而不是掌舵。因此此时,也就需要重新考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倡导者丹哈特以为,的职能是服

5、务,而不是掌舵,对于公务员来讲,公共管理者试图控制或驾驭社会并不是他们重要作用发挥的具体表现出,他们要做的是主动参与公民的共同利益,使公民能够对明晰表示出他们的共同利益,实现对于公共利益的知足;新公共服务提倡的管理形式以服务公民为其元目的,以为当今社会生活是异质化、复杂化的,在这华而不实社会掌舵的角色要由成功扮演是困难的,也是不适宜和难以实现的;应从社会的掌控者转变为公民的引导者、服务者。因而应该以服务社会作为职能的核心重新定位自个的角色。 2.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为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不能等同于企业与顾客关系;服务的对象是公民而不是顾客,公民有一个比顾客定义更为广泛的范围,有

6、共同的意愿,通过协商对话构成共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不是由单个顾客通过对其个人本身利益简单相加而得,而应该是有共同的基础和共性的需求。因而,公务员不仅仅仅是要考虑回应 顾客 提出来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强调在公民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新公共服务理论注重追求公共利益:官员要建立共同的利益,承当共同的责任,具有集体的、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公民具有一种公共事务的知识,一种归属感,一种对整体的关切,一种与本身的命运休戚与共的社群道德契约。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会在管理中把公共资源看作他们私人的财产,一个真正的公民应当关注更广泛的社会,他们应当为具有长期利益的问题承当责

7、任,对邻里和社区发生的事件他们愿意承当个人的责任。毕竟,这些是定义一个积极和有责任心的公民的基本构成要素。他们要比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更好地促进公共利益;市场不应该吸引公务员唯一的注意力,法令和宪法、社区价值观、政治规范、职业标准以及公民利益也是他们应该关注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身份,他们提出了公民优先的理念,以为在决策和行动上必须首先考虑公民的需要和价值,他们必须了解公民正在关心什么,必须以新的和革新的方式主动出击,理解我们的公民正在关心什么。他们必须使那些公民相信将有助于为他们和他们的孩子提供美妙生活的要求做出回应。即工作人员首先应该把公民放在优先的位置上。 它

8、强调 公民优先 ,在这里基础上明确区分了 顾客满意 原则与 公民满意 原则,表示出了一种对民主价值的全新关注。与新公共管理不同的是,新公共服务思想具体表现出了公共行政的宪政主义传统,把公民、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置于新公共服务的首要位置,使它在对新公共管理批判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其管理主义本质的超越。 3.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和提供公共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为,群众利益或共同的利益观念是要建立的观念,不能像 经济人 一样只考虑知足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而是要尽量做到努力和公民一起实现群众利益。也就是讲,新公共服务追求的目的不同于新公共管理,是基于公民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公共利益,不是个人本身利益的简单相

9、加。 正如丹哈特强调的: 与新公共管理(它建立在诸如个人利益最大化之类经济观念之上)不同,新公共服务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观念之上的,是建立在公共行政人员为公民服务并确实一心一意为他们服务之上的 。新公共服务理论以为,建立社会群众利益的远景目的的经过只委托给民选的政治领袖或被任命的公共行政官员并缺乏够。事实上,在确立社会共同利益的远景目的或发展方向的行为当中,是离不开与公众的对话和协商的。的作用是创造一种大家能够对话的环境,把人们聚集起来,共商社会应该选择的公共利益。同时,还有责任确保经过这些程序而产生的解决方案完全符合公正和公平的规范,确保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型的建设

10、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了要重视公民的权利,关注和帮助实现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表示出,是服务而不是掌舵,为中国建立服务型提供了理论基石和新的理念。 1.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是职责的中心。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职能的核心是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利益,重视公民关系,不能只掌舵而忘记服务于人民,所以民族自治县建设服务型的不能忽视公共服务供应的责任,提供公共服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公民的代议,它同其他的社会机构有本质上的区别,在运行时不能混谣雷同于其他社会组织,一定要谨记其职能的核心。同时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以民族自治县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不能只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以为自我导向完成一种定向的任

11、务,而是应该主动考虑公民的真正需求,做到双向的,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供应形式。 2.公民介入服务型的建设。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这就要求不是单方面提供服务给公民,而公民也不是向顾客一样被动地接受服务,他们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直接面对者,能够主动介入的公共服务供应,直接提出需求和建议,这样能够清楚地了解公民的真正需求,改良服务的质量,改变服务的内容,提高公共服务供应的满意度。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公民一是要有一定的权利意识,能主动履行自个所具有的管理国家的权利,而不是冷淡地对待自个的权利或者干脆放弃;二是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具备介入的能力,消除与沟

12、通沟通互动的障碍,这样他们也才能清楚地表示出自个的需求。除此之外,作为也要提供介入的渠道和条件帮助公民真正实现介入,要多方面鼓励和刺激公民实现其介入的权利。 3.要主动培育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公务员十分是新进公务员,固然是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但其来源及原有素质的差异性,也会导致一部分进入的公务员的动机有所差异,并不能保证他们都会以服务公民作为工作的动力;这就要求的相关部门要抓紧开展公务员的服务意识的培育工作。不少地方只单纯考虑了公务员的业务素质的需求,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于他们思想素质的重视,就会导致一部分公务员缺少服务意识,使得他们面对服务对象 公民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不能提供公民满意的服务。所以应该定期对公务员进行相关培训,建立一种服务文化,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本质及其理论基础J.国家行政学学学报,2004,(5):28. 2丁煌.现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学报,2005,(6):9. 3王丽莉 .新公共服务 评析:对新公共管理的批判J.理论与改革,2004,(3):33. 4罗伯特.B.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6. 5刘熙瑞,段龙飞.服务型:本质及其理论基础J.国家行政学学学报,2004,(5):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