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1256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民工法律意识现在状况与提升策略,法制教育论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批量农村务工人员的进城,农民工开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出现,这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现象。尽管自出现至今,农民工为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没有得到显着提高,始终处在受人歧视的社会边缘地位,堪称 社会弱势群体 的一个典型代表。造成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的因素虽然不一而论,但是其本身法律意识的欠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不仅影响了我们国家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切进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 三农问题 的有效解决。 一、我们国家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在状况。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

2、但在我们国家农民工大多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他们很少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对高层次法律知识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深受农村地区传统小农思想与宗族观念的影响,对当代法律知识规范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和抵触,因而农民工尚不具备清楚明晰的法律意识,同时也比拟欠缺接受法律等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再加上我们国家社会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十分是普法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亟需提高之处,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状况。 第一,农民工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通常来讲,把握法律知识的多寡是衡量公民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一个公民假如没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其法律意识很难到达较高水平。我们国家的农民工,不管是老一代的农

3、民工,还是新世纪以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同时对接受教育又普遍持有 乐于现在状况,不思进取 的心态,这样以来他们对法律知识这类 高大上 的文化知识经常 置若罔闻 ,尽管很多法律法规与其本身利益严密相关。据不完全调查,我们国家 85以上的农民工对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规不甚了解,而剩下的少数农民工群体固然对这些法规有一定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贯彻使用。正是法律基础知识的缺乏,让多数农民工在务工经过中经常遭授权益受损的情况,比方很多农民工务工时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也有很多农民工连续工作几周都没有一天休息日,还有不少农民工因

4、公受伤或丧命时只是通过 私了 方式得到极少的赔偿等。 第二,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活动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体验,固然是一种理性认识,但通常是内在思想尚未系统化的表征形式,是公民法律意识的一种主要具体表现出。当下形势下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我们国家农民工的法律观念普遍比拟淡薄,首先,大多农民工在处理事情时采取 找关系 、 拖熟人 等手段,不会走正规的法律程序,由于在农民工看来 权利高于一切 ,即有权者完全能够越过法律而恣意妄为,也就是农民工对法律存在比拟严重的怀疑态度。其次,很多农民工无法分清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农民工一般把二者混为一谈,这种认识也影响了

5、他们的日常行为。另外,不少农民工不重视或者忽视法律的作用,十分是忽视法律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经常把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柔和在一起,进而无法明确社会法律的涵义与界线。 第三,农民工缺失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公民主体思想变化和对象间转换的双向作用经过,一方面只要当法律活动让公民主体产生强烈的信服感时,人们才会构成相应的法律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只要当公民主体亲身体验到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时,他们才会逐步或霎时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构建公民的法律信仰体系是我们国家社会法制建设的一个核心目的,对农民工来讲,由于长期作为 社会弱势群体 经常遭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本身权益遭到损害时又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卫,

6、他们在为自个 地位低下 无奈感慨的同时,对执法部门徇私枉法的行为可谓痛恨到了极致,他们很自然就对法律没有较高的信仰。在处理纠纷时,农民工要么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来私下解决,或者自个采用极端的手段,结果往往带来愈加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当下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四,农民工缺乏必要的法律能力。法律能力是指公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解决矛盾冲突、维护权益而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这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高层次直接具体表现出,也是农民工群体最为欠缺的一个素质。首先,农民工守法能力较差。除了本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之外,农民工长期过着 城市边缘人 的生活,对工作和生活不免产生失望、挫败等悲观情绪,进而构

7、成一种潜在的违法动机,当这种动机膨胀到极限时,农民工便会采取极端手段危害社会。其次,农民工用法能力缺乏。农民工不仅在本身重大利益出现损害时不擅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力欠缺,比方在购买东西时很少索要发票或者随手就把相关票据丢掉了,结果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农民工护法能力更是薄弱。由于长期遭到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观念的影响,农民工在看到别人违法犯罪时总觉得自个有限薄弱的气力不可能阻止强大的违法犯罪行为,于是很难出现见义勇为的行为。 二、我们国家农民工法律意识提升的途径。 法律意识不高是当下我们国家农民工的一个普遍现在状况,当然他们法律意识的缺失不仅仅具体表现出在上述列举

8、的几条,这毕竟是一个深受传统观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的系统化问题,因而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长久工程。 首先,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深切进入的文化教育,为其后来的生活与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新一代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当然,对于现有的农民工来讲开展基础教育是不现实的,因而国家应当强化对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这种培训要从两个层面做起,其一,机构要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既要制定详尽的民工培训计划,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一些专门规

9、范的农民工素质培训机构,或者与当地各类高校的成人培训机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加强合作,使其成为固定的、长期的农民工培训中心;其二,催促用人单位采取详细的量化手段对农民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对那些不具备培训资格和条件的用人单位,劳动就业部门能够主动联络,既要了解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求,又要让培训机构认真对待,保证实现 教好教会 的培训目的。 其次,强化普法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知识面。普法知识在我们国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其效果总是不甚理想,由于有关部门总是采用 印册子、贴标语、发传单 等简单低级的形式。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总是采用惯性思维,而要从农民工的兴趣点出发,采用切实

10、可行的方式提升其对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比方能够采取案例教学法对农民工进行普法知识教育,这比单纯的法律概念讲解灌输效果要好。除了直接的普法知识宣传之外,能够举办一些切近农民工生活实际的文艺活动,比方农民工法制教育文艺演出等类似活动。这样不仅仅丰富了农民工的娱乐活动,而且使其在轻松愉悦中消化吸收了法制知识。 另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力度,树立法律的权威,提升农民工的法律信仰。我们国家正处在依法治国的初级阶段,法治环境还不算完善,一方面固然我们制定的法律条文在不断增加,但是华而不实很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贯彻,十分是关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亲身利益的规定没有完全履行,进而影

11、响了农民工的法律态度,使其质疑法律的权威。因而,国家应当在保障现有法制切实推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些覆盖面更广的法律法规,比方 (农民工权益保卫法、(反就业歧视法 等法规。除此之外,执法部门一定要强化执法力度,通过重办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主体,保障农民工的亲身利益,进而让农民工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与价值,进而逐步提高法律信仰程度。 最后,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降低农民工法律维权的成本,加强其依靠法律的自信心。在社会法制建设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是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富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农民工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合法权益,这既是对其利益的

12、保障,也是一个让其接触了解法律知识的体验学习经过。只要通过这种公益性质法律援助活动的频频开展,才能让经济基础与文化教育基础都薄弱的农民工群体认可接受法律规范。 三、结言。 总的来讲,固然我们国家在不遗余力地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社会法制建设也确实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农民工作为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大军中的重要分子,他们的社会边缘地位并未得到更本性改变,华而不实他们本身法律意识的欠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尽管法律意识欠缺是一个农民工的个人主观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牵动社会多个层面的系统问题,只要当国家从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制度改革等方面着力改革,才能从长远解决农民工的法律意识问题。 以下为参考文献: 1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J中国社会科学,20062:34. 2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J社会学研究,20181:139. 3徐琴。从法律传播渠道视角论加强农民工的法律素质教育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163:94-96. 4周超。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运行现在状况及其考虑-基于专项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施行的考察J.西部学刊,2020,09:15-18. 5佟丽华。谁动了他们的权利?-中国农民工权益保卫研究报告M.法律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