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09866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分院校电化教育工作的改革研究,电化教育论文内容摘要:高校电化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提升电教软硬件环境、全方位发挥电教服务职能、建立和完善电教工作管理制度、加强电教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 介绍了电教工作改革的探寻求索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语:地方院校; 电化教育; 教学改革; Abstract:Electrified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Methods and progress of electrified educatio

2、n reform is carried out from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environment, omnibearing service function,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Keyword:local colleges; electrified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引言 电化教育是指根据教育理论, 运用当代化教育媒体, 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 充

3、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 以到达效果最优化的教育活动1。高校电教工作是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无可争议的作用2。 怎样紧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 适应新时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新要求, 成为高校电教工作尤其是地方院校电教工作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3。国内兄弟高校在电教工作的管理体制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老师队伍建设、软环境建设、与其他部门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寻求索和实践4,5,6,7,8,9, 这给其他高校电教工作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电教中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寻求索与创新实践。当

4、下互联网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与形式不断涌现, 如何才能让电教资源平台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 为课堂教学增添光彩, 提升教学质量, 一直是我校电教工作追求的目的, 并不断为之努力着。 一、学校重视, 提升电教软硬件环境 电教设备的建设和提升是开展高质量电教工作的基本物质要素, 是保障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 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电教设备为一线老师的授课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数字化教学界面, 也给教师的讲课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在与地方共建资金的支持下, 学校电教中心对电教设备进行了大幅的扩容、改良和更新。升级改造了高清投影设备、功放系统、无线麦克系统、教学电脑, 新建了教室

5、高清视频监视系统、精品课高清录制教室、多媒体调度中心, 初步实现了电教设备的当代化改造。 通过与中国电信的深度合作, 加快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电教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华而不实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教中心为100多间多媒体教室均实现与校园网互联互通, 进而更充分地使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设备, 实现软硬件分享共用, 充分开掘各种教学设备的功能, 尽可能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率。电教中心为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校园一卡通刷卡开柜系统, 实现一键上、下课, 简化了电教教学设备的操作流程, 为老师创造开展电化教学的良好条件, 促进了教学环境的优化。老师通太多媒体系统可与电教中心实现实时沟通沟通, 有效提高解决问

6、题的水平和效率。电教中心工作人员可与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等部门便捷顺畅地沟通, 愈加高效协调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进而提高电教中心的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 强化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发挥电教服务职能, 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范围 电教工作的落脚点在于解决教学经过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电教中心工作人员与一线老师的严密配合是高校电化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处理好电化教学应用经过存在的问题, 关乎高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技术人员会在一线老师使用电教设备前做专门的技术培训。在上课经过中设备出现问题, 任课老师需要根据紧急情况与技术人员联络和反映情况, 由于上课时段是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的相对高发期, 例如,

7、上课经过中麦克不响了, 音频没有声音, 课件无法放映或者是录制课程经过中出错等。技术人员会根据经历体验及设备特点做出判定并和任课老师及时沟通、快速地解决问题, 排除故障。一线老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后, 可把在使用经过中不尽满意的方面及时向技术人员反应, 技术人员会做记录, 有问题的及时处理。任课老师假如需要录课, 也需要提早与技术人员沟通, 以便技术人员录制。电教工作人员只要与任课老师构成良性互动, 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电教中心设置专门的多媒体调度中心, 实现对每间多媒体教室进行实时、高清、可视化监控和录像, 通过听课系统软件可获取各个多媒体教室的视频和音频信息。青年老师可利用听课

8、系统对自个的上课录像进行回放, 审视自个的教学效果, 不断改良和提升教学质量, 可以查看经历体验丰富的教学名师上课视频, 学习和汲取教学技巧和经历体验。教务系统人员可通过听课系统对各考场的考生施行动态监控, 对少数学生在考试经过出现的不文明、作弊等行为起到较好的震慑作用, 杜绝大学生的考试违纪行为。辅导员教师可利用听课系统同时对不同教室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听课状态等进行实时跟踪, 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人事部门利用高清录像教室对引进老师试讲经过施行全程录像。高清录像教室也为学校精品课的录制提供了充分的硬件保障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电教管理制度,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电教工作有效

9、组织与运转的可靠保证, 对实现电教工作程序及岗位职责的规范化、管理方式方法的科学化等起重要作用。对各种电教设备维护工作人员的管理都有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 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责任划分, 实现 责任定位 , 落实责任明确到个人。注意发挥电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加强多媒体语音室的日常维护与维修管理, 定期对投影仪进行除尘, 尽量避免设备开启的反复性。定期对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升级和病毒查杀。 加强电教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电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提升电化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是适应当代化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高度注重电教中心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结合电教工作和学

10、校实际, 组织电教工作人员开展电化教学学术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 申报校级、省部级教改课题, 广泛推进了电教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电教中心的沟通互动, 借鉴先进的电教管理经历体验。支持电教工作人员参加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等学术和技术沟通论坛。另外, 电教中心每年都会给学生提供能力提高和勤工助学的时机, 选聘1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电教工作辅助人员, 充实电教人才队伍, 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热情高、学习能力强、吃苦耐劳的特点。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人员稳定、构造合理、有奉献精神的电教人才队伍。 结束语 电化教育是一项高等学校必须长期坚持和广

11、泛开展的工作。不断提升电教设备软硬件水平, 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人员稳定、构造合理、有奉献精神的电教人才队伍, 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电教工作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电教工作的全方位服务职能, 尽快将当代化教育手段融入到高等教育教学中, 为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奉献气力。 以下为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9) :3-8. 2路士贵, 黄春杨.对高校电教工作的若干考虑J.航海教育研究, 1996, (4) :56-58. 3李宁.高校电化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寻求索, 2008, (9) :134-135. 4李美

12、华.新时期地方院校电教中心的创新教育之路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3) :76-79. 5王青强, 钱峰.新时期高校电教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创新J.时代教育, 2020, (19) :99-99. 6郭向勇, 柯和平.高校电教与信息中心整合 1+1 2 管理形式的实践与研究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教/信息中心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6) :19-22. 7管恩京, 郑海峰.创新高校电教事业发展实践 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技术, 2018, 19, (2) :137-139. 8卞东旺.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的考虑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 (21) :112-113. 9王霞.电教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11) :46-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