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0822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快咸安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农业机械化论文最近几年来,借助国家购机补贴政策有力推动,全区农机化得到较快发展。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运输、机耕、机插、机灌、机收、机械化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农田基本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全区已建立健全管理、监理、培训、推广、供给、维修服务等门类齐全的农机专业机构和队伍,农机总量快速增长,农机装备构造进一步优化,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机化的发展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奉献。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在状况 当前,全区农机总动力已达37万kW,近5年平均增长率到达8%。拖拉机拥有量为2 280台,华而不实大中型拖拉机1 392台,农用运输车1 850

2、台,机动脱粒机3 945台,联合收割机324台,耕整机2 182台,插秧机256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6 865台,其它农机具12 700台(套),农机具配套比为12.2。拥有各类农用水泵10 095台,华而不实17kW以上的固定机电排灌泵站176处,装机208台、8 223kW,受益面积到达14.6万亩(1hm2=15亩)。 农机作业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到达80%,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运输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现有农机户1.3万户,农机修理网点29个,农机从业人员达1.5万人,农机经营年收入过亿元。农机化效益大幅提高,农机化已发展成为全区农业生产中一支不可替代的主力军。 分析全区农业机械化发

3、展主要呈现如下4个特点: (1)国家对农机化投入不断加大。近5年来资金投入逐年增大,5年共争取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资金共计达3 375万元,引导农民购置补贴的农机具达1.5万多台(套),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过亿元,组织施行大棚、滴灌、喷灌等设施农业建设近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农机化装备水平,有力促进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和设施农业建设。 (2)新机具推广稳步推进。在主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加快推进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优化农机装备构造,大力引进、推广与产业配套的高性能、精准型农机具,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一是着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运用。在机耕、机整、机收等环节得到

4、普遍应用的前提下,重点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二是加快特色产业机械化步伐。在抓好茶叶、苎麻、果蔬、水产、畜牧等农业主导特色产业的机械化应用的同时,重点抓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初具雏形。当前,全区已有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8家、农机大户96户。通过发展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动、示范推广、富民增收和桥梁纽带作用,较好地推进了农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组织为龙头,实行土地流转,大力推行农机 一条龙 作业、合同订单作业服务,为农民群众通过农机化实现规模经营和增加收入搭建平台,搞好跨区作业服务,全区农机年跨区作业面积超过5万亩,跨区作业收入400余万元

5、。 (4)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狠抓农机安全整治。强化安全意识、重抓安全管理,认真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严把机车入户检验、年度检验、驾驶员考试等关口,切实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开展 平安农机 示范县开创建立,开展查违章、排隐患,严厉打击各类违章违规行为,有效地控制事故高发、频发势头。连续3年实现农机重特事故零指标,一般性事故控制在1%下面,农机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态势。 2 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咸安区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强盛的发展势头,积累了一定的物资技术基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气力,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

6、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奉献,是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当代化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制约农机化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其主要集中表如今下面3个方面。 2.1 农机技术推广运用薄弱环节问题突出 当前,我区在农产品加工、运输方面和水稻种植的机耕、机收、排灌、植保环节机械运用已经普及,但在水稻机插秧、油菜、茶叶机械化生产这3个方面极为薄弱。 一是水稻机插秧。利用机械插秧能增产增收,节本增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固然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推广,但效果不大,彷徨不前,究其原因:其一,我区农民受传统种植形式(撒播、抛秧)影响,旧的观念还没根本改变;其二,水稻种植还

7、没有能构成规模化生产,单户分散种植面积较小,一家仅几亩田,机插秧实际效益不明显,影响农民机插秧积极性;其三,推广机制不畅,投入缺乏。水稻机械插秧推广没有能构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推广难度较大。当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插秧环节是严重 梗塞 。 二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直播、油菜机收推广才刚起步。固然通过近两年的推广,初步得到农民认可,但机具价格昂贵,性能不稳定,且当前油菜生产机播、机收作业市场尚不成熟,农机大户不愿购买,加之劳动力成本因素等影响,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一时还难以推广开。 三是茶叶机械化生产。当前,茶园在机械深耕、除草、喷灌施肥、修剪、机械采摘环节几乎是空白,仅在加工

8、环节使用了一些机械,但茶叶加工机械化程度也并不高。 当下,我区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茶叶的规模生产,势必引发机械化生产。 上述3个方面,是当前我区农机技术推广运用问题较为突出的薄弱环节,制约了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升。 2.2 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化程度不高 一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少。我区固然现有8家登记注册,但才刚刚起步,其标准低、场所小、机具少、品种单一、服务范围窄、制度不健全,只是松懈联合,缺乏凝聚力,欠缺科学的市场运行机制,承载能力差,发展后劲缺乏。还有极个别合作社有名无实,只是一个空牌子,根本没有开展经营活动;二是全区农机大户只要96户,百亩以上种田户全区仅42户,千亩种田大户一个也没有,还是停留在

9、小农经营形式,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2.3 农机生产安全隐患较大 主要表如今:一是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最近几年,农机拥有量翻了一番,至2020年,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万余台,监理工作量加大;二是农民机手的安全意识淡薄。 当前,从事农机生产的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的文化素质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三是农机监理执法能力较弱。监理站仍为事业单位,没有能列入公务员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机监理靠 自费执法 。加之近年来牵涉 三农 的行政执法事业收费不断降低和取消,收入不断减少,而随着农机数量的快速增加,安全监理任务越来越重,以致农机监理难以正常有效开展,农机监理 三率 不高,农机安全生产

10、隐患大。 3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攻薄弱环节,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加大农机推广力度,主攻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推广应用。 一是着力抓好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二是油菜免耕机播、油菜机械收割新机具的推广,推进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三是茶园管理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推广运用。大力引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通过建样板点、示范片,搞比照试验,召开现场演示会,开创办理示范项目等多种形式,把农机实用技术教授给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要加大支持力度,强化办点示范,注重技术培训,突出机艺融合。疏通 梗塞 ,破解 瓶颈 ,攻克薄弱环节,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3.2 培育经营主体,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

11、服务能力和水平 根据 因地制宜、多元开创办理、政策扶持、市场运作 的原则,大力培植发展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中介等服务组织。加快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寻求索建立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先行军和致富带头人,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发展进行培育和引导,建立扶持奖励补贴机制,深化土地承包制度改革,镇、村两级要主动牵头,积极引导,利用行政推动,加快土地流转,转变经营形式,将种田大户与农机大户有机结合,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

12、业化发展。解决今后谁来种田的问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是实现农业当代化必由之路。 3.3 加强组织领导,将农机化发展列入各级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当代化最重要的基础,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四化同步的必然选择,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把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发展。当前,我区已有部分农田出现抛荒,油菜生产更只能知足农民日常生活需要,假如不用农机支撑,咸安的 油菜大县 、 粮食大县 的帽子将无法保住

13、,发展茶叶规模生产更迫切需要机械化。建议把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列入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农业机械化同发展工业一样谋划,切实加强领导,力争得到区乡两级重视,整合有关部门资源,构成合力,齐抓共管,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共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4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资金支撑。区要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财政支持和施行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施,逐步提高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 的要求,将农机化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增加资金投入。 一是农机科技推广要设立专项经费。要在水稻机插

14、秧、油菜、茶叶机械化生产这3个薄弱环节,列支相应的推广资金,用于新机具的引进、技术培训、示范片的开创建立和插秧机、油菜直播机、茶叶机械的购置补贴以及作业方面补贴。 二是农机监理执法经费要足额预算。监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要得到有效保障,改变农机监理靠 自费执法 的现在状况,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要加强培育和引导,建立扶持奖励补贴机制,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支持,发展壮大,树立典型示范,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农业部长韩长赋形象地将 四化 比着骏马的4条腿,如今是3条腿长,农业当代化这一条腿短,而且这条腿还是后腿。我们国家当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当代化滞后,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农村作出的 最薄弱、最突出、最严重 的判定,道出了农业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紧迫形势,传递强农的坚定自信心。推进农业当代化,就是要在更大格局内统筹协调解决 三农 问题,打通更多资源和要素堡垒,调动更多气力补农业的短板。农业当代化必需要农业机械化作支撑。为此,要突出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破解 瓶颈 ,攻克薄弱环节,切实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