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05702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的问题与展望,机械工程论文从机器人诞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机器人技术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经过。今天,机器人对我们来讲已经不再陌生。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当前,机器人已广泛地应用于汽车、机械加工、电子、军事、采矿、核能、石油、航空航天、医药、服务、娱乐等领域。能够讲,当今世界,机器人的应用已无所不在。机器人的分类方式方法有多种,按其应用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 2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只要一个,是由

2、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的一批工业科学家于 1979 年提出的。他们把工业机器人定义为: 一种可编程序的多功能操作机构,用以根据预先编制的能完成多种作业的动作程序运送材料、零件、工具或专用设备。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常用于搬运、喷漆、焊接和装配工作。就 2005 年几大应用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类型来看,机械手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的工业机器人,约到达 43500 台。华而不实,亚洲地区机械手的产量比 2004 年增加了 27%;美洲地区机械手的产量幅度更是高达 53%;固然欧洲地区 2005 年机械手的产量比上年略有下降,但其产量仍接近 14000 台。接下来依次是:点焊接机器人、弧焊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和

3、分配机器人,其产量分别约为 20500 台、17500 台、13000 台和 4500 台。附表反映了 2005 年亚、欧、美三大地区各类型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增幅情况。 我们国家已在 七五 计划中把机器人列人国家重点科研规划内容,拨巨款在沈阳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机器人研究示范工程,全面展开了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基础元器件研究。几十年来,相继研制出示教再现型的搬运、点焊、弧焊、喷漆、装配等门类齐全的工业机器人及水下作业、军用和特种机器人。我们国家自行生产的机器人喷漆流水线在长春第一汽车厂及东风汽车厂投入运行。 2.1 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 20 世纪 90 年代机床创新的最大成就是发明并联机床,那么当

4、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已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向,机器人取代机床从事机械加工已初露锋芒。 传统的金属切削加工都是由机械工人完成的:换刀、取料、装夹工件、对刀、切削加工、下料、去毛刺。过去,机械加工操作与油污、噪音是分不开的,数控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在加工应用中,机器人经常使用力和扭矩传感器以便于它们 感悟 外表的不一致性和不完好性,并切除最小量的材料来纠正它们。机器人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结合在一起使用户能够规定机器人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像机床那样工作,操作员能够启动或关闭机器人的转轴,改变每分钟转数,以及决定速度和进给量。 2.2 应用实例 CADCAM 开发商 Delcam 与工业

5、机器人制造商 KUKA 联手开发用机器人进行机加工。这两家公司相信机器人能够取代机械工具完成对软材料的很多大规模加工作业。到当前为止,用机器人所做的机加工只限于小批量的特种作业。但是近期 Delcam 开发的 PowerMILL 机加工软件及 KUKA 的控制系统已使机器人操纵大规模生产变为很简易的事了。 2006 年 9 月,在汉诺威机床展览会EMO2005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非常抢眼,而且应用的领域也在扩大。德国 DMG 公司的数控多轴自动车床,就是配置 FMB 公司的 6轴机器人,进行上下料搬运工作。DMG 公司的另一台新品 DMC635V 立式加工中心,也是配了两台 FANUC

6、 工业机器人,一台机器人负责工件的上下料,另一台则负责工件在机床主轴上的装取。 德国 OPS 公司的创新思路是高速切削与电加工技术相结合。他们展出的两台机床,一台是 OPS600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40000r/min,负责对零件进行粗加工,另一台GANTRY-500电火花机床,完成对零件的精加工。这两台机床之间,就是由工业机器人自动搬运零件的。 瑞士 KUMMER 公司的 k250 车床,是一台设计独特的新颖机床。车头箱可在顶梁导轨上纵向运动,可以作 Z 向进出运动。正面刀架设于机床正前方,能够上下运动。而 ABB 公司的工业机器人就起到自动上下料的作用,它把毛坯放进主轴的弹簧夹头内,加工

7、完又将其取回。 意大利意沃乐公司的一台修边、倒角 DC-5 机器人装置能够对主轴上的零件修边和去毛刺,甚至机器人能够加装动力头,用刀具对零件进行加工。 类似这些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工业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扩展到了金属切削及抛光领域。 3 机器人自动化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交换问题 机器人作为机器人自动化加工系统的成员,不可能独立存在。机器人自动化加工系统的硬件为加工机器人和以加工机器人为中心的辅助机器人群,包括换刀机器人、上下料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以及对机器人群实行集中控制的主控计算机。机器人之间、机器人与计算机之间、加工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着众多信息交换问题。 在机械工厂内存在一种典型

8、的沟通障碍。机器人运行它们各自的特定品牌语言,而传统的 CNC 计算机数控机床则读取通过 CAM 软件生成的 G 代码经编译成机器指令来控制机床的运动。Programming Plus 公司已经实现了对机器人的控制器编程,使其直接从 CAD/CAM程序中读取 G 代码。但是,由于当前机器人生产厂家繁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也五花八门,这种将 CAM 生成的准备用于数控机床的 G 代码平滑地转换成 6 轴机器人可用的代码的软件只是针对某一厂家的机器人专门开发的。人类通过语言来相互沟通,机器人群之间的通讯如今缺乏统一标准。机器人语言怎样象计算机语言一样规范化是世界各国机器人生产厂商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9、 3.2 刚度和精度问题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对机器的操作性能非常重要。传统机床构造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一些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已很完善,例如大行程的直线导轨、多自由度的数控转台、多自由度的主轴头等。如今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已经完全能够进行高精致细密的加工作业。 加工机器人与一般的搬运、抓取机器人不同,它的功能与机床一样,是用来进行机械切削加工的,其运动原则应同时考虑刚度和精度。传统机器人手臂经常细长且为悬臂梁构造,这就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整体刚性,尤其是承载垂直于手臂载荷的能力很差。机器人在进行大型零件的加工上就显得困难重重。由于串联机器人刚度的限制,机器人的加工对象只限于软材质材料。除此之

10、外,机器人的精度也不能知足复杂零件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例如,机器人关节中常用的多自由度铰链本身的精度就是影响整个机器人精度的因素之一。机器人本身刚度和机器人精度是加工机器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3.3 工作范围问题 工作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末端或手腕中心所能到达的所有点的集合。工作范围的形状和大小是特别重要的,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由于存在手部不能到达的作业死区而不能完成任务。由于机器人的移动能力和姿态能力相互耦合,因而计算其作业空间比拟困难。在机器人进行机械加工时,要注意死区和与工件发生干预、碰撞的问题。 4 机器人机床瞻望 当前,世界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兴起,超高速切削、超精致细密加工等技术的应用

11、,柔性制造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集成系统的不断成熟,当今的机床已经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先进机电设备。采用并联机构,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高精度测量及加工,这是机器人技术向数控技术的拓展,为将来实现机器人和数控技术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并联机床是一种基于并联机构原理并结合当代机器人技术和机床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数控机床,其基本的构造特征是并联,即:由床身-刀具动平台-工件这一运动链中包含多条独立的主动支链。并联机床在国内也称作虚拟轴机床、六条腿机床、六杆机床、六足虫机床等等,在国际上一般称为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PKM。这种机构真正引起轰动是在 1994年芝加哥国际

12、机床展览会上,Giddings Lewis 公司和 Ingersoll 公司分别推出了基于并联机构的六足机床,被媒体誉为 机床构造的重大革命 、 21 世纪的数控加工装备 ,从此并联机器成为制造业的研究热门。天津大学与天津市第一机床厂联合研制的我们国家第一台商业化并联机器人机床,已通过了专家鉴定,据权威人士评价,该机床达国际领先水平,现已走出实验室,实现了商业化制造。并联机床有如下优点: 1. 刚度重量比大。因采用并联闭环静定或非静定杆系构造,且在准静态情况下,传动构件理论上为仅受拉压载荷的二力杆,故传动机构的单位重量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2. 响应速度快。运动部件惯性的大幅度降低有效地改善了

13、伺服控制器的动态品质,允许动平台获得很高的进给速度和加速度,因此十分适于各种高速数控作业。 3. 环境适应性强。便于可重组和模块化设计,且可构成形式多样的布局和自由度组合。在动平台上安装刀具可进行多坐标铣、钻、磨、抛光,以及异型刀具刃磨等加工。装备机械手腕、高能束源或 CCD 摄像机等末端执行器,还可完成精致细密装配、特种加工与测量等作业。 4. 技术附加值高。并联机床具有 硬件 简单, 软件 复杂的特点,是一种技术附加值很高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因而可望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 5 结 束 语 最近几年,工业机器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把机器人应用于机械加工具有很多传统机床无法替代的优点,我们完全能够

14、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并联机床将会在一些专业领域成为传统机床的强有力的补充者。 参 考 文 献 1 机器人漫话J 2 World Robotics 2006 3 XS-01 译。 机器人取代机械工具J British Plastics Rubber 20036:43 4 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应用渐成发展趋势J 5 机器人取代机床J 6 段广洪,李铁民。 并联机器的起源和发展J.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6.1 7 赵宏林,盛伯浩等。 机器人化加工平台的研制J.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10 8 谢存禧,张铁。 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9 杨建新,郁鼎文等。并联机床研究现在状况与瞻望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2.5 10 郭继红。 工业机器人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