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88448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外科学论文中医理论中的益气功能是指服药后可加强人体体质,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提高其免疫力。具有上述成效的药物皆称之为益气药。疮疡是一种由多种致病因素诱发的常见外科疾病,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失调,常见的疮疡有痄腮、痰毒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益气药具有改善机体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的作用,在疮疡的治疗中频频使用,本研究讨论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益气药在疮疡初期治疗中的应用 疮疡在初发阶段,并无典型的气虚异常感觉和状态,一些患者由于气血缺乏,容易发生疮疡,比方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类患者,就是由于正气缺乏,进而导致疮毒扩散,构

2、成较大较深的疮疡,治疗难度较大。阴性疮疡的发生率较低,病因包括 2 个方面,除了瘀血凝滞及湿毒外,还包括阳气缺乏。因而,在疮疡治疗的初期,不管是阴性益气药,还是阳性益气药,均可使用。 在治疗初期,益气药的应用主要是助长机体正气,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减轻外界病毒对机体的刺激,以促进疮疡局限与消散。当代医学理论以为,改善吞噬细胞的功能以及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在疮疡初期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患者机体无法吸收或消散疮疡,而促使患者机体进入酿脓期,主要是由于机体在与疾病斗争经过中,正气缺乏,无法与毒邪抗衡,不能消散毒邪,两者处于相持状态1.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益气药,可有效抑制

3、疮疡进入酿脓期迫使毒邪随脓液的排出而外泄至患者体外。 初期疮疡由于体表有火毒,治疗主要是以清火解毒为主,促使毒邪从体表排出。但需注意的是,益气药虽具有良好的扶正祛毒之成效,但也有增加火毒的缺点,因而在使用时必须慎之又慎,对症治疗,辨证施治。治疗初期用药以黄芪为主,因其具有益气扶正之成效,同时还具有促进毒素排出体外之成效,可抑制局部毒素深切进入体内而扩散,同时也未增加火毒,应用效果明显。在药物应用方面,人参的成效固然优于黄芪,但增加火毒的作用明显大于黄芪,因而在治疗初期不适采用人参2.另外,临床还经常使用白术,但白术的成效远不如黄芪,固然白术健脾疗效较佳,但擅长维持机体能力,而无法将毒邪排出体外

4、,由于疮疡初期以排毒邪为主,不宜采用白术。因而,经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疮疡治疗初期,益气药以生黄芪为主,(医宗金鉴中的 托里消毒散 及 竹叶黄芪汤 正是此意。 2 益气药在疮疡治疗中期的应用 在临床治疗疮疡中,中期经常使用益气药进行治疗,侧面讲明其在疮疡中期治疗的重要作用。疮疡中期也就是酿脓期,由于前一阶段毒邪积累,气血聚阻,导致火毒更盛,累及肉伤和气血,最终导致脓液生成。壮火食气,更容易引起正气缺乏,进而导致毒邪向脏腑延伸蔓延,在临床中,患者主要异常感觉和状态表现为局部红肿、高热、出汗及面色苍白等,均为脓毒较重的外在表现,由于累及脏腑,气血被伤为外在之象。因而,疮疡中期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切开排脓

5、、减少毒邪对脏腑的影响上,除了内服药之外,还需外用清热解毒之药物,并配合以益气疗法。中期疮疡治疗中,采用益气疗法的成效包括 2个方面,一是预防毒热食气,避免由于气衰导致机体抵抗能力丧失,抑制毒邪内攻;二是加强正气托毒外出的能力,迫使疮疡尽早溃破,早日将毒邪排出体外,并恢复机体的正气,使阴阳归于平衡3. 前人在治疗疮疡中期患者时,多配合以穿透之药物,以为穿透药物具有代刀的成效,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的 透脓散 主要是应用黄芪来益气排脓,是上述功能的有力证据。而当代药物研究理论以为,益气药有助于局限炎症,改善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毒素吸收,以及促进坏死组织液化,使脓肿尽快溃破。 3 益气药在疮疡治

6、疗后期的应用 疮疡溃破至疮口愈合这段时间称之为溃后期。处于溃后期的疮疡,经过了一定的疾病发展经过,由于病程已持续一段时间,机体正气缺乏,而脓液则是气血化生,脓毒外泄而导致气血大伤。同时,由于初期与中期毒邪较盛,已损伤气血,因而溃后期病理经过主要表现为正气缺乏与气血亏损。对于溃后期疮疡的治疗,主要以益气法为主,并以益气为先,气旺则血生,疮疡的尽早痊愈有赖于充足的气血。在治疗的溃后期,从脓毒外泄至伤口愈合,正邪关系逐步改变,此阶段,病理经过大致可分为2 个阶段,一是以毒邪为主、正虚为此的初溃阶段,毒邪逐步减弱,正气开场恢复,转入生长阶段;二是脓毒消失,正气占主导的生长愈合阶段。从辨证施治的角度来看

7、,疮疡溃后期应用益气药的方式方法与目的也不尽一样,分述如下。 疮疡初溃阶段,脓毒虽已开场外泄,但毒邪仍占主导地位,且坏死组织并未完全液化与脱落,所以毒邪无法彻底排出,这时治疗仍以祛邪为主,补益药为辅,但与初期、中期相比,益气药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由于益气药能够托毒外出,可将已坏死的组织排出体外,同时还能避免气血进一步亏损。 (医宗金鉴中 托里透脓汤 的主要中药包括黄芪、白术、人参及穿山甲等,具有托毒外出之成效。同时,该书还阐述了 托里消毒散 ,均应用了透脓药与补气药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对已溃破的疮疡进行治疗,对于脓毒排泄不畅者的疗效明显。当疮疡溃破后,大部分脓腐已经脱落,脓液消退,但局部仍有红肿现象

8、,讲明毒邪将完全消失,正气缺乏异常感觉和状态开场明显显现,这时治疗应以恢复正气为主,并辅以清热解毒之品4.此阶段,应用益气药的作用,主要是恢复机体元气,并填补已亏损的血气,同时也有去除瘀毒之成效。当气血得到补充后,人体抗毒邪的能力将明显加强,有助于使毒邪消退,同时使用少量的解毒驱邪之药物,因势利导,彻底排除毒邪,到达气血充足的目的。当脓毒彻底排出,仅留有气血亏虚现象时,病情表现主要以创面肉芽生长为主,若观察到肉芽淡白,生长缓慢,且疮口有清水流出,则提示不久后伤口便可愈合,同时也提示气血亏损较大,治疗时应以益气补血药物为主,可促进疮口生长。机体气血得到补充后,血液化生有源,就能尽快修复疮口。前人

9、在治疗中,主张不宜过早使用益气药,但在临床治疗实践中,由于疮疡早期患者已存在正气缺乏之异常感觉和状态,大多由于气血缺乏所致,比方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疮疡,是由于气血亏虚所致。因而,在早期治疗中可以使用益气药,其可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抑制疮疡发展,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在疮疡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益气药,但不同阶段中益气药的应用方式方法和治疗目的均不同。笔者总结,以为益气药的作用主要包括下面几点:一是恢复并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将炎性病变局限,避免其扩散,同时也能抑制疮疡的发生与发展;二是可促使无法消散的疮疡尽早液化成脓,并迫使其破溃,减少毒素吸收,使病情尽快回转;三是促进组织修复,加快疮口的早日愈

10、合。而在临床实践中,益气药的病理根据,可概括为下面几点:第一,正气缺乏易诱发疮疡,比方老年群体、糖尿病患者,疮疡发生率正常人高;第二,正气亏损时,疮疡的发展难以控制,毒邪容易扩散;第三,疮疡多是由于火毒所导致,而导致气血亏损;第四,脓液在构成经过中,易累及脏腑,导致气血缺乏,造成气血亏少,脓液的生成对气血的损伤较大;第五,气血充足可提高机体抗病邪能力,促进组织的修复生长,提高疮疡的愈合5.因而,疮疡在临床治疗中,主要是以上述理论为根据,在疮疡治疗的各个阶段均可使用益气药。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陆军,柯梦笔,朱夫,等。中医药治疗外伤性急性脑内血肿 12 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9,219:1124-1125. 2 张昌荣,黑巧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水肿 100 例J.陕西中医,1994,153:108-108. 3 谢主权,孙广生,刘绪银,等。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解 100 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331:256- 257. 4 陈卫群,涂昌弟,谭强。丹参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 43 例J.中医杂志,2000,238:14-15. 5 张建军,朱镇宇,张俊,等。醒脑静注射液在重度颅脑损伤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9,6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农业相关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