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8085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考点:“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规定每出戏剧必须做到情节一律、时间一律和地点一律,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三一律”有助于戏剧的严谨精炼,但同时也限制了戏剧艺术的自由发展。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新添加作家作品。1、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开办“缪斯之家”女子学校,传授爱情文化。传说中的“蕾丝边”,因失恋投海自杀。萨福的诗曾编成抒情诗九卷、哀歌一卷,但因在中世纪被视为异教思想而遭毁灭,能流传至今的只剩一些残简断章,只有个别诗还基本完整。主要代表作:给所爱、失去的

2、友人,另有相思等残篇。以写作爱情抒情诗为主,她的诗歌感情真挚热烈,语言朴素自然。她将古希腊的抒情诗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对后世影响深远。2、缪斯(Muses)。古希腊神话中主管文艺和科学的女神。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摩涅莫辛涅所生。缪斯女神的数目不定,有三女神之说,亦有九女神之说。人们将奥林波斯神系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设立为她们的首领。她们的功能体现了古希腊时代对诗歌艺术的完整的理解作品内容提问:阿芙洛狄忒是谁的女儿? 宙斯的善用心计的女儿。P59阿芙洛狄忒降临下界时,谁为她驾车? 一群金翅之雀。阿芙洛狄忒飞到此地时永远年轻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浮着笑意。能帮助主人公说服别人的是哪位女神? 劝导女神蓓脱。

3、读过全诗后请你猜一猜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萨福本人。4、诗歌主题思想内容:吟唱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是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A对爱与美的颂扬。诗中,萨福所爱的人不爱她,这使她“万般痛苦”,满怀惆怅。于是她呼唤爱神,希望爱神保佑她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爱情的痛苦与甜蜜、失望与希冀,在全部的精神领悟和丰富的感觉体验中,给原始的肉欲和激情注入了诗意和美感,表现出爱的最佳境界。 (来源:自考365)B对个体生命力的弘扬,第一个描述个人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的诗凸显自我,具有丰厚饱满的生命力,是贵族女性对生活理想的大胆追求,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可贵发现,是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诗性体现。5、诗歌的艺术特征:A感

4、情充沛细腻;诗歌用第一人称抒发了主人公丰富强烈的情感。“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之中”,情感自然细腻又炽烈坦率,没有任何遮掩和矫饰。此诗中的萨福,正是拜伦在唐璜中所说“火热的萨福在这里唱过恋歌”(教材P140)。B形象生动传神:诗歌融合了当时的戏剧表现手法,在有限的诗节中塑造了两个丰满逼真的人物形象:焦灼愁苦的“我”和“脸上浮着笑意”的女神。C诗体独树一帜。希腊时期的诗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语言方式。作为第一位抒情诗人,萨福的诗保留了古希腊民歌通俗自然和口语化的特点,也独创了一节四行三长一短的“萨福体”(Sapphism)韵律。6、古希腊人个体自由情感抒发的价值和意

5、义。萨福生活在古希腊民主政治和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公元前七至六世纪是古希腊的抒情诗时代,世界上第一个抒情诗的创作高潮在这里诞生,而萨福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此前的诗歌大多是歌队的集体合唱,以古希腊悲剧为代表。而萨福的诗歌是独唱形式的,诗体短小,以抒情和倾述内心情怀为主,音节更为单纯、明澈。在风格上把咏唱的对象从神转移到人,并用第一人称来抒发个人的哀乐,在当时相当革新。对人的个体自由情感抒发,是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诗性体现,后世影响十分深远。自古希腊以来,欧洲人对个体人自由生命价值的追求就从未停息过,欧洲文学、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人的主体意识和丰富的个体精神。德尔菲神庙:“认识你自己”;整个外国文学的精

6、神(浮士徳)“认识自己、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永不满足。”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山羊之歌”。按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普罗米修斯)。“戏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和“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安提戈涅戏剧梗概(罗念生翻译)安提戈涅所依据材料的来源与埃斯库罗斯的七将攻忒拜相同,故事发生在忒拜(又译底比斯)。俄狄浦斯王因杀

7、父娶母而退位时,他与母亲伊俄卡斯忒乱伦所生下的两儿两女年龄尚小,政事由国舅克瑞翁主持。他的两个儿子长大后为争夺统治权而发生冲突,即安提戈涅的两位兄长波吕涅刻斯和厄忒俄克勒斯,结果两人同归于尽。克瑞翁以舅父的身份继承了王位,他宣布借外国力量来争夺王位的波吕涅刻斯为叛徒,因而不准埋葬其尸首。按照古希腊神律,一个人死后如不下葬,他的阴魂便不能进入冥土,同时露尸不葬,会触犯神明,殃及城邦。安提戈涅义无反顾地尽了亲人应尽的义务。这一剧的结局很惨:安提戈涅在牢中自缢,其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海蒙殉情自杀,克瑞翁之妻欧律狄刻愤而自尽,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在那里叹息。此处节选了安提戈涅被抓直到剧作结尾的情节。作品内容

8、提问:安提戈涅是在做什么事情时被卫兵捉住的? P62正在埋葬尸首。当克瑞翁问她承不承认是她掩埋了哥哥尸体时,安提戈涅是怎么回答的? P63我承认是我做的,并不否认。当欧律狄刻听到家庭灾难的消息时有什么表现?P67心里一害怕,就向后跌倒在女仆们怀中,昏过去了。P68克瑞翁(向欧律狄刻的尸首)还把你也杀死了。克瑞翁在选文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P68我不知道你们哪一个好,不知此后倚靠谁;我手中的一切都弄糟了,还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命运落到了我头上。歌队长最后说千万不要犯什么样的罪?P68千万不要犯不敬神的罪;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安提戈涅的思想主题A在血缘伦理与城邦伦理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展

9、现了人物不可避免的命运悲剧:安提戈涅坚持埋葬哥哥的尸体,遵循的是血缘伦理的信念,即亲人对死者必须安葬,绝不可曝尸荒野。克瑞翁禁止埋葬波吕涅刻斯的尸体,遵循的则是城邦伦理的规定,即对城邦的叛徒应冷酷无情。双方立场尖锐对立却各有其合理性,这使得悲剧冲突不可避免。B在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中,安提戈涅既彰显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也显示了女性的尊严和觉悟。安提戈涅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充分显示了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所崇尚的自由平等精神。而相对于克瑞翁对女性的歧视(克瑞翁说过:“我不能被区区一个女子打败我不能被人辱骂成比女人还要脆弱。”),(P64“只要我还活着,没有一个女人管得了我”)安提戈涅的行动又充

10、分捍卫了女性的尊严。C警告人类不可过度傲慢狂妄。克瑞翁坚持以自己制定的人类之法执掌一切,安提戈涅却说:“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剧作结尾克瑞翁失去了所有亲人,歌队长最后的话“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是对人类的提醒和警示。安提戈涅的艺术特色基本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A两个主要人物都代表了各自的正义,各有其合理性(“有缺点的现实人”);其中悲剧主人公安提戈涅有优点,也有弱点。而克瑞翁既不是完美无缺的好人,也不是为非作恶的坏人。他是一个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和克制能力的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典型的悲剧人物,即有缺点的现实人。B戏剧结构

11、严谨、完整,情节从开始、发展、高潮到结束,严谨有序地展开。剧情设计基本没有什么漏洞,没有明显的机械性转折。C人物的对比手法。悲剧几乎从头到尾都用人物对比的手法。两兄弟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刻斯之间,两姐妹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之间,安提戈涅和克瑞翁之间,都形成鲜明的性格对比,又在对比中使各自的性格更加明晰和突出。安提戈涅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特点从表面上看,该剧反映的是国法与神律之间的冲突:遇到两难境地,应当如何是好?正因为此,西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等说这是正义与正义之争,克瑞翁与安提戈涅都没有错。不过,索福克勒斯有他自己的判断标准,在他的笔下,克瑞翁就像个僭主,以自己的意志为城邦的意志,把城邦的法

12、律置于神律之上,刚愎自用,残暴凶狠,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安提戈涅却是一个“不知道向困难低头”的勇士,倔强而富有献身精神。一个为了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选文特点:A矛盾冲突强烈。安提戈涅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悔的性格,在与克瑞翁的争论中表现得极为鲜明,集中地体现了前面所说的人律与神律不可调和的冲突。B歌队、歌队长和报信人的台词作用(分幕分场;表现了对安提戈涅的同情和对克瑞翁行为的不满,强化矛盾冲突的氛围)。C作品最后写克瑞翁的痛悔和改变,揭示了一个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的和克制能力的人的复杂特征,展示了人的丰富性。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歌:地狱第二圈,比原教材减少

13、第19歌。但丁,意大利佛罗伦萨13-14世纪诗人。“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代表作:抒情诗集新生,学术著作飨宴论俗语帝制论。新生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义的情绪。特别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学术著作的基本观点:A诗为寓言说。一切文艺都有象征性。B艺术以善为内容,美为形式。C人要有理性。D主张建立意大利标准民族语言俗语。神曲的艺术特点A“用旧出新”的艺术手法。在艺术上将中世纪文学所盛行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同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用陈旧的形式表现出了很多崭新的思想内容。比如“三位一体”的结构

14、。(参考第二点)B诗人鲜明的爱憎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C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形象。D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对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语言的形成也起了奠基和推动作用。神曲熟记代表性的诗句(关于爱情)。P73“爱,在温柔的心中一触即发的爱,以我现在被剥夺了的美好的躯体迷惑了他;那样儿至今还使我痛苦。爱,不许任何受到爱的人不爱,这样强烈地使我欢喜他,以致,像你看到的,就是现在他也不离开我。爱使我们同归于死;该隐狱在等待那个残害我们生命的人。”薄伽丘十日谈节选的是第四天故事一。1、薄伽丘,意大利14世纪作家,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欧洲最早掌握

15、古希腊文的学者。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之作。与彼特拉克、但丁并称文艺复兴早起文艺“三杰”。2、十日谈100个故事的缘起: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了黑死病。为躲避瘟疫,七位青年女子与三位青年男子在一所教堂不期而遇,随后相邀来到一所美丽的乡间别墅。在那里,他们散步、唱歌、跳舞、宴饮,生活十分惬意。后来,七女子之一潘比妮亚建议讲故事消遣时光,大家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选出一人来主持活动,督促、引导大家轮流讲故事。他们在别墅住了十多天,因为星期五和星期六是祈祷日,不讲故事,所以实际上讲了10天故事。每人每天讲1个故事,一共讲了100个故事。瘟疫过

16、去后,他们离开了别墅,各自回家。这10天讲的故事,构成了十日谈的全部作品。3、“框式结构”:故事中套故事,以一个故事总领其他许多故事的结构。这种框式结构起源于东方民间文学,如阿拉伯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十日谈的结构方式,受到了东方文学的影响。十日谈主题。十日谈中的故事来源多样,但都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具体而言,它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批判宗教蒙昧主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压迫和包办婚姻,大胆地揭露教会的腐败和欺骗,以及种种悖情逆理愚行固念,热情洋溢地歌颂爱情,赞美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尚美德,以及幸福在人间的思想。比如“绿鹅”的故事。文艺

17、复兴运动:中世纪后期的14世纪至16世纪末,欧洲产生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崇尚理性,主张个性解放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与其说这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第四天故事一的情节主题。(方平、王科一翻译)爱情悲剧故事。亲王唐克烈的女儿绮斯梦达与侍从纪斯卡多相爱,由于地位悬殊,为父亲所不容。唐克烈派人杀死纪斯卡多,将其心脏送给女儿,以绝女儿之念。但悲痛的绮思梦达选择服毒自尽,为爱殉情。追悔莫及的唐克烈遵照女儿的遗嘱,将一对情人隆重合葬。十日谈第四天故事一选文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在绮斯

18、梦达形象的塑造上。经历了私恋、辩护、殉情三个阶段,以不同风格,从不同侧面,逐层走高地塑造形象。在私恋阶段,故事虽平铺直叙,如竹竿传信、密道幽会等情节设计,颇有传奇色彩,同时表现女主角有主见,机智聪慧的一面。在辩护阶段,她面临情、理、势三重力量的考验,积极争取自己的幸福,私情暴露后,不否认,不求饶,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俨然是在宣读一篇人文主义爱情宣言。在殉情阶段,她表现出超常的冷静和果断,服毒自尽是情节发展的最高潮,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逐层推高,使这一形象臻于完善。拉伯雷巨人传,选自“作者前言”和第一部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章及二十一章(节选)。大纲新添作

19、家。1、作者拉伯雷,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最初受僧侣教育,但在僧院里已开始研读古希腊文学和哲学。后到法国各地游学,有机会接近人文主义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他热爱科学,对数理、医药、考古、天文、植物等都有所钻研。1530 年后在里昂行医,是法国最早研究解剖学的医生之一。他不仅用医药减轻病人的痛苦,还写些故事供他们消遣。临终遗言“拉幕吧,戏做完了。”2、巨人传共5部,长篇小说,创作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1532 年后陆续出版。以巨人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父子的冒险经历构成主线。以荒诞的笔法,诙谐粗俗的语言,反映16世纪法国社会现实。3、作品梗概。(杨绛翻译)以父子两代巨人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的经历见闻为线索,反

20、映了16世纪前后法国社会的广阔生活。第一部描写高康大的经历,高康大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一个月,从母亲的左耳里钻了出来,刚出生就会说话,高喊“喝呀!喝呀!”他早年接受经院教育,学成了书呆子,后来到巴黎接受人文主义教育,老师用泻药泻掉了他头脑中的一切死板知识,用新方法进行教导,才让他变得聪明起来。高康大当众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撒尿,玩弄大钟。后来回国打退敌人,建立了一座“德廉美修道院”,设定的唯一院规是:“做你所愿意做的”。第二部到第五部的主人公是庞大固埃,从小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并到各地游学,比上一代更加优秀,以平等、博爱、宽容的精神治国,受到爱戴。其朋友巴努日想结婚,就此问题去问了许多学者与各界的专

21、业人士,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二人为追求答案,便到东方去寻找一个写有答案的神瓶,一路上到了“联姻岛”、“钟鸣岛”、“判罪岛”等奇特的地方,看到了大量神职人员与执法者无恶不作的黑暗现实。最后他们在“灯国”找到了神瓶,空中响起洪亮的声音:“喝吧!喝吧!”庞大固埃二人终于发现了真理:畅饮知识,享受人生中的一切快乐。4、选文梗概。作者前言讲述小说创作的目的;第六章:高康大怎样乘骑大牝马到达巴黎;大牝马怎样驱赶包斯的牛蝇;第七章:高康大怎样对巴黎人行见面礼;怎样摘取圣母院的大钟;第十八章:约诺土斯德卜拉克玛多怎样被派见高康大索讨大钟;第十九章:约诺土斯德卜拉克玛多大师向高康大致词索讨大钟。第一卷第十六至十

22、九章选文主要攻击的是法国市民的庸俗无聊和天主教会的虚伪无耻。高康大撒尿前后情节的描写,主要暴露的是巴黎市民的无聊情态;而高康大一时兴起,把圣母院塔楼上的大钟摘下来挂在马脖子上当铃铛,这是对教会圣物的公然调笑和戏弄。神学院派神学士约诺土斯大师前来讨要大钟,他虽然身穿最正典的神学袍,肚子里填满了最精心烘焙的面包,灌满了神学院地窖里最醉人的陈年佳酿,外表道貌岸然,实则是酒囊饭袋。而他说的那种繁琐的话语,讽刺了教会语言的空洞无物,不知所云。这些选文也突出地显示了拉伯雷用粗俗的语言、滑稽突梯的情节、夸张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重大问题的艺术特征,表现了当时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巨人传思想特色。(拉伯雷创作与时代

23、的关系)故事表面看起来荒诞离奇,但作者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影射和讽喻意味。A通过描写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形象,歌颂人的自身力量,肯定人的欲望与追求的合理性,挑战了基督教禁欲思想。拉伯雷对巨人外形、力量和生理欲望极度夸张的描写,实质上是把人塑造成追求感官欲望满足的异教自然之神,这是对基督教上帝权威的挑战,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和原罪思想的挑战,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力量的自信,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肯定。B揭露教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表现出鲜明的反教会倾向。天主教会是拉伯雷攻击最为用力的对象,各个阶层的神职人员,各种宗教仪式,甚至宗教活动场所和器物

24、,都受到辛辣的讽刺,使其神圣性荡然无存,暴露出其逐利、残暴、虚假的本质。C对封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无情嘲讽。在从中世纪神权统治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法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神权的延伸和王权的仆从,毫无独立性可言。由此造成的严重弊端之一,是法律条款经文化、教条化,脱离现实生活,且往往相互矛盾,使司法低效,也给腐败以可乘之机。如巨人传有多处对缠讼和司法拖延的描写,显示出了极强的批判性。D揭示了市民阶层的无聊愚昧、保守落后等特征。巴黎人民围观高康大,被一泡尿淹死甚多。巨人传艺术特色(拉伯雷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采用滑稽夸张和象征、寓意等写法写成,既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

25、时又包含着大量夸张、幻想成分,情节离奇古怪,荒诞不稽。作品使用了民间百姓喜欢的诙谐、粗俗的语言,但表现的则是严肃、深刻的内容。恰恰以这样的艺术风格,客观地显示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现实。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哈姆莱特(17世纪)选文第三幕第一场、第五幕第二场。大纲重点。1、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人们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出生在英国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从事手套制作和销售的商人。大约在1571-1578年之间,莎士比亚在当地的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他去了伦敦,开始了戏剧生涯。他写的第一个剧本是历

26、史剧亨利六世,上演后获得成功。2、莎翁作品:一生37个剧本,两部长诗和一部154首十四行诗集。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们儿皆大欢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塞罗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核心是对“人”的肯定,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围绕这个核心,人文主义的内涵大致包括:(1)用人权反对神权。人文主义者热情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肯定个人情感、欲望的合理性,反对禁欲

27、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把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当成了最重要的两大任务。(4)在政治上,人文主义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主张民族统一。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悲剧原因,人文主义内涵皆可从此回答)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人物形象。A一个人文主义形象。他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读书,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哈姆莱特对人、对宇宙抱有美好的看法。B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虽然拥有先进的思想,有复仇的能力和决心,也受民众爱戴,复仇又合乎天道正义,顺应历史潮流。但在他通过戏中戏证实了鬼魂的话后,本该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实际上却一再迟疑不决。究其原因

28、,学者多将其解释为哈姆莱特的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错位引发的精神危机使然。题中题: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及表现。A.宏观来看,是其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错位引发的精神危机使然。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在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解放人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到了文艺复兴晚期,它在社会实践中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如欲望的解放和天性不受约束的发展,导致私欲膨胀、道德沦丧,利己主义泛滥成灾)。进而引起作家和主人公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和反思。B.从个体角度,是其经历了一系列人生变故之后,人文主义信念发生了动摇,从相信人性善,到认定人性是邪恶的,克劳狄斯弑君就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普遍的人类罪恶的反映;替父报仇、“重整

29、乾坤”就不只是与克劳狄斯斗争,更要与普遍的人性恶斗争,与所有人,也包括与自己的斗争。那么,杀死一个克劳狄斯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于是,复仇的具体对象就模糊了,更严峻的人性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哈姆莱特试图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因此坠入虚无之境,甚至对生命存在的意义都产生了怀疑。因此,才从一个乐观的人文主义者,变成一个怀疑的人文主义者,心绪迷惘、忧郁、焦灼,也就有了行动上的延宕。悲剧结局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哈姆莱特的艺术特点。(艺术的丰富性和生动性)(1)高超的情节结构艺术。哈姆莱特的复仇是剧情主线,雷欧提

30、斯和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这两条辅线,主辅对照,丰富了剧情,深化了戏剧矛盾。(2)主人公的内心斗争与外部斗争相互联动,个人抒情场面与敌我对峙场面交错进行,悲剧中有喜剧场面穿插,使剧情张弛有度、跌宕起伏。(3)戏剧语言十分精彩。A作者善于为不同人物找到适合他们身份、年龄、性别、性格的语言,使他们的对白都充满个性;B大量采用双关、比喻、夸张等修辞技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4)文体方面,以无韵诗体为主,穿插以格律体和散文体,时而优雅深邃,时而粗俗直白,加强了人物台词的表现力和深度。背诵哈姆莱特重要台词。“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31、!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选文无,出现在导读里)“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十七世纪)第一部第十一章。1、塞万提斯(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最重要作家,出生在马德里附近一个败落的小贵族家庭。少年时颠沛流离,成人后历经坎坷。从过军,当过俘虏,做过军需,还多次被捕入狱。诗体悲剧被围困的奴曼西亚就写于这一时期。1602 年,塞万提斯开始创作堂吉诃德。1605 年小说上卷出版,大获成功。1613 年,

32、他创作出版了训诫小说集。1615 年出版堂吉诃德下卷。1616年,贫病交加的塞万提斯与世长辞,享年69岁。2、作品梗概。堂吉诃德共两部,主要描写西班牙穷乡绅吉哈达,读骑士小说入了迷,想效仿骑士的游侠冒险生活。他改名堂吉诃德,从祖先遗物中找出残破的头盔、盾牌、长矛,为自己的瘦马起了个“弩骍难得”的美名,物色了一个邻村姑娘当意中人,然后开始出门行侠历险,一共三次;后两次还找了邻居桑丘潘沙当侍从。一路上,他从地主手里解救挨打的佣人,把风车当巨人,把旅店当成中了魔法的城堡,把苦役犯当做受迫害的骑士。还被骗进公爵夫妇城堡饱受捉弄。每次出手都出自骑士崇高的动机,但因弄不清楚实际状况,鲁莽冲撞,结果闹出许多

33、笑话,被打得几乎丢掉性命。堂吉诃德的邻居参孙为医治好堂吉诃德的疯病,两次假扮成骑士找他决斗,终于把他打败。堂吉诃德只得遵守事先的约定回家。堂吉诃德回家后就一病不起,临终前才明白骑士小说害人不浅,留下遗嘱,要求唯一的亲人外甥女不许嫁给骑士,否则不得继承自己的遗产。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堂吉诃德堂吉诃德形象的复杂性: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A一方面他是疯狂而可笑的,耽于幻想,脱离实际,而且不知从失败中接受教训,结果出尽洋相,害人害己;B但另一方面他又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对爱情的贞洁追求。在本书所选第一部第十一章“堂吉诃德和几个牧羊人的事”等章节中,他认为骑

34、士应该除恶扬善、扶弱济贫、爱国爱民、维护正义。他向往一个人人真诚相待,财富不分你我,公正和平友爱的“黄金时代”。这些思想信念,打的虽然是骑士的旗号,其精神实质却是人文主义;C不仅信仰坚定高洁,而且勇于行动,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D还是一个充满童心、智慧,颇有趣味的人,对话层次上的他,不仅表现得头脑灵活清楚,而且充满智慧。桑丘潘沙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小户农民的典型,他的穷困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状。A满脑子是功利实际的考虑,胆小怕事、目光短浅,贪小便宜;B但他性格中也有不少优点:朴实善良、忠心耿耿,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应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C桑丘的性格还有发展的特点。在游侠过程

35、中,他逐渐受到堂吉诃德崇高品格和理想的影响,价值观上有与堂吉诃德“趋同”的倾向,性格上则与堂吉诃德构成互补,成为一对真正的游侠搭档。两人对比: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堂吉诃德是禁欲主义的苦行僧,桑丘则是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朱光潜:“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堂吉诃德艺术特征的独特性。A借鉴了骑士小说与流浪汉小说的长处,以主人公的游侠经历展开情节,为小说反映社会生活广阔图景创造了条件,并克服了骑士小说与流浪汉小说常有的情节松散的毛病,使情节结构更加严谨;B

36、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堪称喜剧艺术的典范之作,通过戏拟骑士小说典型情节,成为“反骑士小说”的经典,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或适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讨苦吃),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C采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塑造人物,强化了幽默和讽刺效果;塑造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两个人物形象,使他们从形体身份到性格思想,处处形成有趣的对照;D小说中的双关语、笑话、反语、文字游戏俯拾皆是,也令读者捧腹。莫里哀悭吝人,大纲更换作品,原为伪君子。第一幕第四场;第四幕第六、七场;第五幕第六场。作者简介。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主要作品可笑

37、的女才子太太学堂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伪君子司卡班的诡计没病找病。成就“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之父”。歌德曾说:“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奇。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他。”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从法国兴起并波及其他国家,成为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并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水平。古典主义是法国专制君主制的产物。古典主义作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虽不尽相同,但创作仍存在很多共同之处:(1)拥护中央集权,歌颂贤明君主。(2)崇尚理性。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把理性看作文艺创作与批评的最高标准。(3)模仿古代,重视规则。古典主义者把古希腊和古罗马

38、文学视为文学上的最高典范,制定出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阿巴公人物性格成功刻画了阿巴公这个嗜钱如命的资产者形象。在法语中,“阿巴公”成为财迷、吝啬鬼、守财奴的代名。A他极端贪财。“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厉害多了。”他放高利贷,儿子都说“就连古来声名最狼藉的放高利贷的,他们丧心病狂,想出种种花样,和您重利盘剥的手段一比,也不如您苛细”。B他非常吝啬。阿巴公为了攒钱,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目的是将吃斋的日子延长,还到自己的马棚里去偷马料并挨了车夫的打。为了钱,他可以放弃心爱的姑娘。平时总是怀疑别人偷他的钱财。C他霸道专横。无论是对仆人、对儿女,还是对外人,他总是恶言相对,动辄打骂、撵

39、走。悭吝人选文主题选文部分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对新兴资产者拜金主义风习的批判。正是金钱使阿巴公丧失人性,变成了守财奴和吝啬鬼,表明钱一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也表现了作家渴望用人性和亲情战胜金钱的思想。剧本描写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守财奴除了金钱外一无所得的结局就说明了这一点。悭吝人艺术特征(作为古典主义喜剧艺术的独特性)选文体现了莫里哀喜剧的成就:A作品用夸张的描写,凸显了主人公“贪婪”和“吝啬”的独特个性;B情节单一,结构紧凑,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符合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C语言生动,富于个性。剧中人物的语言生动灵活,符合各自的身份特征。歌德浮士德(1819世纪)董

40、问樵翻译,第一部第二场“城门前”、第二部第五幕第五场“宫中的宽广前庭”。重点章节。歌德(1749-1832)是德国18世纪伟大的启蒙主义作家。出生在法兰克福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年轻时与一批富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作家交往,掀起了德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狂飙突进”运动。其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通过青年维特的形象,批判了德国鄙陋平庸的社会现实,发出了反抗封建桎梏的呼声。1775年秋,歌德进入魏玛宫廷服务,从事政务大约有十年时间,称“魏玛十年”。此间,他脱离了狂飙突进运动,专心于政务,创作数量下降,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狂噪、激情转向安详、宁静。这一时期创作了戏剧埃格蒙特、伊菲格

41、涅娅在陶洛斯、托夸多塔索等作品,浮士德的写作也取得了进展。1794年,歌德与席勒定交,从此开始了互相合作的十年(1794-1805)。他们共同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时代。他们合作写诗、办杂志,主持魏玛歌剧院,在创作上都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为楷模,张扬人道主义思想和自由精神。歌德这一时期完成了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士德第一部等作品。1805年之后直到去世,歌德创作了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自传诗与真、意大利游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诗剧浮士德第二部等,创作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欧洲继文

42、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比文艺复兴运动带有更强烈的政治革命的色彩。如果说人文主义者主要关注的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的话,那么,启蒙主义者认为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股绳索。他们主张自然神论和无神论,并以“自然法则”为依据,用自由、平等的口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宗教特权。“启蒙”一词就其字面上的意义讲,就是“启迪”、“照亮”的意思,即用近代文化去“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社会,以消除教会和贵族专制所散布的迷信和偏见,恢复理性的权威。文学在他们看来也是进行启蒙的手段和宣传反封建思想的有力武器,所以很多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文学家。狂飙

43、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开始兴起。这是一场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因当时德国作家克林格尔1776 年发表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这些作家否定现存的封建制度,主张“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要求民族解放;追求个性解放,推崇天才;强调文学的民族风格。在这一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作品,形成了德国文学的空前繁荣。但由于这场运动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所以它始终局限在文学领域,当那种青年人特有的狂热过去后,这一运动也衰退了。青年歌德和席勒则是该运动的主将。浮士德基本情节诗剧浮士德共分两部,12111行。两个赌赛,五个生活阶段。诗剧开始时,在书斋中钻研了一辈子学问的浮士德发现自己得到的都

44、是一些僵死的知识,毫无用处。绝望之中的浮士德想到自杀。这时,魔鬼靡非斯陀乘虚而入,引诱浮士德与自己定约:在浮士德有生之年,魔鬼为浮士德服务,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生命便告结束,灵魂归靡非斯陀所有。于是,浮士德在魔鬼的陪伴下,走出了书斋,先与市民少女玛嘉丽特相爱,随后到皇帝的宫廷效力,接着溯时间长河而上,找到象征古典美的古希腊美女海伦,与之相爱生子,但这一切均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浮士德来到海边,起意要征服改造自然。此时的浮士德已是百岁老人,双目失明。魔鬼见浮士德末日已到,派小鬼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听到铁锨的撞击声,以为是他的人民正在进行改天换地的战斗,于是感到了最高的满足,他

45、的生命也到了终点。依照契约,浮士德的灵魂应为魔鬼所有,但这时天门大开,天使从魔鬼手中把浮士德的灵魂救出,将他接到天国。人物性格分析浮士德的性格具有矛盾的二重性。A一方面,他不断追求知识与真理,以及美善的事物,高远的理想。B但另一方面,他也贪图官能享乐和世俗欲望的满足。C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同时存在,但这两种力量是不对等的,他本质的、主导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浮士德精神”。(参见下面的背诵选文。)D同时歌德也承认,人身上的惰性和沉沦之力只能被暂时克服,却不能被永久根除,浮士德中上帝的话其实道出了歌德悟出的智慧:“人要奋斗,失误免不了。”浮士德的一生是两种精

46、神力量矛盾斗争的过程。魔鬼靡非斯陀利用浮士德对尘世欲望的贪恋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发奋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总能推动他吸取教训,不断克服魔障。正是在这种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的精神内涵才日益深厚,境界日益提升。浮士德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两个主要陪衬人物:瓦格纳、靡非斯陀。诗剧的艺术特征(浮士德艺术特色的独特性)。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高度抽象性、浪漫幻想性与具象描写的有机统一。A人物及故事不是以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为蓝本,而是浪漫幻想的产物,如浮士德的五个追求阶段就超脱了现实生活中可以经验、求证的物质形态,是对人类精神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历程高度浓缩、提炼的结果。B另一方面,具象描写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的现实生活场景,如书斋中的苦闷,酒肆的狂欢,爱情的迷乱,在大自然中的陶醉等,都遵从现实生活的逻辑,是具体、生动、形象的,是常人能够经历的。浮士德重点背诵部分:A、城门前 P130在我的心中啊,盘踞着两种精神,这一个想和那一个离分!一个沉溺在强烈的爱欲当中,以固执的官能贴紧凡尘;一个则强要脱离尘世,飞向崇高的先人的灵境。B、宫中的宽广前庭 P133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所以在这儿不断出现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