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76247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下)三、博弈以及形式主义作为学理性主义的最后阶段年代以前,在福利学与道德两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阿马提雅森()曾经说过:“理性的涵义有两种,其一是指个体追求某种工具价值的“最大化,其二是指个体决策过程在逻辑上的无矛盾。在他之前对“理性做了更为的表述的,是家纳什(,因博弈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年月写的一篇笔记(参见汪丁丁,),他明确指出经济学家惯常使用的“效用涵数及其“需要更正,并提出选择博弈论做为替代。他提出的“选择算子(),在我看来,是为止对经济学效用理论加以改造的最富意义的理论工具。事实上,我们从上述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前两个阶段的已经可以看出,经济学家对个体理性自利

2、性,或极大化原则的强调,已经不可避免地引出了在群体之中理性的个体之间如何协调的。这个被诺斯(,因将交易费用理论用于经济史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称为“一切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对经济学和社会学同等重要的问题。仅从最晚近的看,首先是从存在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固定的“人性的否定。这一否定导致社会整体性的危机。因为惯常从人性假设出发推导出一套理论体系的社会,不再是认识论上无懈可击的了。例如所谓“社会构造主义(参阅,)所强调的点创新之一是:个人特质(,为“特质或“人格,都不妥当,应当与“相区别,同时又不能与“太接近)与人性()都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都在个体的社会过程中不断变换;剩下来的,只是“场景(

3、)和与此相应的“身分()。个体变成了这些社会场景中各种身分的集合体。这一看法,在社会学的现象学派的中得到最彻底的阐述(高夫曼,参阅,;,)。社会通过语言、家庭、禁忌、等等,施加给儿童的塑造性()固然重要,但是个体,甚至从儿童时期开始,也对社会规范进行“选择性适应()。这方面的研究也是与存在联系着起来的(汪丁丁,),并通过法派(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符号批评(马尔库塞,本雅明)得以发展。在批评领域以外,对“个体社会交互作用加以综合的当代理论家,如存在哲学家海勒()提出的“双重性()概念(,),以及世界领先的神经科学与演进人类学学者迪埃肯(,波士顿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暨哈佛大学院脑神

4、经移植专家)今年发表的突破性的重要著作(符号物种:语言与大脑的交互演进)();最后是社会人类学权威科恒(,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关于“自我意识形成过程的近著(自我意识)()。与自利性和“社会个体交互作用密切联系着的,是晚近围绕“新进化论争论所开展的诸多研究。其中,包括坚持传统演化论最力者,牛津大学第一位“促进公众对科学的讲座教授理察德道金(,的作者),其在年的著作中,有力反驳了“新进化论者主张的革命和无限创新等观点;其它代表作有年的(目盲的钟表匠:为什么进化论事实向我们揭示出一个没有设计的宇宙),年的新著(攀登“不可能峰)。此外,还包括演进博弈论的始作俑者史密斯(,苏塞科斯大学荣休生物

5、学教授),提出“演进均衡的博弈概念,开展出一门正方兴未艾的“演进博弈论新,其近著有(进化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最后是所谓“英国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大卫多尔士(,量子机理论创始人之一)今年发表的著作(编织现实的经纬:关于平行宇宙的科学及其意义),以及“复杂系统研究的权威之一,皮尔巴克(),其贡献的新著(大怎样工作:关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科学)。我在和年(经济研究)上发表的两篇长文里讨论了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关于“理性的困境。在我看来,走出这一困境的途径很接近哈贝玛斯的社会交往以及“交往伦理的思路。不过,这相当于一个多次博弈,其中每一个博弈者具有私人的知识传统,并根据这一“个人知识(;波兰尼的概念)的传统来

6、阐释其他博弈者的行为。如果基本权利的界定是清晰的话,这个多次博弈应当存在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的集合,在这些假设下通常会包含许多甚至无穷多的点;这些均衡点不会因为引进更精细的均衡概念(例如“完备均衡)而减少许多,因为,它们的存在是与社会分工及各项知识的分立状态联系着的。对此,我们必须讨论“知识的互补性(汪丁丁,),从而可以把可能的均衡点从本质上加以限制。从知识传统的角度对均衡点的数量加以限制,这需要引进所谓“性。引进这种历史性的方法之一,是让每一个博弈者把过去实现了的均衡,以及其他博弈者对这些历史均衡点的阐释,以矩阵方式排列出来,这个矩阵相当于博弈者的知识传统。据此,下一博弈的策略(基于对其他博

7、弈者的行为的预期)得以制定出来。显然,这只不过是以博弈论的语言把哈贝玛斯的思路再解释一遍罢了。但是,这种再解释,使得我们马上注意到“多均衡的可能性(在哈贝玛斯的理论里,“多均衡是通过所谓“反思性交往,来消除的)。经济学理性主义发展到这一阶段,可以说是走到了尽头。这里,我们看到的理性行为已经不单纯是个人效用的极大化行为了。因为,一次博弈的均衡可以使所有的博弈者都不满意(例如所谓“囚徒悖论)。我们不能再基于上述的工具主义立场,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行为都“似乎是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有人使用“个体理性和“集体非理性来描述这种情况。不过我不太愿意使用“集体非理性或者“集体理性这类语词,那意味着存在

8、所谓“集体的理性(这在我看来没有定义)。不论如何,博弈的结局(例如某种社会制度的实现)并不符合个体博弈者的效用最大化原则,这使工具主义“理性观很难立足。于是,经济学家必须放弃“做为价值最大化的理性,而如森那样,把“理性为“做为内在一致性的理性。事实上,老资格博弈理论家奥曼(,以色列人,是对博弈论发展做了最大贡献的若干学者之一)早就说过:博弈均衡的涵义,归根结底在于参与博弈者在均衡点所采取的行为的“内在一致性。我之所以说做为内在一致性的理性是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最后形式,是因为不可能存在比一致性理性概念更弱的理性概念。当“一致性不再成立时,我们怎么能够继续把“理性行为与盲目的行为区分开来呢?但是,接

9、受做为一致性的理性概念对经济学保持“个体选择自由的立场非常不利。我们只要回想一下帕森斯提出“职能概念的初衷是为了在群体内协调自由行动的个体(整体为自身利益为每一个个体规定一个职能),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对坚持“价格最大化理性概念的经济学家来说,行为“规范(),由于不是个体(价值最大化)选择的结果,不应当被用来解释个体行为。彻底的经济学总是坚持使用“成本概念来解释一切现象,并且这里的“成本总是指行为主体(具备思维能力的个人)所承担的机会成本;当经济学家试图用主观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制度变迁现象时,危机便发生了(汪丁丁,)。四、制度变迁与理性行为研究方法的转换制度变迁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是在

10、年以后。与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不同,制度变迁的研究注意经济运作的历史及文化,力图从这一中抽象出对特定制度的运作成本有重大意义的非经济因素来。在制度与经济史研究领域里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立场:其一以诺斯的观点为代表,认为一个社会可能长期“锁入贫困状态内;与此对立的是主流经济学(例如巴塞尔,华盛顿大学新制度经济学家)的看法,认为一个社会长期停滞在低水平发展阶段是不可能的事情。后者的论据在于,国际竞争迟早会迫使这一停滞社会要么改革以求发展,要么就消亡;而前者的论据是历史的,即所见到的各种社会经济当中,确实存在着长期停滞的经济。诺斯的看法里还包含着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怀疑:尽管我们可以谈论个人决策和个体理性

11、行为,但是我们没有根据认为一个社会或一个群体的宏观行为必定是“理性的。“囚徒困境很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个社会经济可能长期锁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人类社会只是到了最近的几百年才有了所谓的“发展(即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超过每年)。在漫长的社会史上,人均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几乎总保持为零。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西欧社会的崛起,人类的“经济生活很可能仍然“锁在一个零增长的状态内。诺斯由此非常关心所谓“李约瑟问题为什么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在明清以后越来越迅速地落后于西方?同样的两种立场也可以在经济学家们当中看到。例如盛洪在(读书)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制度?)就是持了诺斯

12、的立场。而樊纲在(二十一世纪)上发表的一篇讨论“理性制度的文章,虽然对中国的经济制度的非理性方面进行了批评,但基本上还是持了主流经济学的立场。如前述,这两种立场也许都适用,即取决于具体场合下,在一个群体中,“生存竞争的压力占不占主导地位(以“权力在人群中的分布来度量)。我认为(),就制度的大范围变迁而言,没有哪一个个人的选择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的大范围变迁基本上是社会博弈的结果,不性的个人喜欢还是不喜欢。制度经济学,尤其是大范围制度变迁的研究所涉及的对所谓“制度非理性问题的解释,使得制度经济学家们往往不能依赖于大范围的经济数据。因为,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内部所实行的各种制度(与经济行为有关的

13、),很可能与其它地区或群体不同;而且,这些不同,很可能是经济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况且,目前流行的各种类型的经济(这些统计指标大多是从发达的“前国家或者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借来的),总是倾向于抹杀具体制度之间的区别,总是试图把效率上的差异解释为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上的差异。美国统计学家丹尼森曾经做过大量工作来改进经济统计上的这一“制度取消问题。他在年代后期甚至提出“不用任何理论来度量经济增长()的口号。丹尼森独自了美国全要素增长率的“要素变化(所谓生产函数估计的“残余问题,以及“残余的残余问题)。靠了引进例如转移和改善这类“制度因素,他最终得以解释美国经济增长率,而在他之前,传统的统

14、计方法顶多解释。传统的,基于主流经济学假设上的经济统计数据,对稳定社会的经济很有帮助。而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制度的大范围变迁和各个局部制度上的千差万别,使“过渡经济学的研究者们不能不更多地依赖于“案例的方法。从经济分析史上看(参见,),经济学家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近似于社会学家使用的基于韦伯的“理想型()的研究方法。但是,案例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现代性问题的背景下,又有了新的涵义:每一个具体案例都获得了利奥塔()所谓的“微小叙事的合法性:千千万万个“微小叙事,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生活世界,构成现代社会每一类现象(经济的,的,文化的,)的社会交往“景观。国内不少经济学家(例如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组织的

15、学者们),在案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正在成为中国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目前关于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还有待改进。一方面,研究者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主流经济学的“前理解框架去观察和理解特殊的案例。另一方面,案例所讨论的“地方性知识传统内的行为到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已经不再是一个合法性的问题,即“是否理性?,而是如麦金太尔所问的:“何种理性?在中国以外的非主流经济学家们,正在不同方向上改造经济学。我可以简单地举出若干个近年较有的流派:()诺斯的新制度学派,目前正试图将心和认知科学方面的最新成果引入制度演变的微观过程中来。()威廉姆森(,新制度经济学家,其思路不同于诺

16、斯,也不同于芝加哥大学的科斯)的新制度学派,大量收集和分析商业案例,从现实中发展制度创新的合理根据。()阿克劳夫(,著名的“柠檬原理的提出者,经济学家)领导的一小群学者,致力于所谓“(,心;,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的创建。()埃兹额尼(,乔治华盛顿大学校聘教授)创立的社会经济学(),试图以康德的义务论道德哲学改造和融合主流经济学所根据的密勒的效用主义道德哲学,重建经济学于人的双重性格(自利性和社会性)之上。五、结语以这篇冗长而又有限的介绍性文章,旨在说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的发生是与当代思想界的所谓“现代性问题的提出密切关联着的。现代性问题的现实背景在于人从不断丰

17、富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自由的努力。当生存竞争的压力逐渐淡出社会生活的时候,当文化的品味和丰富性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的时候,或者,当社会制度发生大范围变迁的时候,经济学传统的“理性假设开始失去解释力。另一方面,经济学理性主义自身的完善过程,最终也把理性概念带到“社会博弈的语境中来了。在社会博弈中,理性只能是做为“内在一致性的理性。然而哈贝玛斯的被公认为过分“理想主义的交往理性遇到了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理性?)的相当现实的挑战。这一问题的现实性,通过博弈论做为一致性的理性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形式主义描述所谓“多均衡的可能性,构成了对经济学理性主义的严重挑战。也许,关于“理性的理解问题最终不可能

18、有一个“如此这般的解答。换句话说,我们只能有从各个不同角度出发的对“理性的理解。也许,哈贝玛斯的社会交往伦理最终得以实现,人们从而可以达成对“理性及理性行为的共识。也许,如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所见,这个被千千万万“微小叙事的合法化撕裂了的社会,最终只能达成政治层面上的共识容忍各种不同的伦理、文化,以及其它方面存在的不可沟通的巨大差异。也许,如自由主义神学家们努力促成的那样,人们最终在与神的对话中达成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谅解,实现康德式的“永久和平。也许,古典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会有“社会()?正在与当代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理性行为?融为同一个问题:做为一致性的理性是否可能?而这个问题正是

19、“现代性问题的转化形式(汪丁丁,)。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我把这篇文章交给(社会学研究)发表,希望就这个纠缠了经济学家多年的问题就教于国内社会学家们。我相信,社会学家们,以及社会科学其它方面的学者,也同样正在受到这个问题的纠缠,如此,分离的各个之间的综合也便有了希望。文献:汪丁丁,“卢卡斯批判以及批判的批判,(经济研究),年月。,“资源经济学前沿问题,(世界),年月(已收入汪丁丁著(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经济研究),年月。,“近年来经济增长理论的新进展及反思,(经济研究),年月。,“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经济研究),年月;,“产权博弈,(经济研究),年月(两文均收入汪丁丁的文集(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连续性假设的社会科学涵义,(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年秋季卷。,“回顾革命,(经济研究),年月。,“知识沿时间与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经济研究),年月。,“试说现代性问题,(读书),年月;(试说“后现代性),(读书)即将发表。,“市场社会的道德基础(通论),(公共论丛),年即将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