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2726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1.系统硬件设计1.1系统结构有源标签在设计中除了需要考虑低成本、小型化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采取低功耗设计。RFID标签从整体结构上看,通常包括2个部分:控制端和射频端,因此在选择控制芯片和射频芯片时需要优先考虑其低功耗性能。本文在此基础上选择了MSP430($2.0250)F2012控制芯片和nRF24L01射频芯片;天线则选用了Nordic公司的PCB单端天线;标签采用3V-500mAh纽扣电池供电。系统工作在2.4GHz频段。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alt=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src=技术20

2、21/xkfl0ljp4dd2021.jpg2.2芯片选择及低功耗设计TI推出的MSP430系列单片机是16位Flash型RISC指令集单片机3,以超低功耗闻名业界。MSP430F2012芯片工作电压仅为1.83.6V,掉电工作模式下消耗电流为0.1A,等待工作模式下消耗电流仅为0.5A.本设计中,MSP430F2012被长时间置于等待工作模式,通过中断唤醒的方式使其短暂进入工作状态,以节省电能。MSP430F2012具有3组独立的时钟源:片内VLO、片外晶振、DCO.其中,片外时钟基于外部晶振;DCO由片内产生,且频率可调。显然,主系统时钟频率的高低决定着系统的功耗,尤其是选择了高速片外晶振

3、的情况下,因此,MSP430F2012提供了在不同时钟源间进行切换的功能。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实时重新配置基础时钟控制寄存器以实现主系统时钟和辅助系统时钟间的切换,既不失性能,又节约了能耗。MSP430F2012具有LPM0LPM4五种低功耗模式,合理的利用这五种预设的模式是降低MCU功耗的关键,本设计中,MSP430F2012在上电配置完毕后将直接进入LPM3模式,同时开启中断,等待外部中断信号。此外,由于MSP430F2012是一款多功能通用单片机,片内集成了较多功能模块,在上电配置时即停止所有不使用的功能模块也能起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nRF24L01是Nordic公司开发的2.4GHz超

4、低功耗单片无线收发芯片,芯片有125个频点,可实现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Mbps,工作电压为1.93.6V4。为了凸显其低功耗性能,芯片预置了两种待机模式和一种掉电模式。更值得一提的是nRF24L01的ShockBurstTM模式及增强型ShockBurstTM模式4,真正实现了低速进高速出,即MCU将数据低速送入nRF24L01片内FIFO,却以1Mbps或2Mbps高速发射出去。本设计正是利用了增强型ShockBurstTM模式,使得MSP430F2012即便在32768Hz低速晶振下也能通过射频端高速的将数据发射出去,既降低了功耗,又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系统防冲突和

5、应付移动目标能力。1.3电路设计本系统主要运用于RFID定位方面,除了简单的识别外,重点在于阅读器对标签信号强度的测量,因此阅读器与标签间不会有大数据量频繁的读写操作,在电路设计时可省略片外EEPROM.同时还可以省去稳压电路以节省静态电流消耗。硬件原理图如图2所示。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alt=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src=技术2021/qu5zhmcv4ek2021.jpg2.系统软件设计2.1软件流程本系统属于双向通信系统,标签在发送数据前处于监听状态,nRF24L01的接收功能被打开,同时MSP430F2012处于LPM3模式,直至接收到

6、阅读器广播的“开始指令,并通过中断将MSP430F2012唤醒。MSP430F2012被中断唤醒后开始判断指令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进入正常发送周期,否则返回LPM3模式。考虑到实时定位的需要,系统不能像一般的RFID标签那样仅仅进行有限次验证,本系统采用等间隔持续发送的模式,便于阅读器实时监测目标位置,系统设定的正常发送周期为500ms,由MSP430F2012的Timer_A定时,500ms定时开始后,标签ID通过SPI发送到FIFO,nRF24L01采用了增强型ShockBurstTM模式,发送失败则会继续重发,标签ID发送完毕后,MSP430F2012判断定时器是否超时,一旦超时则进入下

7、个发送周期,否则处于等待状态直至超时。当阅读器停止广播“开始指令,MSP430F2012重新进入LPM3模式以降低功耗。系统完整流程如图3所示。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alt=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src=技术2021/jc2jasj033m2021.jpg2.2防冲突设计nRF24L01自带载波检测功能,在发送数据前先转入接收模式进行监听,确认要传输的频率通道未被占用才发送数据,利用此功能可实现简单的硬件防冲突。考虑到本系统采用了500ms的统一发送间隔,在被定位目标众多的场合有可能发生识别冲突,因此需要在程序中合理的增加防冲突算法。ALOHA算

8、法主要用于有源标签,其原理就是,一旦信源发生数据包碰撞,就让信源随机延时后再次发送数据。考虑到程序的复杂性势必引起处理时间的增加,也会带来额外的能耗,本系统采用了较为简单的纯ALOHA算法,即在每个500ms计时周期内随机发送标签ID,这就需要在程序中插入一个随机延时,延时时长的选择通过一个随机值函数来实现,随机延时范围为0300ms.这种简单的防冲突算法既简化了指令,又能大幅降低冲突概率。另外,nRF24L01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单次发送一个数据包,单个数据包最大32bytes,假设标签ID为32bytes,以2Mbps速率发送一次ID的信号宽度(传输时间)约为100150s,

9、相对于500ms的整个定时周期而言微乎其微,但仍有可能出现发送饱和的状态,这时可以适当的延长计时周期以增加信道容量。较快的传输速率有助于移动目标的识别和定位,而较短的数据长度也能显着提高标签基于随机延时的防冲突能力,因此尽可能将标签ID的长度限制在32bytes以内。3.测试结果对于RFID系统而言,最重要的参数就是读取距离5和有效读取率。本次实验测试设备为标签3枚,阅读器一台,PC一台,阅读器基于MSP430F149($5.2425)和nRF24L01芯片设计,并通过RS232($780.5000)串口与PC进行通信。测试中,分别将3枚标签置于距离阅读器15m、30m、45m处,便签ID分别

10、为AABBCCDDFFFFFF01、AABBCCDDFFFFFF02、AABBCCDDFFFFFF03,每枚标签进行一小时(约7200次)连续读取测试。从表1测试结果看,30m以内为标签正常读取距离,可满足一般的室内应用,距离为45m时读取率则显着下降。由于天线的设计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6,通过改进标签的天线以获取较大输出功率,改进阅读器端天线接收灵敏度也能显着提高系统性能。620)this.style.width=620;border=0alt=基于低功耗RFID定位设计src=技术2021/lb1vzzpt5032021.jpg4.结束语本文对基于MSP430F2012和nRF24L01的有源RFID标签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2款芯片的低功耗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低功耗设计方案;结合了RFID定位的特点,介绍了有别于一般以识别为主要目的的标签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其软件设计流程;针对一般空间内被识别目标众多且常处于移动状态的特点,介绍了系统的防冲突能力。整个系统电路简单,尺寸小,功耗低,通过良好匹配的天线通信距离可达几十米,可以满足煤矿行业井下一般小范围空间内的定位需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