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ppt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317413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ppt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ppt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ppt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ppt课件新人教版.ppt(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4 24 诗词五首诗词五首 饮酒饮酒(其五)(其五)/陶渊明陶渊明春望春望/杜甫杜甫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李贺李贺赤壁赤壁/杜牧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李清照 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说起我国的诗歌,总有一种自豪感。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的确,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就以诗经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

2、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抒发情怀。这类诗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为“陶谢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味陶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味陶渊明渊明饮酒饮酒诗之美味吧诗之美味吧!饮饮酒酒 陶陶渊渊明明我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我

3、们学过陶渊明的哪些作品?1、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散文散文)2、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传记)(传记)3、归园田居归园田居 (田园诗)(田园诗)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365-365-427427),名潜,字渊明,),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卒后朋友私谥“靖节靖节”,故后人称,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靖节先生”。陶渊明今存诗歌陶渊明今存诗歌125125首,其中四首,其中四言诗言诗9 9首,五言诗首,五言诗116116首。他的首。他的五首诗可

4、大略分为两类:一类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田园诗人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陶渊明现存文1212篇,篇,其中辞赋其中辞赋3 3篇,韵文篇,韵文5 5篇,散文篇,散文4 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桃花源记。饮饮 酒(其五)酒(其五)陶渊明陶渊明结庐结庐/在在/人境,而无人境,而无/车马车马/喧

5、。喧。问君问君/何何/能尔,心远能尔,心远/地地/自偏。自偏。采菊采菊/东篱东篱/下,悠然下,悠然/见见/南山南山。山气山气/日夕日夕/佳,飞鸟佳,飞鸟/相与相与/还。还。此中此中/有有/真意,欲辨真意,欲辨/已已/忘言。忘言。按节奏诵读诗歌:按节奏诵读诗歌:结庐结庐在在人境人境,而而无无车马喧车马喧结庐结庐:构筑房舍。:构筑房舍。人境人境:人聚居的地方。:人聚居的地方。而而:却。:却。车马喧车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扰。: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名其居室为名其居室为“人境庐人境庐

6、”诗集为诗集为人人境庐诗草境庐诗草,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即取陶渊明诗意为名。问问君君何能何能尔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君君:诗人自称。:诗人自称。尔尔:这样。:这样。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二句承上两句设问设答。因为“心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地区。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受。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悠然见见南山南山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南山:庐山。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悠然见南山悠然见

7、南山”中中“见见”,有本子作,有本子作“望望”。苏轼说。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金 元好问元好问论诗论诗绝句绝句 有有有我之境有我之境,有,有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悠然见南山”、“寒阳澹澹起,白鸟悠悠

8、寒阳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物皆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山气日夕山气日夕佳,飞鸟佳,飞鸟相与还相与还山气:山气:南

9、山的气象南山的气象。日夕:。日夕:傍晚傍晚。相与:。相与:相伴。相伴。还:还:飞回巢。飞回巢。写南山美妙的晚景。写南山美妙的晚景。归去来辞归去来辞“鸟倦飞而知还鸟倦飞而知还”意思意思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是天色晚了,鸟尚且会“知还知还”,人当,人当然更应该然更应该“迷途知返迷途知返”。飞鸟晨出夕还,。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眷恋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自然的产物,也应顺应自然之理,生与,生与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大自然同生,死与大自然同体。此中此中有有真意真意,欲,欲辨辨已已忘言忘言此中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此地此时的情

10、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真意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生真谛。辨辨:辨识。:辨识。忘言忘言:不知怎样: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用言语表达。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总总 结:结:这首诗是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作者自叙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得的心境。“通章意在通章意在心远心远二字,二字,真意真意在此,在此,忘言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一切名象之可障

11、隔,又岂俗物之所妄干。”(王士祯王士祯古学千金谱古学千金谱)这首诗中,这首诗中,景、情、理三者巧妙结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合,达到,达到水乳交融水乳交融的境地,具有很强的的境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听读听读全诗,想全诗,想想这首诗想这首诗讲了几层讲了几层意思,分意思,分别写的是别写的是什么?什么?1 1至至4 4句为第句为第一层,一层,讲作者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偏僻幽静了。5 5至至1010句句为第二层,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物,

12、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无限的意趣。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陶渊明弃官归隐,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好,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的人格,渴望自由,总的特点是总的特点是“淡泊淡泊”,“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这在。这在当时来说,是当时来说,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反叛,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因此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要改选社会,消除污秽,不能单靠靠“归隐归隐”与与“独善独

13、善”,应该兼,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济天下,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社会活动。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从这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退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春望春望烽烽 fngfng 搔搔 soso 浑浑 h h n n 簪簪 znzn国国破破山山河河在在,城城春春草草木木深深。感感时时花花溅溅泪泪,恨恨别别鸟鸟惊惊心心。烽烽火火连连三三月月,家家书书抵抵万万金金。白白头头搔搔更更短短,浑浑欲欲不不胜胜簪簪。春春望望杜杜甫甫春春望望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安安史史之之乱乱爆爆发发后后,唐唐玄玄宗宗带带着着“倾倾国国”佳佳人人杨杨贵贵妃妃偷偷偷偷向向四四川川逃逃去去。三三月月,春春天天

14、又又来来到到了了长长安安城城,然然而而,国国家家的的春春天天已已不不复复存存在在,现现实实使使诗诗人人睹睹物物神神伤伤。诗诗人人将将自自己己的的所所见见所所感感,高高度度凝凝练练地地熔熔铸铸在在40个个字字里里,这这就就是是有有名名的的春春望望诗。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写望中所见,望中所见,虽然经历过战乱,国家动荡虽然经历过战乱,国家动荡不安、风雨飘摇,山河依旧,世不安、风雨飘摇,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到了春天,长安城的草事全非。到了春天,长安城的草木是葱郁如昔,由于战争的缘故,木是葱郁如昔,由于战争的缘故,人烟变得稀少,令人感到草木愈人烟变得稀少,令人感到草木愈

15、加地幽深,满目凄然。诗意形象加地幽深,满目凄然。诗意形象生动,生动,情感极其沉痛。情感极其沉痛。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不住悲怆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别而惊心。花鸟皆有人情。花鸟皆有人情。诗句表明诗人诗句表明诗人忧国忧民,忧国忧民,“感时感时”之之深,深,“恨别恨别”之切之切。情因景生,景随。情因景生,景随情移,诗人深沉的情移,诗人深沉的家国之思家国之思得到了充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分的表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16、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在,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消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迫切心情情,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很自然地使人共鸣。这两句反映了诗人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饱经忧患,忧国饱经忧患,忧国忧民,忧民,头发为之变白、稀疏,情境头发为之变白、稀疏,情境悲苦悲苦满头的白发越搔越短越少,满头的白发越搔越短越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

17、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白头白头”因因愁而生,愁而生,“搔搔”的动作是为了解愁,的动作是为了解愁,“更短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可见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息衰老,更增添一层悲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小结:前四句统在前四句统在“望望”字中,视线字中,视线由由近而远近而远,又又由远而近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视野从城到山河,再到花鸟。感情河,再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而强,步步推进。再逐步转入低首沉。再逐步转入低首沉思,过渡到后面的想念亲人,忧心忡思,过渡到后面

18、的想念亲人,忧心忡忡。全诗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情感强忡。全诗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情感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杂乱。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杂乱。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念家悲己的感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春望杜甫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 陆游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尚思为国戍(sh)轮台。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这两首诗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作业作业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出来。李贺李贺(790(790816)816),字,字长吉长吉,是,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李贺少年时诗人。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人称为遇,人称为“诗鬼诗

20、鬼”。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李贺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朗读课文朗读课文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李贺李贺黑云黑云 压城压城 城城 欲摧,甲光欲摧,甲光 向日向日 金鳞金鳞 开。开。角声角声 满天满天 秋色秋色 里,塞上里,塞上 燕脂燕脂 凝夜凝夜 紫。紫。半卷半卷 红旗红旗 临临 易水,霜重易水,霜重 鼓寒鼓寒 声声 不起。不起。报君报君 黄金黄金 台

21、上台上 意,提携意,提携 玉龙玉龙 为君为君 死。死。黑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金鳞开。开。1 1、黑云:比喻敌军。、黑云:比喻敌军。2 2、金鳞:鳞片状的铠甲。、金鳞:鳞片状的铠甲。译:敌军像乌云压境,像是要把城译:敌军像乌云压境,像是要把城楼压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楼压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下金光闪闪。分析课文分析课文角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燕脂凝夜紫。凝夜紫。1 1、角:号角。、角:号角。2 2、燕脂:即、燕脂:即“胭脂胭脂”。译: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译: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空;

22、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浓艳得近似紫色。半卷红旗半卷红旗临临易水,霜重鼓寒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声不起。1 1、临:动词,抵达。、临:动词,抵达。2 2、声不起:指鼓声低沉。、声不起:指鼓声低沉。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译: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声低沉。报君报君黄金台黄金台上意,提携上意,提携玉龙玉龙为君死。为君死。1 1、黄金台:燕昭王招纳贤士筑的台。、黄金台:燕昭王招纳贤士筑的台。2 2、玉龙:宝剑的代称。、玉龙:宝剑的代称。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译: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

23、愿为他血战到死!手执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1 1、本诗通过哪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本诗通过哪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明确:明确: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击敌人。合作探究合作探究2 2、归纳全诗主旨。、归纳全诗主旨。明确: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明确: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

24、定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风云。赤壁赤壁 杜牧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一首咏史诗。这是一首咏史诗。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所咏的赤壁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诗人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借题发挥,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走近杜牧杜牧(杜牧(803803约约852852),字

25、牧之,京兆万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人(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晚唐诗人。人谓之小杜谓之小杜,以别于以别于 少陵。少陵。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入朝,官至中书舍人。书舍人。全唐诗全唐诗编其诗入卷。编其诗入卷。咏史诗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过华清宫绝句、赤壁赤壁等颇多等颇多感慨,感慨,江南春江南春、泊秦淮泊秦淮、山行山行等,其等,其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生平详见赋体之形成。生平详见新唐书新唐书卷一六六。卷一六

26、六。有有樊川文集樊川文集。诗题解读诗题解读赤壁赤壁诗是杜牧在唐武宗会昌二年诗是杜牧在唐武宗会昌二年(842)至四年间出任黄州刺史时游赤壁矶作,)至四年间出任黄州刺史时游赤壁矶作,赤壁,其地有很多处,杜牧诗中的赤壁,并非赤赤壁,其地有很多处,杜牧诗中的赤壁,并非赤壁大战的赤壁,而是在湖北黄冈市,屹立长江滨,壁大战的赤壁,而是在湖北黄冈市,屹立长江滨,土石皆带血色,名赤壁山,又名赤壁矶或赤鼻矶。土石皆带血色,名赤壁山,又名赤壁矶或赤鼻矶。杜牧所写的杜牧所写的赤壁赤壁诗及宋人苏轼作前后诗及宋人苏轼作前后赤壁赤壁赋赋,皆借黄州赤壁矶以咏赤壁之战的史事。,皆借黄州赤壁矶以咏赤壁之战的史事。诗人有感于三国

27、时代的英雄成败,以地名为诗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以地名为题,怀古咏史,抒发感慨,题,怀古咏史,抒发感慨,寄希望统治者不要存寄希望统治者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有侥幸心理。折戟(折戟(j j)沉沙铁未销,)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古老的断戟沉落在江底泥沙中,一支古老的断戟沉落在江底泥沙中,流逝的岁月也未使它销蚀;自己拿起流逝的岁月也未使它销蚀;自己拿起磨出铮铮亮光的断戟,认出它是东吴磨出铮铮亮光的断戟,认出它是东吴破曹的遗物。破曹的遗物。翻译翻译东风不与周郎便,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援助,江南已假如东风不给周瑜援助,江南已是一片废

28、墟;美丽的大、小乔,只是一片废墟;美丽的大、小乔,只有永远被锁在铜雀台里。有永远被锁在铜雀台里。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这两句诗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曹操,历史将要重写。阅读理解阅读理解1.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戟沉沙铁未销2.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

29、雄。3.3.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什么内在联系?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赤壁赤壁的后两句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后两句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精彩的论史名句。中最精彩的论史名句。杜牧独出心裁的评论,认为周瑜不过杜牧独出心裁的评论,认为周瑜不过是依靠当时刮起的东风才得以火攻曹营是依靠当时刮起的东风才得以火攻曹营取胜,否则历史将是另一局面,这番议取胜,否则历史将是另一局面,这番议论,曲折有力地揭示出赤壁之战对三国论,曲折有力地揭示出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所起的作用。而且,杜牧好谈兵,鼎立所起的作用

30、。而且,杜牧好谈兵,有政治军事才能,怀抱用世之心,却郁有政治军事才能,怀抱用世之心,却郁郁不得志。因此贬低周瑜,正是郁不得志。因此贬低周瑜,正是宣泄自宣泄自己空有济世之才却生不逢时、无法建功己空有济世之才却生不逢时、无法建功立业的愤郁不平之情,立业的愤郁不平之情,在议论中在议论中凸现诗凸现诗人雄视古今的兀傲神情人雄视古今的兀傲神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赤壁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郁不平之气。李清照 李清照(李清照(1084108411551155)号号易安居士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南宋杰出女女文学

31、文学家家,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生赵明诚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32、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有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漱玉词辑本。辑本。渔家傲渔家傲 李清照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星河欲转千帆舞。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闻闻天语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学诗谩谩有惊人句。有惊人句。九万里风九万里风鹏鹏正举,正举,风休住,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蓬舟吹取三山去。去。解释:解释:星河星河:银河。:银河。帝所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居住的地方。天语天语:天帝的话语。:天帝的话语。我报路长嗟日暮我报路长嗟日暮:

33、路长路长,隐括屈原,隐括屈原离骚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将上下而求索”之意。之意。日暮日暮,隐括,隐括屈原屈原离骚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之意。嗟,慨叹嗟,慨叹。谩谩:徒,空。:徒,空。鹏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蓬舟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取:吹得。:吹得。三山三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传说中海上的三座仙山。“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描绘出一幅描绘出一幅仙境一

34、般的壮丽景色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星河星河”,即银河。意,即银河。意思是说,思是说,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天空连接着那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霞,这些云霞又是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和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胧朦。而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银河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中波涛汹涌,像要使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河中许许多多帆船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在滚滚的大浪中颠扑,风帆摆动得像在银河中起舞一样。虽然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

35、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的潜意识所促使的。“仿佛梦魂归帝所仿佛梦魂归帝所”“帝所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其实,这是人们在经历了这是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千辛万苦后所希望和追求的美好前途。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古代诗人往往设想自己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是从天上宫阙来的,所以在幻想美好的前途时也就往往说“归归帝所帝所”去。如苏轼的去。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说: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也

36、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也就是写他想回到天帝宫殿去。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那么,作者魂回帝宫去,情况怎样呢?赏析词句赏析词句“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她听见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她听见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

37、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她在若干年来的逃难生活中,多少事,凭谁诉?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这次竟然得到诉说的机会了。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说,意思是说,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我告诉天帝,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在已到了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作者借此

38、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徨忧虑的神态。下句,下句,“谩有谩有”,是,是“空有空有”或或“徒有徒有”的意思。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有,有李贺李贺南园十三首南园十三首中的中的“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处哭秋风”之意。两者像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之意。两者像

39、是对立,实则统一,是互为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因果的。那么,作者既然有这样苦衷,她希望怎样解脱呢?请看:脱呢?请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她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蓬舟”,像蓬,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

40、。“三山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作者为什么梦想到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三山中去?是否由于消极的游仙思想在作怪?不是的。从上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文的意思来看,是由于她感到“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句”。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才促使她这样想的。可见想的。可见她

41、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并非消极的,而是积极积极的,的,有现实意义的。有现实意义的。归纳归纳主主题题 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抒海天相接的图画;通过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自

42、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的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表达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对自由的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渴望,对光明的追求。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

43、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李清照本为李清照本为婉约派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读群书,记性特强,不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读群书,记性特强,不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

44、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回回如梦令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应是绿肥红瘦。一剪梅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月满西楼。花自飘零

45、水自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上心头。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雁过也,正伤心,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声声慢乌乌 江江 李清照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八咏楼题八咏楼 李清照李清照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春春 残残 李清照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1、背诵五首诗词。、背诵五首诗词。2、完成基础训练。、完成基础训练。3、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补充知识。、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补充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