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31576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一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7【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专题 周末培优每日周末培优每日一题一题【突破 1】多种史观看待古代中国经济1以文明史观把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1)从制作材料上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2)从制作方法上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3)从使用的动力上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4)从农具种类上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到多样性的变化。3以文明史观分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固定时间、地点,后打破限制。(

2、2)交易物品的变化:先以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转向市场。(3)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一般等价物贝、铜钱等货币。北宋时还出现纸币“交子” 。2 / 7(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突破 2】全面认识租佃关系1定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2过程(1)战国时期: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租佃现象比较普遍。(3)宋代: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主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租为主。 (4

3、)明清时期: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使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3)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宋代地租主要有分成租和定额租两种。(4)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占用权和使用权分离。4影响(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2)随着租佃制度的发展,佃农通过抗租、减租的斗争,争取到一些权利,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发展。3 / 7【突破 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1先秦的商业(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

4、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如商人祖师范蠡和后来成为秦相的吕不韦等。(2)战国时期,由于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重农抑商思想兴起。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该政策在战国时期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巩固了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3)对外贸易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3隋唐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并举,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水路商运和陆路商运十分发达;草市作用已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唐朝后期,夜市比较繁荣。4宋元时期宋朝时期城市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

5、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海外贸易发达。5明清商业的兴盛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4 / 7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夫漳、泉之通番也,其素所有事也,而今乃及福清。闽人之下海也,其素所习闻也,而今乃及宁波。宁波通番,于今创见。又转而及于杭州。杭之置货便于福,而宁之下海便于漳。以数十之货,得数百金而归,以百金之船,卖千金而返,此风一倡,闻腥逐膻,将通浙之人,弃农而

6、学商,弃故都而入海。 ”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漳州等地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B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明朝政府官员纵容走私行为D江浙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5 / 7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

7、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 “贩盐”者、 “屠狗”者、 “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摘编自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 19 世纪初已构成。罗肇前全

8、国统一市场形成于 19 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6 / 7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浙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

9、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2B【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 B 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 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 D 项。 3 【答案】 (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7 / 7(2)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3)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