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302509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6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心理学情绪理论.pptx(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情绪的认知理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的理论进展 情绪的经典理论本章内容1第1页/共34页2第2页/共34页你的反应?A.立即逃跑,然后感到害怕B.感到害怕,同时逃跑C.认为熊对自己有威胁,才逃跑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沙赫特的情绪归因理论3第3页/共34页詹姆斯-兰格理论威廉詹姆斯(1884)观点:“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卡尔兰格(1885)观点:“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情感就不存在了。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情感就不存在了。”“血管运动的混乱

2、、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真正的最初原因。真正的最初原因。”4第4页/共34页詹姆斯-兰格理论主要观点情绪是机体对外在刺激引起的自动生理反应感知之后产生的,是能被意识到的主观体验。强调外界刺激引起的周围器官反应对大脑中枢的反馈作用,强烈的情绪与骨骼肌的活动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自动反应密不可分。5第5页/共34页詹姆斯兰格理论理论图解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心跳、冷汗)情绪体验(恐惧感受)6第6页/共34页詹姆斯-兰格理论研究支持温度效应热室(33)

3、冷室(7)常温室(20 )回答问题、评价、电击考官 all sometime never7第7页/共34页詹姆斯-兰格理论不同的声音不同外周反应差异的知觉是否导致个体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没有外周生理反应的反馈,情绪照样出现,但反馈量与情绪强度有关。外周生理反应不是情绪的唯一来源。8第8页/共34页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主要观点情绪反应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情绪反应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都受丘脑控制。的,都受丘脑控制。皮层通常控制并抑制丘脑,但皮层通常控制并抑制丘脑,但当丘脑发出某种信息

4、时,皮层当丘脑发出某种信息时,皮层会放松控制。丘脑就能将情绪会放松控制。丘脑就能将情绪信息向两个方向传达(神经系信息向两个方向传达(神经系统和皮层后部),形成情绪感统和皮层后部),形成情绪感觉。情绪体验及其内脏症状是觉。情绪体验及其内脏症状是丘脑信息平行的效应。丘脑信息平行的效应。9第9页/共34页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理论图解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路遇暴徒)躯体感受器受到刺激神经兴奋传到大脑大脑将兴奋传到丘脑情 绪 表 达(恐惧反应)内脏和身体反应(心跳)10第10页/共34页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研究支持坎农的实验被剥除自主神经的猫对狗仍有情绪反应;切去大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表现出过分的愤怒

5、反应。丘脑切除后,反应消失。11第11页/共34页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不同的声音切除动物的全部丘脑,动物仍然有愤怒的情绪反应。只有切除后部下丘脑,情绪反应才会完全消失。切除动物的全部丘脑,动物仍然有愤怒的情绪反应。只有切除后部下丘脑,情绪反应才会完全消失。如果愤怒情绪的释放是丘脑摆脱皮层抑制结果,那么愤怒情绪反应应是连续和持久的。但实际上如果愤怒情绪的释放是丘脑摆脱皮层抑制结果,那么愤怒情绪反应应是连续和持久的。但实际上“假怒假怒”反应是暂时的。反应是暂时的。12第12页/共34页看到一位朋友迎面走来抬头微笑停下交谈看到一位朋友迎面走来你们你们刚吵刚吵过架过架生气?尴尬?焦虑?看到一位朋友迎面

6、走来你们你们是竞是竞争对争对手手妒忌+愤怒?自豪+尴尬?相同场景做出不同评价相同场景做出不同评价认知决定情绪认知决定情绪情绪的认知理论13第13页/共34页情绪的认知理论阿诺德评价兴奋理论 沙赫特认知归因理论 拉扎勒斯认知评价理论 认知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14第14页/共34页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理论观点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刺激评价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兴奋是情绪产生的最重要条件。情绪产生的过程评价补充知觉,并产生做某种事情的倾向。15第15页/共34页情绪产生的过程(阿诺德)刺激感受器丘脑大脑皮层(进行评定,形成态度)交感神经

7、内脏、血管感觉反馈到大脑皮层(获得情绪)例如:某个刺激,如果个体认为对自己有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有害,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16第16页/共34页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评价过程记忆是评价的基础,情感性记忆是过去评价与体验的再现,也会不断先修正现在的判断。评价链上的最后一环是想象,即对未来作出某些臆测。整个评价的过程相当复杂,而且是瞬时发生的。17第17页/共34页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实验支持赫斯(1960)的图片研究画面的类型画面的类型 瞳孔大小的改变(瞳孔大小的改变(%)男性男性女性女性孩子孩子+0.2+0.2+17.0+17.0带着孩子的带着孩子的母亲母亲+5.5+5.5

8、+24.5+24.5赤裸的男性赤裸的男性+7.0+7.0+20.0+20.0赤裸的女性赤裸的女性+18.0+18.0+5.0+5.0自然景色自然景色-7.0-7.0+1.6+1.618第18页/共34页沙赫特的认知归因理论理论观点情绪的产生归结于三个因素情绪的产生归结于三个因素刺激因素刺激因素生理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反馈,也,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的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的情境情境进行进行的的认知评价认知评价。Stanley Schachter,1922-1997Stanley Schachter,1922-199719第19页/共34页沙赫特的认

9、知归因理论理论图解个体根据经验和情景线索对生理唤起加以解释,个体根据经验和情景线索对生理唤起加以解释,由此产生特定情绪。由此产生特定情绪。20第20页/共34页甲组乙组丙组肾上腺素会出现心悸、颤抖、发烧等现象身体会发抖、手脚有点发麻,不会产生别的反应不作任何说明实验依据21第21页/共34页实验依据讨论与结论甲组被试知道引起生理唤醒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甲组被试知道引起生理唤醒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药物作用,环境因素药物作用,环境因素无论愉快或愤怒,同无论愉快或愤怒,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他们没有任何情绪反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因此他们没有任何情绪反应。应。乙丙两组被试体验到的发抖、心跳、发热等生乙丙两组被

10、试体验到的发抖、心跳、发热等生理反应没有合理的解释,把生理唤醒同愉快理反应没有合理的解释,把生理唤醒同愉快(或愤怒)联系起来,得到了新的解释,表现(或愤怒)联系起来,得到了新的解释,表现了相应的情绪行为。了相应的情绪行为。结论:在环境作用(刺激因素)和生理唤醒结论:在环境作用(刺激因素)和生理唤醒(生理因素)的基础上,有(生理因素)的基础上,有认知因素认知因素的参与,的参与,才能决定情绪。才能决定情绪。22第22页/共34页情绪唤醒实验:危桥上的约会 为什么会一见钟情?为什么会一见钟情?美丽的女性,走在吊桥上的被试比走在结实桥美丽的女性,走在吊桥上的被试比走在结实桥上的被试更多的给女性打电话。

11、上的被试更多的给女性打电话。把走在吊桥上的焦虑解释为性吸引的第一个阶把走在吊桥上的焦虑解释为性吸引的第一个阶段。把外在的提示作为生理感觉的解释。段。把外在的提示作为生理感觉的解释。23第23页/共34页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理论观点情绪同时具有环境、生理和认知、行为等多种成分。不能只根据主观体验情绪同时具有环境、生理和认知、行为等多种成分。不能只根据主观体验来确定情绪。来确定情绪。情绪的发生来自环境信息;情绪的发生来自环境信息;情绪依赖于短时或持续的评价;情绪依赖于短时或持续的评价;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情绪是一种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中心主题:认知评价中心主题:认知评价在情绪活动中,

12、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这个反应通过认知评价决定和完成。这个反应通过认知评价决定和完成。重要部分:应对重要部分:应对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处理被评价为超出个人应变能力的情境的努力。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处理被评价为超出个人应变能力的情境的努力。通过直接的行动来处理威胁或危害。通过直接的行动来处理威胁或危害。涉及再评价,是没有任何直接行动卷入的纯粹的认知过程。涉及再评价,是没有任何直接行动卷入的纯粹的认知过程。24第24页/共34页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及其程度。对自己情绪和行为反应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对自身反应

13、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涉及能否控制刺激事件及控制程度。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评价层次25第25页/共34页情绪与评价26第26页/共34页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一)情绪是动机系统情绪是分立的,存在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情绪具有动机特征。存在10种基本情绪组成人类动机系统,即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害羞与胆怯。每种基本情绪在组织、动机和体验有其独特性。不同情绪具有不同内部体验,后者会对认知与行为产生不同影响。情绪过程与有机体内部动态平衡、内驱力、知觉与认知相互影响。27第27页/共34页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二)情绪与人格系统人格系统有6 6个内部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14、: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人格的情绪要素是一个内在关联、以层次组织的系统,情绪间存在规律性关系。这些关系结合起来,形成类似人格特质或人格类型。所有情绪都具有共同的成分,具有普遍性与灵活性,影响人格的其它子系统。P.S.P.S.:情绪与认知的最大区别在于情绪具有动力性,“纯”认知不具有动力性。情绪组织并驱动认知与行为,认知赋予情绪特殊、具体的含义,并帮助界定情感-认知结构。28第28页/共34页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情绪激活的四种途径29第29页/共34页面部表情反馈学说理论假设情绪活动首先会引起面部表情的内在程序化改变,然后面部的感觉会给大脑提供一些线索

15、,帮助人们确定自己体验到的情绪。脸上的肌肉变化能引发相应的内心情感。相关研究艾克曼生理机制当人们做出表情时会带动肌肉,以一定方式相互连接的神经细胞把肌肉运动传给大脑,产生相应情绪。情绪的完整机制是大脑各级水平的神经活动、面部肌肉运动和面部-大脑反馈以及情绪体验和整合活动。情绪体验的产生依赖于面部肌肉精细分化的表情模式的快速、具体的反馈。30第30页/共34页对传统理论的评价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詹姆斯詹姆斯兰格: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31第31页/共34页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32第32页/共34页Thank You!第33页/共3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4页/共3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