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课件1新版粤教版.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302116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课件1新版粤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课件1新版粤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课件1新版粤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3.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课件1新版粤教版.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第二节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与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一、话说沧海桑田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和 。2.1912年,德国科学家 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3.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 引起的。4.世界主要板块有:、和 。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魏格纳板块运动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二、认识火山、地震5.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 ,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

2、、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 活动和 。6.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 火山地震带和 火山地震带。稳定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活跃火山地震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大陆漂移假说1.主要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经过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精巧点拨精巧点拨精巧点拨精巧点拨精巧点拨精巧点拨2.重要证据:古地层的相似性,如非洲与南美洲。生物化石的相同性,如非洲与南美洲相同地层中都发现了海牛、鸵鸟的化石。二、板块构造学说1.主要内容: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如图3-2-2

3、所示)。它们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使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精巧点拨精巧点拨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2.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的地理现象:(1)红海在扩大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在不断张裂。(2)地中海在缩小地中海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在不断挤压。(3)喜马拉雅山脉在升高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精巧点拨精巧点拨(4)日本地震很多,英国地震很少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所以火山和地震频

4、繁;而英国位于欧亚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所以很少地震。精巧点拨精巧点拨知识点:话说沧海桑田 1.下列属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水土流失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运动乱砍滥伐森林填海造陆A.B.C.D.C同步训练同步训练2.下列关于沧海桑田变迁的叙述,错误的是()A.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质时期这里曾经是海洋B.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C.东海海底的古河流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D.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同步训练同步训练B3.科学家发现了一些事例,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A.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

5、物化石 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C.有些岛屿涨潮淹没,退潮露出D.极地发现煤田4.“沧海桑田”这个成语说明了()A.海陆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B.地形是静止不动的C.农田不能变成大海 D.高山是永恒不变的同步训练同步训练CA5.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同步训练同步训练B6.根据大陆漂移假说,图3-2-3的四幅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同步训练同步训练D7.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学者是()A.牛顿B.魏格纳 C.哥白尼

6、 D.哥伦布8.众所周知,煤炭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科学家在号称“世界寒极”的南极洲上发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说明了()A.美国在南极进行煤矿资源的储藏B.南极洲曾有火山喷发,形成了煤矿C.南极地区原来是广阔的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形成了煤矿D.南极大陆曾经处在温带,上面有广大的森林分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BD9.图3-2-4中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同步训练同步训练A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甲、丙两大洲从未有过相连一体的时候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0.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证据的有()非洲和南美洲有相同的古老

7、地层非洲和南美洲都有不能漂洋过海的海牛和鸵鸟 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B.C.D.D知识点:认识火山、地震读图3-2-5,完成1113题。同步训练同步训练D同步训练同步训练知识点:辽阔的四大洋11.图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板块是()A.B.C.D.12.2016年9月12日韩国(甲处)发生了5.8级地震,造成地震的原因可能是()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B.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C.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 D.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碰撞挤压DC13.图中板块的名称是()A.北美板块 B.欧亚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14.“印尼大地震

8、”“汶川大地震”“智利大地震”“日本大地震”人们戏言“地球进入了地震模式”,下列关于地震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 B.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 C.是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D.主要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同步训练同步训练CA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3-2-6所示),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据此完成1516题。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A.张裂B.碰撞C.挤压D.消亡1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B.红海不断扩张C.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D.太

9、平洋不断缩小同步训练同步训练AB17.2016年4月16日,日本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关于其成因,下列表示正确的图形是()同步训练同步训练D18.2016年5月11日,我国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发生了5.5级地震,此次地震最有可能是欧亚板块与哪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19.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同步训练同步训练BC同步训练同步训练20.假如你正在五楼的教室里上课,突然发生地震,感到桌子、椅子、风扇等摇晃得厉害,这时下列同学的行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争先恐后夺

10、门而逃 B.双手抱头,躲到桌子下 C.靠墙角的同学在墙角躲避D.安全躲避,等地震过后在老师的安排下有计划地逃到开阔地带A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7年1月10日23时27分,在所罗门群岛(161E,10S)发生了6.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所罗门群岛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该群岛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 (灾害)侵袭。(2)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原因是我国位于 、和 三大板块交界处。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南太平洋印度洋海啸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北美洲(3)结合上图

11、及所学知识分析,将来A、B哪一处海域的面积将会缩小,为什么?同步训练同步训练A海域面积将会缩小,这是因为A位于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由图可见这两大板块处于俯冲碰撞的运动状态。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两大地震带的名称。A:火山地震带;B:火山地震带。(2)表格所示四次地震均位于图中 (填字母)火山地震带上。(3)日本是地震频发国家,所以日本人的防震意识很高,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在地震时用的救生包。请你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救生包里该放哪些物品。(至少列举三种)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B手套、口罩、矿泉水、哨子、手电筒、剪

12、刀、雨衣、压缩饼干、常用药品等。(言之有理,列举三种即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编后语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

13、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的“隐患”。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记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2023/2/15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35thank you!thank you!2023/2/15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