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有机纤维.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987634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有机纤维.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碳纤维有机纤维.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纤维有机纤维.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有机纤维.pptx(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实现结构复合材料的轻质高强?第1页/共49页第4章 新型增强体材料第2页/共49页主要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碳化硅纤维、有机物纤维等。碳纤维玻璃纤维碳化硅纤维芳纶纤维常见纤维增强材料第3页/共49页碳纤维概述碳纤维概述 制造史制造史100多年;多年;1880年,爱迪生,天然植物纤维,灯丝。次年,碳膜;年,爱迪生,天然植物纤维,灯丝。次年,碳膜;1909年,碳纤维,惰性气体,年,碳纤维,惰性气体,2300,石墨纤维;,石墨纤维;20世纪世纪50年代,美国,年代,美国,人造丝人造丝(黏胶纤维、醋酸纤维)(黏胶纤维、醋酸纤维)1959年,日本年,日本,聚丙烯腈聚丙烯腈,1969年,工业化生产;年,

2、工业化生产;1963年,日本年,日本,石油沥青石油沥青,1970年,工业化生产。年,工业化生产。两次技术飞跃:u 第一次:1964年以后,英美开发出热牵伸法,使聚丙烯腈碳化纤维性能突破性提高。u 第二次:日本东丽公司发明聚合催化环化原纤维,改变传统工艺,周期短、产量高。第4页/共49页 碳纤维是一个通用名称碳纤维是一个通用名称,如聚丙烯腈,如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黏胶基碳纤维、黏胶(rayon)基碳纤维和沥青基碳纤维和沥青(pitch)基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构成的基碳纤维,主要由碳元素构成的纤维纤维。石墨层片的石墨层片的堆叠厚度堆叠厚度及其与纤维轴的及其与纤维轴的取向取向不同,使碳纤维性

3、能不同,使碳纤维性能不同。不同。l 石墨碳具有各向异性;l 沿六方层平面方向的杨氏模量为1000 GPa;l 沿垂直层面方I句的杨氏模量仅为35 GPa。石墨碳的特性:碳纤维概述第5页/共49页主要步骤:主要步骤:1、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不熔化处理或预氧化处理不熔化处理或预氧化处理)。防止先驱丝在后。防止先驱丝在后来的高温处理中熔融或粘连。来的高温处理中熔融或粘连。2、碳化热处理碳化热处理。除先驱丝中非碳元素。除先驱丝中非碳元素。3、石墨化热处理、石墨化热处理。高温加热,使碳变成石墨结构,以改善。高温加热,使碳变成石墨结构,以改善在第在第2步骤中所获得的碳纤维的性能。步骤中所获得的碳纤维的

4、性能。(1)碳纤维的制造 为了使碳纤维具有高模量,需改善石墨晶体或石墨层片的取向。因此,必须在每个步骤中实施严格的控制牵伸处理。牵伸力量过小,择优取向不充分;牵伸力量过大,纤维过细过长,甚至断裂。第6页/共49页(a)聚丙烯腈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7页/共49页(1 1)聚丙烯腈先驱丝碳)聚丙烯腈先驱丝碳(PAN)(PAN)纤维的制造纤维的制造 聚丙烯腈特性:聚丙烯腈特性:PAN PAN,受热分解不熔融;,受热分解不熔融;原纤维制备工艺:原纤维制备工艺:湿法喷丝、干法喷丝,不能熔融喷施;湿法喷丝、干法喷丝,不能熔融喷施;原纤维为共聚物:原纤维为共聚物:丙烯腈(丙烯腈(9696)丙烯酸甲酯

5、(丙烯酸甲酯(3 3),),亚甲基丁二酸(即依康酸,亚甲基丁二酸(即依康酸,1 1););生产工艺流程:稳定化处理:PAN先驱丝,氧化气氛,200300。牵引力随温度升高由大至小分段施加。施加牵伸力目的在于使纤维产生择优取向,提高强度和模量。(a)聚丙烯腈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8页/共49页碳化处理碳化处理 高纯氮气高纯氮气中,中,慢速加温慢速加温(10001500),使纤维进行,使纤维进行热分解热分解,逐渐形成逐渐形成近似石墨的循环层面结构近似石墨的循环层面结构,使大部分非碳原子,使大部分非碳原子(如如N、O、H)以分解物形式被排除,所获得的碳纤维中含碳量达到以分解物形式被排除,所获得

6、的碳纤维中含碳量达到90以上。以上。慢速加热碳化总时间为25min,各阶段的主反应为:300400,线型高聚物断链和开始交联;400700,氢碳之比值剧烈下降,碳含量逐渐增多;600以上,氮碳和氧碳之比值减少,形成碳素缩合 环,且缩合环的环数逐渐增大;7001300,逐渐形成碳素环状结构并长大。碳化处理后,纤维中碳原子的存在状态:六角形网格、狭长带状的石墨层平面,形成微纤;微纤平行于纤维轴取向,形成织构。(a)聚丙烯腈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9页/共49页石墨化处理石墨化处理 氩气,氩气,3000,碳石墨结晶。继续施加牵伸力,石墨晶,碳石墨结晶。继续施加牵伸力,石墨晶体的六角层平面平行于纤

7、维轴取向。体的六角层平面平行于纤维轴取向。T石墨化程度石墨化程度,纤维模量,纤维模量,裂纹及缺陷,裂纹及缺陷,强度,强度。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高强型高强型(包括包括HS型、型、HT型、型、C1型型)高模型高模型(包括包括HM型、型、C3型型)强度与模量水平匹配的强度与模量水平匹配的A型碳型碳(石墨石墨)纤维。纤维。(a)聚丙烯腈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10页/共49页碳纤维强度/模量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规律(a)聚丙烯腈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11页/共49页 纤维素:天然高分子,纤维形式存在,棉纤维。熔融前会分纤维素:天然高分子,纤维形式存在,

8、棉纤维。熔融前会分解。碳纤维解。碳纤维 小,结晶取向度极低,不连续,成本高。小,结晶取向度极低,不连续,成本高。人造黏胶丝:木材、棉籽或甘蔗渣等为原料,提纯,一步法人造黏胶丝:木材、棉籽或甘蔗渣等为原料,提纯,一步法或连续法制黏胶,湿法纺丝,连续纤维束,热固性聚合物。或连续法制黏胶,湿法纺丝,连续纤维束,热固性聚合物。黏胶丝转化成碳纤维所涉及的工艺与PAN系相似:首先 将黏胶原丝,氮气中热解,以1050h的速率升温至100400,在空气或氧中完成稳定化处理;再以 100h的速率加热至900 然后 以更高的升温速率加热至接近1500进行碳化处理,最后 加热至2500以上进行石墨化处理。(b)纤维

9、素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12页/共49页结构、力学以及组成特点:结构、力学以及组成特点:横截面大多数呈山轮状。横截面大多数呈山轮状。经过生产工艺的革新,黏胶基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分别为经过生产工艺的革新,黏胶基碳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分别为2.8 GPa和和350 GPa,断裂伸长为左右。,断裂伸长为左右。碱金属含量低碱金属含量低(小于小于100*10-6),而,而PAN基碳纤维的碱金属含基碳纤维的碱金属含量高。量高。(3 3)沥青基碳)沥青基碳(石墨石墨)纤维的制造纤维的制造 原料:石油沥青、煤沥青和聚氯乙烯沥青;原料:石油沥青、煤沥青和聚氯乙烯沥青;各向同性沥青和各向同性沥青和各向异性沥青各

10、向异性沥青。在不熔化处理之前经过前处理而获得的含有液晶的各向异性沥青,称为中间相(或液晶相)沥青。(b)纤维素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13页/共49页 沥青可纺性沥青可纺性原料具有流变性原料具有流变性分子结构、平均分子量、分子分子结构、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量分布熔体粘度、熔化温度熔体粘度、熔化温度熔纺温度、纺丝速度熔纺温度、纺丝速度 沥青纺丝沥青纺丝:传统的熔融纺、喷射纺或离心纺。:传统的熔融纺、喷射纺或离心纺。各各 向向 异异 性性:多相结构和高黏性,纺丝需要高温和高速度:多相结构和高黏性,纺丝需要高温和高速度;中间相沥青中间相沥青:热塑性,:热塑性,氧化胶联,热固性。氧化胶联,热固性

11、。制造工艺:熔融纺丝稳定化处理碳化处理(惰性气体、2000)石墨化处理(氩气、25003000)(b)纤维素先驱丝碳(石墨)纤维的制造第14页/共49页 碳纤维的性能碳纤维的性能(1)力学性能)力学性能 Willans,碳键键能和密度,石墨,碳键键能和密度,石墨E0-180GPa,石墨层片方向杨,石墨层片方向杨氏模量值的氏模量值的18。杨氏模量与固有弹性模量,微晶沿纤维轴的取向度杨氏模量与固有弹性模量,微晶沿纤维轴的取向度Z0有关。有关。轴向拉伸强度与取向度轴向拉伸强度与取向度Z0、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K和结晶厚度和结晶厚度Lc有关。有关。E0(-Z0)-1 (1)K(-Z0)(Lc)-

12、1 (2)(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15页/共49页对于不同纤维对于不同纤维(HT,HM)(HT,HM),实际强度与弹性模量具有以下关,实际强度与弹性模量具有以下关系:系:1、HT0.014)E 2、HM0.0063)E 对于理想取向(石墨微晶的六角层平面与碳纤维的轴线方向平行),q=1.对于各向同性,q=0(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16页/共49页l高拉伸强度高拉伸强度,中等模量的中等模量的(200300GPa)的高强碳纤维的高强碳纤维(HT);l高杨氏模量高杨氏模量(400GPa)的高模量纤维的高模量纤维(HM);l极高或超高拉伸强度的碳纤维极高或超高拉伸强度的碳纤维(SHT)

13、和超高模量碳纤维和超高模量碳纤维(SHM);l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具有相当高的模量和较低的强度(约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具有相当高的模量和较低的强度(约2GPa),复合材料增强体;各向同性,磨檫材料或填料。,复合材料增强体;各向同性,磨檫材料或填料。PAN基碳纤维包括一系列产品:(2)碳纤维的物理性能密度:3;HMHT;中间沥青PAN黏胶纤维(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17页/共49页不同先驱体碳纤维与石墨晶体性能的比不同先驱体碳纤维与石墨晶体性能的比较较先驱体先驱体密度密度gcmgcm3 3杨氏模量杨氏模量GPaGPa电阻率电阻率1010-4 4 cmcm粘胶基粘胶基1.661.6639039

14、01010聚丙烯腈基聚丙烯腈基1.741.742302301818沥青基:沥青基:LTLT1.601.604141100100HTHT1.601.6041415050中间相基:中间相基:LTLT2.12.13403409 9HTHT2.22.26906901.81.8单晶体石墨单晶体石墨2.252.25100010000.400.40(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18页/共49页热性质:热性质: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的碳纤维具有两个基本的热膨胀系数,平行纤热膨胀系数,各向异性的碳纤维具有两个基本的热膨胀系数,平行纤维轴向(维轴向(0)和垂直纤维轴向()和垂直纤维轴向(0)。比热容,约比热容,约

15、0.7J/(gK),HT,HM差别不大;差别不大;热导率热导率(沿碳纤维轴方向沿碳纤维轴方向),Kf=K/f,T、Kf。(3)碳纤维的化学组成与性能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含碳9396,含N47。聚丙烯腈基石墨化纤维的含碳99,含N量近似为1。沥青基石墨化纤维的含碳98。吸水量为003;耐化学药品性属于优异品级。空气中,大于400时,开始出现明显氧化。非氧化气氛下耐热性突出。(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19页/共49页u碳纤维具有摩擦系数低碳纤维具有摩擦系数低(HM型比型比HT型的更低型的更低);u耐低温性能良好耐低温性能良好(在液氮温度下也不脆化在液氮温度下也不脆化)、耐油、抗辐射、能吸、耐油、

16、抗辐射、能吸收有毒气体和减速中子等特性。收有毒气体和减速中子等特性。(4)碳纤维的应用 碳纤维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构件和体育用品中。1966年起,飞机和人造卫星的非主承力结构件(碳纤维环氧)、火箭喷嘴和鼻锥;1973年起,钓鱼竿、高尔夫球棍及其他体育用品;1979年起,碳纤维与玻璃纤维或芳纶昆杂增强环氧或聚酯树脂在汽车等产业上试用;医学领域,医疗器械和人体植入物。(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20页/共49页碳纤维增强金属,开发阶段;成本高、工艺不稳定;碳纤维增强金属,开发阶段;成本高、工艺不稳定;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 碳纤维增强氧化硅碳纤维增强氧化硅:弯曲

17、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断裂:弯曲强度高、弹性模量高、断裂韧性高、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低、摩擦系数;韧性高、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低、摩擦系数;航天航空工业材航天航空工业材料。料。碳碳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防热板、发动机叶片、火箭喷管喉:防热板、发动机叶片、火箭喷管喉衬以及导弹、航天飞机上的其他零部件。衬以及导弹、航天飞机上的其他零部件。l 提高强度(强度达到理论值的10);l 开发高断裂延伸率、高强度的碳纤维。l 降低碳纤维的成本,制造大丝束碳纤维和发展沥青基碳纤维等。(5)今后研究方向(1)碳纤维的制造、应用及发展第21页/共49页4.2 有机纤维有机纤维 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指导思想:C-C键具有高强

18、度,聚合物大的线性分子链的主链键具有高强度,聚合物大的线性分子链的主链沿纤维轴沿纤维轴向排列向排列,会获得高强度和高模量。,会获得高强度和高模量。代表代表:芳纶和聚乙烯芳纶和聚乙烯芳纶芳纶4.2.1.1 概述概述 芳纶芳纶(aramid-fiber)是由是由芳香族芳香族-聚酰胺树脂聚酰胺树脂 纺成的纤维,国外称为芳纺成的纤维,国外称为芳酰胺纤维,我国称为芳纶。酰胺纤维,我国称为芳纶。第22页/共49页(1)芳香族聚酰胺树脂芳香族聚酰胺树脂 凡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链由芳香环和酰胺键构成,凡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链由芳香环和酰胺键构成,85以上酰胺以上酰胺基直接键合在芳香环上,每个重复单元的酰胺基中的基直接

19、键合在芳香环上,每个重复单元的酰胺基中的氮原子氮原子和和羰基羰基直接与芳香环中的碳原子相连接并置换其中一个氢原子的聚合物,直接与芳香环中的碳原子相连接并置换其中一个氢原子的聚合物,称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称为芳香族聚酰胺树脂。美国朴邦公司美国朴邦公司20世纪世纪70年代初生产芳纶年代初生产芳纶,1982年年2万吨万吨/年。年。目前,美、日、俄罗斯、荷兰等都能生产芳纶。目前,美、日、俄罗斯、荷兰等都能生产芳纶。我国我国80年代初年代初,聚对苯甲酰胺聚对苯甲酰胺(PBA)纤维,芳纶纤维,芳纶I(14);中期,;中期,PPTA纤维,芳纶纤维,芳纶(1414)(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3页

20、/共49页(2)芳酰胺纤维的分类 包括:全芳族聚酰胺纤维(Aramid)和杂环芳族聚酰胺纤维。主要实用品种: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美国杜邦;聚对苯甲酰胺(PBA),美国杜邦;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Technora),日本帝人公司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CBM)和APMOC纤维,俄罗斯。4.2.1.2 PPTA纤维 (1)PPTA树脂和纤维的制备(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4页/共49页PPTAPPTA纤维的制备:纤维的制备:原料原料 对苯二胺对苯二胺(PPD)(PPD)单体单体 强极性溶剂强极性溶剂(如含有如含有LiCILiCI或或CaCl2CaCl2增溶剂的增溶剂的N-N-

21、甲基甲基 吡咯烷酮即吡咯烷酮即NMPNMP体系体系)制备方法:低温溶液缩聚法或直接缩聚反应。制备方法:低温溶液缩聚法或直接缩聚反应。(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5页/共49页PPTA的合成的合成 PPTA的原料为对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胺、强极的原料为对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胺、强极性的酰胺类溶剂性的酰胺类溶剂(二甲基乙酰胺或六甲基磷酸胺二甲基乙酰胺或六甲基磷酸胺)。选用强极性的酰胺类溶剂,是为了将开始生成的选用强极性的酰胺类溶剂,是为了将开始生成的聚合物留在溶液中。聚合物留在溶液中。合成后,生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合成后,生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PTA聚合物经过纺丝和热处理,制

22、得PPTA纤维。(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6页/共49页(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7页/共49页(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8页/共49页纺丝纺丝 纺丝液由纺丝液由浓硫酸浓硫酸与与PPTAPPTA组成,配成的液晶溶液称为明胶。组成,配成的液晶溶液称为明胶。配比为配比为PPTA/PPTA/硫酸硫酸=20/100=20/100,PPTAPPTA在浓硫酸中物呈一维取向有序排在浓硫酸中物呈一维取向有序排列。列。纺丝有湿纺、干喷和干喷纺丝有湿纺、干喷和干喷湿纺三种方法湿纺三种方法。湿纺湿纺是将明胶经针孔挤出,进入冷凝液体中快速冷却,最后是将明胶经针孔挤出,进入冷凝

23、液体中快速冷却,最后在惰性气体中热处理;在惰性气体中热处理;干喷干喷是将明胶由喷丝嘴喷出,经过一段空气快速拉伸使分子取是将明胶由喷丝嘴喷出,经过一段空气快速拉伸使分子取向,最后进行热处理;向,最后进行热处理;干喷干喷湿纺湿纺工艺是最常用的方法。工艺是最常用的方法。(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29页/共49页纺丝时,在剪切力作用纺丝时,在剪切力作用下,下,PPTA极易沿作用极易沿作用力方向取向。采取干喷力方向取向。采取干喷湿纺法液晶纺丝工艺,湿纺法液晶纺丝工艺,可抑制纤维中产生卷曲可抑制纤维中产生卷曲或折叠链,使分子链沿或折叠链,使分子链沿纤维的轴向进一步高度纤维的轴向进一步高度取向,

24、形成几乎为取向,形成几乎为100的次晶结构。的次晶结构。干喷-湿纺工艺的过程是:041cm100(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0页/共49页 (3)芳纶的性能 l 密度小(1.44g/cm3)l 比强度高(高于碳、硼纤维)l 韧性好、抗冲击性好、加工性好。l 压缩强度不高(为拉伸强度的1/5)l 剪切强度不高(为拉伸强度的1/17)。优异特性还包括:u 热稳定、耐火、不溶、真空中长期使用温度为160u 温度低至-60也不变脆,玻璃化转变为250400;u 膨胀系数低(300以下为负值)u 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性(不耐强酸、强碱)u 耐疲劳、耐磨、电绝缘、透电磁波。(2)有机纤维的制造

25、、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1页/共49页芳纶的主要不足包括:芳纶的主要不足包括:耐光性差,暴露于可见光和紫外线时会产生光致降解,使其力学性能下降和颜色变化,用高吸收率材料对Kevlar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作表面涂层,可以减缓其光致降解;溶解性差;抗压强度低;湿性强,吸湿后纤维性能变化大,因此应密封保存,在制备复合材料前应增加烘干工序。(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2页/共49页聚对苯甲酰胺(聚对苯甲酰胺(PBA)纤维)纤维(1)PBA树脂的合成树脂的合成 以以对氨基甲苯甲酰氯盐酸盐对氨基甲苯甲酰氯盐酸盐或或亚硫酸胺苯甲酰氯亚硫酸胺苯甲酰氯在在有机极性溶剂有机极性溶剂中经中经低温缩聚低温缩聚

26、可以得到可以得到PBA树脂。树脂。另一种方法是由另一种方法是由对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以为原料,以吡啶的吡啶的N-磷酸盐磷酸盐为催化剂,在为催化剂,在极性有机溶剂中直接缩聚极性有机溶剂中直接缩聚而成。而成。PBA溶液可以直接纺丝,也可制成粉末,将粉末溶于溶溶液可以直接纺丝,也可制成粉末,将粉末溶于溶剂配成向列型液晶再纺丝。剂配成向列型液晶再纺丝。为得到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最好用干喷为得到高强度、高模量纤维,最好用干喷-湿纺法。湿纺法。(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3页/共49页(3)PBA纤维的性能纤维的性能(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4页/共49页芳族共聚纤维芳

27、族共聚纤维 采用新的二胺或第三单体合成新的芳族聚合物是提采用新的二胺或第三单体合成新的芳族聚合物是提高芳纶性高芳纶性 能的重要途径。这种改进的芳族纤维主要包能的重要途径。这种改进的芳族纤维主要包括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括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technora)和聚对芳酰胺苯并和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咪唑(CBM)纤维。纤维。(1)(1)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 对位芳酰胺共聚物是由对苯二甲酰氯与对苯二胺及对位芳酰胺共聚物是由对苯二甲酰氯与对苯二胺及第三单体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在二氨基二苯醚在N,N-二甲基乙酰胺等二甲基乙酰胺等溶剂中低温缩聚而成。共聚物溶液中和后直接进行湿法溶剂中低

28、温缩聚而成。共聚物溶液中和后直接进行湿法纺丝和后处理,得到各种纺丝和后处理,得到各种technora产品。产品。(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5页/共49页(2)(2)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纤维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纤维 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CBM)属芳杂环共聚物,一般属芳杂环共聚物,一般认为认为CBM是在原是在原PPTA的基础上引入的基础上引入对亚苯基苯并咪唑杂对亚苯基苯并咪唑杂环二胺环二胺,经经低温缩聚低温缩聚而成的而成的三元共聚芳酰胺体系三元共聚芳酰胺体系,纺丝后纺丝后再经高温热拉伸;再经高温热拉伸;APMOC是是PPTA溶液溶液和和CBM溶液溶液以一定比例混合抽以一

29、定比例混合抽丝而得到的一种丝而得到的一种“过渡结构过渡结构”,这种,这种“过渡结构过渡结构”兼有结兼有结晶形刚性分子和非晶形分子的某些特征。通过纤维结构的晶形刚性分子和非晶形分子的某些特征。通过纤维结构的改变和后处理工艺的调整,可得到一系列性能不同的改变和后处理工艺的调整,可得到一系列性能不同的APMOC产品。产品。(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6页/共49页4.2.1.5 芳纶的应用与展望芳纶的应用与展望 芳纶可应用于芳纶可应用于先进复合材料、防弹制品、缆绳、建材、先进复合材料、防弹制品、缆绳、建材、传送带、特种防护服装、体育运动器材和电子设备传送带、特种防护服装、体育运动器材和电

30、子设备。在先进复合材料中在先进复合材料中,芳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战略导芳纶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和战略导弹的结构材料、耐热隔热功能材料、制造飞机部件。也可与弹的结构材料、耐热隔热功能材料、制造飞机部件。也可与其他高级纤维一道制作混杂复合材料。其他高级纤维一道制作混杂复合材料。芳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耐热隔热的功能材料芳纶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耐热隔热的功能材料,如芳纶如芳纶短切纤维增强的三元乙丙短切纤维增强的三元乙丙(EPDM)橡胶基复合材料的软片橡胶基复合材料的软片或带材,作为发动机的内绝热层。或带材,作为发动机的内绝热层。(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7页/共49页 芳纶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环

31、氧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部件,如发动机舱、用于制造飞机部件,如发动机舱、发动机整流罩、机翼与肌身整流罩、挂架整流罩、机翼前缘、发动机整流罩、机翼与肌身整流罩、挂架整流罩、机翼前缘、襟翼、方向舵和升降舵后缘、安定面翼尖、货舱衬壁、天花襟翼、方向舵和升降舵后缘、安定面翼尖、货舱衬壁、天花板、应急出口门和窗、发动机调节系统管道等。还用于直升板、应急出口门和窗、发动机调节系统管道等。还用于直升机的机身外蒙皮、旋翼、尾桨叶片和雷达天线等。机的机身外蒙皮、旋翼、尾桨叶片和雷达天线等。芳纶广泛用于混杂复合材料芳纶广泛用于混杂复合材料,如如ARALL是以芳纶环氧无是以芳纶环氧无纬布与薄铝板交叠铺层、再热压制成的

32、聚合物纬布与薄铝板交叠铺层、再热压制成的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称为超混杂复合材料。称为超混杂复合材料。4.2.1.5 芳纶的应用与展望(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8页/共49页 超混杂复合材料超混杂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具有许多优异性能(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疲劳寿命是铝的疲劳寿命是铝的1001000倍,阻尼和耐噪声性能较铝好,倍,阻尼和耐噪声性能较铝好,加工性能较芳纶加工性能较芳纶/环氧好环氧好);制造机翼下蒙皮以及机舱门。;制造机翼下蒙皮以及机舱门。芳纶在造船工业中芳纶在造船工业中应用于游艇、赛艇、帆船、小型渔船、应用于游艇、赛艇、帆船、小型渔

33、船、救生艇、充气船、巡逻艇的舶壳材料;战舰及航空母舰的防救生艇、充气船、巡逻艇的舶壳材料;战舰及航空母舰的防护装甲以及声纳导流罩等。护装甲以及声纳导流罩等。芳纶在汽车工业中芳纶在汽车工业中用作橡胶轮胎的帘子线用作橡胶轮胎的帘子线。芳纶在体育运动器材方面芳纶在体育运动器材方面用作弓箭、弓弦、羽毛球拍;用作弓箭、弓弦、羽毛球拍;与其他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制作高尔夫球棍、雪橇、自行车与其他纤维混杂的复合材料制作高尔夫球棍、雪橇、自行车架等。架等。芳纶在电子设备方面芳纶在电子设备方面用作集成电路和低膨胀系数的印刷用作集成电路和低膨胀系数的印刷电路板,扬声器的喇叭盆。电路板,扬声器的喇叭盆。4.2.1.5

34、 芳纶的应用与展望(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39页/共49页改善芳纶性能的途径是:对PPTA引入第三组分进行共聚、共混;合成新型的芳纶;研制PPTA纤维与其他纤维混杂增强的复合材料;对PPTA纤维进行表面处理。(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0页/共49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4.2.2.1 概述概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简记为UHMWPE纤维)是指平均分子量在106以上的聚乙烯所纺出的纤维。工业上多采用3X106左右分子量。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造方法是冻胶纺丝超倍热拉伸技术。这种技术首先由荷兰国家矿业(DSM)公司开发,1979年获得专利。20世纪8

35、0年代中期,美国Allied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中试装置投入商品化生产,所开发的产品商品名Spectra 900和Spectral000,1988年开始应用。(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1页/共49页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94年建成工业化实验生产线。年建成工业化实验生产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以平均分子量大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以平均分子量大于106的粉状的粉状UHMW-PE为原料,采用冻胶纺丝为原料,采用冻

36、胶纺丝超倍热牵伸技术制超倍热牵伸技术制造的。造的。(1)高牵伸比熔融纺丝高牵伸比熔融纺丝 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Baman和和Keller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采用高相对分子质量(104105)的结晶的结晶PE进行高牵进行高牵伸比熔融纺丝,所获得的纤维杨氏模量为伸比熔融纺丝,所获得的纤维杨氏模量为70 GPa。(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2页/共49页用高牵伸比熔融纺丝方法制备的用高牵伸比熔融纺丝方法制备的PE纤维,其分子链沿纤纤维,其分子链沿纤维轴定向,但分子链本身并未完全伸直。超倍热牵伸可使维轴定向,但分子链本身并未完全伸直。超倍热牵伸可使PE的分子链完全伸直并按纤维轴取向。

37、的分子链完全伸直并按纤维轴取向。(2)冻胶纺丝冻胶纺丝超倍热牵伸制备技术超倍热牵伸制备技术 将高分子聚合物在冻胶状态使大分子充分解缠,再纺丝,将高分子聚合物在冻胶状态使大分子充分解缠,再纺丝,脱除溶剂,在高牵伸比下将冻胶丝进行热牵伸,获得高性能脱除溶剂,在高牵伸比下将冻胶丝进行热牵伸,获得高性能PE纤维。此方法称为冻胶纺丝纤维。此方法称为冻胶纺丝超倍热牵伸技术,超倍热牵伸技术,其工艺其工艺流程见图。流程见图。(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3页/共49页(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4页/共49页(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性能l相对密度低,比强度

38、、比模量高。l 断裂伸长率较低,断裂功高。l 具有耐海水、耐化学试剂、耐磨损、耐紫外线、耐腐蚀、吸湿低、抗弯曲、耐冲击、自润滑、耐低温、电绝缘等特性。l UHMW-PE纤维具有良好的柔曲性,耐疲劳性,耐磨损性好。l 冲击强度与尼龙相当,可以用于制作防弹衣。l 耐光性比芳纶纤维优异;l 结晶度高,对水、酸、碱介质均极稳定熔点为150左右,在高温下(80,500MPa)使用会发生蠕变。(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5页/共49页(4)UHMW-PE纤维的应用与展望纤维的应用与展望 UHMW-PE纤维在现代化战争和宇航、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方纤维在现代化战争和宇航、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

39、方面具有广泛用途。面具有广泛用途。(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6页/共49页 通过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通过物理交联或化学交联,提高提高PE聚合物的耐热性、耐聚合物的耐热性、耐磨性、抗蠕变性。磨性、抗蠕变性。通过高能辐射,通过高能辐射,如用加速电子束和离子、如用加速电子束和离子、X射线辐射进行射线辐射进行辐照,使纤维分子链之间产生横向交联。经辐照的纤维与碳辐照,使纤维分子链之间产生横向交联。经辐照的纤维与碳纤维、玻璃纤维或纤维、玻璃纤维或Kevlar纤维混杂,可以使复合材料有较好纤维混杂,可以使复合材料有较好的耐热、耐磨和耐蠕变性。的耐热、耐磨和耐蠕变性。由于纤维表面光滑,纤度较高,比

40、表面积小;又由于由于纤维表面光滑,纤度较高,比表面积小;又由于PE大分子无极性基团,无化学活性,表面能低。因此,纤维与大分子无极性基团,无化学活性,表面能低。因此,纤维与树脂之间润湿性差,并难以形成化学键结合。树脂之间润湿性差,并难以形成化学键结合。对纤维进行表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面改性可以改善它与聚合物基体的粘接性。可以改善它与聚合物基体的粘接性。为了改进UHMW-PE纤维的性能,已开展的研究(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7页/共49页 利用化学刻蚀或接枝、涂层和氧化方法利用化学刻蚀或接枝、涂层和氧化方法,在纤维表面在纤维表面引入反应性基团,使之能与树脂基体分子的基团反应,增引入反应

41、性基团,使之能与树脂基体分子的基团反应,增加表面能,可以改善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加表面能,可以改善纤维与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当高分子材料增强的主要方式出现在分子结构或超分子当高分子材料增强的主要方式出现在分子结构或超分子结构的尺度,并且增强相与基体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结构的尺度,并且增强相与基体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则此种增强方式称为此种增强方式称为分子自增强分子自增强,此种材料称为分子自增强此种材料称为分子自增强材料。材料。目前,制得的自增强聚乙烯纤维在强度和模量上都超目前,制得的自增强聚乙烯纤维在强度和模量上都超过了某些液晶材料及聚苯硫醚过了某些液晶材料及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聚酰亚胺(P1)等工等工程材料。因此,分子自增强可以视作发展这种纤维的方向。程材料。因此,分子自增强可以视作发展这种纤维的方向。为了改进UHMW-PE纤维的性能,已开展的研究(2)有机纤维的制造、性能及应用发展第48页/共4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9页/共4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