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基础知识76959.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72976272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X 页数:108 大小:7.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76959.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76959.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电图的基础知识76959.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的基础知识76959.pptx(10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心电图的基础知识目录:一、相关基础知识二、心电图的基本概念三、心电图产生的机理四、临床心电图五、几种常见疾病的心电图特征第1页/共108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第2页/共108页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关因素1 1 1 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2 2 2 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系3 3 3 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

2、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电位愈弱。第3页/共108页、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HOLTER)动态心电图就是用一记录器将心电图信号储存,将此记录器佩带在身,可连续24小时记录,然后将储存的心电信号回放。它的优点就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和工作状况下的心电变化,并可用电脑分析。动态心电图除对观察心律最为有用,另外亦可用来了解冠心病患者有无发生心肌缺血。此项检查是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一种发展和补充。第4页/共108页3 3.1.1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

3、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是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第5页/共108页3 3.2.2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监护ECG并不能完全代替标准心电图机。目前监护的ECG波形一般还不能提供心电波形更细微的结构,而且两种仪器在测量电路中的带宽也不一样。心电监测分为心律(节律)监测和心率(速率)监测。所谓心律,是指心跳的规律性,即每一次心跳与下一次心跳的周期是否相等;所谓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心律和心率是两个

4、完全不同的概念。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第6页/共108页二、心电图产生的机理二、心电图产生的机理A、动作电位B、电偶(正极与负极)C、除极与复极D、心电向量-强度与方向第7页/共108页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第8页/共108页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第9页/共108页三、临床心电图三、临床心电图1、导联体系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标准十二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

5、反映心脏矢状面情况 双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 avL avF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第10页/共108页肢体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反映矢状面情况反映矢状面情况第11页/共108页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肢体导联的导联轴与六轴系统第12页/共108页与与其其六六轴轴关关系系肢肢体体导导联联的的导导联联轴轴第13页/共108页胸前导联胸前导联反映水平面情况反映水平面情况第14页/共108页胸前导联胸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电路连接方式胸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胸前导联电路连接方式第15页/共108页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第1

6、6页/共108页关于心率、电压的心电图计算关于心率、电压的心电图计算国内一般采用国内一般采用25mm/s25mm/s的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的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0.04s0.04s(即(即40ms40ms),可成倍提高至),可成倍提高至50mm/s50mm/s或或100mm/s100mm/s。在心电图上可以测出心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数,可根据在心电图上可以测出心率,即每分钟内的心动周期数,可根据60(s)60(s)除以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除以每一心动周期的时距(s)(s)(可取(可取P-PP-P或或R-RR-R间距)计算间距)计算出来。出来。第17页/共108页心率估算法心率

7、估算法一个RR间期的大格数 心率 1 300 2 150 3 100 4 75 5 60 6 50 7.5 40 心率=300大格数=6000小格数第18页/共108页正正常常心心电电轴轴与与其其偏偏移移第19页/共108页关于心电轴(一)关于心电轴(一)临床工作中很少测量P波和T波的电轴,而QRS波群的电轴变化常与心脏病变密切相关。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一般采用与额面心电向量图相同的坐标,并规定I I导导联左(正)侧端为联左(正)侧端为00,右(负)侧端为,右(负)侧端为180180,循循00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正常心的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者为负。正常心

8、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电图的额面平均心电轴对向左下。电轴的正常值在-30-+90度;-30-90度电轴左偏;+90-+180电轴右偏;-90-+180度电轴不确定。第20页/共108页关于心电轴(二)关于心电轴(二)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通常可根据肢体通常可根据肢体通常可根据肢体通常可根据肢体I I I I、IIIIIIIIIIII导联导联导联导联QRSQRSQRS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波群的主波方向,以估测心电轴的大致方位。电轴的大致方位。电轴的大致方位。电轴的大致方位。(1 1 1 1)目测法(见下表)目测法(见下

9、表)目测法(见下表)目测法(见下表)第21页/共108页关于心电轴(三)关于心电轴(三)(2 2)作图法(略)作图法(略)(3 3)查表法:按)查表法:按I I、IIIIII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值,从导联正负波幅值代数和的二个数值,从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额面心电轴。一专用的心电轴表中直接查得相应的额面心电轴。第22页/共108页心电图各波及意义心电图各波及意义心电图P、由 Q、R、S、T波组成:P波(P wave):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产生的电位变化QRS波(QRS complex):代表左右两心室去极化的电位变化T波(T wave):代表左右两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心电图中

10、以下几个时程比较重要:PR间期:指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时程,代表兴奋从心房传至心室所需的时间。QT间期:指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程,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所需的时间。ST段:指从QRS波群终了到T波起点之间的线段,偏离表示心肌损伤、缺血、急性心梗等。第23页/共108页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第24页/共108页关于心电图伪差关于心电图伪差肌干扰基线震荡肢体动作交流电干扰电话铃响脱线电极板松脱第25页/共108页认识窦性心律认识窦性心律(P P波)波)任何不符合窦性心律的心电图都是异常心电图。窦性P波主要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方向方向:I、II、aVF直

11、立,V4-V6 直立,aVR倒置振幅:肢体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0.12s;第26页/共108页第27页/共108页关于QRSQRS波群(1)(1)时间:0.06-0.10s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0.11s。(2)(2)波形和振幅:V V1 1-V-V6 6 R R波逐渐升高,S S波逐渐变小;V1-V5V1-V5的R/SR/S比值逐渐增加V V1 1的R/SR/S1 1,V V5 5的R/SR/S1 1;胸导联不小于0.8mv0.8mv。(3 3)Q Q波:振幅同导联R R波的1/41/4,时距0.04s0.04s,V1V1导联不应有q q波,可为Q

12、SQS型。第28页/共108页J J点、点、STST段、段、T T波及波及U U波波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接点ST段:T波:(1)方向: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向下,V1-V5的T波应该逐渐增加 (2)振幅:不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QT间期:心率60-100bpm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QTc不超过0.44s,。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第29页/共108页房室增大房室增大一、右房增大一、右房增大心电图表现为心电图表现为P P波尖而高耸,其振幅波尖而高耸,其振幅0.25mV0.25mV,P P波的宽度并不波的

13、宽度并不增加,在增加,在IIII、IIIIII、aVFaVF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导联表现最突出,称为“肺型肺型P P波波”;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第30页/共108页右心房肥大第31页/共108页二、左房肥大心电图表现为心电图表现为P P P P波增宽波增宽0.11s0.11s0.11s0.11s,常呈双峰型,双峰,常呈双峰型,双峰间期间期0.04s0.04s0.04s0.04s,以在,以在V1V1V1V1导联上最为显著导联上最为显著;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典型者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二尖瓣型P P P P波波”

14、;P P P P波幅度改变在波幅度改变在I I I I、IIIIIIII、aVLaVLaVLaVL导联明显导联明显;V1V1V1V1的的P P P 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PtfPtfPtfPtf超过超过-0.04mm.s-0.04mm.s-0.04mm.s-0.04mm.s。第32页/共108页左心房肥大左心房肥大第33页/共108页三、左房及右房双房肥大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心电图可见既异常高大,又增宽呈双峰型的的P P P P波波;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第34页/共108页双侧心房扩大双侧心房扩大第

15、35页/共108页四、左室肥大四、左室肥大心电图诊断标准为:心电图诊断标准为:(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一)左室高电压的表现(1 1),),或或V5V5的的R R波波+V1+V1的的S S波波4.0mV4.0mV(男性)或(男性)或3.5mV3.5mV(女性)。(女性)。(),),或导联波或导联波+III+III导联导联S S波波2.5mV2.5mV。第36页/共108页左心室肥大左心室肥大第37页/共108页五、右室肥大五、右室肥大心电图特征为:心电图特征为:1.1.V1V1(或(或V3RV3R)导联)导联R/SR/S 11。2.2.V1V1的的R R波波+V5+V5的的S S波波 1.05m

16、V1.05mV(重症可(重症可 1.2mV1.2mV)。)。3.3.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90(重症可(重症可 110110)。)。4.4.aVRaVR导联导联R/SR/S或或R/qR/q 11(或(或R R 0.5mV0.5mV)。)。5.5.少数病例可见少数病例可见V1V1导联呈导联呈QSQS、qRqR型(除外心肌梗塞)。型(除外心肌梗塞)。6.6.ST-TST-T改变,右胸前导联(如改变,右胸前导联(如V1V1)T T波双向、倒置,波双向、倒置,STST段压段压低。低。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以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诊符合上述阳性指标越多,以及超出正常范围越大者,

17、诊断的可靠性亦越大。断的可靠性亦越大。第38页/共108页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右心室肥大及心肌劳损第39页/共108页六、左室、右室双侧心室肥大当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有可能因两侧心当左、右心室均发生肥大时,有可能因两侧心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现大致正常的心电图,室的综合心电向量互相抵消而呈现大致正常的心电图,以致难以显示心室肥大,或仅表现为左室肥大的图形以致难以显示心室肥大,或仅表现为左室肥大的图形而掩盖右心室肥大的存在。而掩盖右心室肥大的存在。但结合电轴偏移情况及波形改变仔细分析仍有但结合电轴偏移情况及波形改变仔细分析仍有可能判断出左室肥大与右室肥大。可能判断出左室肥大与右室肥大。

18、第40页/共108页右室及左室双侧心室肥大右室及左室双侧心室肥大第41页/共108页心肌缺血与心肌缺血与ST-TST-T改变改变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一、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此时,缺血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更为推迟,导致此时,缺血使这部分心肌的复极较正常更为推迟,导致出现与出现与QRS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 T波。波。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此时,可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转为心内膜复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极在先而心外膜复极在后,于是即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 T波。波。三、三、ST

19、ST段的异常改变段的异常改变 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在心电图上典型的缺血型STST改变,往往表现为改变,往往表现为STST呈水呈水平和下垂形下移平和下垂形下移0.1mv0.1mv,下移的,下移的STST段与段与R R波的夹角波的夹角9090。第42页/共108页ST-TST-T改变的临床意义:(一)典型心绞痛(一)典型心绞痛 心电图出现心电图出现短暂性短暂性STSTSTST段下移段下移,T T T T波低平波低平、双向双向或倒置。或倒置。(二)变异性心绞痛(二)变异性心绞痛 心电图可出现心电图可出现STSTSTST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段抬高而常伴有高耸的T T T T波。波。(三)慢性冠状动脉

20、供血不足(三)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绞痛相似,心电图表现与典型心绞痛相似,一般变化较轻。一般变化较轻。(四)判断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四)判断运动试验的阳性结果时,心电图出现缺血型STSTSTST段下移段下移的意义,较的意义,较T T T T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波改变的意义更为重要。(五)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五)心室肥厚及束支传导阻滞等情况时出现的ST-TST-TST-TST-T改变,是由改变,是由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于心肌除极时间延长,与心肌已开始进行的复极时间相重叠所致,通常称为继发性通常称为继发

21、性ST-TST-TST-TST-T改变。改变。第43页/共108页心肌梗心肌梗死基本图形死基本图形(一)(一)“缺血性缺血性”改变改变 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若缺血发生于心内膜面,T T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波呈对称性,高而直立;若发生于心外膜面,使外膜面复极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延迟晚于内膜面,复极程序反常,就出现对称性T T波倒置;波倒置;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若电极置于前壁,而缺血发生于对侧(即后壁),则其图形变化类似前壁内膜面缺血,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即出现对称性高而直立的T T波

22、。波。(二)(二)“损伤性损伤性”改变改变 1 1、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缺血时间进一步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性损伤性”图形改变,主要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表现为S-TS-T段偏移。段偏移。2 2、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内膜面或对侧心肌损伤时S-TS-T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段平直压低,外膜面心肌损伤时S-TS-T段抬高,明显抬高段抬高,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可形成单相曲线。一般地说,损伤不会持久,要么恢复,要么进一步发生坏死。(三)(三)“坏死性坏死性”改变改变 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

23、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一般认为坏死的心肌细胞不能恢复为极化状态和产生动作电流,所以心电图主要表现“异常异常Q Q波(坏死型波(坏死型Q Q波,病理性波,病理性Q Q波)波)”,即,即Q Q波增宽(波增宽(0.04s0.04s)、加深()、加深(同一导联同一导联1/4R1/4R波)。波)。第44页/共108页急性急性心肌梗心肌梗死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的图形演变及分期(一)(一)急性急性心肌梗心肌梗死死除了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它的图除了具有特征性图形改变外,它的图形演变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随访观察心电图形演变也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此随访观察心电图演变对诊断更有意义

24、。演变对诊断更有意义。发生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发生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死时,如果观察及时,可以时,如果观察及时,可以见到早期(也称超急性期或梗见到早期(也称超急性期或梗死死前期)、急性期、前期)、急性期、近期(也称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愈合期)的典型近期(也称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愈合期)的典型演变过程演变过程。第45页/共108页急性急性心肌梗心肌梗死死的图形演变及分期的图形演变及分期(二)(二)(一)早期:(一)早期:见于急性心肌梗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死的很早期(数分钟或数小时)的很早期(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生心肌缺血和损伤的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巨大高耸的T波或ST段呈直立型升高。(二)急性期:是一个发展

25、过程,见于梗(二)急性期:是一个发展过程,见于梗死死后数小时或数日,持续数周后数小时或数日,持续数周;从ST段弓背向上抬高呈单向曲线,出现坏死型Q波,至ST段恢复到等电线,T波倒置。(三)近期:见于梗(三)近期:见于梗死死后数周至数月后数周至数月(数天至数周?);表现为病理性Q波,T波逐渐恢复或表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四)陈旧期: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四)陈旧期:常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死3-63-6个月之后或更久个月之后或更久;心电图仅残留病理性Q波。如为小面积的心肌梗死,可不遗留病理性Q波。第46页/共108页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第47页/共108页心律失常分类心律失常分类第48页/共10

26、8页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窦性P P波波心率心率100100次次/分分第49页/共108页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窦性P P波波心率心率6060次次/分分P-RP-R间期间期0.120.12秒秒常伴窦性心律不齐常伴窦性心律不齐第50页/共108页窦性静止 1.1.1.1.亦称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亦称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原因,在一段时间内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停止发放冲动。2.2.2.2.心电图上在规则的心电图上在规则的P-PP-PP-PP-P间隔中突然没有间隔中突然没有P P P P

27、波,而且波,而且所失去的所失去的P P P P波之前与之后的波之前与之后的P-PP-PP-PP-P间隔与正常间隔与正常P-PP-PP-PP-P间隔不间隔不成倍数关系。成倍数关系。3.3.3.3.窦性静止后常出现逸搏。窦性静止后常出现逸搏。第51页/共108页窦性静止窦性静止第52页/共108页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有: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有:1 1 1 1、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5050 代偿间歇常不完全代偿间歇常不完全第54页/共108页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早搏部分早搏P P波之后无波之后无QRSQRS波,且与前面的波,且与前面的T T波相融合而不易

28、辨认,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性早搏未下传称为房性早搏未下传;P-RP-R可以延长可以延长;PP波所引起的波所引起的QRSQRS波有时也会增宽变形,称房性早搏伴室内差波有时也会增宽变形,称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异性传导。第55页/共108页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第56页/共108页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l提前出现提前出现QRSQRS波群及波群及T T波,其前无波,其前无P P波。波。l提前出现的提前出现的QRSQRS波群呈宽大畸形波群呈宽大畸形,并有继发性并有继发性T T波改波改变(变(T T波方向与波方向与QRSQRS波的主波方向相反)。波的主波方向相反)。

29、l室性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性的代偿间欺(即期前的室性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性的代偿间欺(即期前的QRSQRS波群前后两个波群前后两个R-RR-R间隔之和等于两个正常的间隔之和等于两个正常的R-RR-R间隔)。间隔)。第57页/共108页(房室)交界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1.1.1.1.QRSQRSQRSQRS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2.2.2.2.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PPPP波波(IIIIIIII、IIIIIIIIIIII、aVFaVFaVFaVF的的PPPP直立)直立);PPPP波可以出现在波

30、可以出现在QRSQRSQRSQRS波之中、之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后,也可在其前,但P-R0.12sP-R0.12sP-R0.12sP-R0.12s,R-P0.20sR-P0.20sR-P0.20sR-P0.20s。4.4.4.4.交界性早搏往往有完全性代偿间歇。交界性早搏往往有完全性代偿间歇。第58页/共108页房室交界性早搏呈三联心律房室交界性早搏呈三联心律第59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PSVT)1.1.1.1.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理应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PPP波常不易明辩,故波常不易明辩,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2.2.2.2

31、.心电图表现为:心电图表现为:QRSQRSQRSQRS波与窦性者相同(仅当伴有束支传波与窦性者相同(仅当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增宽变形),频率范围为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增宽变形),频率范围为150150150150240240240240次次/分,绝对匀齐。分,绝对匀齐。第60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61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第62页/共108页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连续连续3 3个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室性心动过速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心室率室率140140-200200次次/分分,基本匀齐,基本匀

32、齐QRSQRS波宽大畸形波宽大畸形,并有继发性,并有继发性ST-TST-T改变改变遇合适机会时可发生心室夺获遇合适机会时可发生心室夺获 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 P P P波融合于波融合于波融合于波融合于QRSQRSQRSQRS波的不同部位波的不同部位波的不同部位波的不同部位第63页/共108页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第64页/共108页非阵发性心动过速1.1.1.1.实际上是加速了的房性、交界性或室性自主心律实际上是加速了的房性、交界性或室性自主心律。2.2.2.2.其频率比窦性心律

33、快,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慢。其频率比窦性心律快,比阵发性心动过速慢。3.3.3.3.交界性的频率为交界性的频率为70707070130130130130次次/分,室性的频率为分,室性的频率为60606060100100100100次次/分。分。4.4.4.4.一般没有阵发性发作与终止的特点,但也不尽然。一般没有阵发性发作与终止的特点,但也不尽然。第65页/共108页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1.1.1.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2.2.2.2.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QRSQRSQRSQRS波群围波群围绕基线

34、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3.3.3.3.每约连续出现每约连续出现3 3 3 3101010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对侧。第66页/共108页尖端尖端扭转性室速扭转性室速第67页/共108页心房扑动(房扑)心房扑动(房扑)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特点:1.1.无正常无正常P P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波,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F F波(扑动波)波(扑动波);2.2.F 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为频率为250250350350次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而以分,大多不

35、能全部下传,而以2:12:1或或1:11:1下传下传;3.3.心室律规则。心室律规则。第68页/共108页心房扑动(呈心房扑动(呈2121下传)下传)第69页/共108页心房颤动(房颤)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特点:1.1.1.1.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P P P 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f f f波(纤颤波),波(纤颤波),心房心房f f f f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350350350350600600600600次次/分分;2.2.2.2.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绝对不规则。3.3.3.3.QRSQRSQRSQRS波一般不增宽,若是前一个波一般不增宽,若是前一

36、个R-RR-RR-RR-R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间距偏长而与下一个QRSQRSQRSQRS波相波相距较近之处,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距较近之处,出现一个增宽变形的QRSQRSQRSQRS波,是房颤伴有室内差异传波,是房颤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导。第70页/共108页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第71页/共108页房颤房颤1.P1.P波:各导联波:各导联P P波消失,代之以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和振幅不一致、间距不规则形态和振幅不一致、间距不规则的的f f波波-600600bpmbpm之间之间3.QRS3.QRS波:波:RRRR间距不等、间距不等、QRSQRS波波幅变化较大但其形态大致相同幅变化较大但其形态大致相同第72页

37、/共108页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扑、室颤)心室扑动与颤动(室扑、室颤)1.1.1.1.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室扑的心电图特点是无正常QRS-TQRS-TQRS-T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00200200250250250250次分,次分,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心脏失去排血功能。2.2.2.2.室扑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室扑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亡。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电图上亡。往往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电图上QRS-TQRS-TQRS-TQRS-T波波

38、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频率达达200200200200500500500500次分。次分。第73页/共108页室颤室颤第74页/共108页心室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第75页/共108页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分为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就阻滞程度可分为就阻滞程度可分为I I I I度(传导延缓)、度(传导延缓)、IIIIIIII度(部分激动发度(部分激动发生漏搏)、生漏搏)、IIIIIIIIIIII度(传导完全中断)。度(传导完

39、全中断)。就变化过程,可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及渐进性。就变化过程,可分为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及渐进性。第76页/共108页窦房传导阻滞 1.1.普通心电图机尚不能直接描记出窦房结电位,故I I度窦房阻滞不能观察到,IIIIII度窦房阻滞难与窦性静止相鉴别。2.2.只有IIII度窦房阻滞出现心房、心室漏搏间歇,这一长间歇恰等于正常窦性P-PP-P的倍数。此称MorbizIIMorbizII型,较易诊断。第77页/共108页IIII度窦房传导阻滞度窦房传导阻滞第78页/共108页I I度房室传导阻滞:主要表现为P-R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 P-R0.21sP-R0.21s,则可诊断为I

40、I度房室传导阻滞。第79页/共108页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P-R间期间期P P波均能下传波均能下传第80页/共108页I 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P-RP-R间期间期0.27s0.27s)第81页/共108页IIII度I I型AVBAVB:IIIIIIII度度I I I I型,亦称型,亦称Morbiz IMorbiz IMorbiz IMorbiz 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 P P P波规律地出现,波规律地出现,P-RP-RP-RP-R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的绝对增间期逐渐延长(通常每次的绝对增加数多是递减的)。加数多是递减的)。直至一个直至

41、一个P P P P波后脱漏一个波后脱漏一个QRSQRSQRSQRS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波群,漏搏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滞得到一定恢复,P-RP-RP-R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第82页/共108页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P-R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心室脱漏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心室脱漏,周而复始周而复始;R-RR-R进行性缩短,长进行性缩短,长R-RR-R短短R-RR-R的两倍的两倍。第83页/共108页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I I型)型)第84页/

42、共108页IIII度IIII型,又称Morbiz IIMorbiz II型,表现为P-P-R 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 P波后无QRSQRS波群。第85页/共108页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IIII型)型)第86页/共108页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QRSQRSQRS波群脱漏波群脱漏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31313131、41414141房室房室传导阻滞等。传导阻滞等。第87页/共108页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第88页/共108页I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

43、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 P P P波与波与QRSQRSQRSQRS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波毫无相关性,各保持自身的节律;房率高于室率房率高于室率;常伴有交界性(多见)或室性逸搏。常伴有交界性(多见)或室性逸搏。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应该诊断心房颤动时,如果心室律慢而绝对规则,也应该诊断为心房颤动合并为心房颤动合并IIIIIII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第89页/共108页I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第90页/共108页束支与分支传导阻滞:可根据QRSQRS波群的时限是否大于0.12s0.12s而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束支传导

44、阻滞。第91页/共108页右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心电图表示如下心电图表示如下:(1 1 1 1)QRSQRSQRSQRS波群时限波群时限0.12s0.12s0.12s0.12s;(2 2 2 2)QRSQRSQRSQRS波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如波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部在多数导联,如I I I I、IIIIIIII、aVLaVLaVLaVL、aVFaVFaVFaVF、V4V4V4V4、V6V6V6V6等表现为具有宽而有切迹的等表现为具有宽而有切迹

45、的S S S S波其时限波其时限0.04s0.04s0.04s0.04s;aVRaVRaVRaVR导联呈导联呈QRQRQRQR型,其型,其R R R R波宽而有切迹,最有特征性波宽而有切迹,最有特征性变化的是变化的是V1V1V1V1导联,呈导联,呈rsRrsRrsRrsR型的型的M M M M波形;波形;(3 3 3 3)V1,2V1,2V1,2V1,2导联导联STSTSTST段轻度压低,段轻度压低,T T T T波倒置。波倒置。第92页/共108页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第93页/共108页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

46、阻滞,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心电图表现: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心电图表现:(1 1 1 1)QRSQRSQRSQRS时限时限0.12s0.12s0.12s0.12s;(2 2 2 2)I I I I、V5V5V5V5、V6V6V6V6导联导联q q q q波减小或消失,波减小或消失,V1,2V1,2V1,2V1,2导联常呈导联常呈QSQSQSQS形,或有一形,或有一极小极小r r r r波,主波(波,主波(R R R R或或S S S S波)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波)增宽,顶峰粗纯或有切迹,后支较前支为迟缓,为

47、迟缓,I I I I、V5,6V5,6V5,6V5,6导联常无导联常无S S S S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趋势;波,心电轴有不同程度的左偏趋势;(3 3 3 3)ST-TST-TST-TST-T方向与方向与QRSQRSQRSQRS主波方向相反。主波方向相反。第94页/共108页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第95页/共108页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A型)型)A A型:型:“向量对向左前,使胸前导联心向量对向左前,使胸前导联心电图均呈电图均呈R R型,常以型,常以V V3 3R R为最高。为最高。“波均向上。波均向上。V V1 1 V V2 2 V V3 3 V V4 4 V V5

48、 5 V V6 6 aVR aVL aVF aVR aVL aVF第96页/共108页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B型)型)B B型:型:“”“”向量对向左后,向量对向左后,V V1 1导联导联“”“”波向下,波向下,R R波消失或减少,波消失或减少,S S波加深;波加深;V V5 5 、V V6 6导联导联“”“”波向上,波向上,QRSQRS波以波以R R波为主。波为主。V V1 1 V V2 2V V6 6 第97页/共108页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 (WPW syndromeWPW syndrome)C C型:型:“”“”向量对向右前,向量对向右前,V V1 1、V V2 2导联的导联的“”“”

49、波及主波均向上,波及主波均向上,V V5 5、V V6 6导联相反。导联相反。预激综合征多见于健康人,除少数发生预激综合征多见于健康人,除少数发生顽固的室上速之外,一般预后良好。但预激综合顽固的室上速之外,一般预后良好。但预激综合征的图形改变,与束支传导阻滞和心肌梗死相似,征的图形改变,与束支传导阻滞和心肌梗死相似,两者可相互混淆,应予重视。两者可相互混淆,应予重视。第98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前传型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前传型适时房性早搏沿正常径路前传,旁路逆传频率在160bpm以上QRS波群窄P位于R之后,R-P第99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前传型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前传型第1

50、00页/共108页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逆传型阵发性室上速伴预激逆传型第101页/共108页预激伴房颤预激伴房颤第102页/共108页预激伴房颤预激伴房颤1.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是严重心律失常,有人认为当间期220ms者,可引起猝死。2.约有90的预激综合征者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以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最常见。3.预激综合征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39,最严重的问题是演变成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致死,为心脏急诊。第103页/共108页如何看心电图(一)如何看心电图(一)1.将各导联的心电图浏览一遍,注意有无伪差,常见伪差有:(1)交流电干扰:在心电图上出现每秒50次规则而纤细的锯齿状波形,应将附近可能发生交流电干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