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操作并发症精.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2970430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操作并发症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护理操作并发症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操作并发症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操作并发症精.ppt(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护理操作并发症护理操作并发症第1页,本讲稿共46页注射法操作并发症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皮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皮内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疼痛1.1.预防:预防:(1 1)注重心理护理,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注重心理护理,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2 2)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正确选择溶媒对药物进行溶解。(3 3)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准确配制药液,避免药液浓度过高对机体的刺激。(4 4)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熟练掌握注射技术,准确注入药量。(5 5)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的针

2、头进行注射。(6 6)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第2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如为药物敏感试验用,作好解释宣教,待试验观察结束后,再进行相应处理。(2)选用神经末梢分布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如:前臂掌侧中断。(3)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第3页,本讲稿共46页局部组织反应预防:(1)正确配制药液,推注药液剂量准确。(2)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让患者了解皮内注射的目的,不可随意搔抓或揉按局部皮丘,如有异常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4)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药物。第4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

3、进行对症处理:(1)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者,告诫患者勿抓、挠,用安尔碘或安尔碘棉签擦拭。(2)局部皮肤有水疱者,先用安尔碘或安尔碘棉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3)注射部位出现溃烂、破损,则进行外科换药处理。第5页,本讲稿共46页虚脱虚脱 预防:(1)注射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2)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虚弱、情绪紧张的患者,注射时宜采用平卧位。第6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注射,立即做出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虚脱。(2)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等,数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

4、3)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症状可逐渐缓解。第7页,本讲稿共46页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预防:(1)皮内注射前须仔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有过敏史者则应停止该项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2)皮试观察期间,嘱患者不可随意离开。注意观察有无异常不适反应,正确判断皮试结果,阴性者可使用该药(3)治疗单元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氧气、吸引器等急救药品和物品。第8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进行处理。就地抢救,平卧位,吸氧,保持静脉通路通畅,遵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0.51ml及其他治疗。监测生命

5、体征变化,按医嘱对症处理做好记录。第9页,本讲稿共46页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皮下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疼痛 预防:(1)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 度,以免刺入肌层。(2)凡对组织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可用作皮下注射。(3)根据注射药物剂量,选择合适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做到“二快一慢 处理:拔针后给予冷热敷。第10页,本讲稿共46页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皮肤不良反应(血肿、硬结血肿、硬结)预防:(1)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避免在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部位注射,制定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2)注意进针、注射技巧。(3)拔针后按压注射部位,防止出血。处理: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亦可用中药金黄散

6、加醋外敷。第11页,本讲稿共46页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肌肉注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疼痛疼痛预防:(1)做好心理护理,说明注射的目的,取得配合。(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3)配置药液浓度不宜过大。(4)针头型号选择正确,检查针头锋利无倒钩的针头进行注射。(5)注射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6)轮换注射部位。处理:(1)正确选择选择注射部位。(2)疼痛剧烈者,予以止痛剂对症处理。第12页,本讲稿共46页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1)注射时部位选择正确。(2)做好宣教解释,关注患者的主诉。处理:(1)一旦发生应行微波照射理疗等处理。(2)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第13页,本讲稿共46页局部

7、硬块、局部感染局部硬块、局部感染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粉剂的药物要充分溶解。(3)长期注射应注意更换注射部位。处理:(1)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患处。(2)必要时用微波照射。(3)发生局部感染者给予局部换药和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第14页,本讲稿共46页出血、断针出血、断针 预防:(1)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注射器。(2)注射部位准确,避免损伤血管。(3)注射后做好局部按压。(4)注射前做好宣教解释,避免因紧张而肌肉紧绷。第15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干棉签压迫局部2-3min,一般可止血。若针筒里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更换注

8、射部位,并按压至出血停止。(2)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第16页,本讲稿共46页晕厥晕厥 预防:(1)做好宣教解释,避免患者紧张。(2)避免空腹注射。处理:(1)立即使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吸氧。(2)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第17页,本讲稿共46页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发热发热预防:(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器具的包装与灭菌日期。(2)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液体要现用现配。第18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

9、:(1)减慢输液滴数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2)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或激素治疗。(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寒战时给予保暖,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4)保留余药和输液器具进行必要检查,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第19页,本讲稿共46页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水肿 预防:(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老年人、儿童输液时更要慎重。(2)经常巡视有无不适,并严密观察患者输液情况。第20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若病情允许安置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湿化瓶内置20-30%乙醇湿化加压给氧。(3)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强心剂、利尿剂等和扩血管

10、药物。(4)必要时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轮流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但动脉血仍能通过。第21页,本讲稿共46页静脉炎静脉炎 预防:(1)选择弹性好、且回流通畅的血管。(2)严格无菌操作,对长期输液者,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或留置深静脉导管。(3)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第22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热湿敷,每日2次。或用中药金黄散加醋等局部外敷。(2)患侧肢体抬高、制动。(3)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发生静脉炎侧肢体穿刺。(4)合并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第23页,本讲稿共46页空气栓塞空气

11、栓塞 预防:(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2)补液结束及时更换或拔针。(3)加压输液时要有专人守护。(4)输液过程中注意加强巡视。第24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立即安置患者取左侧头低脚高位卧位,避免气体阻塞肺动脉口。(2)遵医嘱给高流量氧气吸入(3)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记录。第25页,本讲稿共46页渗漏渗漏 预防:(1)提高穿刺技术。(2)需要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建议使用静脉留置导管或行深静脉插管,输注易致渗漏损伤的药物时,应选弹性好且较粗的血管,避免选用下肢静脉。(3)输液时,加强观察和巡视,尽早发现,及时处理。第26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发生渗漏

12、时,停止在原部位静脉滴注,抬高患肢。(2)根据渗出药液的性质,分别进行处理。(3)及时做好局部损伤、坏死的预防护理。第27页,本讲稿共46页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口腔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粘膜损伤粘膜损伤预防:(1)夹棉球方法正确,避免钳端直接接触粘膜。(2)擦洗动作轻柔。(3)对需要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的患者应将开口器包上纱布从臼齿处放入,以防损伤患者口腔黏膜或牙齿,牙关紧闭者不可使用暴力使其开口。(4)根据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温度、浓度适宜的漱口液。第28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损伤黏膜处出血者立即止血。(2)保护受损黏膜(用西瓜霜等)。(3)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第2

13、9页,本讲稿共46页 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预防:(1)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辅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切记将头偏向一侧,防止漱口液流入呼吸道。(2)口腔护理所用棉球要拧干水分,不可过湿;神志不清患者不可漱口,以防误吸。第30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已出现肺炎的患者,根据病情选择的抗生素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2)对症处理。第31页,本讲稿共46页窒息窒息1.预防:(1)操作前清点棉球的数量,每次只用1个棉球,防止棉球遗漏在患者口腔内。操作结束后再次核对棉球的数量。(2)意识不清者禁漱口,用血管钳夹紧棉球。(3)棉球湿度适当,以不滴水为标准。(4)认真检查牙齿情况,操作前看牙齿有无松动,有活动性假

14、牙者应先取下。第32页,本讲稿共46页2.处理:(1)呼救报告医生。(2)取出异物(用手,血管钳,吸引器等)。(3)给患者取头低脚高位,拍背,开放气道,给氧,必要时人工呼吸。(4)如异物已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障碍,立即用大号穿刺针行环甲膜穿刺,以改善通气,争取时间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第33页,本讲稿共46页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鼻、咽、食管粘膜损伤和出血预防:(1)选择合适的胃管,减少插管对粘膜的损伤。对需要手术的患者,可采取手术麻醉后插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2)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稳、

15、快捷。(3)长期留置胃管,应用石腊油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糜烂。(4)按时更换胃管,每日行两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第34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鼻粘膜损伤引起的出血量较多时,可用冰盐水冷敷鼻部或用去甲肾上腺素浸湿的纱条填塞止血;(2)咽部粘膜损伤可雾化吸入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以减轻粘膜充血水肿;(3)食管粘膜损伤出血可给予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第35页,本讲稿共46页胃食管返流,误吸胃食管返流,误吸预防:(1)鼻饲前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2)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将鼻饲液均匀限速滴入。(3)昏迷患者翻身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4)对危重患者,进行鼻

16、饲前应先吸净气管内痰液,鼻饲前和鼻饲后取半卧位,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第36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误吸发生后,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管内误吸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使用抗生素。(2)调整鼻饲的体位使其保持于低半卧位,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量。(3)让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减少食物返 第37页,本讲稿共46页腹泻腹泻预防:(1)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妥善保存,食物及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2)鼻饲液温度以3742最适宜,同时,注意鼻饲液的浓度、进食量及进食速度。(3)认真询问饮食史,胃肠功能差或从未饮用过牛奶的患

17、者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饲液。第38页,本讲稿共46页处理:(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2)腹泻频繁者,遵医嘱暂停鼻饲或药物止泻。(3)对于肠道菌群失调者,可口服乳酸菌制剂;肠道真菌感染者,给予抗真菌药物对症治疗。第39页,本讲稿共46页胃出血胃出血1.预防(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抑酸药物,鼻饲时间不宜过长。(2)鼻饲前抽吸胃液力量要适当。(3)牢固固定胃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 第40页,本讲稿共46页2.处理:(1)胃出血时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2)患者出血停止48h后,无腹胀、肠麻痹,能闻及肠鸣音,胃空腹潴留液100ml时,方可慎重喂养。第4

18、1页,本讲稿共46页胃潴留胃潴留1.预防(1)定时定量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2)每次鼻饲完成协助患者取高枕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食物返流。(3)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鼓励患者多活动,卧床者可增加翻身次数,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能依靠重力作用加快胃排空,预防和减轻胃潴留。第42页,本讲稿共46页2.处理:增加翻身次数,有胃潴留的重病患者,遵医嘱给予胃复安肌注,加速胃排空。第43页,本讲稿共46页鼻饲管堵塞鼻饲管堵塞1.预防:(1)鼻饲前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位。(2)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末输入,牛奶不要与果汁同时喂。(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道。2.处理:(1)遇鼻饲管堵塞,立即用注射器抽吸,排除堵塞。(2)报告医师,重新置管。第44页,本讲稿共46页胃管脱出胃管脱出1.预防:(1)放置胃管后,嘱患者及照顾者注意胃管勿拔除。(2)妥善固定胃管,在出鼻孔处贴胶布,标记胃管放置的长度。(3)用小棉绳双向反折固定于胃管上,再将小棉绳挂于患者的双耳后,胃管固定牢固。2.处理:(1)胃管脱出后,立即报告医师。(2)按医嘱重新置胃管,并做好宣教,妥善固定,加强看护。第45页,本讲稿共46页 祝您祝您 :工工 作作 愉愉 快快 !谢谢!谢谢!第46页,本讲稿共4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