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28254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6).doc(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宁夏银川一中宁夏银川一中 2018-2019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 1.5 分,共 60 分)1 “表情包”是虚拟聊天中常用的一种情感表达工具,其中所有的表情创造均来源于真实生活,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在那些生动的表情中微妙体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说明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 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A B C D 2礼仪,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不仅是怎么动筷子、使刀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

2、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以上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由材料可知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教化 文化交流和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A B CD3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重视科技创新的文化生活依据是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科技是民族文明

3、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A B C D4哈佛大学济学教授本杰明弗里徳曼在经济增长道德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一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开放、包容、积极和乐观;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甚至停滞之后,一个社会就会变得狭隘、排外、消极和悲观。由此可见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B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C文化的包容性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经济状况5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靠的不是群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

4、“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表明: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 B C D6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 ,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 7 三字经里说 “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百花齐放,百家

5、争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B C Do8 “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网络文化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9下图展示的是德国人和中国人在“领导”这一角色上的不同。这表明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世界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文化不同,认识世界的方式就不同A B C D10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

6、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上述观点说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 B C D11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3 -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A B C

7、D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A B C D13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倡导以系统道德

8、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A B C D14截至 2016 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 86 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 183 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 B C D15泉州,古称刺桐城,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说,若有一只船去基督教诸国,必有一百只船来这

9、刺桐港。泉州先民离乡出外谋生的同时,也将其文化带到异国他乡。在东南亚各国华人社会中,供奉泉州乡土神祗的寺庙官观到处可见,他们都认泉州寺观为其祖庭。这说明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要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实现文化的创新商业贸易、人口迁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 B C D- 4 -162018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 一种新现象。 “春节” “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 “高铁” “支付宝” “网购”等新兴词汇、 “中国梦” “一带一路”等新

10、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A B C D17 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通过历史剧方式带领观众“穿越” ,实现与“文物制作匠人”的对话,让文物“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该节目的成功说明人类的文化作品离不开电视媒体 现代科技促进了文化传播手段的根本变革文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活”的文物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A B C D182015 年 7 月 18 日, “三孔”古建筑彩绘保护工程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11、正式开工,这是自清末以来首次对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彩绘部分进行大型修缮。 “三孔”古建筑启动最大规模彩绘修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古建筑A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被称为凝固的艺术,具有不可再生性C其经济价值远远高于现代建筑 D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影响深刻19 “秋分一过,中秋即至,这是绵延千年的约定,也是一年一度的邀请。中秋,一个团圆的象征,一个心灵的港湾,一种文化的纽带。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情感 传统习俗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A B C D20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

12、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 5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 B C D2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这体现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民族虚无主义会迷失文化发展的方向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发

13、展的源泉A B C D22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中心,创立于北宋开宝九年(976 年),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的学术与教育,对湖湘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说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思想运动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发展A B C D23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

14、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24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A B C D25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文化传播方

15、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 6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 B C D26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27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 3000 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

16、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 “德” “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28由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组搜集整理、西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丛书出版,成为我国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这些古籍珍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反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体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A B C D29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

17、中许多词汇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 “饽饽” “萨其马”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表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A B C D30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文化五千年

18、自强不息的品格- 7 -31我国古代以 1000 文铜钱为一贯的钱币校量制度的史料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宋代(公元9601279 年) 。2016 年 3 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证明这一校量方式最晚起源于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 年) ,这一发现将“千文一贯”的校量制度向前推了 1000 余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表明兼收并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史料文献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出土文物承载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A B C D32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

19、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A B C D33汉字听写类电视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已经“不会写字” 。这一“汉字危机”现象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人类文明世代

20、相传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A B C D34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于先秦时期,到汉代基本确立,此后不断发展。 史记正好是先秦至汉武帝时代中国历史最为丰富的载体。 史记所记的屈原爱祖国、宁死不屈,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奋不顾身维护国家尊严,霍去病为国家忘自家、克己奉公,李广反击匈奴、保家卫国等,这些都A 积淀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B 成为能脱离社会的一种抽象存在,铸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C 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需要在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D 体现了忧患爱国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应大力弘扬35我们

21、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时代楷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中共中央宣传部2018 年 1 月 25 日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 8 -航天员群体“问鼎苍穹心向党”的坚定信念、 “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豪情、 “矢志一流谋超越”的进取精神、 “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崇高境界。我们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有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有利于坚持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创造活力A B C D 36五十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22、”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转化为民族振兴的强大物质力量A B C D 37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3、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A B C D38自古以来,总有一些呐喊,让人热血沸腾。吉鸿昌的“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宋哲元的“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 ,陈毅的“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都是穿越历史的呐喊、热血写就的精神。这些呐喊、这种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特征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39“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 9 -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

24、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A B C D 40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 20 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

25、B C D2、主观性试题(共 40 分)41 (8 分)法治日益成为全球文明社会的价值选择,我国传统文化里也有不少法治文化元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同时强调在吸收运用法治这一人类文明成果时必须走对路。法治文化建设,各方在行动。教育部规定,从 2016 年起,初中和小学政治课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高中新课标也把“政治与法治”设为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继续不断打造精品;消费者协会每年 315 举办消费者保护法宣传活动;各地普法机构积极组织“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打造“线上+线下”普法新常态,将法治元素融入每个角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

26、识,说明国家重视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42 (8 分)“把古诗文给唱出来” ,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 的形式演绛经典名篇,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该节目由文化学者、音乐界名人共同组成鉴赏团,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解读思想观念,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 ,共同为观众解读经典背后的文化内涵。节目通过语言和音符的嫁接,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使得一首简单的诗歌变得立体、饱满、灵动起来,以独特创意赢得观众喜爱,让经典焕发新的力量照亮未来;选择有关“惜时” “励志亲情友情” “家国”等主题的诗词,具有普世情感;在传播形式上,节目则打造出“1+4”融媒体跨屏交互的

27、创新模式。每一首歌曲量身定制 4 种不同的新媒体产品,凭借优质的内容引发裂变式传播,走进公众视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咏流传是如何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的。43(12 分)- 10 -2016 年 11 月 30 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将根据已制定的保护计划,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一道积极实施系列保护措施,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活动,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

28、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有专家认为:“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这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其实,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最早是服务于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它的应用首先就受到了地理的限制。”也有专家认为:“农业生产还是要以利用自然为前提,我们这片土地上雨热变化和大的季风变化的特点没有变,二十四节气对当前生产生活还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传承和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44(12 分)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

29、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60 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两代塞罕坝人弘扬“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经过 50 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 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 112 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 114%提高到现在的 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 1012 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

30、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 11 -高二期中政治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5:DADDD 6-10:BDCAA 11-15:DDBCC 16-20:DCBDB 21-25:AABCB 26-30:ADCAB 31-35:DDCDA36-40:BCBBA二、主观性试题(共 40 分)41 (8 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法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影响人来源于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的

31、良好氛围;2 分(2)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以及思维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自觉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建设法治国家;2 分(3)文化对人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 分)(4)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分)42 (8 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咏流传是如何让古老的诗词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的。挖掘经典诗词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内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

32、时代精神。立足社会实践,让传统经典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融人现代元素,赋予经典诗词新的生命力。选择具有普世情感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古诗词的魅力,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将诗词与音乐、古典与时尚相融合,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让节目走进公众视野。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43(12 分)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传承和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教育等途径,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节气。(3 分)对于二十四节气中符合当前农业生产的要加以利用,同时剔除与当时当地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 分)结合更为科学的现

33、代气象科学,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 分)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在传承中保护二十四节气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分44(12 分)- 12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弘扬塞罕坝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布展、演讲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塞罕坝精神我们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塞罕坝精神可以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结合,促进塞罕坝精神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弘扬塞罕坝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主心骨”的核心作用;6)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7)弘扬塞罕坝精神立足伟大实践。(答到 6 个点即可以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