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doc.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282048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5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elected】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Selected】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elected】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elected】质量管理学课程实验.doc.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质量管理学质量管理学(提高过程能力验证实践提高过程能力验证实践)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总 学 时:1 周类别:必修开设对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本课程设计是与 质量管理学 配套的实践环节之一。在完成 质量管理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实践操性锻炼。通过本课程设计,达到如下目标:1、了解和掌握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能根据计算结果评价过程能力,并能够请运用 Cpk=(T-2)/6 公式修改数据设计并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团队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质量

2、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与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设计锻炼,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的现象。让学生加深对本课程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能灵活应用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方法,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初步训练学生对质量管理方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二、基本要求二、基本要求学生在一周课程设计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提高过程能力验证实践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文档、打印、内容包括理论依据、设计验证数据、验证步骤及各步骤过程结果、验证结论等)、并对课程设计活动全过程编制 PPT 进行发布(有实施过程、有分析、有理由、有具体方案、图文并茂

3、)。具体要求如下:1、学生应认真完成实践过程及课程设计报告。2、课程设计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设计的方案应符合质量管理学相关理论要求。4、设计方案(数据)有一定的真实性,基本符合企业生产实际。三、内容要素三、内容要素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1、在教师给定参考数据基础上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2、运用 Cpk=(T-2)/6 公式对参考数据进行修改,设计并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3、参考数据如下:某厂生产某零件,技术标准要求公差范围18机抽样得到 50 个数据,如下表:19.9818.

4、8918.8919.4218.5518.8718.9519.0017.0019.03四、学时分配四、学时分配18.6518.9419.5217.0919.4317.7419.5119.5019.7617.9718.6619.7218.9217.5518.9519.0519.6819.4817.9819.9018.4818.7517.6018.4819.4519.8319.1519.6919.9219.9018.9819.8619.0019.6817.0018.2919.3717.9518.5919.772,经随方案设计安排一周,时间安排为:1、准备阶段:1 天2、实践阶段:4 天3、撰写课程设

5、计报告:2 天五,考核及成绩评定五,考核及成绩评定1、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和报告评定。2、考核成绩采用五级评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六,教材与参考资料六,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质量管理学,伍爱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1、现代质量管理学,龚益鸣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执笔者:魏风星审核:安装程序步骤:1、打开 Minitab 15;2、点击 Mtb,安装程序;绘制直方图并对直方图进行分析: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3、点击“图形”“直方图”“包含拟合”输入数据“确定”,得到对应图形。有问

6、题时可打开教程“课程三”步骤 7、“课程四”步骤 7。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3、点击“统计”“质量工具”“能力分析”“正态”输入数据点击“确定”,得到对应图形。有问题时可打开教程“课程四”步骤 8。请运用 Cpk=(T-2)/6 公式修改上述数据设计并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设计调整上述数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得到步骤8:执行过程能力分析对应的图形。课程实验(二)步骤:3、点击“统计”“控制图”“”“子组的变量控制图”“Rbar-R”输入数据点击“确定”,得到对应图形。有问题时可打开教程“课程四”步骤 6。课程实验(一)数据表课程实验(一)数据表1、某厂生产某零件,技术

7、标准要求公差范围18据,如下表:19.9818.8918.8919.4218.5518.8718.9519.0017.0019.032,经随机抽样得到 50 个数18.4818.7517.6018.4819.4519.8319.1519.6919.9219.9018.9819.8619.0019.6817.0018.2919.3717.9518.5919.7718.6518.9419.5217.0919.4317.7419.5119.5019.7617.9718.6619.7218.9217.5518.9519.0519.6819.4817.9819.90要求:1、绘制直方图并对直方图进行分析

8、;2、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对过程能力指数进行分析;3、请运用Cpk=(T-2)/6 公式修改上述数据设计并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步骤及内容步骤及内容一、(1)第一步安装并双击打开软件,把 50 个数据全部输入 C1 单元格中:(2)选择“图形”“直方图”,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包含拟合和组合”,点击确定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3)然后出现对话框,图形变量选择“C1”,点击确定,出现直方图如下图所示:,(4)然后“双击标题和标签”更改为“直径”,结果如右图所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从图上可以看出,直方图整

9、体偏左,而且分布中成双峰形,且不对称。左侧距离公差下限 16 还有一定距离,右侧有一部分超过了上限20,但实际没有数据超出 20,所以并没有不合格品出现。二、二、(1)统计质量工具能力分析正态,单列子组数据 1,上限 20 下限 16,(2)对话框右侧单击选项,如图目标为 18,“子组内分析”前面的对勾去掉点击“确定”,(3)出现直径的过程能力图,如图所示:分析结果分析结果:由图可知,质量特性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样本均值为18.9264,而标准是 18,Cpk=0.45,根据工序能力的判断标准可知,0.450.67,所以此零件的工序能力严重不足。三、三、请运用 Cpk=(T-2)/6公式

10、修改上述数据设计并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验证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1 1、偏移量、偏移量因为偏移量是工序分布中心和技术标准中心偏移的绝对值(1)减少偏移量减少偏移量,就是减少样品均值 18.9264 与公差中心 18 的距离,因此把19.9818.55,18.8917.74,18.8918.29,样品均值由 18.9264 变成18.8628,Cpk 由 0.45 变成 0.47,过程能力指数提高,如下对比图所示:(2)增加偏移量增加偏移量,增加样品均值与公差中心的距离,把 18.8919.52,18.8919.72,19.4219.98,样品均值由 18.9264 变成 18.9668,Cp

11、k 由 0.45 变成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0.42,过程能力指数下降,如下对比图所示:2 2、标准差、标准差(1)减小标准差减小标准差,把 19.9818.29,18.8918.29,18.8918.29,标准差由 0.804152 变成 0.80333,Cpk 由 0.45 变成 0.47,过程能力指数提高,如下对比图所示:(2)增大标准差增大标准差,把 18.8919.98,18.8919.98,19.4219.98,标准差由 0.804152 变成 0.830648,Cpk 由 0.45 变成了

12、0.41,过程能力指数下降,如下对比图所示:3 3、标准范围、标准范围 T T(1)增大标准范围增大标准范围,由18指数提高,如下图所示:2变成18,Cpk 由0.45变成了0.86,过程能力3(2)减小标准范围减小标准范围,18数下降,如下图所示:2变成18,Cpk 由0.45变成了0.03,过程能力指1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有三种:提高过程能力指数的途径有三种:1 1、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少偏移量;2 2、减小标准差,减少分散程度;、减小标准差,减少分散程度;3 3、增大标准范围、增大标准范围课程实验(二)数据表课程实验(二)

13、数据表1、某植物油生产企业新安装一台灌装机。该机器每次可将 5000g 的产品装入固定容器。规范要求为 5000(g)。现以 5 个连续装填的容器为一个样本(n0g)看成研究对象,绘制 R5),每隔 1h 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检测,将多装量(R 控制图,并对该灌装过程是否受控进行判断。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多装量(g)和样本统计量样本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R1471919292840153527232831223725738353112522029

14、2842R23237112912353044374544253732403101220274231472734R344311642451112322626402419122423412935385215412215R43525115936383311203731324738501840482440243323229R520344438253326383532182214301932372047312528225421R17814610119714615711616014516316113413914915811115614415714819597171163141R35.629.220.239

15、.429.231.423.232.029.032.632.226.827.829.931.622.231.228.831.429.639.019.434.232.623.2R27183330332921331722261033263125413627282828253227若连续发生以下二组数据分别为 5058、5074、5055、5065、5020 和 5048、5084、5065、5075、5060 g 时,试判定此时过程是否受控?一、步骤及内容(1)第一步安装并打开软件,输入数据R1-R5,1-25 组,并选中:(2)点击统计控制图子组的变量控制图Rbar-R 如图,出现对话框,选择子组的观测值位于多列的同一行中,然后选择 C1-C5,单击确定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3)完成灌装过程的控制图,如图所示连续发生以下二组数据分别为 5058、5074、5055、5065、5020 和 5048、5084、5065、5075、5060 时,作图判定此时过程是否受控。经计算,得到结果如图所示Important&Selected Document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