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80875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潘集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 编制目的编制依据1.2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2组织指挥体系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2.1 区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2.2 乡镇街道应急指挥机构3灾害预警3.1 气象灾害预警等级预警信息发布4应急响应应急响应会商4.1 响应等级三级响应4.2 二级响应4.4 二级响应4.4.1 启动条件发布气象灾害橙色预警,或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 难,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信息保障时,区指挥 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会商,经分析研判,向区指挥部提出启动二 级响应的建议,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气象灾害二级响应。4.4.2 响应措施由区指挥部副指挥长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区指

2、挥部 及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区指挥部组织召开会议,研究气象灾害应对工作,并 向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通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2)区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会商机制,组织专家组对灾 情发展态势开展会商,向指挥部提供决策意见。(3)区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班,每6小时一次向 区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或根据区相 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信息。(4)区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 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5)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6)区指挥部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向气象灾害影响重点区域 派出专

3、家组,指导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工作。(7)通知相关乡镇街道应急指挥机构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 项措施。(8)区应急管理局视情启动移动和加密气象观测。4.5 一级响应启动条件发布气象灾害红色预警,或因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 灾难,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信息保障时,区指 挥部办公室经组织专家组会商,分析综合研判,向区指挥部提出 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气象灾害一级响应。响应措施由区指挥部指挥长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区指挥部及 其成员单位采取以下措施:(1)区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气象灾害情况汇 报,研究气象灾害应对工作,并向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通报气象 灾害监测预

4、报预警等信息。(2)区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会商机制,组织专家组对灾 情发展态势开展会商,向指挥部提供决策意见。(3)区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班,每3小时一次向 区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或根据区相 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信息。(4)区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 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5)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6)区指挥部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向气象灾害影响重点区域 派出专家组,参与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工作。(7)通知相关乡镇街道应急指挥机构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 项措施。(8)区应急管理局视情启动移

5、动和加密气象观测,向自然 灾害或灾难事故发生地派遣气象应急工作组。4.6 响应终止气象灾害预警解除或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已结束,经专家组评 估后,区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5调查评估与总结5.1调查评估应急响应结束后,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气象灾害监 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气象灾害损失情况及处置情况 进行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报送区指挥部。5.2应急总结应急响应结束后,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及时对 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查找存在 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不断提高应急工作水平。应 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加强 对气象灾害及

6、其次生、衍生灾害应对的技术总结。总结内容包括 监测预警的准确性、预警发布的时效性、应急处置的科学性等, 提升科学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6保障措施6.1 灾害普查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气象灾害普查机制,定期开展气象灾 害的风险普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管理部门依托以灾 害信息员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及时收集最新气象灾 害信息,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6.2 信息共享应急管理部门牵头,会同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 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及次生、 衍生灾害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气象、水文、大气环境、山洪 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各类信息的共享共用。气象灾

7、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发生后,相关成员单位按照淮 南市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及时通报灾情相关信息和灾 害处置等有关情况。6.3 宣传培训各级人民政府及广播电视、新闻媒体、文化、教育、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 纸等各种媒体,开展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社会公众主 动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 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各类学校加强对在校学生气象灾害 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的宣传培训。6.4 基层队伍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广泛动员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发 挥各级防汛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及灾害信息员在气象灾害预警信 息传播与防范应

8、对中的作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及时高效 应对各类气象灾害。6.5 避难场所准备各乡镇街道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并设立场所及路线标 志,制订完善紧急疏散办法和程序,确保处于危险区域的群众及 时、安全躲避。6.6 预案演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演练要 立足于实战,强化应急责任,熟悉响应流程,检验应急机制,锻 炼应急队伍,提高处置水平,并为修订和完善预案提供依据。6.7 与责任追究对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 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相 关

9、规定处理。6.8 管理本预案由区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预案施行后,随着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徽省气象灾害应急 预案的修订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工作发生变化,区应急管 理局将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完善本预 案。6.9 (气象灾害预警标准)9.1 气象灾害预警种类与级别本预案规定的预警标准适用于区级气象灾害预警。分於台 风暴 雨暴 雪寒 潮大 风雷电冰 雹高:日 /皿干旱低:日/jnn冰冻霜冻大 雾霾红色(一级)VVV橙色 (二级)VVVVV黄色(三级)VVVVVVVVV蓝色(四级)VVVVVVVVVVVV9.2 各级别预警标准9.2.1 红色预警(一级)1 .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

10、有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登陆 并影响我区,超过3个乡镇街道出现100毫米以上强降水,且有 1个及以上乡镇街道最大累积降水量超过250毫米,并且影响地 区阵风风力将达10级及以上。2 .暴雨:预计暴雨将持续至少4天,至少1天有2个乡镇 街道降水量超过50毫米,且暴雨区的平均降水量超过125毫米。3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超过 10毫米,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其中1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 超过30毫米,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4 .干旱:有5个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 至少2个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 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且预计未来七天内持续。

11、5 .霾:过去24小时5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严重霾,且未来 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持续重度霾。6 .2.2橙色预警(二级)1 .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热带 风暴)登陆并影响我区,超过2个乡镇街道出现100毫米以上强 降水,且有1个及以上乡镇街道最大累积降水量超过200毫米, 并且受影响地区阵风风力将达9级以上。2 .暴雨:预计暴雨将持续至少3天,至少1天有2个乡镇 街道降水量超过50毫米,且暴雨区的平均降水量超过100毫米。3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超过10毫米,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其中2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 超过20毫米,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4

12、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最低气温下降 14并伴有6级以上阵风,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以下。5 .高温:预计未来连续7天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超过37 的高温天气;或者预计未来连续5天1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超过 40高温天气。6 .干旱:有4个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且 至少2个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气或 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且预计未来7天内持续。7 .冰冻:过去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已持续出现冰冻天 气,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冰冻天气。8 .霾:过去24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严重霾,且未来 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持续重度霾。9 .2.3黄色

13、预警(三级)1 .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热带 风暴、热带低压)登陆并影响我区,超过3个乡镇街道出现50 毫米以上强降水,并且受影响地区阵风风力达8级以上。2 .暴雨:预计暴雨将持续至少2天,至少1天有1个乡镇 街道降水量超过50毫米,且暴雨区的平均降水量超过85毫米。3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超过 10毫米,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其中1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 超过20毫米,且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4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最低气温下降 12并伴有6级以上阵风,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5 .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可能受大

14、风影 响,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6 .雷电:预计未来24小时内4个以上乡镇街道可能发生强 烈的雷电活动,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7 .冰雹:预计未来12小时内2个以上乡镇街道发生冰雹可 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8 .高温:预计未来连续5天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超过37 的高温天气;或未来连续3天1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超过40 高温天气。9 .干旱:有2个及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重旱等级, 且至少1个及以上乡镇街道达到气象干旱特旱等级,预计干旱天 气或干旱范围进一步发展,且预计未来7天仍持续。10 .低温:过去72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平均气温或 最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15、5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 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 年3月)。11 .冰冻: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将持续出现冰冻天气;或者过去24小时内4个以上乡镇街道已出现冰冻天 气并可能持续。12 .霜冻:预计未来24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将出现霜冻 天气(3月15日至11月15日)。13 .大雾:过去24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浓雾,且其 中至少2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强浓雾,且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 仍将持续浓雾天气。14 .霾:过去24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中度霾,且其 中至少2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重度霾,且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 仍将持续重度霾。15 2.

16、4蓝色预警(四级)1 .台风:预计未来48小时将有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热带 风暴、热带低压)登陆并影响我区,超过2个乡镇街道出现50 毫米以上强降水,并且受影响地区阵风风力达7级以上。2 .暴雨:预计暴雨将持续至少1天,有1个乡镇街道降水 量超过50毫米,且暴雨区的平均降水量超过65毫米。3 .暴雪:预计未来24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降雪量超过 1。毫米,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4 .寒潮: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最低气温下降 10并伴有6级以上阵风,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5 .大风:预计未来48小时4个以上乡镇街道可能受大风影 响,平均风力5级以上,或者阵风89级。6 .雷电:预计未来24

17、小时内3个以上乡镇街道可能发生强 烈的雷电活动,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7 .冰雹:预计未来12小时内1个以上乡镇街道发生冰雹可 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8 .高温:预计未来连续3天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超过37 的高温天气。9 .低温:过去24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平均气温或最 低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c以上的持续低温天气,预计未来48 小时上述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持续偏低5以上(11月至翌 年3月)。10 .霜冻:预计未来24小时3个以上乡镇街道将出现霜冻 天气(3月15日至11月15日)。11 .大雾:过去24小时2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浓雾,其中 1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强浓雾,且未

18、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持 续浓雾天气。12 .霾:过去24小时2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中度霾,且其 中至少1个以上乡镇街道出现重度霾,且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 仍将持续重度霾。多种灾害预警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分别达到不同预警级别时, 按照高级别气象灾害进行预警,并增加其他气象灾害预警内容。 当同时发生两种以上气象灾害且均未达到预警标准,但可能或已 经造成一定影响时,视情进行预警。4.5 一级响应响应终止5调查评估与总结调查评估5.1 应急总结6保障措施6.1 灾害普查信息共享6.2 宣传培训基层队伍6.3 避难场所准备预案演练7奖励与责任追究8预案管理6.4 (气象灾害预警标准)气象灾害预警

19、种类与级别9.1 各级别预警标准1总则1.1 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化气象灾害 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建立健全气象灾害会商研判、联动联 防和应急响应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自 然灾害救助条例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国家突发事件总 体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安徽省突发事件应 对条例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突发事件总体应 急预案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安徽省气象灾

20、害应急预 案淮南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预 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范围内台风、暴雨、暴雪、寒潮、霜冻、 高温、低温、冰冻、干旱、大风、雷电、冰雹、大雾、霾等气象 灾害的区级防范和应对。因气象因素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低温雨 雪冰冻灾害、重污染天气等其他灾害的处置,适用相关区级专项 应急预案的规定。1.4 工作原则气象灾害防御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协调有 序;预防为主、联动应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2组织指挥体系2.1 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区政府设立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区指挥部), 负责指挥协调气象灾害预防、预警、分析

21、研判和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副指挥长:区政府办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区人武部副 部长、潘集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成员单位及其职责:区委宣传部:做好社会舆论引导和宣传报道发布工作。区应急管理局:负责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提出防范建议等工作。适时启动应急观测,组织开展加密天气会 商,协助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工作。组织指导协调气象灾害及其引 发的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次生灾害应急救援,依法统一发布 灾情。区教育局:负责组织指导幼儿园、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做好 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必要时采取停课、调整上课时间等措施, 防范气象灾害带来的安全和健康隐患。区科经局:负责指导协调潘

22、集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 企业及时播发预警信息,协调运营商做好气象灾害事件中的应急 通信保障和通信抢险救援工作,保障通信畅通。潘集公安分局:组织力量参与抢险救援,配合交通部门实施 交通管制。交警潘集大队:加强交通秩序维护,指挥、疏导交通;必要 时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实施交通管制。区民政局:指导气象灾害影响地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社会服务等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集分局:负责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 防、专业监测、预报预警,与应急部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 警等工作。潘集生态环境分局:指导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根据台风、 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做好水质监测预警,协调做好因暴雨 引发的次生环

23、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开展大气环境污 染情况监测、分析,与应急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辖区重污染天气监 测预警,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区住建局:组织做好城市内涝监测预报预警;指导加强对高 空等户外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防范工作,必要时停止施工;指导 城市市政公用行业落实气象灾害防范措施。区交通运输局:加固港口、码头有关设施,督促船舶到安全 场所避风;通知水上、水下等户外作业单位做好防范准备,必要 时停止作业。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做好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工 作。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组织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因气象灾害 引发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指导灾后农业救灾和生产恢复工作。区水利局:负责水情旱

24、情监测预警和洪水预报,与应急部门 联合发布中小河流洪水风险预警;承担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 影响期间,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的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 工作。组织水旱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区文旅体局:指导各地做好文化经营单位和旅游景区灾害防 御及安全运行管理,必要时及时采取封闭景区、疏散游客等紧急 措施,做好旅游安全应急工作。负责协调指导各级广播、电视、 应急广播系统等媒体及时播发预警信息、防御措施及科普知识, 并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情况增加播出频次。区卫健委:组织医疗救援队伍赶赴灾区做好医疗救治、卫生 防疫等工作。区林业中心:负责因干旱、高温导致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 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25、,做好相应的防范应对工作。区人武部:负责协调现役部队,组织民兵力量做好抢险救灾 的相关工作,根据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有效防范应对。潘集消防救援大队:做好抢险救援准备工作,对可能发生次 生灾害的地点和设施采取紧急防护措施。潘集供电公司:加强设施检查和电网运行监控,及时排查消 除危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各类隐患。2.2 区指挥部办公室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指挥部成员因工作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指挥部办公 室提出,报指挥长批准,由继任者履行职责,不再另行行文。办 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兼任。主要职责:负责向区政府、市气象局报告和向区气象灾害应 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

26、相关预警信息;与应急管理、水利、生态 环境、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灾情、险情等信息实时共 享机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专家组研究会商,分析灾害发展趋 势并进行灾害影响评估;向区指挥部提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措施 建议,做好应急响应期间指挥部会议等各项工作。在处置重大气象灾害时,区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加强区指 挥部办公室力量,从区指挥部成员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2.3 专家组区指挥部设立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相关领域的技术和管理 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对全区气象灾害应对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提 供政策咨询和建议,并为气象灾害应对评估和防范及处置工作提 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意见。2.4 成立应急指挥机构各乡镇街

27、道成立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在上级指挥 机构和本级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防范应 对工作。2.5 预警3.1 气象灾害预警等级按照气象灾害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 的危害,区级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3.2 预警信息发布3.2.1 发布制度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遵循“归口管理、统一发布”的原贝L 由区应急管理局制作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包括气象灾害 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 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将气象灾害预警信 息及时报送区指挥部和

28、各成员单位。3.2.2 发布途径区指挥部组织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各广电、新 闻出版、通信主管部门及有关媒体、企业要全力支持预警信息传 播工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电信运营企业在接收到应急 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后,要及时、准确、无偿播发或刊载气 象灾害预警信息。紧急情况下根据区指挥部的要求随时采取插 播、手机短信全网发布等方式迅速播报和传递预警信息。各通信 运营企业要根据应急需求,对手机短信平台进行升级,提高预警 信息发送效率,及时向灾害预警区域手机用户免费发布预警信 息。各乡镇街道应当在学校、社区、港口、车站、旅游景点等人 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重要道路和易

29、受 气象灾害影响的桥梁、涵洞、弯道、坡路等重点路段,以及农村 等地建立起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各乡镇、村、 社区(居)委会应充分发挥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的作用,及 时向当地群众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4应急响应4.1 应急响应会商区指挥部办公室与成员单位,建立气象灾害应急会商机制。 区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和专 家组开展灾害会商,分析气象灾害和灾情发展趋势,为区指挥部 开展应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4.2 响应等级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等级和救灾气象保障需求,区气象灾害应 急响应等级由低到高为三级、二级和一级。4.3 三级响应4.3.1 启动条件发布气象灾害黄色

30、预警,或因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灾 难,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信息保障时,区指挥 部办公室经分析综合研判启动气象灾害三级响应。4.3.2 响应措施由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区指挥 部及其成员单位视情采取以下措施:(1)区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班,每天10点前向 区指挥部成员单位通报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或根据区相 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信息。(2)区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气象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 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3)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4)区指挥部办公室视情派出专家组赴有关乡镇街道指导 应急处置工作。(5)通知相关乡镇街道应急指挥机构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 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