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9964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积累1古代诗歌中的意象集锦.“青山”“青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点,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 欢。侬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青山”是故乡的象征,故乡山脉的轮廓是游子心中最清晰的印痕。包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谢眺游东田)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青山”是历史与永恒的象征。施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1 .“月”对月思亲思乡,引发离愁别绪。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望月思故国,表现亡国之痛。轲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施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冰心” “冰雪”“冰心” “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品性高洁。曲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2 . “水”绵绵愁思,离愁别恨。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史记项羽本纪:“项

3、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 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后来用“楚帐”“楚歌”比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李商隐泪:“人去紫台 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44 .怀橘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书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 日: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奉祠养亲:“下马入 门怀橘拜,身今却在白云边。”积累3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借代形式.用事物的局部代事物的整体。圆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鳞”是鱼身体外表长的角质或骨质的小薄片,是鱼身体的一局部,这

4、里代指鱼。译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泳。1 .用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曲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这里是用古代兵器“干戈”来代指战争。译(自己)辛苦勤奋地研读诗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朝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2 .用抽象事物代具体事物。曲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司马迁陈涉世家)该句借抽象的“坚”和“锐”来代指具体的盔甲和武器。译将军您身穿坚硬的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讨伐无道的君主,诛杀暴虐的秦王。3 .用事物的材料代事物。而同舍生皆被绮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句中的“绮绣”是用来制造华丽服装的材料,这里代指漂亮华贵的衣服。

5、译同一个屋舍的书生都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4 .用人名代物。血干将发硼,有作其芒。(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句中的“干将”本来是一个善于铸剑的工匠的名字,这里用其代指锋利的宝剑。译宝剑在磨刀石上磨此发出耀眼的光芒。5 .用形象特征代人。曲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句中的“黄发”和“垂髯”分别为老人和小孩的形象特征,这里分别用它们来代指老人和小孩。译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6 .用衣着特征代人。侬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句中的“布衣”本是古代庶人之服,这里用平民的衣着特征来代指平民。译大王曾经听说过老百姓发怒吗?7 .用事物代人。曲大铁椎,不知何许人。(魏禧大铁椎传)

6、句中的“大铁椎”是文中主人公使用的武器,这里以其使用的武器来代指其人。译大铁椎,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8 ,用官职代人。曲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句中用官职“江州司马”代指作者本人。译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泪水最多?我的黑色单衣都湿透了。9 .用民族代人。向前军夜战跳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参军行)句中的“吐谷浑”是古代少数民族,在今甘肃、青海一带,这里用民族名称来代指吐谷浑族的首领。译前军(和敌人)在跳河北夜战,已经传来了活捉吐谷浑族的首领的报告。10 .以汉代唐。这是一种特殊的借代形式,主要出现在唐代。唐代的一些文人为了躲避文祸,常常喜欢用汉代皇帝来隐指唐代

7、皇帝。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杜甫兵车行)这里的“武皇”本来指汉武帝,但在此句中是暗指唐玄宗。这就是采用了 “以汉代唐”的方式。译边疆将士们血流成海,但唐玄宗用武力扩张领土的想法(还是)没有停止。时光流逝。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 .“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血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历史存在。3)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6 .“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朝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白

8、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归隐山林。这种思想常由白云、青山、苍天、空山等意象组成悠远、清静、平淡的意境来表现。向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颗黄鹤楼)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7 .“斜阳” “云雾”沉郁、思古幽情。曲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惆怅、凄苦、悲凉情绪。侬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梅花”“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一一敢为人先;不畏权贵一一君子。因此梅花受到了众人的敬仰与赞颂。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句既

9、写出了梅花香气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洁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8 “兰花”兰花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蕴含着追求淡泊的精神,象征君子和隐士。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假设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八)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徐渭兰)9 . “竹子”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蕴含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质,象征着隐土、君子。曲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土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10

10、 .“菊花”菊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蕴含着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象征隐土、君子。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草,“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变化,易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分布上,碧草连天,易将人的思绪引向远方,遥无 涯际。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 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11 .“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

11、”一去不返,常引起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 起来,由落花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诗歌中。惜春诗歌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写作者从暮 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而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杨柳”“柳”者,“留”也“柳” “留”二音相谐,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通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12 .“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的生长环境恶劣,但它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正气。在文

12、人笔下, 松柏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施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13 .“梧桐”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 秋天到来,往往梧桐叶先行凋落,即所谓“一叶落而知秋”。朝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14 .“芭蕉”“芭蕉”代指离情别绪。曲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13、。(李清照添字丑奴儿)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15 . “莲”“莲”与“怜”同音,古代诗词中常用“莲”表达爱情。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切思念和爱情的纯洁。“雾露隐芙蓉,见莲不清楚”(乐府子夜歌四十二首),利用谐音双关,写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16 . “蝉”品行高洁。而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这两首诗都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孤独无助,孤苦无告。侬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 “杜鹃”孤独悲苦。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施其

14、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乡思乡愁。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鸿雁”“鸿雁”也叫“雁书”“雁足” “鱼雁”等,是书信、音讯的代称。曲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17 . “乌鸦”“乌鸦”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带有衰败、荒凉之意。而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8 .“猿啼”“猿啼”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圆“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等都是借助“猿啼”来表达伤感情

15、绪的。19 .“鹏古挈游子思乡的离愁别绪。圆落照苍茫秋草明,鹏鹃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鹏鹃)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象征历史盛衰、沧桑变迁。朝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鹏鹃飞。(李白越中览古). “燕”燕子因常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朝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写作者酒醒后的凄寂惆怅以及浓重的相思之情。世事变迁的寄托。曲“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透露了诗人对今昔变 化的无限感慨。积累2古代诗歌常用典故.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

16、或闲适的情致。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传说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 介子推,下令在其死亡之日禁止生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韩期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J 3 .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豆”,古人常用它来象征爱情或相思。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 多采撷,此物最相思。”4 .长亭古代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人休息或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5 .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

17、鱼,中有尺素书。”“尺素”后为书信的代称。秦观踏莎行:“驿寄 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6 .双鲤古人寄信,将信装在刻着鲤鱼花纹的盒子里。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来以此代 指书信。7 .比翼鸟传说中比翼鸟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 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8 .梦蝶“梦蝶”也称“化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9 .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承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其为传信使者 的代称。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

18、探看。” 10.登高古时重阳有登高的习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 关曲”。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折柳在我国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别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赠给远行者,后指送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屡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王昌龄从 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塞

19、下曲:“愿将腰下佥IJ, 直为斩楼兰。”.汗青古时的字写在竹简上,需先用火烤青竹,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烤时青竹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著述 完成,也借指史册。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商女语出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作为统治者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 梦死的典故。11 .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官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桑榆夕阳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借指落日余光处。以此指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王勃滕王阁

20、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2 .射天狼天狼,星名。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3 .碧血“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郑元祐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 化碧血。”.黍离本为诗经王风篇名,是东周大夫行役至宗周,见宫室毁坏,遍地禾黍,因抒发故国之思而作。后因以“黍离”代 指亡国之痛或吊古伤今的感慨。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抱竹痛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 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长城南朝宋

21、将领檀道济自称“万里长城”。后以此称呼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亡之后,二人不食周粟,隐 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比喻隐居避世。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不仕,生活安闲。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

22、恩爱。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 时无?”.杜康传说杜康创造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树枝。比喻夫妻恩爱。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 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三径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称病还乡隐居,在院中辟三径。后常用“三径”指归隐后的住所。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23、” 31.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 蹈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常以“梨园”代称戏曲班社,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子弟”。32 .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的马叫声,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 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中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 班马鸣。”33 .问鼎春秋时,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使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 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

24、鼎”喻篡夺政权。今常用以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例如:这次 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的机会。34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日: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日:臣举贤良对策,为 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 客尚飘蓬。”35 .烂柯列仙全传中记载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位老者在下棋,于是就坐下来看他们下棋,一局未完,发现斧头柄已经 全烂了。他回到家,世上已过数百年,邻居们都不在世了。后以“烂柯”比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 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高山流水相传春秋

25、战国时期的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 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高雅的乐曲。辛弃疾谒 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哀鸿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歌写使者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 来,皆倾诉悲苦,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36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诗歌表达了词人意欲报效祖国,

26、建功立业,而又报国无门的失意情怀。37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 向。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青眼晋书阮籍传载,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白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造访,籍大悦,乃对以青 眼。青眼,眼睛正视,黑眼珠在中间。后因以“青眼”称对人的器重或喜爱。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 眼高歌望吾子。”.柳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别驻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细柳营 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汉文帝及其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鲍溶赠李黯将 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鸡黍论语记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了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老人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 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 鸡黍,邀我至田家。”.楚帐、楚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