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5534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编号:054410英文名称:Computer Networks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一32实验学时-16 课程总学分一 3 实验学分1实验者类别:本科生适用专业:电子电气类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信息理论与编码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一门专业课,主要讲授TCP/IP协议族各主要协议工作原理和 网络设计编程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TCP/IP协议族中各层的作用和工作 原理;能够从事嵌入式网络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调试工作,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独立设 计,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

2、能力。二、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任务与要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过去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和应用。网络技术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在个计算机 网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一个数据链 路层协议编程,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通过一个TCP/IP协议的设计和 实现,了解计算机网络高层协议设计实现的环境和方法;还提供了一些选做实验以供有余力 有兴趣的同学进一步提高。总之,通过上述实验环节,使学生加深了解和更好地掌握网络 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

3、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第二部分是 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此外,针对以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网络实验将采用每次实验验收检 杳方式,每个实验都将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查通过,过期视为未完成该实验,不计 成绩。以避免期末集中检查方式产生的诸多不良问题。在网络技术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预习实验指示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 前作出思考和分析。(2)仔细观察上机和上网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 析。(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对需编 程的实验,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

4、框图和清单。七、实验要求实验报告记录记录捕获的以太网帧。实验报告记录分析以太网帧的类型。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 ndows环境下,需要W i reShark软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7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现场总线编程,056410-07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掌握和利用本专业实践工作中所常用的现场总线,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网络应用、编 程和调试。1 .掌握基于ARM微处理器上的CAN总线通讯原理。2 .掌握查询模式的CAN总线通讯程序的设计方法。四、实验原理CANbus以报文为单位进行信息传送。报文中包含标识符ID,它也标志了报文的优先权。 该标识

5、符ID并不指出报文的目的地址,而是描述数据的含义。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可由ID来 自动决定是否接收该报文。每个节点都有ID寄存器和屏蔽寄存器,接收到的报文只有与该 屏蔽寄存器中的内容相同时,该节点才接收报文。CAN通信时,报文对象需要配置。报文对象及接收过滤用的屏蔽标识均存入报文RAM。 报文处理器实现了报文处理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接收过滤、CAN核和报文RAM之间的数 据交换、发送请求的处理、组件中断。控制寄存器组可由外部MCU通过组件接口直接操作。 这些寄存器用于控制/配置CAN核、报文处理器和访问报文RAM。五、实验内容结合专业需求,认识现场总线和嵌入式网络编程的特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现场总线

6、和嵌 入式网络编程设计。学习CAN总线通讯原理,了解CAN总线的结构,阅读CAN控制器的文 档,掌握相关寄存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编程实现嵌入式系统之间的CAN总线通讯。通过两个ARM系统通过CAN总线相连接。ARM监视串行口,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给另 一个开发板并通过串口显示。即按PC键盘通过超级终端发送数据,开发板将接收到的数据 通过CAN总线转发,再另一个PC的超级终端上显示数据。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搭建现场总线通信环境。2 .启动IAR的EWARM,打开工程“CAN总线通讯实验”。3 .输入编辑CAN驱动函数,包括:CAN初始化、发送数据(CANWrite)、接收数据(CANRead)

7、、 查询数据(CANPoll)。4 .在主函数中实现将从串口 1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CAN总线,将从CAN接收到的数据, 发送到串口 lo5 .在IAR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译、调试和运行工程程序。七、实验要求记录实脸的硬件和软件配置。记录调试通过的主函数代码。记录通信的收发信息内容。八、场地、设备与器材硬件:ARM嵌入式开发平台、儿ink仿真器、PC机、串口通信电缆、万用表、剥线钳和 CAN通讯电缆。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XP、EWARM IAR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 通讯程序。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8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网络层协议分析,056410-08二、课程名称及课

8、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理解IP协议报文类型和格式,掌握IP V4地址的编址方法。四、实验原理IP报文要交给数据链路层封装后才能发送。理想情况下,每个IP报文正好能放在同 一个物理帧中发送。TCP/IP协议在发送IP数据报文时,一般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长度。当这个报文要从一 个MTU大的子网发送到一个MTU小的网络时,IP协议就把这个报文的数据部分分割成 能被目的子网所容纳的较小数据分片,组成较小的报文发送。每个较小的报文被称为一个分 片(Fragment)。每个分片都有一个IP报文头,分片后的数据报的IP报头和原始IP报头除 分片偏移、MF标志位和校验字段不同外。五、实验内容W

9、ireShark软件的安装、过滤规则的学习,使用WireShark捕获Ethernet、ARP、ICMP及 IP协议数据包,并对Ethernet、ARP、ICMP和IP数据包进行分析。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创建过滤规则后动WireShark,单击Capture按钮,选择Capture Filters。2、捕获数据包启动WireShark 以后,选择菜单Capture-Start。Interface:指定在哪个接口(网卡)上抓包。一般情况下都是单网卡,所以使用缺省的就 可以了。Limit each packet:限制每个包的大小,缺省情况不限制。3、分析数据包。七、实验要求1、记录捕获的Ethe

10、rnet、ARP、ICMP及IP协议数据报。2、分析所捕获的协议之间的关系。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ndows XP环境下安装WinPcap 和 WireShark,要求联网。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9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路由器配置网络,056410-09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能对网络进行简单的分析、测试。掌握对小规模网络进行 路由设置和管理。四、实验原理使用模拟软件Boson Router Simulator”,路由器为Cisco2514a连接方法:以太网连接。 地址分配:PCl:192.168.0.1;PC2:192.168

11、.0.2;PC3:192.168.1.1;子网掩码均为。路由器 Routeri.EthernetO:192.168.0.3; Routeri.Ethernetl:192.168.2.1;。五、实验内容在模拟软件上将两个网段通过两台路由器Routeri和Router2连接起来,Switchl通过 以太网口连接PCI和PC2, Switch2通过以太网口连接PC3和PC4,两个交换机通过路由器 连接起来。通过使用配置网络和使用常用网络命令来加深了解网络概念和结构。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网络结构设计:4台PC, 2台交换机,2台路由器。利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2、装入网络结

12、构 Netmap,利用 Boson NetSim for CCNP。3、配置路由器接口。七、实验要求1、记录Netsim安装过程。2、记录Netsim配置过程。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 Windows XP 环境下安装 Boson Router Simulatord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0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TCP/UDP 协议分析,056410-10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通过对TCP和UDP协议的分析,掌握TCP/UDP协议的组成及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作用。 只有深入理解TCP协议和UDP协议的某些特征,才能更容易编写健壮的、高效的客户服务器 程序。四

13、、实验原理绝大多数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都使用TCP协议或UDP协议。这两个协议使用网络层 协议IP: IPv4或IPv6,尽管应用程序可以绕过传输层直接使用IPv4或IPv6,但这种方法(称 为原始套接口)使用较少。UDP是一个简单的传输层协议,应用程序写一个数据报到UDP套接口,由它封装成IPv4 或IPv6数据报,然后发送到目的地址。每个UDP数据报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把一个数据报看作一个记录。如果数据报最终 正确地到达目的地(即分组到达目的地且校验和正确),那么该数据报的长度将传递给接收方 的应用进程。而TCP是一个字节流协议,无记录边界。首先,TCP提供客户与服务器的连接;其次, TC

14、P提供可靠性;第三,TCP通过给所发送数据的每一个字节关联一个序列号进行排序;第 四,TCP提供流量控制。五、实验内容使用WireShark捕获TCP和UDP协议数据包,并对运输层数据包进行分析。1 .捕获UDP数据报,记录1个数据报的首部,并说明其上、下层协议类型。2 .捕获TCP数据报,记录1个数据报的首部,并说明其上、下层协议类型。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启动 WireShark。2 .配置所需要的参数。3 .捕获TCP和UDP的协议。七、实验要求1 .记录TCP协议组成和格式。2 .记录UDP协议组成和格式。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ndows XP环境下安装WireShark,要求联

15、网。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1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TCP协议通信过程分析,056410-11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一、实验目的通过使用WireShark捕获TCP协议的连接过程,掌握TCP协议三次握手的原理和过程, 以及拆除连接的过程,加深对面向连接的理解。二、实验原理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通信双方在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建立一个TCP连接。为了 建立一个TCP连接,通常需要以下一些操作:1 .请求端发送一个SYN段指明客户想要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ISN)。 这个SYN段为报文段lo2 .服务器发回包含服务器的初始序号的SYN报文段(报文段2)作为

16、应答。同时,将确 认序号设置为客户的ISN加1以对客户的SYN报文段进行确认。一个SYN占用一个序号。3 .客户必须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服务器的ISN加1以对服务器的SYN报文段进行确认 (报文段3)。这三个报文段的传递完成了一个TCP连接的建立,称为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需要三次握手,而释放一个TCP连接需要经过4次握手,这是由于 TCP的半关闭(half-close)造成的。一个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必须单独地进行 关闭。即当TCP连接的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后就能发送一个FIN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 当TCP连接的另一端收到一个FIN,它必须通知应用层对方已经终止了那个方向上

17、的数据传 送。发送FIN通常是应用层进行关闭的结果。三、实验内容使用WireShark捕获TCP协议建立连接、通信和拆除连接的过程,并进行分析。1、捕获TCP建立连接时所传输的协议报文段,记录这些报文段的首部。2、捕获TCP拆除连接时所传输的协议报文段,记录这些报文段的首部。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启动 WireShark。2、配置所需要的参数。3、捕获TCP和UDP的协议。五、实验要求1、记录TCP协议组成和格式。2、记录UDP协议组成和格式。六、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 ndows XP环境下安装W i reShark,要求联网。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2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基于soc

18、ket的运输层网络编程,056410-12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4211三、实验目的(1)熟悉原始套接字编程。(2)进一步了解传输层协议。(3)熟悉面向连接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四、实验原理1 .创建套接字一一socket(),使用前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2 .指定本地地址bind(),将套接字地址与所创建的套接字号联系起来。3 .建立套接字连接connect()和accept0 ,共同完成连接工作。4 .监听连接一一listen(),用于面向连接服务器,表明它愿意接收连接。5 .数据传输send()与recv(),数据的发送与接收。6 .多路

19、复用一一select(),用来检测一个或多个套接字状态。7 .关闭套接字closesocket(),关闭套接字。建立连接请求数据应答数据客户机面向连接时的套接字应用流程五、实验内容使用Winsock异步选择模型编程实现一个基于TCP协议的通信程序,建立连接后,客 户机给服务器发送信息。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进入IDE开发环境2、输入源程序:两人作为1组,分别输入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3、编译连接4、调试:服务器程序首先运行,等待客户连接。客户连接上服务器后,发送信息。客户端的连接方式为:程序名服务器IP地址姓名学号5、两人交换客户和服务器身份后,再按上面步骤做一次。七、实验要求记录调试过程

20、。八、场地、设备与器材操作系统:Windows或Linux。编程工具及集成开发环境:VC或GCC。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3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网络管理实验,056410-13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要求掌握Linux服务器的基本使用,Linux下的网络配置和管理,FTP知识及网络FTP 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使用四、实验原理网络管理系统是一个软硬件结合以软件为主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系统,其目的是管理网 络,使网络高效正常运行。网络管理功能一般分为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 理和故障管理等五大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对象一般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近年来,网

21、络管理对象有扩大化的趋势, 即把网络中几乎所有的实体:网络设备,应用程序,服务器系统,辅助设备如UPS电源等都 作为被管对象。给网络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网络视图。五、实验内容Linux环境下FT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FTP服务器的安装和启动1.1 软件安装1.2 FTP服务操作命令启动服务:# service vsftpd start重启服务:# service vsftpd restart停止服务:# service vsftpd stop查看服务状态:# service vsftpd status2、FTP服务器的配置Vsftpd.ftpusersVsftpd

22、.userjistVsftpd.conf3、FTP服务器的功能测试1.1 匿名用户访问1.2 本地用户和特权访问七、实验要求1、记录Linux网络配置过程。2、记录Linux 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过程八、场地、设备与器材硬件为PC机,软件为Linux平台,FTP软件,要求联网。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4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嵌入式Web服务器实验,056410-14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掌握在ARM开发板实现一个简单WEB服务器的过程。四、实验原理建立TCP类型Secket在80端口进行监听连接请求。接收到连接请求,将请求传送给连接 处理模块处理。并继

23、续进行监听。五、实验内容阅读HTTP协议的相关内容。读懂HTTP源代码。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其他功能。在PC计算机上使用浏览器测试嵌 入式呢b服务器的功能。六、实验方法与步骤L看懂源程序,阅读Web服务器HTTP协议的基本内容。2 .编译源代码。3 .使用NFS服务方式将HTTP协议下载到开发板上,并拷贝测试用的网页进行调试。4 .观察在客户机的浏览器中的连接请求结果和在开发板上的服务器的打印信息。七、实验要求记录程序调试过程。八、场地、设备与器材硬件:ARM嵌入式开发板、JTAG仿真器、PC机。软件:ARM集成开发环境。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5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常规加密解密,056

24、410-15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理解DES加密与解密的设计算法思想,编写DES加密与解密程序,提高网络安全的编程 能力。四、实验原理DES使用一个56位的密钥以及附加的8位奇偶校验位,产生最大64位的分组大 小。这是一个迭代的分组密码,其中将加密的文本块分成两半。使用子密钥对其中一半应用 循环功能,然后将输出与另一半进行“异或”运算;接着交换这两半,这一过程会继续下去, 但最后一个循环不交换。DES使用16个循环,使用异或,置换,代换,移位操作四种基 本运算。五、实验内容编写DES加密与解密程序,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加密,服务器解密。双方约定 一个密钥

25、,一方将加密后的本人姓名存入文件中,将此文件发送给另一方。另一方将此文件 中的姓名解密并显示出来。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方约定一个密钥。2客户端输入自己的姓名,对姓名用DES加密后,存入文件中,将带密码的文件发送 给服务器端。3 .服务器端接收到加密的文件后,将客户姓名解密,并显示出来。4 .双方交换身份,重做步骤1、2和3。七、实验要求1 .记录程序调试过程。2 .写出源程序调用的主要函数名称、参数及功能。八、场地、设备与器材操作系统:Windows或Linux。编程工具及集成开发环境:VC或GCC。(4)遵守机房和网络实验室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26、5)实验课程不迟到,不早退。如有事不能出席,需要向辅导教师请假,所缺实验一 般不补。四、实验项目设置注刘翅 L海准脸I艇给A町破漆其他媚蒯L撷贴剂函断切隰其匕幽凝 L必像透级1昭序 号实验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内 容提要实验 时数实验 类型实验 类别实验 要求每组 人数1056410-01常用网络命令05验证型必修12056410-02常用网络工具05验证鼎必修13056410-03CDMA编程1设计触必修14056410-04双绞线RJ45连接头的制作2绐45056410-05CRC编程1设计触必修16056410-06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1设计判必修17056410-07现场总线编程2设计判必

27、修28056410-08网络层协议分析05设计别必修19056410-09路由器配置15验证专业必修110056410-10TCP/UDP协议分析05设计专业必修111056410-11TCP协议通信过程分析05设计型必修112056410-12基于socket的网络编程1设计型必修113056410-13嵌入式Web服务器实验2设计214056410-14网络管理实验0设计判必修115056410-15常规加密解密1设计专业必修116056410-16心加辎密1设计专业必修1合计16五、教材(讲义、指导书)陆魁军.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书:1 .李永忠.计算

28、机网络理论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年.2 .怯肇乾.嵌入式网络通信开发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年.3 .吴英.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4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5 .寇晓蕤.网络协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 .徐恪.高等计算机网络.2009年.7 . J8James F.Kurrose.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2009年.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6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RSA 加密解密,056410-16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理解RSA加密与解密的设计算法思想,

29、编写RSA加密与解密程序,提高网络安全的编程 能力四、实验原理RSA设明文分组m2, m3,,mk),相应的密文分组为c=(cl, c2, c3, ck),则按照RSA算法,有(1)加密运算ci=mie (mod n), i = l, 2, 3, k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可改成:cj=mj+mj-l (mod n), j=k, k-l, k-2) 2cl =mle (mod n) (2)解密运算mi=cid (mod n), i = l, 2, 3, k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可改成: ml = cld (mod n)(mod n), j=2, 3, 4, k五、实验内容编写RSA加密与解密程序,分为客

30、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加密,服务器解密。一方将 加密后的本人姓名存入文件中,将此文件发送给另一方。另一方将此文件中的姓名解密并显 不出来。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双方约定一个密钥。2 .客户端输入自己的姓名,对姓名用RSA加密后,存入文件中,将带密码的文件发送 给服务器端。3 .服务器端接收到加密的文件后,将客户姓名解密,并显示出来。4 .双方交换身份,重做步骤1、2和3。七、实验要求1 .记录程序调试过程。2 .写出源程序调用的主要函数名称、参数及功能。八、场地、设备与器材操作系统:Windows或Linux。编程工具及集成开发环境:VC或GCC。8 .陈鸣.实用计算机网

31、络实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 .美Tanenbaum A.S.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0 .徐雷鸣.NS与网络模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1 .古天龙.网络协议的形式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六、实验报告要求1、预习实验指示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 作出思考和分析。2、仔细观察上机和上网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 (5 对需编程 的实验,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框图和清单。七、考试(考核)方式网

32、络实验将采用每次实验验收检杳方式,每个实验都将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杳 通过,过期视为未完成该实验,不计成绩。课程结束后,统计每次实验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最后的成绩。八、使用说明附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1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常用网络命令和工具,05641001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1 .掌握管理网络的常用方法和操作命令;2 .能运用相关程序进行简单的网络调试、诊断与管理。四、实验原理1. ping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 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

33、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 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 置就是正确的,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报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 确性。2. ipconfig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值、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 (DNS)设置。使用带参数ipconfig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五、实验内容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能对网络进行简单的分析、测试。要求掌握Windows下的 ipconfig和ping两个基本命令。1 .每两人一组相互测试两台计算机的网络连通性,注意分析检测时计算

34、机反馈的信息, 能够对其进行简单的解释。2 .若不能检测到对方的计算机地址,需要掌握查找问题或故障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和 排除故障。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在Windows的命令窗口下执行ipconfig。2 .在Windows的命令窗口下执行ping对方IP地址七、实验要求1 .实验报告记录ipconfig执行后出现的信息。2 .实验报告记录ping执行后出现的信息。八、场地、设备与器材操作系统:Windows或Linux。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2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常用网络工具常用网络命令和工具,05641002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通过对Wire

35、Shark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达到掌握一种网络通信分析工具的目的。四、实验原理WireShark和其它的图形化嗅探器使用基本类似的界面,整个窗口被分成三个部分:最 上面为数据包列表,用来显示截获的每个数据包的总结性信息;中间为协议树,用来显示选 定的数据包所属的协议信息;最下边是以十六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据包内容,用来显示数据包 在物理层上传输时的最终形式。使用WireShark可以很方便地对截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包括该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所属协议等。通过协议树可以得到被截获的数据包的更 多信息,如主机的物理地址(Ethernet II)、IP地址、TCP端口号,以及HTTP协议的具体内容。

36、 通过扩展协议树中的相应节点,可以得到该数据包中携带的更详尽的信息。五、实验内容1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安装。2 .网络分析工具WireShark的使用。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创建过滤规则启动 WireShark,单击 Capture 按钮,选择 Capture Filters。2 .捕获数据包启动 WireShark 以后,选择菜单 Capture-Start。Interface:指定在哪个接口(网卡)上抓包。3 .分析数据包。七、实验要求实验报告记录WireShark软件安装过程。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ndows环境下,需要先下载WireShark软件。也可在Linux

37、环境下使用此软件。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3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CDMA 编程,056410-03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1、学习CDMA的编码和解码方法。2、初步学习网络编程的基本方法。四、实验原理CDMA将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每个站被指派一个唯 一的m比特码片序列。如发送比特1,则发送自己的m比特码片序列。如发送比特0,则发送该码片序列的二进制反码。五、实验内容假设有四个站,码片序列各为:(-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38、 +1 -1 -1)(-1 +1 -1 -1 -1 -1 +1 -1)四个站发送的信息为1、0、1和0。编写程序能够编码和解码。六、实验方法与步骤在Windows环境下,需要VC6.0及以上集成开发环境。1 .启动C语言集成开发环境。2 .输入CDMA编码和解码程序。七、实验要求实验报告记录调试好的CDMA源程序。记录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ndows环境下,需要VC6. 0及以上集成开发环境。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4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双绞线RJ45连接头的制作,056410-04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网络中常

39、用的双绞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制作规范和方法;学会测试双绞线连通性的常用方法。四、实验原理网线由一定距离长的双绞线与RJ45头组成。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 在一起,成队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双绞线可按其是否 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网络中最常用的 是三类线和五类线,已有六类以上的双绞线。第三类双绞线在LAN中常用作为10Mbps以太 网的数据与话音传输,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标准。第五类双绞线目前占有最大的LAN 市场,最高速率可达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

40、-T的标准。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 晶头接入网卡或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 电气特性。双绞线可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局域网通常使用非屏蔽双绞线作为 布线的传输介质进行组网。UTP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越,成对扭绞 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在EIA/TIA 568标准中,规定了两种 双线线的线序568A与568B,两种标准的线序如下:EIA/TIA 568A标准:白绿/绿 白橙/蓝白蓝/橙 白棕/棕(从左起)。EIA/TIA 568B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从左

41、起)。五、实验内容制作直通和交叉线,安装RJ45水晶头,并通过专用工具或计算机测试网线的连通性。直通线:双绞线两边都按照EIAT/TIA 568B标准连接水晶头。交叉线:双绞线一边是按照EIAT/TIA 568A标准连接,另一边按照EIT/TIA 568B标准 连接水晶头。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规则为:不同类型设备间的连接使用直通线,同类型设备间连接 使用交叉线。例:计算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的连接使用直通线,而计算机与计算 机、交换机与交换机间连接则要使用交叉线。六、实验方法与步骤1 .裁线、剥外皮,剪取适当长度的网线,然后再用双绞线剥线器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 3cm,注意不能伤及双绞线;

42、2 .分线、排线。将双绞线按B标准捋直,按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 棕。3 .切线。将裸露出的双绞线剪下只剩1.4cm的长度。4 .插入RJ-45头,将双绞线按左起白橙-1,橙-2,白绿3,蓝4,白蓝5,绿6,白 棕-7,棕一8同时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5 .检查。检查线序是否正确,是否都插到头顶部,线的外皮是否插入RJ-45头8mm。6 .压线。用压线钳压接RJ-45接头,注意金属铜片要压入塑料套槽0.50.8mm左右。7 .重复上述步骤,制作另一头。8.测试。常用测试方法有三种:首先是目测,检查线序,到位情况,压线情况;其次是

43、用简易测线器测试,依据指示灯情况判定连接是否正确;最后是联机测试,实际联网一测便 知。交叉线的制作步骤与直通线的制作步骤相同,只是双线线的一端采用TIA/EIA568B标准, 另一端采用TIA/EIA568A标准。最后须对线路进行通断测试,用RJ-45测线仪测试时,4个绿灯都应依次闪烁。软件调试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Windows自带的Ping命令。如果工作站得到服务器的响应则表明线 路正常和网络协议安装正常,而这是网络应用软件能正常工作的基础。七、实验要求所做网线必须能够连通。写出按TIA/EIA568B标准制作直通线的步骤。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双绞线、RJ45头、压线钳、测线器和计算机。网

44、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5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CRC 编程,056410-05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学习CRC编程的基本方法。四、实验原理CRC是网络通信中最常用的校验算法。需要1个二进制数序列K(x)、1个生多项式 G(x),得到1个余数R(x), R(x)作为冗余码,加在原传送数据后面;接收方收到后,将接 收序列用同样的生成多项式去除。若相等则表示数据无错,否则说明数据有错误。五、实验内容编写计算CRC冗余码和校验程序。两人一组:一人写产生冗余码程序,另一人写校验程 序。将带有冗余码的数据传给校验程序,校验程序要判断收到数据的正确性。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45、1 .进入C语言编辑调试环境。2 .输入CRC计算和检验程序。3 .编译和调试。七、实验要求实验报告写出设计好的CRC校验源程序。记录检验过的数据和校验码。八、场地、设备与器材在Windows环境下,需要VC6. 0及以上集成开发环境。网络技术课程实验项目6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实验项目编号数据链路层协议分析,056410-06二、课程名称及课程编号网络技术,056410三、实验目的WireShark软件的安装、过滤规则的学习,使用WireShark捕获Ethernet协议并对 Ethernets数据包进行分析WireShark软件的安装、过滤规则的学习,使用WireShark捕获 Etherne

46、t协议,并对Ethernetll和IEEE 802. 3/802. 2 Ethernet帧分别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原理1. Ethernet II由6个字节的目的MAC地址,6个字节的源MAC地址,2个字节的类型域(用于标示封 装在这个帧里面上层协议的类型),接下来是461500字节的数据,和4字节的CRC帧校验。2. IEEE 802.监02.2802.3的帧头Ethernet II的帧头有所不同,Ethernet II类型域变成了长度域。其中又引入 802.2协议(LLC)在802.3帧头后面添加了 一个LLC首部。3.如何区分不同的帧格式如果跟随源地址后面的2字节的值大于1500,则此F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