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5091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2022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学类文章,完成1619题。(15分)废墟(节选)余秋雨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昊哥窟需要重 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 镀银,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 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 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

2、了。还 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 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 量和精粹。碎成丽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 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 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 汰。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 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

3、成为一个名 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坏,把损坏降 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 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 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 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 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至元九年,帝念关中重地,思得刚鲤旧臣以临之,授

4、炳京兆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开府 于秦,诏治宫室,悉听炳裁制。王府吏卒横暴扰民者,即建白,绳以法。王命之曰:“后 有犯者,勿复启,请若自处之。”自是豪猾敛戢,秦民以安。有旨以解州盐赋给王府经 费,岁久,积逋二十余万缗,有司追理,仅获三之一,民已不堪。炳密启王曰:“十年之 逋,责偿一日,其孰能堪!与其裒敛病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 ”王善其言,遽命免征。 十五年十一月,王薨。十六年秋,被旨入见便殿,帝劳之曰:卿去数我,衰白若此,关中事烦可知己。” 询及民间利病,炳悉陈之,因言正薨之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弄威柄,恣为不法。 帝卧听,遽起曰:“闻卿斯言,使老者增健。”饮以上尊马潼。改安西王相,余职如故

5、, 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至则琮假嗣王旨,入炳罪,收炳妻孥囚之。炳子仁荣诉于 上,即诏近侍二人驰驿而西,脱炳,且械琮党偕来。琮等留使者,醉以酒,先遣人毒炳于 平凉狱中。其夜星陨,有声如雷,年五十九,实十七年三月也。帝闻之,抚髀叹曰:“失 我良臣! ”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六月,诏雪炳冤,特赠 中书左丞,谥忠愍。(节选自元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祖次桓、抚间次:驻扎B.十年之逋,责偿一日责:责令C.即令乘传偕敕使数人往按琮等按:抓捕D.询及民间利病病:疾苦.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赵炳“关爱百姓”的一组是()(3分)城邑

6、规制,为之一新 追所括兵及横敛财物,悉归于民 胁从之徒,不足治 也岁凶,发縻赈民孰若惠泽加于民乎 询及民间利病A. B.C. 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炳重情重义。因闹饥荒,他与堂兄前往平州去谋生,路遇强盗,强盗要杀其兄长,他挺身而出,哭着请求代替兄长去死。B.赵炳处事尚宽。评定李瑁叛乱时,对俘获的胁从者,他当即放走;济南妖民作乱时,他也只是处置元凶,其余都是放解散。C.赵炳深得皇帝器重。皇帝任命他做京兆路总管,去管理观众重地,并特许他如果有 触犯法律的人不必上奏,可以自行处置。D.赵炳对不法者严惩。当发现皇子安西王府中的吏卒强横凶暴,骚扰百姓后,他及

7、时 向安西王汇报情况,对违法者加以惩处。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岁凶,发縻赈民,而后以闻,朝廷不之罪也。(5分)译文:(2)俄械琮等百余人至,帝亲鞫问,尽得其情,既各伏辜。(5分)译文: 参考答案:4. C (按:审查、查办)Bo (表现他善于治理地方,表现他宽容,是说皇帝)5. C (“特许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安西王。)年成不好,赵炳打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况后, 就各自服罪。参考译文: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炳自幼失去父母,由堂兄抚育。因年岁

8、饥荒,前往平州去 谋生,途中遇到强盗,要杀他们,堂兄廿愿受死。赵炳当年只有十二岁,他哭着请求代堂 兄去死。强盗很惊异,把他们都放了。刚满二十岁,因为是勋臣之子,赵炳在王府侍奉还未登基的世祖,勒谨不懈,于是深 受世祖钟爱。世祖驻扎在桓州、抚州间,让赵炳做抚州长官。(赵炳就任后,)城镇的格 局规模为之一新。己未年,蒙古大军伐宋。不久北方有警事,官府征兵及搜括民间财物, 使燕、蓟骚动。蒙古军北还,赵炳在中途迎接圣驾,把北方所发生的事一一向世祖报告, 并受命去追查所征兵卒以及搜括的民财,把这些都归原主,世祖嘉奖他忠诚。中统三年,李瑁反叛,占据济南,赵炳请领兵征讨。官军围城,赵炳领兵千人独自挡 住北面,

9、将所俘叛军立即释放同去,对他们说:“你们是胁从,不值得治罪。”济南李增 反叛平息,赵炳入朝任刑部侍郎。后来济南妖民作乱,(命赵炳去镇压),赐给他金虎 符,加封济南路总管之职。赵炳到济南,只惩办首恶,其余全部释放。年成不好,赵炳打 开官仓赈济百姓,而后把这件事上报朝廷,朝廷也不治他的罪。至元九年,皇帝考虑关中重地,想找一个刚毅耿直的老臣去管理,因而授赵炳为京兆 路总管。皇子安西王在秦地建王府,皇帝诏令赵炳督建宫室,一切由赵炳裁决。蛮横凶暴 骚扰百姓的王府差役,赵炳就向上级陈述自己意见,对违法者加以惩处。安西王说:“今 后有犯法者,不必禀告,可自行处治。”从此以后,豪猾之徒收敛了许多,秦地百姓才得

10、 安宁。朝廷决定,将解州的盐税作为王府经费。年深月久,拖欠二十余万缗,官府追征, 仅收三分之一,百姓就已负担不了。赵炳私下对王说“:十年所欠之税,责令一日还清, 谁能承受得起?与其催征使百姓困苦,不若施恩惠给百姓。” 土认为他的话有理,立即下 令免征。十五年十一月,安西王去世。十六年秋,赵炳奉旨入京,在便殿拜见皇帝,皇帝慰劳他说“:卿去了几年,头发斑 白,衰老至如此,关中的事繁多可以知道了。”问及民间情形,赵炳一一陈奏,顺便指出 在王去世后,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窃取权力,为非作歹。世祖原是躺着的,听了赵炳的 陈奏,立即起身说:“听了你的话,使老者精神振奋。”赐他白马奶。改任安西王相,其 它职务

11、像从前一样,并立即派他乘驿车,带领皇帝的几个特使前往审查郭琮等罪行。赵炳 到了以后,郭琮就假造嗣王的旨令,诬告赵炳,将赵炳及其妻室儿女囚禁起来,赵炳的儿 子仁荣向朝廷申诉,朝廷诏令近侍二人快马向西去把赵炳解救出来,并且逮捕郭琮等人。 郭琮等把朝廷使臣灌醉,先派人用药在狱中毒死炳。这一夜有星陨落,响声如雷。当时赵 炳年五十九岁,这是十七年三月的事。皇帝听说了这件事拍着大腿叹息说:“失我良 臣! ”不久上了刑具的郭琮等百余人到了京城,皇帝亲自审问,得到他们不法的全部情 况后,就各自服罪。十七年六月,炳的冤情得到昭雪。特赠中书左丞,谥号“忠愍”。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宁,字武子。少笃

12、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口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 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官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 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 ”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 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 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 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谄访之。宁指斥朝土,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 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

13、帝日:豫章不宜 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 ”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造人往交州采磬 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 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日:豫章郡居 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 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私立舍七所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日: 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 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 于丹阳,犹勒经学,终年不辍。

14、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 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节)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 覆邦信矣哉B.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 邦/信矣哉C.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音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 邦/信矣哉1).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育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 邦信矣哉10 .下列对文中加

15、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薨”,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死去,也可用于皇帝嫔妃及皇子公主,后泛指官员 之死。A. “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或粗布衣服。B. “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经典,力口乐为“六经”。C. “入”“出”,指朝廷内外,在朝内做官为“入”;离开朝廷到外地做官为“出”。11 .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宁崇尚儒学。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超过了桀纣, 于是专门与文章斥责他们。B.范宁热心教育,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卓有成效,他 甚至还用官府费用来资助求学之人。C.

16、范宁正直无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他的外甥王国宝巴结会稽王道子,害 怕不被范宁所容,挑拨他和皇上的关系,使他被皇上疏远。D.范宁勤于治学。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 仍然勤于经学,亳不松懈。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谄访之。参考答案:9.C 10. A 11. B12. (1)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召范宁做属官,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 办了。(2)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学,(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孝武 帝)就向范宁咨询。【9题详解】试

17、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 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 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 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 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浮誉”是虚名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扇”是煽动、鼓动的意思,鼓动的内容为“无检以为俗”;“郑声”是郑国的音乐,不 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王何两人贪图天卜.人都赞美的虚名,凭借富贵人家的傲慢与荒诞,画螭魅来夸耀自 己的机巧,鼓动天下人把不遵礼

18、法作为习俗。郑国音乐扰乱了纯正的音乐,善于诡辩的言 论颠覆国家,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啊!故选Co【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 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 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后泛指官员之死”错误。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 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故选A。【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 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

19、、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 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他甚至还用官府费用来资助 求学之人”错误。结合“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分析,从远近各地来豫 章求学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的耗费全都出于范宁的私人俸禄。应该是“用私人俸禄来资 助求学之人”。故选B。【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 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 “辟”,征召;“之”,代词,他;“为所”,表被动,被;“

20、讽”,用委婉含蓄的话暗示或规劝; “遂”,连词,于是;“寝”,停止、搁置。(2) “雅”,平素、素来;“甚”,很, 前面需要补充主语“范宁”;“亲爱”,亲近喜爱;“甚被亲爱”(被动句);“辄”, 连词,就:“谄访”,咨询访问;“之”,代词,指范宁。【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 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 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 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 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

21、动一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 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范宁字武子。从小就专心好学,博览群书。简文帝做丞相时,想要征辟范宁做属官, 被桓温劝阻,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不办了。所以在桓温在世期间,范宁兄弟没有一个在朝 廷做官的。当时的人竞相宣扬清谈虚无的玄理,儒学影响日益衰颓,范宁认为这种风气升 始于王弼、何晏,王、何两人的罪过超过了桀与纣。(范宁)于是撰文说“王何两人贪图 天下人都赞美的虚名,凭借富贵人家的傲慢与荒诞,画炮魅来夸耀自己的机巧,鼓动天下 人把不遵礼法作为习俗。郑国音乐扰乱了纯正的音乐,善于诡辩的言论颠覆国家,确

22、实有 这样的事情啊! ”范宁崇尚儒学贬抑玄学,大都像这样。桓温死后,(范宁)才走入仕 途,担任余杭县令。范宁担任余杭县令期间,兴办学校,教育学生,廉洁立身、躬行礼 法,崇尚儒学的人没有不尊崇他的。过了一年,余杭的风俗教化大为改观。自从中兴以 来,崇尚儒学、重视教化,没有比得过范宁的人。后来朝廷征召他,授予他中书侍郎的职 位。范宁在中书侍郎任上,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并否定了很多不好建议,对国家政治很有 帮助。孝武帝非常喜欢文化学术,(范宁)很被孝武帝亲近喜爱,朝廷有疑难事情的时 候,(孝武帝)就向范宁咨询。范宁指摘朝廷大臣的缺点错误,都直接了当地说,没有任 何避讳。王国宝是范宁的外甥,因为巴结会稽

23、王司马道子,害怕不被范宁所容忍,就挑拨 范宁和皇帝的关系,范宁因此被皇帝疏远。范宁请求补任豫章太守,皇帝说:“你不适合 担任豫章太守,为什么急着去亲自体验死亡呢? ”范宁不相信占卜,坚持请求去补任像章 太守。范宁在豫章又大兴学校,派人到交州购买磬石以供修建学校所用,并改革旧有的制 度,不拘泥于常规。从远近各地来豫章求学的有一千多人,这些人的耗费全都出于范宁的 私人俸禄。范宁又将本郡的四姓子弟全都召集到学校来做学生,督促他们读五经。范 宁又修筑学台,学校的功能更加齐备。将州刺史王凝之向朝廷弹劾范宁,说“豫章郡占了 江州的一半。豫章太守范宁在朝廷做官参与机要,在地方做官担任大郡的长官(可见朝廷 对

24、范宁的信任),但是范宁却无所顾忌地做奢侈污浊之事,所作所为不合法度。郡城先有 六座城门,范宁全部改建成层楼,又修建两座城门,加上以前的城门,豫章郡现在一种有 八座城门。范宁还建造了七所私宅希望将臣的这份奏章下发给太常寺讨论,按照礼法 将范宁判罪。”皇帝下诏说,“汉宣帝说,可与之共同管理天下的,是优秀的郡守, 如果范宁真的像王凝之奏章中所说的那样,怎么还可以继续担任郡长官呢! ”范宁因此被 判罪接受惩处。范宁的儿子范泰当时为天门太守,弃官(为范宁)申诉。皇帝认为范宁所 致力的只有儒学,这件事拖延了很久都没有判决。(后来)恰好碰上大赦,范宁就没有被 判罪。范宁免官之后,定居在丹阳,仍然勒于经学,一

25、年从头到尾亳不懈怠。范宁六十三 岁时,在家中去世。当初,范宁因为春秋谷梁传没有好的注本,于是深入思考多年, 为春秋谷梁传做了集解。春秋谷梁传集解这部书义理精密详实,被天下人看 重。不久徐邈又为春秋谷梁传做注,世人也很称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 不超过15字。(4分)自钟嵯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 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 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 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

26、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 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句式1分,“最近人情”1分,“隐 士”I分,忠臣”1分)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提炼)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可先给选段按句子编号, 再逐个句子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陶渊明身上的隐 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 将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最近人情隐逸”“忠贞”。再将其组合成一 句话即可。【解析】略.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27、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人们见到山羊都会认为它很温顺,见到野猫就会觉得它很凶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秘密在于动物的瞳孔:,而猫科动物的瞳孔却是垂直的窄缝。动物的 瞳孔形态为什么不同呢? 一项针对200多个物种的研究显示,o竖条状瞳 孔和圆形瞳孔有助于一些肉食动物捕猎,而水平状的瞳孔有助于另一些物种从远处发现捕 猎者。参考答案:(1).山羊一类的动物瞳孔是水平形状的(2).瞳孔的不同形态与动物生存方式相关(3). 以便及时逃脱【婚析】试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这段话

28、是内容汴意是 困境动物的瞳孔展开的处内容与后面而的内容相对,可由后方而猫科等动物的嗓孔 却是垂直的窄埴”得出.山羊一类的动物嚏孔是水平形状的“;处内容总领其后面的部分, 第按其前一旬内容.I9.阅读下文,用一个词概括天池村的特点。(可从原文中找出)(3分)天池村,倚着鄂西绵延的群山,在寒风凛冽的呼啸声中颤颤曳动着。我来到这儿的时 候,冬天的手指正摇下纷纷大雪。白茫茫,大地变成一张硕大的白纸,没有折皱。我像一 只小甲虫,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雪中,圆睁着两只眼睛,静静等候人影的浮现。雪,不是那 种鹅毛的大雪,然而却很快地占据了我的双肩。我不得不走进一座破败的院落。只见屋子 很旧,里面也很空荡,我便一直

29、走到深处。答:天池村的特点是口口口口。参考答案:空荡 略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不论是“悼亡说”“恋情说”还是其他说 法,也不管论述得如何充分,和诗歌自身给我们的感受比起来,总是令人 有 的感觉。由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 的情 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原来一些领导干部喜欢看上级脸色,专拣领导爱听的话说,汇报工作 时 ,大话、空话、套话连篇,实情少、水分多;现在有所收敛了。A.言不尽意辞不达意言不由衷参考答案:B.言不及义含糊其辞言不由衷C.言不及义辞不达意言人人殊

30、D.言不尽意含糊其辞言人人殊试物分析:营不尽父城京远,宫奉映i若奈达亲示貌的话漫加夏制表秘东白不及义: 及,浮及,又,正经的指用央箜无1的话,没曾一向正号ru耨不达:揩设送.鹫文n所 制防附不*hV)电豪送3M强h指话设种不演不H附荏H-在.不切C话JU说出耒.自不图集上由:从,集,内心话不是打心里幅探的,即睨的不是心法.指心口 不_我.宫人人躲j说的话个个不同.一一人有各人的见.【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 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

31、误。 辨析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 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 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 所给三个成语使用对象和语义侧重均有所不同,考生可从上述角度加以区分。六、写作(60分,共1题)11.请以“快时代与慢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略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 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

32、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乂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16 .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前夜的残梦”,具体的含义是什么?。(3分).作者为什么说“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是“人类的大明智”(4分)17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废墟呢?(4分).对待圆明园废墟,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6 . “前夜的残梦”指的是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也就是今天的废墟。17 .历史不会阻断,时间不会倒退,一切都会衰老,人类应该坦然面对。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人们如果掩盖废墟,他的举动就太伪诈了。18 .会聚着祖辈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的废墟值得留存。让废墟既保持原

33、貌又便于观看的修缮,并非荒唐。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是不应该否定的。19 .略(不管是否同意作者观点,只要讲清了道理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目前全世界学习汉语的“老外”已超过 3000万人,有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不仅如此,一些欧美国 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来“东方取经”,来中国求学深造。与此同 时,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校。正 如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所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然而,面对“老外”对汉语的高涨热情,国人渐渐地冷淡

34、了自己的母语已是不 争的事实。从报纸、杂志、影视屏幕的“无错不成报”“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 戏”到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暑期英语班的异常火爆、一枝独秀,已成为近年来 司空见惯的现象。翻开某些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也难免错字频出,令人 不忍卒读;而用中文写不好大学毕业论文的也大有人在。这里只列举几例:比如,笔者近读一位知名作家写的新书。书中引用了一段毛 主席语录,“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我们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一对照原文, 短短一句话少了两个双引号,多了三个字。大作家的学问做到这种份儿上,实在让 人不敢恭维。乂如,扬州一位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替邻居代写一份建房申请 书。岂料,一篇不

35、足百字的文章,且不说词不达意,竟然还有28个错别字。再如,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方克平教授曾痛陈,他的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译 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的现象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不像汉 语”。更离奇的是,就连在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 隶”,让人笑掉大牙大学者尚且如此,而学问不及他们的普通人的汉语水平又 会怎样?真让人不得而知。如此荒诞至极的“天下奇闻”竟然出现在“吃文字饭”的“知识界”当中,这 不仅是“中华母语”的不幸,更是教育界的悲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而又神圣的语种之一,不仅展示着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 融合的魅力,还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踪迹和民族“记

36、忆”,是根植于中华民族 灵魂与血液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和传播载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将为更多的“老外”所接受和运用。而作为我们中国 人,架起通往世界的桥梁,惟一凭借的是自身的文化优势。如果连中国话都说不明 白,连中国字都写不清楚,中国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毋庸讳言,如果今天我们漠视母语,不精通、不会用母语,不仅是一个缺乏个 性特征的民族,还将是一个“愚蠢的民族”。即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高速发展,物 质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而精神文化素质跟不上去,终究会在全球竞争中败下阵来, 赔掉“老本”,甚至输掉未来。全球“汉语热”的“盛世”景象,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当务之

37、急是需要 我们的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大力营造振兴“母语”的氛围,积 极投入到纯洁母语、规范使用母语的努力中去,为汉语迈向世界再创辉煌。1.下列作为近年来“汉语热”在全球异常火爆或国人“母语荒”的事实证据,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汉语的“老外”超过3000万人。100多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 课,而且一些欧美国家的大批“汉语”爱好者,远涉重洋来“东方取经”,来中国 求学深造。为满足更多“老外”学习汉语的需求,中国将在全球设立100所孔子学 校。B.学者的专著、论文、学术报告,报纸、杂志、影视屏幕,错别字层出不穷; 央视做嘉宾解说的个别大教授也将“小篆”读作“小

38、隶”,让人笑掉大牙,普通人 更不必说。C.假期英语辅导班异常火爆、一枝独秀,而语文辅导班不见一个;许多本科生 和研究生“英译汉”词汇贫乏,用词不准确相当突出,”有些翻译过来的文章简直 不像汉语。”D.曾经20次访问中国的泰国公主诗琳通说:“汉语是很有魅力的语言”;随 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将为更多的“老外”所接受和运 用。2 .下列理解符合作者写作此文动机和目的的一项是()(3分)A.保护展示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魅力、根植于中华民族灵魂与血液的世 界上最古老语种之一的汉语。B.品味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踪迹和民族“记忆”、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标志 和传播载体的世界上最神圣

39、语种之一的汉语。C.宣扬体现中国人民族个性特征、架起通往世界桥梁的唯一凭借的自身文化优 势的汉语。D.呼吁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不能漠视、不精通、不会用母语,要纯洁母语,规范 使用母语,为汉语迈向世界再创辉煌。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老外”对汉语的高涨热情,国人对母语的渐渐冷淡,说明汉语对外国人来 讲是很有魅力的语言。B.全球“汉语热”对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给我们国人制造了压力又带来了 动力。C.相形于国人的“母语荒”,老外的“汉语热”不仅使我们国家蒙受耻辱,更 使我们中华民族遭受伤害;不仅昭示着我们“中华母语”的不幸,更说明了我们教 育界的悲哀。D.我们

40、要大力营造振兴“母语”的氛围,否则,我们就会失去自己的母语,甚 至失去自己的精神文化支柱,而被外国人占领,从而失去在全球中的地位、资本、 将来。参考答案:1 .【答案】D怀国于实证据.)2 .【答塞】D(的项是从汉语的戢义和作用的角度来谈的,不是动机.【答(A不应因果关系 C主客体制使他们受伤的不是“汉潘热”.而是“母港隶JD没 有“失去”和“占领”的意思.)3.课外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 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 有间断。担任的

41、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 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 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 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 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 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 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 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

42、这才可以触及 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 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 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 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 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 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 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有另外的什么大事。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 庙似的“

43、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 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 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 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 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 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 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 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

44、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 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 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 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 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 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 生敬爱的时象。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 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

45、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 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 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 句话,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 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

46、“好好先生”,督责功 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 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 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15 .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 要说明。(4分).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 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 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6分)参考答案:15 . BC (5

47、 分).朱先生一向做上课前的“预备”工夫,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教会学生从语言 文字入手欣赏和领受文学作品的方法。朱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理由的要求决 不答应,有坚强的责任感。不囿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受青年们的教育,实践 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答出2点即可)(4分)16 .第一种情况:赞同朱佩弦先生的观点。因为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 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一 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 谈,言之成理即可。第二种情况:赞同陶渊明的读书观点。“不求甚解”同样需要用心读书,只是不 死抠字眼。因为读书者摆脱

48、单纯的“咬文嚼字后,专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够更加 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深刻彻底。结合自己的阅 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6分)略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吾乡吕徽之先生,家仙居万山中,博学能选文,问无不知者,而安贫乐道,常逃 其名,耕渔以自给。一H,携楮币诣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 前,闻东阁中有人分韵作雪诗,一人得“滕”字,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贵游 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屐, 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日:“我意举滕王蚊蝶事耳。”众始叹伏,邀先 生入坐。先生日:“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 ”请之益坚,遂入阁。众以 “藤” “滕”二字请先生足之。即援笔书日:“天上九龙施法水,人间一鼠啮枯藤。鹫鹅 声乱功收蔡,蝴蝶飞来妙过滕。”复请粘“昙”字韵诗,又随笔写讫,便出门。留之,不 可得。问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