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4398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排水工程设计说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排水工程设计说明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遂溪县,广东省湛江市下辖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上,西临北部湾, 东临湛江港湾。这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中国醒狮之乡“、中国第一甜县”及粤 西“红色革命老区”所在地。遂溪县鲤鱼墩贝丘遗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 时代的人类居住遗址,是雷州半岛最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称为“雷州半岛第一村”。 遂溪县历来都是雷州半岛北部经济贸易的繁华集市,是中国南大门的主要商埠之一, 是宙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素有“湛江市区后花园”之 称。遂溪县遂城镇,隶属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地处遂溪县东北部,东邻黄略镇, 南至岭北镇,西毗洋青镇

2、,北接廉江市,行政区域面积26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 末,遂城镇户籍人口为223566人。本工程为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L2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本工程主要包括遂城镇北门小区、南门田小区、城内小区B区老旧小区内部道路 的升级改造,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经过现场踏勘,进一步核准需要改造的道路共19条,为中心城区内的城市支路、 等外道路,城市支路设计时速为20km/h,局部路段如农林路五巷、团结街一巷等的等 外道路的设计时速为10km/ho1. 3设计依据1)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T2020)2)设计委托合同3)建设单位提

3、供的相关资料4)坐标系:2000年大地坐标系统;高程系:1985年高程系统:5)有关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第二章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标准2.1、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20S515);(6)雨水口(16S518):(7)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

4、18-2017);(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43-201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13)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13S201 ;(14)其他相关专业现行规范、规程。第三章排水工程设计设计原那么(1)地下管线应根据相关规划,收集各种地下管线现状及规划资料。根据城市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以及其他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对市政管线管位进行设计;(2)结合城市快速路的特点,尽量减少路面下走管,给排水设计采用管道的形式;(3

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根据城市建设远景开展规划合理确定容量,同时要 考虑近期建设的需要,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开展;(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开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 下空间,因地制宜、合理规划;(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道路交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 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等专业相协调,使规划更趋科学合理;(6)充分结合地块范围室外给排水管线设计图纸,与地块给排水接口进行合理衔 接;(7)排水体制根据规划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雨水管道按满流计算,管道充分运用 地形地势,采用多出口的排水方式,防止出现管径过大,埋深过深的情况。(8)充分结合地块范围市

6、政给水管接驳管线设计图纸,与地块用水接驳口进行合理衔接。3. 2给排水管道规划及现状情况(1)给排水管道规划情况本工程规划尚未完善。(2)现状情况北门小区:遂廉路二横一卷、遂廉路二横二卷、遂廉路二横三巷和遂廉路二横四 巷现状为土路,雨水通过地面漫流至洼地或现状道路雨水口,污水居民通过自建管道 就近排入现状排水管道。城内小区B区:遂廉路一横、遂廉路一横一巷和遂廉路三横现状为混凝土路路 面,雨水和污水通过合流管渠排水就近排水现状管渠。南田门小区:府前路十五横、南门中街三横、南门中街四横、南门中街五横、南 门中街六横、县疾控中心西街路、县疾控中心东街12米路和新增01路现状为碎石 路,雨水通过地面漫

7、流至洼地或现状道路雨水口,污水居民通过自建管道就近排入现 状排水管道。本工程设计范围内除了农林路安装消火栓外其余道路都未安装消火栓。3. 3技术标准本工程排水工程设计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4. 3.1雨水系统技术标准(1)雨水量是采用湛江市暴雨强度公式:q=4123. 986(1+0. 607LgP)/ (t+28. 766) 0,693q-暴雨强度(L/s*hm2)本工程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取3年。t-降雨历时(min)t=tl+t2tl为地面集水时间(分),本工程取lOmin;t2为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o(2)综合径流系数:道路路面采用0.90,公共绿地、林地、园地等采用0.2,本 工

8、程综合径流系数取0.45。那么雨水量计算公式为:Q=d)XqXF=0.45XqXF式中F为集雨面积(3)雨水管径的最小流速Vmin=0. 75 m/s,最大流速Vmax=5m/s,钢筋混凝土管 道粗糙系数取n=0. 013,塑料管道粗糙系数取n=0. 010。雨水管按满流计算,h/d=lo3. 2污水系统技术标准(1)根据湛江市规划,工程范围内的污水设计标准和设计参数选用如下:86400其中:Q2污水设计流量(L/s);n一生活污水定额(Mew),本工程取值为230;K一污水总变化系数,参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表4. 1. 15取 值;N设计人口数,人口数量根据道路两

9、侧房地产开发用地地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取值。(2)污水管道按非满流设计,最小流速大于0.6m/s。3. 4给排水管道设计(1)根据道路工程规划路网及道路纵、横坡,路面高程、使用条件、功能,经 实地调查附近排水系统及原有地形地貌,划分汇水而积。根据规划分系统进行水力计 算,选择最正确管渠断面,在满足排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管渠埋深,并根据沿途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预埋各路口及沿途支管,以方便今后排水用户接入。(2)给水消火栓设计本工程设计范围内除了农林路安装消火栓外其余道路都未安装消火栓,所以本项 目建设需要补充安装消火栓。道路每隔不大于120nl设置1座室外消火栓,消火栓设置在人行道道上,距离道

10、 路缘石0.5m处。新增消火栓具体位置详见雨水管道平面设计图或污水管道平 面设计图。管件及阀门井:检查井、井盖采用球墨铸铁井盖,承压等级为400KN。(3)雨水管道设计遂廉路二横一巷、遂廉路二横二巷、遂廉路二横三巷、遂廉路三横、南门中街三 横、南门中街五横、南门中街六横、遂廉路二横四巷、遂廉路一横一巷、南门中街四 横和团结街的雨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面,距离道路中心线0.6米。雨水管径为 DX500DN800o县疾控中心西街路、县疾控中心东街12米路和农林路的雨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 道下面,距离道路中心线1米。雨水管径为DNSOODNIOOO。农林路五巷保存原来排水管涵;团结街一巷采用600X6

11、0()盖板沟,设置于道路东 侧。遂廉路二横一巷、遂廉路二横二巷、遂廉路二横三巷、遂廉路二横四巷、遂廉路 三横和农林路的雨水经收集后排入下游现状合流管渠;遂廉路一横、府前路十五横、 南门中街四横、县疾控中心西街路和县疾控中心东街12米路的雨水经收集后排入下 游现状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具体管径、坡度及走向详见雨水管道平面设计图。(4)污水管道设计遂廉路二横一巷、遂廉路二横二巷、遂廉路二横三巷、遂廉路三横、南门中街三 横、南门中街五横、南门中街六横、遂廉路二横四巷、遂廉路一横一巷、南门中街四 横和团结街的污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道下面,距离道路中心线0.6米。污水管径为 DN400o县疾控中心西街路、县疾

12、控中心东街12米路和农林路的污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 道下面,距离道路中心线1米。污水管径为DN400。农林路五巷和团结街一巷的污水管道埋设于机动车道卜面,管道沿道路中心线埋 设。污水管径为DN400。遂廉路二横巷、遂廉路二横二巷、遂廉路二横三巷、遂廉路二横四巷、遂廉路 三横和农林路的污水经收集后排入下游现状合流管渠;遂廉路一横、府前路十五横、 南门中街四横、县疾控中心西街路和县疾控中心东街12米路的污水经收集后排入下 游现状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具体管径、坡度及走向详见污水管道平面设计图。(5)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偏沟式单算雨水口。交叉口处雨水口可根据现场施 工实际情况调整到最低点。雨水

13、口连接管为DN200,坡度为1机所有雨水口均需加设 不锈钢四防装置,采用市场定型产品,尺寸为750X450,应与雨水口算子一致,雨水 篦采用C250级。雨水篦选用样式需由甲方确认。雨水口连接管采用双高筋内肋增强 聚乙烯缠绕管(SN10)。四防装置(6)检查井排水检查井盖采用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座及井盖(防沉降,弹簧锁闭, D400,配套旋卡式防坠网),井座井盖总重量2128kg/套(包含防坠网);配套的防坠 网材质为球墨铸铁,防坠网与井座的连接采用旋卡式结构,防坠网承载250kg以上。 井盖承载能力、试验荷载和允许残留变形应满足国家标准GB/T23858-2009技术要 求规定的“D40

14、0”承压等级。检查井井盖座必须开启方便、灵活,并具备可调节高度、 防沉降、防盗、防响、防滑、弹性紧锁、防跳动及防意外开启的功能。检查井井盖盖 面应设有防滑纹,在确保最正确防滑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从井盖外表通过 时产生的摩擦噪音。井盖外表应经过喷涂树脂或沥青漆等防锈处理.,且井盖应根据管 道性质分标有“雨水”、“污水”字样。检查井井盖安装参考标准图集14s501T,页 21o井座及井盖的荷载等级按检查井盖(GB23858-2009)执行,防坠网质量应符合 安全网(GB5725-2009)o井盖具体要求应满足当地相关文件要求,检查井座及井盖选用样式需由甲方确认。本工程中排水检查井均采用钢

15、筋混凝土检查井,施工时检查井面标高应根据道路 实际标高调整与路面平齐。排水检查并选用参考国标图集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井(20S515)。沉砂井井底比相应的管内底标高低500mm。图中所示检查井标高,实际标高应于地面平齐。3. 5管材及管道基础排水管道采用双高筋内肋增强聚乙烯缠绕管(SN10),承插口橡胶圈连接,采用 中砂基础,管道基础以下采用20cm砂碎石垫层(砂:石;3:7)。3. 6管基处理南门中街六横、南门中街五横、南门中街四横、南门中街三横、县疾控中心西街 路、县疾控中心东街12米路和新增01的排水管道地基在道路专业处理的特殊路基以 下,需要本专业处理。其他道路的排水管基由道路专业处理

16、,本专业不另做处理。排水管道地基处理方式采用在管道基础以下0. 5nl换填砂碎石(中砂:碎石=3:7)。3.7管道沟槽开挖、回填(1)排水管道一般采用开槽施工,沟槽开挖时,要有可靠的支护措施和安全预警措施。(2)管道开挖时,待地基处理完成再进行管沟开挖,同时要参考管线综合图纸 防止开挖时破坏现状其他管线,如果综合管线图纸上显示与设计排水管道交叉处采用 人工开挖。(3)如果采用机械开挖管道沟槽时,应保存0.2m厚的不开挖土层,该土层用 人工清槽,不得超挖,假设超挖,应做地基处理,一般可回填级配碎石。(4)施工期间应保持干槽施工,施工临时降水措施,应保证水面降至不小于沟 槽底下0. 5m。(5)回

17、填要求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2008)的 规定要求回填。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5m回填中砂,采用人工 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3. 8管沟支撑及支护(1)本项南门中街四横Y83Y87段和新增01 W93-W15I段排水管道采用钢板桩 支护开挖,其余排水管道采用槽钢支护开挖。施工单位应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 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管道沟槽开挖的施工安全保护措施。(2)槽钢和钢板桩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验,确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桩上 影响打设的焊接件应割除,如有割孔,缺损位应补强,假设有严重锈蚀,应测量断面实 际厚度,以便计算时予以折减,还要对各种缺

18、陷进行矫正。腰梁要求通长设置,并与 钢板桩及支撑焊牢,防止支护结构变形转脱。沉桩机械建议在离建构筑物较近、高压 线底等情况时采用静压打桩,其他情况采用振动打入法。为保证桩轴线位置的正确和 桩的竖直,控制桩打入精度,需设置一定刚度的坚固导架。打桩允许误差,钢板桩轴 线偏差为l()cm ,垂直偏差为1%。(3)在施工期要确保坑顶地面排水的畅通;在边坡保护范围内的地面不应行积 水;严禁基坑外降水;选用合适的施工机械,开挖程序及开挖线路,应采用对称分层 开挖,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势,有利于排水。机械开挖时槽底预留200300mm由人工 开挖至设计标高,整平。基坑两侧各0.8m范围内严禁堆载,并不得作为机械

19、设备及 人员的进出通道,0. 8m以外范围堆载不得大于20kpa。基坑开挖后的土方如需要临 时堆放时,应在周边砌筑临时挡土设施,堆土应覆盖处理。基坑开挖引起流砂、涌土 或坑底隆起失稳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内降水或挖土,进行堆料反压,周围环境允许时, 也可配合坑外降水。(4)根据基坑开挖范围和开挖深度,应对基坑本身及周围环境的位移、沉降等 多项内容进行监测。为此,建议在进场施工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1)对周 国原有的建筑物进行仔细调查、检测和技术鉴定,并做好记录、拍照、录像等工作, 为施工过程中监测抢险及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必要的依据;2)在周边建筑物设置沉降 及变形观测点。(5)当基坑支护结

20、构变形超过允许值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加固原那么如下:1)当支护结构变形过大,明显倾斜时,可在坑底与坑壁之间加设斜撑。 如基坑周边场地允许,可设置拉锚。2)当坑边土体严重变形,且变形速率持续增加时, 应视为基坑整体滑移失稳的前兆,应立即采用砂包或其它材料回填基坑,待基坑稳定 后再作妥善处理。3)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 增大内撑预应力或预应力锚杆的锚固力。(6)支护结构桩嵌固深度缺乏,使支护桩内倾或踢脚失稳,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在桩前堆砂包反压,也可在基坑外侧挖土卸载,在挡土桩被动区打入短桩加固。当基坑周围建筑物严重开裂、倾斜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紧

21、急疏散,并补强加固或撤除, 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7)未尽事宜,施工及验收均按照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2008)和其他有关规定执行。3. 9管道施工考前须知(1)施工前应对现状排水设施进行测量,如存在与设计不符的情况,请及时与 设计人联系协商解决。(2)排水管道实施前应与沿线管线单位进行联系,做好现状管线的勘测,按由 深到浅的原那么施工;并加强对现状管线的保护,防止施工时对现状管线的破坏。(3)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充分考虑现场情况不同时引起的 工程用费,并在投标中进行考虑。(4)施工前必须复测排水出水口的标高,在满足排水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方可施 To如果

22、设计排水管出水口标高与箱涵标高力.冲突要及时通知设计,及时处理标高问 题。(5)对于影响建、构筑物基础的管段,应抢挖抢填,尽量缩短施工时间。(6)遇有重大平面或高程冲突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协商解决。(7)施工中,应按有关规范要求做足安全措施,做好防水。(8)应按现行规范要求,做好监测工作,需作监测工程包括:邻近建筑物的变形, 地下水位,土体竖向变形等。应做好可能发生事故的预防和抢险准备工作等。(9)所有排水管应满足现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符合要求后方能回填,并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分层回填密实,不得采用单侧推土PI填。密实度要求请参阅图相关 图纸。(10)新建污水管需做闭水试验,合格后方能回

23、填。(11)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利I、规格、性能 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工 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 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 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12)雨季施工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且快成槽、快|口1填,并采取防止泡 槽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应将受泡的软化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砂。此外,还应 采取措施,防止管材上浮。假设管道安装完毕

24、,发生管材上浮,应进行管内底高程的复 测和外观检测,如发现位移、漂浮、拔口等现象,应及时返工处理。(13)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以下规定: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 行检验。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 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3)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 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14)安全技术要求1)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应按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遵守有关施工安 全、劳动保护、防火、防毒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25、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 保安全施工。2)排水管道工程的建设、养护、维修工程的作业现场应当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 防护设施。3)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对该道路地面下的管线进行详细的摸查,相距现有 地下管线较近时,须会同相关单位对现有管线的保护、改线和迁移制定可行的方案, 保护方案由施工单位自行考虑。4)当排水管道敷设位置与房屋建筑距离较近时,应对房屋建筑进行鉴定,根据 所需做好房屋支护,确保安全方可开挖施工。5)施工作业场地应按相关施工规范规程要求做好施工围蔽。6)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期间应合理安排注意临时导水和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 排水顺畅。7)管道采用开挖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支护措施,防止管槽坍塌,确 保管槽支护结构及周边的安全、稳定。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做到文明施工。8)管道装卸及堆放时,必须设置防止管道滚动的定位块;在管槽内下管时,所 用索具要牢固,管槽内不得有人。15、图中未尽事宜,应按照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3. 10其他事项(1)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黄海高程系,平面图所标注标高为井底标高。(2)施工时需做好对现状管线的保护措施,为确保安全,施工前联系各相关管 线单位到工程现场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3)本工程的检查并采用国标图集钢筋混凝土及砖砌及排水检查井20s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