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阅读及人物素材积累.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42397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阅读及人物素材积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阅读及人物素材积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阅读及人物素材积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阅读及人物素材积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怜悯是人的天性卢梭当初,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大家公认的义 务,因此,他们既不能被看作是好人,也不能被看作是恶人;他们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 的美德,只有从生理意义上来理解这两个词,我们才可以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 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而且,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还应当把 最不对抗天性的冲动的人称为最有美德的人。不过,只要我们不抛开这几个词的通常的意思, 我们就最好是不要匆忙下结论,并捐弃我们的偏见,用天平来衡量一下:在文明人中是不是 美德多于邪恶?他们的美德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不是比他们的邪恶给他们带来的害处多? 在他们已经

2、知道他们应当互相为善以后,他们的知识的进步是否足够弥补他们互相造成的伤 害?最后,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忧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 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 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 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 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的主人。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 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

3、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 他自己提出的原那么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 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亳不阻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 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 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 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从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霍布斯 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 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4、?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 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 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指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搅了他,他就 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 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 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 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 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

5、是智慧的兴旺, 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悲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 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 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 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沆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 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 不得不成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 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 考以前就有怜悯

6、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 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 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 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 鸣,说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 者已不得不成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他以平淡和细致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 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锁的牙齿咬 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

7、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 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 他难道不难过吗?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 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在剧院中,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被剧中的不幸者的苦难遭遇感 动得伤心流泪的观众,尽管他们当中有那么个人身为暴君,度屡对敌人滥施酷刑。如嗜血 成性的苏拉,对不是由他造成的痛苦,也是很伤感的;乂如菲尔的暴君亚历山大,尽管他每 天听见被他下令杀害的许多公民的叫声无动于衷,但他从来不敢到剧院去看悲剧,因为他害 怕人们看见他同剧中的昂朵玛克和普里亚姆一起叹息。心地的温情,

8、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曼德维尔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大自然不赋予人类以怜悯心来支持他的理性,那么, 人类尽管有种种美德,也终归会成为怪物。但是,曼德维尔没有看到的是,人类的种种社会 美德(曼德维尔否认人头有这种美德)全都是从这个品质中派生出来的。确实,人们所说的 慷慨、仁慈和人道,如果不是指对弱者、罪人和整个人类怀抱的怜悯心,又指的是什么呢? 其实,从深层次的意义上看,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无非就是对某一个特定的对象所抱有 的持久的怜悯之心而已,因为我们希望某个人不受苦,不是希望他幸福,又是希望他什么 呢?即使说怜悯心真的只不过是使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9、这种感情在 野蛮人心中不明显,但甚强烈;而在文明人心中虽较明显,但很微弱)。这种说法,除了更 加有力地证明我的论点符合真理以外,还能说明什么呢?确实,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 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 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理智使人产生自爱心;而加强自爱心的,是头脑的思考。 自爱心使人汲汲于关心自己,使他远离一切使他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哲学使人孤独,使 他在看见一个妥难的人时,竞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 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即使有人明目张胆地在哲学家 的窗前掐另一

10、个人的脖子,他也能假设无其事地用手捂着他的耳朵,稍加思索之后,便不让他 心中激动的天性使他对那个被杀害的人表示同情。野蛮人绝没有这么高超的本领;由F他缺 乏智慧和理智,因此,他,总是一往无前地发挥人类天然的感情。在社会动乱不安时,在街 头发生争吵时,奔赴现场的总是平民,而行事小心的人却往往避而远之;把打斗的双方拉开, 挺身出来阻止老实的人们互相厮拼的,往往是市井小民和菜市场的妇女。可以肯定的是,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 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亳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 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有

11、这样一个优点:它能让每一 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 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在训导人们方面,它 摒弃了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那么的 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 言,尽管这句格言没有前一句格言完善,但也许更有用处。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不应当在 高深的理论中而应当在这种自然的感情中去寻找人即使没有受过教育的熏陶也不愿意做恶 事的原因。虽然苏格拉底。和具有他那种素养的人可以通过理性而获得美德,但是,如果人

12、 类的生存要依靠组成人类的人的推理的话,那么人类也许早就灭亡了。知人论世之卢梭: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 年 6 月 28 日1778 年7 月 2 日),法国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 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 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 1

13、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 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人物生平1712年6月28日,让雅克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共和国,父亲依萨克卢梭是新教教 徒、钟表匠,母亲苏珊卢梭,本名苏珊贝尔纳,出生于牧师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 去世,之后,卢梭由姑姑抚养。1722年,卢梭的父亲和人发生纠纷,逃往里昂避难。卢梭寄居舅男家,后与表兄前往 包塞,寄宿在郎拜尔西埃牧师家,学习古典语文、绘图、数学。24年,与表兄回到日内瓦舅舅家。1725年,在马斯隆先生处打杂。在雕刻匠杜康曼 处当学徒,养成偷窃的恶习,阅读大最杂乱的书籍。1728年16岁从雕刻匠家逃跑,漫游数 日,在安

14、纳西结识华伦夫人。从安纳西经历七八天的旅行到达都灵,在都灵改信天主教。在 巴西勒太太家当仆役。在维尔塞里斯伯爵夫人家当仆役,偷一条丝带,并诬陷一个女仆。1730年,护送勒麦特尔逃难到里昂,在麦特尔犯病的时候禽开他。送麦尔赛菜小姐 去弗赖堡。与麦特尔先生前往里昂,在洛桑当音乐教师。卢梭不懂乐谱却给人教音乐,自称 是巴黎人。期间有短暂旅行,常到树林散步给一位希腊主教当随从,从弗赖堡经伯尔尼到索 勒尔,得到资助去巴黎。在巴黎做军官的随从。1732年,辗转回到尚贝里华伦夫人处,做土地测量工作,自学数学。沉浸于音乐当中, 结识音乐爱好者,教授音乐,大量阅读学术著作。和管家克洛德阿奈一起成为华伦夫人的 情

15、人,三人和谐相处。1734年,克洛德阿奈病逝。帮华伦夫人管家,研究植物,制药。1737年,因化学实 验双眼受伤,到沙尔麦特村养病。他享受乡村生活,享受爱情,并专心钻研学问,阅读洛克、 笛卡尔等人的哲学著作。1740年,到里昂马布利神父家当家庭教师,结识孔狄亚克。1742年,在巴黎科学院提 出新乐谱记谱法,未被接受。将新乐谱记谱法改写成为现代音乐论并出版。结 识狄德罗和一些启蒙运动思想家。在卢森堡公园背维吉尔和让巴蒂斯特卢梭的诗,往返 于剧院和咖啡馆之间。进入杜宾夫人的沙龙,向杜宾夫人求爱被拒。学习化学。1743年,写成歌剧风雅的缪斯,以教音乐、抄乐谱为生。到威尼斯法国大使馆, 给蒙太居伯爵当秘

16、书。1744年,与蒙太居伯爵吵翻,离开大使馆。回到巴黎,仍旧以抄乐 谱为生。1745年,结识戴莱丝,并与之同居。结识伏尔泰(1694-1778年),帮助修改他的 歌剧拉米尔的庆祝会,他对歌剧的修改却没有得到认可。1747年,到都灵写成喜剧冒 失的婚约、诗剧西尔维的幽径等。1748年,结识霍尔巴赫男爵、杜克洛、埃皮奈夫 人和乌德托夫人。1749年,为狄德罗、达朗贝尔撰写百科全书的音乐局部。狄德罗因发表论盲人的信札被捕入狱。卢梭设法营救狄德罗。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论科学与艺术,该 文得到狄德罗的赏识。1750年,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获第戎学院奖金,卢梭声名鹊起,却因论科学 与艺术一文和众多文人笔

17、战。疾病缠身,改变奢侈的生活,打算以抄乐谱谋生,过独立而 清贫的生活。1752年,歌剧乡村卜师成功上演,受到国王和王后的青睐,路易十五打算接见卢 梭,并赐给他一项年金,然而卢梭顾虑会因为接受年金而失去自由,就刻意I可避,遭到普追 的谴责。乡村卜师后来曾屡次上演,但卢梭从中获益很少。1753年,到圣日耳曼短期旅行,为应征第戎学院征文而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础o”54年,与果佛古尔、瓦瑟去日内瓦。受到日内瓦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恢复日内瓦 公民权,重皈新教。起草政治制度论。后选取其中一局部出版为社会契约论。因厌 恶频繁的社交生活,经常到树林里散步。1756年,与瓦瑟迁往退隐庐,退隐庐是埃皮奈夫人

18、的房产,卢梭在退隐庐期间受到埃 皮奈夫人的资助。卢梭在退隐庐生活将近两年,尽管无法完全防止交际,他还是很享受这种 孤独宁静的乡村生活的。057年,因与乌德托夫人恋爱事,和狄德罗、格里姆、埃皮奈夫人闹翻。写新爱 洛伊丝,沉浸在对故事情节的幻想之中。准备写爱弥儿。年底搬出退隐庐,迁至蒙莫 朗西。卢梭在蒙莫朗西一直受到卢森堡夫妇的资助和庞护,直到爱弥儿一书出版为止。1761年,新爱洛伊丝出版,受到女性读者的热捧。卢森堡元帅去世。1762年,因 出版爱弥儿,法国法院对卢梭发出逮捕令,查禁他的书。在爱弥儿出版之前的段 时间内,卢梭渐渐感到气氛不对,但他认为自己是正直无辜的,因而并不慌张。巴黎大主教 毕蒙

19、对爱弥儿发出禁令,接着,巴黎高等法院也发出禁令,并下令追捕卢梭。之后长达 八年的时间,卢梭一直在逃难。在各种迫害、谴责甚至是密探的监视下生活,卢梭变得敏感 多疑,以致后来不断怀疑身边的人要谋害他。卢梭只身从巴黎逃至FI内瓦,日内瓦当局燃烧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并下令追捕作者。1763年,逃至普鲁士辖内纳沙泰尔,和瓦瑟居住于莫蒂埃。结识乔治吉斯元帅。接 受普鲁土国土的庇护,但拒绝接受国王的馈赠。取得纳沙泰尔公民权,放弃日内瓦公民权。 出版致毕蒙教皇书,抗议教会当局对他的迫害。1764年,出版山中书简,责问日内瓦当局。科西嘉解放运动领袖德布达福柯邀 请卢梭为科西嘉起草宪法。签名签名1765年,科西嘉

20、宪法草案出版。谢绝普鲁士国王的年金迁居伯尔尼的圣皮埃尔岛, 瓦瑟搬来和他同住。在享受几个月宁静的隐居生活之后,卢梭再次遭到驱逐。卢梭的山中 书简和伏尔泰的哲学辞典在巴黎一起被燃烧。潜回巴黎。1766年,在大卫休谟的带着下,与瓦瑟前往英国休谟家避难,后与大卫休谟发生 冲突。后前往英国武通。编写植物学术语词典。写作忏悔录第一卷。卢梭写作忏 悔录的目的,与其说是要忏悔,不如说是辩护。在逃难的四年中,卢梭经历种种迫害、诬 蔑和攻击,他感觉有必要展示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他所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做些澄清。1768年,与瓦瑟正式结婚。到格勒诺布尔进行植物学考察,和植物学家通信。以抄写 乐谱为生。1769年,迁居布

21、戈市农场居住。英雄所需要的道德写成。重新使用真名。 1770年,重返巴黎,善写乐谱和作曲,准备写对话录。参加植物学家儒锡叶领导的采 集标本旅行。1771年,在瑞典朗读忏悔录,后因埃皮奈夫人的请求,朗诵会被禁止。应波兰威 尔豪斯基伯爵的邀请,写对波兰政府及其1772年四月改革计划的考察。1774年,结识 生物学家拉马克。1775年,未经卢梭同意,他的歌剧匹克马梁在法兰西歌剧院成功演 出。1767年,英国友人帮他领取英王乔治三世赐给他的年金。误解英国友人,化名勒努, 潜回法国加莱。音乐辞典出版。1776年,完成对话录,想放在圣母院的祭坛上,未能成功。写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未竟。在散步时被马车撞

22、伤。1777年,健康恶化,停止抄写乐谱。生计困难。”78年,移居巴黎附近的埃尔默农维尔庄园。罗伯斯庇尔慕名来访。病逝于爱隆美尔 镇,葬于爱隆美尔镇,1794年灵柩迁往巴黎先贤祠。个人生活卢梭一生和多位女性有染,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华伦夫人,她在卢梭早年的生活中扮 演了保护人、朋友、情妇、精神上的母亲等多重角色。离开华伦夫人后,卢梭后来开始与黛莱丝同居。对于黛莱丝,卢梭同样抱有多种复杂的 感情。黛莱丝陪伴卢梭走完了后半程人生,卢梭只是在晚年和其举行了一个极为简单的形式 上的婚礼。熊莱丝为卢梭共生育了五个孩子,全部被卢梭送进了巴黎的育婴堂。而卢梭只是 在后来草草地寻找了一下他留了标签的第一个孩子。卢梭曾在忏悔录中如是说:我一想到要把孩子交给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庭去抚养, 我就感到害怕。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育婴堂的教育,比他对孩 子的危害小得多。这就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育婴堂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