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71131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中学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2分)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断爱(ku)仰望(yang)分渺(bi)棱角分明(leng)妥怅(tie)温柔(rou) *主宰(zdi) 别具匠心(jiang)宽取(chdng)慰蒂(jl)曜行(ia)独树一帜(zhi)蔓延(mdn)镶嵌(qian)云霄(xiao)余音绕粱(lidng)1.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 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选

2、择是一次乂 一次自我 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 风景。A.随处可见打造既然独占鳌头B.无处不在重塑如果独一无二C,无所不在塑造就算独步天下D.随手可见追溯倘若无独有偶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将“增加”改为“培养”)B.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将“发挥”改成“发扬”)C.为迎接国庆节,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在“征文”后加 “活动”)D.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删掉“或许”或“可能”)(2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口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 呢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口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 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 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A口 Z*i , Q o D o o o o 、L/ o 、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CD.正确:B.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故选:Bo【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 .

4、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2 .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 .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4 .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口博物馆

5、的力量来自哪里 呢口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口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 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多元信息,蕴含着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 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A.。? :BJ:C.。、D.J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平时学习中,我们要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书 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解答】第一处:“博物馆的力量”是活动的主题,此处应添加后引号。又因为从开头到 此处,交代国际博物馆日的时间与今年的主题,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在引号的外 面还应添加句号。第二空:“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提出设问,后面给出具体的回答,所以此处

6、应添加 问号。第三空:”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是“丰富多彩的藏品”的具 体解说,所以此处应添加冒号。故选:Ao【点评】解答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 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5. (6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 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 己为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

7、为民族、为人民、 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为民族复兴铺路 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匕用来奋斗的(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 己为荣。(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青春之我B.奋斗之我【分析】(1)本题考杳句子成分的划分。细读句,其主语为“青春”,谓语为“是”, 宾语是“用来奋斗的”。据此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修改。句中“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 该通过奋斗让时代

8、以自己为荣”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表述中国青年引以为荣的内容,二 者间为并列关系,所以“伟大时代为荣”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3)本题考查句子顺序的排列。两个空格连在一起,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填写两个短语。 根据语段的中心句“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可知此语段有两个关键词: 青春、奋斗,重在表述中国青年应努力奋斗。所以两个短语的排序应先突出人物的年龄 特征“青春之我”,再突出其行为特征“奋斗之我”。从语段内容的前后照应来看,也应 先是“青春之我”,再是“奋斗之我”。【解答】答案:(1)用来奋斗的(2)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3)

9、 A B【点评】句子如同一棵树,有主干,也有枝叶。句子的主干和是相对于各种句子成分在 句子中的作用而言的。主语、谓语和宾语是一个句子的主干,而定语、状语和补语则对 主干起修饰、限制和补充的作用。所以一个句子,把定语、状语和补语逐层的压缩后, 剩下的部分就是句子的主干。6. (10分)古诗文默写,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 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是: 正是 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 而不学则殆。(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1(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

10、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 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潼关一诗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封建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占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1)秋风萧瑟(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重点字:罔)(4)俭以养德(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渔关不解平【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

11、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2 .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3 .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4 .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5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7.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 了!只行了半口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 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 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 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

12、人。”(1)上文出自经典名著 西游记 ,作者是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 (人名),选文 涉及的故事情节是三打白骨精。(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任选 一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情节(本题情节除外),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 格特点。【分析】西游记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 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把握。根据“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可以判断出:选文涉及的故事情节是:三打白骨精。(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西游记中唐僧谦恭儒雅,温柔敦厚,

13、忠贞笃诚, 有君子之风;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 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孙悟空本领高强,会七十二 变,一副钢筋铁骨,又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 怪。他生性桀瞥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 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忠诚不贰,制服了无数妖魔鬼怪,为取 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 说谎,贪恋女色,但他忠勇善良,在与妖魔斗争时,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而且能 干脏活累活,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熬厚老

14、实,能知错就改,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 形象。沙僧外貌丑恶,但个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孙悟空那么身逆,也不像猪八戒 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 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他是西游记里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答案:(1)西游记 吴承恩 三打白骨精(2)示例一: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能 腾云驾雾,变化无穷;他聪明机智,比如:答应菩萨西天取经前他曾要了个条件“叫天 天应,叫地地灵”,还要了三根救命亳毛,这为后来遇难留了后路。示例二:我喜欢猪八戒。因为他能吃苦。比如:在高老庄时,丈人称他“倒也勤劳,耕 田耙地,不用牛具,

15、收割田禾,不用刀杖”;他勇敢、单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遇到妖 怪,挥着九齿钉耙就打。示例三:我喜欢唐僧,因为他正派、有同情心,有恒心,有毅力。如“四圣试禅心”时, 菩萨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他一心向佛,在女儿国国王 的盛情挽留下,他依然不为所动。示例四:我喜欢沙僧。因为他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忠厚诚恳、意志坚定,一心一意保 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如在“四圣试禅心”时他不为所动。【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 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16、得心应手。二、阅读理解。(共40分)(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分析】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 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 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 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

17、“僵” 一 “孤”, 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 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杨,志在 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 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 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即:“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假 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 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

18、可词中的画面,看这 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表达了 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答案:(1)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假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 更显其志坚定不移。(2)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参考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 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 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点评】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和体会诗人表达 的思想感情,

19、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8.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居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居乃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

20、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CA. 一狼胭其中(打洞)B.其一术坐于前(像狗一样)C.恐前后受其敢(敌人)D. 一狼径去(离开)(2)翻译下面语句。屠暴起,以刀劈其首,乂数刀毙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分析】参考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 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 夫乂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

21、的狼乂赶到了。骨头 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 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 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儿 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 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 从狼的后面砍断

22、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 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 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 来分析推断词义。ABD.正确;C.有误,本句的意思是:担心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故选:Co(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 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暴,突然;以,用;毙,杀死。句意为: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 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重

23、点词:洞,打洞;意,意图,打算;隧,从通道,钻洞。句意为:另一只狼正在柴 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感悟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主 旨。狼最终失败,有两点原因,一来自于它自身,二是因为屠户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 据此作答,意对即可。答案:(DC(2)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儿刀把狼杀死。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3)示例一: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 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示例二:对于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24、。【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 .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 可照录不翻译;2 .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 .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 .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 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 .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 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6 .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

25、词语,使译文 通达明快。10 .(13分)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 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 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 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 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 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 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

26、树,种山毛榨,还种白桦树。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 还是那么沉默其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 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 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樟树林就是证明,它们 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布俘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九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 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

27、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 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 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 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2)“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3)文段中加点的“杰作”是指什么?(4)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作者运

28、用以时间先后顺 叙的叙事方法,讲述了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 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表现出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时先明确叙述对象“我二然后再明确 对象的行为,战争结束后“我”去看牧羊人,选段主要写的就是“我”看到的、听到的 以及“我”的感受。(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作答时先明确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白桦树” 像“少年”,是一个明显的比喻句,把“棵棵鲜嫩、挺拔的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 年”,从而突出其“鲜嫩、挺拔”的特点。(3)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作答时注意词语所在

29、的句子,“杰作”是 代词,根据所在语境“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 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可知,“杰作”是指“那一大片橡树”。(4)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作答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本句中的关 键词是“毁灭”和“创造”。根据前文选文的第一段“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了”可以理解“人类除了毁灭”,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再结合“牧羊人”的行为,“这片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樟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 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这些都是“牧羊人”“创造”出来的。答案:(1)“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闻

30、所感。(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白桦树鲜嫩、挺拔的特点。(3)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4)选段提到了第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 是也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他们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 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点评】考查对关键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当仔细阅读文章,然后结合 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进行理解。11 .(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给母亲梳头发这把用了多年的I口梳子,滑润无比,上面还浸染着属于母亲的独特发香。我用它给 母亲梳头,

31、小心谨慎,尽量少让头发掉落。母亲背对我坐着,花白的发根清晰可见。唉, 曾经多么乌黑浓密的长发,如今却变得如此稀薄,只余小小一握在我的左手掌心。小时候,最喜欢每天早晨睁眼时看到母亲梳理头发。那一头从未修剪过的头发,几乎 长可及地,所以她总是站着梳理。一把梳子从头顶往下缓缓地梳,还得用左手分段抓着 才能梳通。全部梳通之后,就在后脑勺用一条黑丝线来回地扎,扎得牢牢的;再将一根 比毛线针稍细的钢针穿过,然后便把垂在背后的一头乌亮的长发在那钢针上左右盘缠,(6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 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是

32、人”的时代使命。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 己为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 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为民族复兴铺路 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请提取第句的宾语,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句有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青春之我B.奋斗之我(10分)古诗文默写,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洪波涌起。(2)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

33、 是: 。(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静以修身,o(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 冀的名句是:,o(6)潼关一诗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封建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 是:,o(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 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 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 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

34、我 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梳出一个均衡而标致的髻子;接着套上一个黑色的细网,再用四只长夹子从上下左右固 定形状;最后拔去钢针,戴上有翠饰的簪子。对于母亲梳头的动作,我真是百看不厌, 心里好羡慕那一头长发,觉得她那熟练的一举一动很动人。母亲曾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自我记事以来,她似乎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事上了。 她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她对子女们也照顾得十分用心,向来是亲自上市场 选购食物。她还要在周末给我们洗晒球鞋,那些大大小小、黑黑白白的球鞋经常被整齐 地放在阳台的栏杆上。母亲也很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她不一定指导每一个人的功课,只是尽量替我们处理 好

35、课业外的琐事。我们房间里有一个专放文具的五斗柜,最上面的两个抽屉里,左边放 着削尖的铅笔,右边则是用过的磨钝的铅笔。兄弟姐妹放学后,每个人只需放入写钝的, 取走削好的,便可各自去做功课了。每一支铅笔都是母亲用小刀削好的。现在回想起来, 母亲未免太过宠爱我们了,然而我们当时却视此为理所当然而不知感激。有一回,削尖 的铅笔已被拿光,我竟为此与母亲斗过气。家中琐碎事那么多,我真想象不出,母亲是 在什么时间做这些额外的事情的。岁月流逝,子女们都先后长大成人,而母亲却在我们忙于成长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地衰 老。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这此年来,我忙着养育自己的儿女,更能体 会往日母亲的爱心。我不再

36、能天天与母亲相处,也看不到她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样子, 只是惊觉那发髻已明显变小。她仍然梳着相同样式的髻子,但是,从前堆满后颈的乌发, 如今所余已不及原来的四分之一。近年来,母亲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由于心脏机能衰退,不得不施行外科手术。她十分 害怕,幸而一切顺利,经过一夜安眠之后,母亲终于渡过难关。数日后,医生准许母亲 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可是,母亲忽然变得十分软弱,不再是从前翼护着我们的 那位大无畏的妇人了。每隔一日,我便为她擦洗身体。起初,我们两个人都有些忸怩。 母亲直嘀咕着:“怎么好意思让女儿给我洗澡呢!我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小心地为她 擦拭身子。没想到,她竟然逐渐放松,终于柔顺地任由我

37、照料。我的手指遂不自觉地带 着一种母性的慈祥和温柔,爱怜地为母亲洗澡。我相信,我幼小的时候,母亲也一定是 这样慈祥温柔地替我沐浴的。我突然分辨不出亲情的方向,仿佛眼前这位衰老的母亲是 我娇宠的婴儿。洗完澡,换一身干净的衣服,母亲觉得舒畅无比,更要求我为她梳理因久卧病床而蓬 乱的头发。我们拉了一-把椅子到窗边,闲聊着,不久,就变成我一个人的轻声絮聒。母 亲背对我坐着,我看不见她的脸。许是闲门吧?我想她大概舒服地睡着了,像婴儿沐浴 后那样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 不要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个盹儿吧。(作者:林文月。有删改)(1)本

38、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儿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 角度简要概括。(2)第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头发的场景?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 分析。(3)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个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嘘,轻一点。我轻轻柔柔地替她梳理头发,依照幼时记忆中的那一套过程。不要 惊动她,不要惊动她,让她就这样坐着,舒舒服服地打一个盹儿吧。(4)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抒写家庭亲情,有人认为是对老年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你 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分析】作者因替母亲梳头,忆起童年看母亲梳头的往事,主要回顾了母亲的四件事: 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

39、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头发 逐渐变得花白稀疏。感叹岁月流逝,作者又忆起儿时母亲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 从前不懂得体谅亲心。作者为母亲梳洗,以无限的怜爱,回报母亲养育之恩,体现家庭 浓浓的亲情。【解答】(I)本题考杳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全文在意的基础上,用简洁的 语句概括事物即可。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做的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段,主要叙述了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第二件事是段,写母亲 操持家务;第三件事是段讲述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第四件事是段写母亲头 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

40、立的双方 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文章第段用大最笔墨描写母亲在晨曦中梳理 头发的场景,然后再写“她的一头秀发也逐渐变得花白而稀薄”,就是为了让二者形成鲜 明的对比,这样更能表现出“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语句赏析,首先要确定赏析的角度,本题题干已经界定了赏 析的角度,这样就可以从提示的角度联系文章内容加以解答。如文中画线的语句“不要 惊动她”“尖不要惊动她“连用,属于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作者唯恐惊动 母亲的情态,表达r作者对母亲的感激。(4)本题考查主旨的探究。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 本文的主旨可以从家庭亲情、对老年

41、人生活状态的关注几个方面分析。作答的过程中尽 量做到创意解读。比如:我赞同主旨是表现家庭亲情。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 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头发 逐渐变得花白稀疏。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爱和感 激。答案:(1)母亲年轻时梳头发,姿态优美;母亲操持家务;母亲为子女准备削尖的铅笔;母亲 头发逐渐变得花白稀疏。(2)作者写晨曦中母亲梳理乌黑的秀发是要通过对比写出母亲头发今昔的变化,写出岁 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如今再给母亲梳头,已经稀疏斑白,从而写出了母亲为这个家 的付出与爱,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3)作者给病重

42、的母亲梳头,连用二个“不要”,深情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呵护,写 出了此时的母亲需要子女的照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从前照顾自己的感恩。(4)作者因替母亲梳头,忆起童年看母亲梳头的往事,感叹岁月流逝,作者又忆起儿时 母亲对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从前不懂得体谅亲心。作者为母亲梳洗,以无限的怜 爱,回报母亲养育之恩,体现家庭浓浓的亲情飞【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 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 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1、人物描

43、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三、写作题。(共50分)12. (50分)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生活中我们 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的历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 大可小

44、,可以从身边事写起,也可跨越时空。审题立意方面,以“一段xx的历程”为题 目,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 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可以写成长的旅程、爸爸妈妈 陪伴的旅程、在大自然里的旅程,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方向。思路方面,我们可以写自 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一段经历,也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植物或者动物 的段经历。第三种思路更容易出新,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容易获得高分。文体要写 成记叙文,只要围绕xx历程来写即可,写作自由度较大。但是,不要围绕“一段xx的 旅程”空发议论,我们写作文时要注意这一点。【解答】一段温暖

45、的历程那是冬日的一个周五,天气阴郁,北风呼啸,人们虽然穿了厚厚的羽绒服,但寒 冷还是直逼每一寸肌肤。下午,照常放学,我走到公交站却发现已人满为患。过了很久, 我心心念念的公交车才缓缓进站,我随着人潮挤了上去。站定之后,我环顾四周,想看看有没有宽松一点的地方,却发现在我前面不远处 有一个空座位,而那个座位旁边站着一位中年男人。咦?他为什么不坐呢?这个座位难 道是谁的专座吗? 一个个问题从我脑袋里蹦出来。只见一个老婆婆拄着拐杖,颤颤巍巍 地走到空座位前,她抬头望望那个叔叔又低头看看那个座位,迟疑片刻便坐下了。过了两站,那个老婆婆慢吞吞下了车,那位叔叔应该会坐下了吧,我心中猜测着。 这时,一个声音传

46、入我的耳朵:“哎哟,终于来车了,上了一天的班可累坏我了。”一位 年轻的小伙子抱怨着。此时他快速走向空座位,转头看了看那个叔叔,又瞄了瞄身前的 椅子,停顿了一下,也坐下了,随后就靠着窗户小睡了起来。那个叔叔似乎没有任何生 气的样子。这是咋回事?我心里更疑惑了。汽车再次停下来,年轻的小伙子下了车,那个座位又空了出来。这回叔叔该坐了 吧?我想着。然而他依旧没有坐下。正当我纳闷的时候,一个清脆的童音在车厢内响起, 给车中增添了几分活力。一个小女孩哼着儿歌迈着欢乐的步伐来到空座位前,睁着明亮 的双眼抬头看了看叔叔,乂转身望了望妈妈,好似在等妈妈的同意。她妈妈笑着点点头, 将小女孩抱到了座位上。小女孩笑着

47、说:“妈妈,这个让座的叔叔真好!我看见那位叔 叔嘴角不经意地向上扬了扬。此时,我明白了,他一直站着,或许只是要把座位让给更需要座位的人。一股暖 流涌上我的心头。后来,我下了车,转身向车内望去,那个叔叔依旧笔直地站着,他面前的座位又 空了下来寒风依旧,直逼我的每一寸肌肤,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点评】小作者的这段“旅程”虽然很短,但是传递的温暖是持久的。公交车上,那位 叔叔主动为需要座位的人们留座的“小”举动,折射出的是当前社会的“大”文明。(1)上文出自经典名著,作者是明代文学家 (人名),选文涉及的 故事情节是(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几个人物形象各具特点,在这四个人物形象中任选个你最喜欢的,结合西游记的内容情节(本题情节除外),说说这个人物形象的性 格特点。二、阅读理解。(共40分)(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偲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