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实践报告.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8598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实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自然灾害实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实践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灾难实践报告任笛 18061101实习目的为了解砂土液化、建筑物结构模拟、共振、隔震、消能减震,6种基本建筑结构的特 点及抗震设计,滑坡与泥石流等基本状况。实习时间2022年11月30日实习地点防灾科技学院灾难模拟试验室实习内容1、砂土液化在外力或内力(通常是孔隙水压力)作用下,砂土颗粒丢失泣间接触压力以及相互之间 的摩擦力,不能反抗剪应力,就会发生液化。砂土液化后,孔隙水在超孔隙水压力下自下向 上运动。假如砂土层上部没有渗透性更差的掩盖层,地下水即大面积溢于地表;假如砂土层 上部有渗透性更弱的粘性土层,当超孔隙水压力超过盖层强度,地下水就会携带砂粒冲破盖 层或沿盖层裂隙喷出地表,产生喷水

2、冒砂现象。地震、爆炸、机械振动等都可以引起砂土液 化现象,尤其是地震引起的范围广、危害性更大。砂土液化的防治主要从预防砂上液化的发 生和防止或减轻建筑物不匀称沉陷两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选择场地;实行振冲、夯实、爆炸、 挤密桩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压力;换土,板桩围封,以及采纳整体 性较好的筏基、深桩基等方法。2、建筑物结构模拟建筑物结构模拟是模拟建筑物结构的一种技术。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基础等 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肯定空间功能,并能平安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板是建筑结构中直接承受荷载的平面型构件,具有较大平面尺寸,但厚度却相对较小, 属于受弯构件,通过板将

3、荷载传递到梁或墙上。梁一般指承受垂直于其纵轴方向荷载的线型 构件,是板与柱之间的支撑构件,属于受弯构件,承受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到柱上。柱和墙 都是建筑结构中的承受轴向压力的承重构件,柱是承受平行于其纵轴方向荷载的线型构件, 截面尺寸小于高度,墙主要承受平行于墙体方向荷载的竖向构件,它们都属于受压构件,并 将荷载传到基础上,有时也承受弯矩和剪力。基础是地面以下部分的结构构件,将柱及墙等 传来的上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3、共振共振是指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 大的现象。在机械共振中,常见的激励有直接作用的交变力、支承或地基的振动与旋转件的 不平衡惯性力等

4、。共振时的激励频率称为共振频率,近似等于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对于单 自由度系统,共振频率只有一个,当对单自由度线性系统作频率扫描激励试验时,其幅频响 应图上消失一个共振峰。对于多自由度线性系统,有多个共振频率,激励试验时相应消失多 个共振峰。对于非线性系统,共振区消失振幅跳动现象,共振峰发生明显变形,井可能消失 超谐波共振和次谐波共振。共振时激励输入系统的功同阻尼所耗散的功相平衡,共振峰的外 形与阻尼亲密相关。在一般状况下共振是有害的,会引起机械和结构很大的变形和动应力,甚至造成破坏性 事故,工程史上不乏实例。防共振措施有:改进机械的结构或转变激励,使机械的固有频率避 开激励频率;采纳减振装置

5、;机械起动或停车过程中快速通过共振区。另一方面,共振状态 包含有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最大响应、阻尼和振型等信息。4、隔震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耐震形式,通过在房屋的某层柱顶设置隔震垫,阻挡地震作用向上 传递,从而达到减弱结构地震反映的效果。基础隔震技术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这间采纳柔性连接,设置足够平安的隔震系统, 由于隔震层的隔震、吸震”作用,地震时上部结构作近似平动,结构反应急仅相当于不隔 震状况下的1/4-1/8 (强震观测结果可达1/2-1/16),从而“隔离”了地震,通俗地说:使用隔 震技术的房屋经受8级地震的震惊仅相当于5.5级地不仅达到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造成损 坏的目的,而且建筑装修

6、及室内设施也得到有效爱护。在诸多隔震系统中,隔震橡胶支座是 世界讨论和应用的主流,在美国、日本等多震我国广泛应用,云南省的昆明市、思茅、临沧、 版纳等市州的部分高层建筑推广应用。5、消能减震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能最经过 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消能隔震”的基本思想是 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别,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实现地震时地动而建筑物基本 不动,达到保证建筑物平安的目的。泉州市天都广场写字楼(17层)工程是在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之间设置一种特别装置一 一一隔震层,是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组成。橡胶隔震支座

7、由复合材料体和上、下连接件 三部分组成。复合材料体是由一层钢板一层橡胶交替叠合而成,在垂直方向具有很高的强度, 能支撑起建筑物重量。水平方向很轻柔,可以有效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房屋结构的输入。通 过橡胶隔震支座剪压试验,垂直力模拟房屋等重量,水平推动支座底部移动模拟地震时的地 面移动,检测移动量的数值是22cm,相当于8度地震区遇到罕遇地震时支座的移动量。可见, 罕遇地震时隔震支座能把房屋平安托起。6、滑坡与泥石流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 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肯定的脆弱面或者脆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 滑动的自然现象。运动的岩

8、(土)体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卜.伏岩(土)体称为滑 床。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 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 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 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积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积累物质在自身重力 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难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 来势凶狠,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实习总结通过这次灾难模拟试验室实习,使我们对砂土液化、建筑物结构模拟、共振、隔震、消 能减震,6种基本建筑结构的特点及抗震设计,滑坡与泥石流等基本状况有了一次比较全面 的感性熟悉,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学问,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中国是世 界上自然灾难最严峻的少数儿个我国之一。中国的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灾情严峻。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困难的挑战,我们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更多的专业学问,加强实 践和设计力量,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进展,使自己在遇到自然灾难时也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