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7718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染性耳聋诊疗规范本节所述之感染性聋亦称传染性聋(Infected deafness)是指听觉神经系 统受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袭,结构与功能遭到损害所 致的听力下降,急慢性中耳炎继发之迷路炎,属非传染性病变,不在此内。感染 性聋,由于病原种属不同,致病机制、侵袭定位、临床病症及预后可有明显差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状况日渐改善,抗生素及疫苗的普遍应用,此 类耳聋发生率在我国已有明显下降,但病后难免出现极难康复的听力障碍,因而 依然是防聋治聋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组疾病,可按感染发病时间不同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类,或按病原微生 物种类分为细菌性、病毒性、立克次氏体等

2、,还可以按病情轻重分为不同程度聋, 为讲述治疗、预防方便,现按病原微生物分述如下:一、风疹为风疹病毒感染所致,在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在西方国家,风疹为最常见 的妊娠期致聋原因。据报导风疹病毒感染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新生儿听力障碍 的发生率高达68%,感染发生在46个月,发病率亦近40%。病毒经胎盘侵犯 胎儿内耳的内淋巴系统,引起膜迷路退行性变、粘连、呈现Scheibe型内耳畸形, 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局部病例可同时以引起眼、心脏、头颅发育畸形及痴呆 等病。此病防治关键在于预防孕期感染,假设有病史,应加强围产期检查,及早发现 畸形胎儿,以减少残疾儿出生率。二、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又称流行性

3、化脓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球菌经呼吸道传染所致, 可罹及儿童及成年人。此类耳聋约占感染中毒性聋的24.9%。脑膜炎球菌有嗜 神经特性,可直接侵犯神经干引起神经炎,亦可经内听道的神经血管周围间隙、 耳蜗导水管,或由血行传播,经血管纹进入内耳,引起外淋巴系统细胞浸润,浆 液纤维素浸出,螺旋器、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崩解,感染后24周,外淋巴间 隙有肉芽组织生长,数月后逐渐纤维化及新骨形成致蜗管完全阻塞。流脑并发耳 聋常在起病后数日内急性出现,多为双侧性,前庭功能常同时受累,但多数能完 全代偿,局部极重度患者,可遗有Dandy*征。磺胺喀咤和青霉素是脑膜炎球菌的敏感药,长期以来,是治疗本病的传统高 效药物,

4、收到良好效果,目前,各种抗生素很多,增加了选择的余地。由于多年 来重视预防工作,疫苗和抗生素的应用,流脑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流脑性耳聋病 例已不多,但是,一旦发生,康复十分困难,蜗管骨化常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都 无法进行。三、流行性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毒引起之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的后天性聋的重要原因, 耳聋进展快,可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之后的早期、中期或晚期出现。但亦有局部 病例腮腺并无明显肿大而听力急剧下降。多表现为单侧性、永久性重度感音神经 性聋,很少有耳鸣。前庭受累者可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病症,无眩晕的病例及 儿童期发病,有时会被忽略。腮腺炎病毒有强嗜神经性,对内、外淋巴液亦有较大亲合力,

5、感染早期可出 现在脑脊液及血液中,进入内耳后,可致耳蜗血管纹、Corti氏器萎缩变形、螺 旋神经纤维及神经节细胞减少,亦可同时出现前庭斑及壶腹结构的破坏,产生不 可逆的病理变化。早期注射腮腺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发病后治疗难以收效。四、麻疹为麻疹病毒引起之呼吸道传染病,过去发病率很高,据国内外统计,麻疹耳 聋约占后天聋的10%,麻疹聋为病毒经血液或脑脊液进入内耳,产生与腮腺炎 病毒相似的病理过程所致,亦可继发于化脓性中耳炎迷路炎。本病常侵犯双耳, 轻重可不一致,轻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重者可以全频下降,严重影响语言交 流。推行幼儿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发生麻疹后,要注意防止和及时处理

6、中耳炎,行抗感染治疗和保持分泌物引流通畅。防止并发迷路炎。五、梅毒为梅毒螺旋体性传播疾病,母体感染后经胎传之先天性梅毒早、晚期及后天 性二、三期梅毒,均可侵犯内耳致感音神经性聋。血清学检查可协助诊断,青霉 素等敏感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病情的进展,但需按抗梅毒治疗之规范进行。六、伤寒为消化道传染病,伤寒杆菌经消化道入人体,先在肠系膜淋巴结内繁殖,继 而进入血流扩散至全身网状内皮组织较多的器官中。在发病的第二周以后,大量 细菌毒素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病症,表现为表情冷淡、反响迟钝。细菌毒素可 引起听神经及其末稍发炎,亦可侵犯神经节细胞及中枢引起双耳听力下降,其中 较轻者在病情好转后可以恢复,但亦有不

7、能恢复或继续加重以致全聋者。在发病时,给及时的支持治疗,大量补充水分和足量维生素类药物,帮助清 除毒素及保护神经组织,同时给特效治疗。氯霉素及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伤 寒杆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氯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分两次给药,神经系 统病症重者加用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毒病症,提高疗效,对听神经功能 的恢复,很有裨益。七、疟疾为感染疟原虫所致之传染病,由按蚊传播,亦有输入含疟原虫滋养体的血液 而染病。疟原虫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产生疟疾色素,引起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堵 塞脏器中之毛细血管,形成散发灶性坏死,堵塞内耳血管,引起浆液纤维素性炎 症,致神经上皮萎缩,感觉神经细胞及神经元变性。一

8、般疟疾所致耳聋常为双侧 性,病情发作期加重,间歇期缓解,治愈后多能恢复,少数遗留高频听力下降, 一般不发生全聋。少数恶性疟疾病例发作后可产生永久性聋,且常伴有其他颅神 经(V、VI、vn、xi)损伤。治疗疟疾常用之特效药物奎宁,具有明显的耳毒性,可以引起耳鸣及耳聋, 以高频损害为主,应引起注意。目前常用之青蒿素,耳毒作用较奎宁轻,可为奎 宁之替代药物。八、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除可引起大疱性鼓膜炎及中耳炎造成传导性聋外,尚可使内耳及听 神经发生充血渗出、出血等病理变化而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发病突然,但一般较 轻,多可有不同程度恢复或完全恢复。在临床上,常定为病毒感染之突发性聋, 治疗以对症处理及预防并发症为为,可给血管扩张药、神经营养药及适量皮质激 素治疗。九、其他猩红热的病原菌乙型链球菌、白喉的病原菌白喉杆菌,慢性布鲁氏杆菌病的 病原菌布鲁氏杆菌及其他可产生较强外或内毒素的细菌,在致病过程中都可能同 时损害听神经及内耳毛细胞和神经元,造成感音神经性聋。回归热的病原螺旋体,斑疹伤寒的病原立克次氏体以及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 的病毒均可侵犯听神经引起神经间质及神经实质性炎症,造成听力下降,但多数 为轻中度损伤,只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或对症处理,在本病治愈后,听力可获得不 同程度或完全的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