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6543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梳理汇总第一、二单元知识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下备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基本要求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综合).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1 .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2 .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3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4 . 17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18.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中国共

2、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 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6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7 .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要求是什么?)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

3、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8 .怎样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怎样听党话、跟党走?拥护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报效祖国;树立远大理想,提高道德修养,奉献社会;努力学习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本要求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如何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那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那么,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9 .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 保证人民当家做主。10 .我国宪法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

4、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属于人民。第1页共8页11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1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我国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3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4 .国家武装力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巩固国防,抵抗侵略

5、,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 民服务。基本要求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应用).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开展。15 .怎样理解我国人权的广泛性?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 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16 .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如何?(注:第点回答“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我国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隙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那么。尊重和保隙人权是立法活

6、动的基本要求。17 .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要求是什么?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审判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气氛和习惯。基本要求四:依据宪法设置国家机构。(识记).我国宪法如何设置国家机构?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 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

7、现和维护人民的根 本利益。(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是怎样的?回答本点)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那么。”基本要求五: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那么。(识记)18 .国家机构的组织原那么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原那么。基本要求六: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应用).为什么我国宪法要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或: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假设被滥用,那么贻害无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19 .宪法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或:怎样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第2页共8页国家机关

8、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21 .宪法的基本原那么是什么? 宪法基本原那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2 .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做法/表现有哪些)?(1)表达在立法方面: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权利与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表达在执法方面:行政机关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监察机关要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3)表达在司法方面:我国审判机关和检查机

9、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保护公民各项合法权益。(4)表达在守法方面:国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建立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形成全民守法的气氛与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29、我国的国家机构是怎样产生的?(P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 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 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知识点拨】我国的国家机关: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5、检察机关:人

10、民检察院【知识点拨】我国的国家机关: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2、行政机关:人民政府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4、审判机关:人民法院5、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最高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基本要求七: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那么。(理解).怎样理解“宪法是根本活动准那么” ?或:为什么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那么?或: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 威?或:为什么要宣传弘扬宪法精神?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是国家的根本法。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具

11、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1 .为什么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权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安定和人民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2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那么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为准那么。3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那么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或:怎样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那么? 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IJ.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

12、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基本要求八: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分析).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3页共8页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精神相 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表现)内容:宪法所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地位:宪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

13、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宪法其他法律不同点规定内容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 性的问题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 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法律效力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 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精神 相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相同点都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都由国家 强制力保证实施;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 .请分析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的规定具有原那么性的特点,各项法

14、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那么和精神相 违背。否那么,就会因违宪而无效。6 .坚持依宪治国对国家提出什么要求? 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监督公权力的运行。7 .监督权力运行,宪法作出哪些制度安排?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基本要求九:监督权力行使。(理解)8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

15、监督?(必要性)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回答本点)是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的需要。加强宪法监督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9 .怎样监督权力运行?或:加强宪法监督对国家提出什么要求?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基本要求十:增强宪法意识。(探究)10 .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离不开宪法保护。11 .为增强公民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第4页共8页设立国家宪法

16、日;建、z宪法宣誓制度等。12 .增强宪法意识可开展的活动: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宪法主题公园、组织宪法诵读活动等13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学a宪法。认同宪法。蚯宪法。14 .说说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孩心)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15 .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是“么?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基本要求一:公

17、民基本权利。(分析)1 .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基本权利辨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r任何 国家机关和

18、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 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 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格尊严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基本要求二:依法行使权利。(探究)2 .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 利。3 .公民在行彼权利时,应遵循宪法规定的什么原那么?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

19、利。4 .公民维护权利的途径、方式有哪些? 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第5页共8页第四课公民义务基本要求三:公民基本义务。(分析)5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或:我国公民应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哪些基本义务?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基本要求四:权利义务相统一。(论证)6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认识: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当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

20、务。处理: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7 .基本知识点: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8 .为什么法定义务必须履行?或:怎样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 ? 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9 .我们怎样自觉履行义务?或:面对义务,我们应该怎么做?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10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12 .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重要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3 .公民在行

21、使监督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14 .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教育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教育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补充笔记】1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 、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16、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有什么意义?(P36)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表达。17、人身自由(P36-P37)(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

22、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 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18、人身自由不受侵犯(P37)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第6页共8页 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侵权 表现: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19、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38)(1)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

23、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 权表现: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0、住宅不受侵犯(P38)(1)原因: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2)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1、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P38)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 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

24、侵犯公 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2、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哪些?(P39-P41)(1)财产权.重要性:我们的生存和开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补充笔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内容含义表现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等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 自己需要的权利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 权利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金处

25、分权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 利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 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2)劳动权。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 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 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3)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 物质帮助的权利。保障措施:国家开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 事业。(4) 受教育权。

26、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 障的权利。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5)文化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 自由。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 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23.公民怎样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第点回答“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哪些?”)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

27、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拈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4、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P44)(1)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防止和化解纠纷。第7页共8页(2)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5、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 (P44)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说明】如果是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维权方式用句子表述可以这样写: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

28、6 .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的集中表达,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是公民*/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7 .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28.1. 们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或:我们怎样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29、公民应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 (P48)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气氛。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30、依法服兵役(P50-P51)(1)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 光荣义务。(2)兵役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3)分类: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31、依法纳税支 (P52)(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违反依法纳税义务的表现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 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