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55242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疫情下医疗机构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消毒措施(权威版本)消毒范围和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对病例或无症 状感染者住院、转运期间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对 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如居所、工作场所、学习 场所、诊疗场所、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 后(如住院、转院、出院、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病例或无病症感 染者短暂经过的无明显污染物的场所,无需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选择根据环境风险、污染程度和物品特性,可选择消毒剂喷洒、喷雾、擦 拭、浸泡等化学消毒方式,或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等物理消毒 方式,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或

2、按医疗废物处置等方式进行无害 化处理。诊疗用品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环境物体外表 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季铁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单过 硫酸氢钾等消毒剂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 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方法。室内空气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喷雾消毒,也可选择 循环风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或其他安全有效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其他无 害化处理方法。手卫生建议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揉搓双手进行消毒,也可选择75%乙醇、过 氧化氢等消毒剂。消毒措施随时消毒对病例或无病症感

3、染者住院、转运期间,患者排泄物、呕吐物、体液 及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及时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常见污 染对象的消毒方法,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规范和 产品质量要求,卫生安全评价合格。有人情况下,不建议喷洒消毒。 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20-30分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例应进行单 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隔离病房应通风良 好,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 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 紫

4、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 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终末消毒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转移后,对其居住或活动过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 的场所应进行终末消毒,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 再有病原体的存在。在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患者衣服等生活用 品、相关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进行终末消毒;病房清空后,应对 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治 愈出院(舱州寸,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的个人物品应消毒后带出院(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 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病例和无病症感染

5、者使用过的诊室,对诊室内空气、墙壁、诊疗设备 的外表等进行终末消毒后,非新冠患者方可使用。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 室内空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 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情况下, 可选择5000mg/L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 书)等消毒剂,按20mL/m3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 也可采用经验证安全有效的其他消毒方法。污染物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 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齐IJ (或 能到达高水平消毒的消毒

6、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 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 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 以上(或能到达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 中防止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 :2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外表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 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 清洗干净。地面

7、、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 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不耐腐蚀的地面和墙壁,也可用2000mg/L 的季俊盐类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 量为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 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物体外表诊疗设施设备外表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等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 毒剂、不耐腐

8、蚀的物体外表也可用2000mg/L的季镂盐类消毒剂进行 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衣服、被褥等纺织品 在收集纺织品时做好个人防护,动作尽量轻柔,防止产生气溶胶。有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假设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0mg/L的季钱盐类 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 直接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 量。怕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餐(饮)具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

9、煮沸消毒3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冰箱及冷冻食品冰箱外外表消毒参照“物体外表”消毒方法;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剂, 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外表”消毒方法。当储存的冷冻 食品有明确污染或疑似污染,建议按医疗废物处理。手消毒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 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钱盐类等 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 或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并适当延长消毒 作用时间。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10、再按照上述方法消毒。皮肤、粘膜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 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粪便和污水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 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 时;假设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 按粪、药比例20: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小时。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 废物管理方法的要求,规范使用

11、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 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尸体处理 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在 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 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其他对于不能用现有消毒方法处理的物品或环境,现场实施过程中要根据 污染风险及其特性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后确定为存在风险乂无法实施 消毒的,可通过密闭封存、静置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消除传播风险, 确保环境和物品上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低温消毒现场所用低温消毒剂必须合法有效,在上市前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 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国

12、卫办 监督函(2020) 1062号)的要求做好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使 用时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按照低温消毒剂的适用温度范围合理使 用。与相关消毒设备配套使用时,应先对消毒设备进行调试,进行机 械化喷洒消毒时,务必确保消毒剂足量全覆盖消毒对象外表,做好质 量控制,确保到达消毒合格。消毒对象污染严重时,应先用低温消毒 剂冲洗或浸泡后再做处理,严禁喷洒或擦拭消毒。现场如使用紫外线、辐照等物理消毒技术开展低温消毒,须按照我国 相关标准规范,证明其在相应低温环境下(实验室和现场)对新冠病 毒或抵抗力不低于新冠病毒的指示微生物到达消毒效果。物理低温消 毒设备在上市前应做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

13、。考前须知现场消毒应确保所用消毒产品合法有效,所选消毒方法科学可行。现 场消毒时,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 装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实施消毒。消毒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毒能力,操作人员应经过消毒专业培训, 掌握消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毒器械的使用和消毒剂的配制 等。消毒实施单位在每次开展消毒工作时均应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 毒对象、消毒面积(体积)、消毒剂浓度(或消毒器械强度)、剂量、 作用时间等。加强现场消毒评价工作。所有疫源地现场消毒均应进行过程评价,发 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过程有效。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和新冠肺 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WS/T774-2021)相关要求,必要 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