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2647956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科学观察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科学观察同步练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 一个小孩用纸做了一个喇叭筒,有一支点燃的蜡烛,火焰正对着喇叭口中心,那么这个孩子向喇叭吹气时,蜡烛一定()A.立即熄灭B.火焰倒向前方C.火焰倒向喇叭口D.火焰不动2.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以下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70次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60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30次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20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90次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15次3.观

2、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关于观察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观察一般比拟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C.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4 .以下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时不需要借助仪器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观察时还要和别人交流看法.以下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要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6,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好奇苹果落地而

3、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好奇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改进了蒸汽机在讨论这些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时,4名同学分别讲了如下看法。 甲说:“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乙说:“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可以进 入科学的世界。”丙说:“科学的发现有赖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实验。”丁说:“科 学的发现都是从偶然的观察中得到的。根据你的观点,其中你最不同意的是() A.甲的看法B.乙的看法C.丙的看法D. 丁的看法7 .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以下哪种处理方 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A.将蚯蚓放

4、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8 .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以下有关借助工具观 察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 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以下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用眼观看

5、叶片的形状和 构造;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 测量旅客的体温;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A.B.C.D.试卷第2页,共6页9 .“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 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以下科 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外表的地理状况10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

6、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C.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D.小伟调查记录中有岫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B.细胞结构13 .符号能简明扼要的表示事物,以下属于符号的是()A.氮元D.空气的组成氧气其他气体及杂质C.阿基 氮气/14 .小明对学校一窝蚂蚁做了三天的观察,记录了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5分 钟,其结果如表所示。时间蚂蚁数目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7: 008199: 002742611: 009817110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以下推论合理的是7 : 00前蚂蚁不活动C. C : 001

7、5 : 00蚂蚁活动频繁15.以下研究属于直接观察的是()A.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13: 001012111815: 001042710717: 0066156019: 00427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以下推论合理的是7 : 00前蚂蚁不活动C. C : 0015 : 00蚂蚁活动频繁15.以下研究属于直接观察的是()A.用鼻子闻气体的气味C.用B超诊断病人的病情()A.第二天觅食活动旺盛B.上午D.蚂蚁上午的活动比下午的频繁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D.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太空二、探究题16.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 塞不漏气,弯管中

8、间有一段液柱。340(1)此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3)假设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4)如下图,甲图温度比乙图 (填“高”或者“低”)o三、简答题17.小明测得石灰石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响后的溶液pH为2,取适量该溶液向其中逐试卷第4页,共6页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测得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以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o V1V2 V3 V/Na2c03 溶液(1)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2)AB段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BC段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4)CD段pH上

9、升的原因是 o18 .化学与药品研发。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并成功研制出抗疟新药,成为我国本土第一位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得主。我国的许多医学著作中都有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屠呦呦团队通 过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确定了它的组成、结构,并成功合成。提取过程研究人员先是采用水煎法(将青蒿放入水中,加热煮沸、浓缩),发现得到的提取物对疟 原虫无抑制效果,而采用95%的乙醇(乙醇沸点为78 )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 物有效率为30%40%,后来又采用乙触(沸点35 C)为溶剂,得到的提取物有效率到达 95%以上,课题组成员将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命名为青蒿素。根据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推测青蒿素的物理

10、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写一条):等。(2)结构分析确定中草药成分的化学结构是药物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成功别离出青蒿素晶 体后,课题组立即着手分析其化学结构。定性分析取适量青蒿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青蒿素中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用符号表示)。定量分析实验测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氢元素的质 量分数是7.8%,根据以上信息,写出确定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计算式:28.2X (163.8%7.8%)5(只列式,不计算结果)。主要抗疟结构分析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因为它有较强的氧化性,青蒿素分子中具有

11、 怎样的结构才使它有较强的氧化性呢?我们熟悉的过氧化氢溶液有较强的氧化性,医疗上常用它杀菌消毒,过氧化氢分子中原 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有“H 0、一0一0”两种,青蒿素分子中原子间相互结合的方式 Ic 11有“ I 、H0、一0 0”等几种,你认为青蒿素分子中起杀菌作用的原子间相 互结合的方式是o以上是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的推理,推理是否正确,需要通过进行验证。化学合成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只有0.1%1%,课题组于1984年成功合成了青蒿素,请你谈一谈 化学合成青蒿素有哪些优点? (答一点即可)。试卷第6页,共6页参考答案:1. cB2. AB3. AD4. BD5. CB6. DC7. AC8. A(1)热胀冷缩;(2)左;(3) 0; (4)低、179. CaCh 和 HC1 有气泡产生 Na2CO3+CaCl2=CaCO3 J +2NaClNa2cO3 溶液呈碱性,加入Na2c03溶液过量,pH升高10. 不溶于水(或能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醛、能溶于有机溶剂等)和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变质、受热易分解、热稳定性差、能杀菌、能抑制疟原虫等)C、H -0-0- 实 验产量高(或可以规模生产、减少占用耕地、不受季节限制等,合理均可)答案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