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筑施工规范)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 (2).doc

上传人:周** 文档编号:7259485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筑施工规范)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建筑施工规范)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建筑施工规范)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筑施工规范)新规范与旧规范的不同 (2).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剪力墙柱的构造要求1.1柱截面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加强新规范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10080706角柱、框支柱12100908旧规范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0.80.70.60.5角柱、框支柱1.00.90.80.7 1.2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的要求 引入“柱根”概念,三、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100mm,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最小直径8mm。 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2、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1.3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1.4柱箍筋加密范围的变化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取全高。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1.5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明显增加应符合下列要求:fc/fy式中 柱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一级不应小于0.8%,二级不应小于0.6%,三、四级不应小于0.4%;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fy 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

3、过360N/mm2时,应取360N/mm2计算; 最小配箍率特征值,宜按下表采用。抗震 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0.30.40.50.60.70.80.91.01.05一普通箍、复合箍0.100.110.130.150.170.200.23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80.090.110.130.150.180.21二普通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70.190.220.24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三普通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

4、22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50.060.070.090.110.130.150.180.201.6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1设计地震分组将原规范的设计近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有更详细的规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表1 水

5、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表2 特征周期值 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一二三四第一组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450650902.2反应谱的范围增加反应谱的范围由3秒延伸到6秒,5Tg以内与89规范相同。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1取消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fcm,以1fc代替,1当混凝土等级不超过C50时为1.0,C80时为0.94,其间按线性插值,fcm1fc,计算配筋将增大。3.2混凝土强度等级最高由C60增加到C8

6、03.3新三级钢HPB235、HRB335、HRB400(RRB400),HRB400为非预应力主导钢筋。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1四类地面粗糙度进行风荷载的计算时,第四类地面粗糙度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4.2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不满足下列要求将在总信息增大地震力调整系数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应符合:VEKiGj式中VEKi第i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程5114条的规定乘以 115的增大系数;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最小值;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结构计算总层数。楼层最小地震

7、剪力系数类别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12(0.018)0.024(0.032)0.0404.3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恒载分项系数的增大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恒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89规范为1.2,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1.35,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内力一般比以前增大了。4.4计算地震剪力放大当高层建筑结构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80%

8、时,该楼层的计算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放大系数。4.5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在水平力作用下,带有剪力墙或筒体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形态为弯剪型,框架结构的变形形态为剪切型。计算分析表明,如果结构刚度和重力荷载比满足一定的要求,重力二阶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上引起的二阶效应(重力P-效应)有时比较严重。对混凝土结构,随着结构刚度的降低,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呈非线性增长,直至引起结构的整体失稳。4.6增加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的放大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与1.15的乘积,89规范只对一、二级放大。4.7剪力和配筋公式有所变化4.8抗震时各级内力调整系数有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