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72586253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学校组织同学们阅读中国文化知识丛书,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 某同学阅读神奇的汉字后,做了以下归纳,请你帮他找出其中有错误的一项( )A. 应注意汉字中的一字多音现象,例如:奇(q)迹、奇(j)数。B. 大部分的形声字可根据声旁定读音,例如:拮(j)据、疫(y)情。C. 应注意区别形近字,例如:“决窍” 应为“诀窍”,“嘻闹” 应为“嬉闹”。D. 要注意成语中的一些特殊字形,例如:“鸠占鹊巢”不要写成“鸠占雀巢”。【答案】B【解析】【详解】B拮ji,疫y。故选B。2. 某同学读完神奇成语后,写了

2、下面语段,请你帮他选出空格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其内容_ _, 丰富多彩。无论是对历史的广泛采撷,还是对语言的高度概括,都让人_ 。 穿过风云变幻的岁月,我们与美好的文字_ 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赞叹它多姿多彩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千姿百态。A. 包罗万象 眼花缭乱 不期而至B. 包罗万象 叹为观止 不期而遇C. 轻描淡写 叹为观止 不期而至D. 轻描淡写 眼花缭乱 不期而遇【答案】B【解析】【详解】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根据前面的“内容”可知应用

3、“包罗万象”。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根据前面的“广泛采撷”和“高度概括”,可知应用“叹为观止”。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根据前面的“与美好的文字”可知应用“不期而遇”。故选B。3. 读完中国古代园林后,某班同学写了读后感,下面是从部分同学作文中选出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园林起源于古代帝王的“圈”,至今大约2000余年的历史。B. 中国园林南北风格不一,南方多为清秀婉约,北方多为宏伟壮丽。C. 中国园林中,颐和园成为布局完整、建筑完好的造园特色

4、。D. 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答案】B【解析】【详解】A.成分残缺,在“至今”后加“有”。“大约”与“余”语意重复,去掉任意一个;C.搭配不当,把“成为”改为“具有”;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故选B。4. “更为重要的是”这句话是从下面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还原的话,放哪一处最恰当?( )数学在中国古代称为算术,甲算术又称为算学、算法,宋元开始使用“数学”一词。乙中国古代数学积累了不少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丙这些方法背后的思想对当今的数学研究仍有启迪作用。我们反对随意拔高古人,盲目自大的作法,丁也反对不顾事实,贬低中国数学

5、的错误态度。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C【解析】【详解】“更为重要的是”在语义上表示更进一层。丙处前句介绍了中国古代数学积累了很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句介绍的是这些方法背后体现的思想在当今仍有启迪意义。在语义上构成了更进一层的关系,所以应放在丙处。故选C。5. 阅读中国传统节日后,同学们对节日文化做了以下归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与爱国诗人屈原有关。B. “七夕”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神话传说有关。C.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说很丰富,如“嫦娥奔月”等。D. 除夕之夜,按习俗应全家团聚吃汤圆、观花灯,寓意着“圆满”,也寓意着“团聚”。

6、【答案】D【解析】【详解】D“吃汤圆、观花灯”是元宵节的风俗。故选D。6.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依照你的理解,完成填空。(1)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经常会面临生活的艰难,陷入情绪的低谷,此时,你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来激励自己。(2)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坚信自己的理想是可以实现的,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来展现自己的自信与乐观。【答案】 . (1)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复、沧。7. 综合运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7、100 周年,学校拟举行“爱党爱国,爱我中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1)精选名句。学校准备举行“爱我中华,天下国家”主题朗诵会,下列名句中适合主题的两句是( )(只填序号)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确定标题。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展示了

8、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演讲标题:_(3)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推荐景点:井冈山 遵义 延安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_【答案】 . (1) . (2)示例:读红色名著,学长征精神。 . (3)示例一:井冈山,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体会星星之火的无穷力量。示例二:遵义,转折之城,我们在这里探寻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示例三:延安,革命圣地,我们在这里感

9、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词人面对人生风雨的旷达胸怀;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做工作要勤奋,敬业乐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表达了作者淡薄名利的人生志趣;故选。(2)本题考查提炼演讲题目。本次演讲主题为读书,材料确定篇目红星照耀中国,为红色名著。根据“我们

10、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可知读书的目的。据此提炼确定演讲题目:读长征壮举,做新长征人。(3)本题考查推荐语。要突出推荐对象的特征,语言简洁,有感染力。首先了解三个景点的特点。井冈山: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创建的战略基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遵义: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延安:中共中央的

11、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根据各个景点的特点及革命意义写推荐语。二、阅读与理解(共44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始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下面是一组与农村有关的文章,请认真阅读,并完成文章后面的任务。(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

12、掉水分。8.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9. 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_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

13、声_【答案】8. D 9. . 潺潺的流水声 . 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解析】【分析】8题详解】D“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9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赏析。“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意为: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也传达

14、出诗人内心的恬淡闲适之意。唐张全义为河南尹,经黄巢之乱,居民不满百户,四野俱无耕者。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桑麻蔚然,野无旷土。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众杖之。或诉以“乏人牛”,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众皆谢,乃释之。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选自农桑辑要典训,有删减)注释招怀:招纳安抚。树艺:种植栽培。坊曲:大街小巷。田畴:已经耕种的田地。僚佐:随从官员。秽:杂草多,荒芜。乏:缺乏。有无相助:有无相通,彼此帮助。10. 下面是阅读本文时对文

15、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蔚然成风”中“蔚然”的本义为“草木茂盛的样子”,据此可类推“桑麻蔚然”中的“蔚然”也为此意。B. “召田主劳以酒食”与“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以”的用法是一样的。C. 字典中“谢”有“辞别”“感谢”“道歉”“衰退等意思,文章中“众皆谢,乃释之”的“谢”应为“辞别”之意。D. 甲骨文的“比”字,像两个人并肩而立,所以“故比户皆有蓄积”中的“比”有“并列,并排”之意,“比户”就是“家家户户”的意思。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B. 全义明察人/不

16、能欺/而为政宽简C.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D. 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乃召其邻里,责之曰:“彼诚乏人牛, 何不助之?”13. 袁隆平院士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农业的热议。老师要大家搜集重视农业的人和事,本文中张全义的哪些事迹符合要求? 【答案】10. C 11. C 12. 便召集他的邻人加以责问说:“如他确是缺乏人力牛力,你们为何不帮助他?” 13. 张全义招募流民,劝课农桑,奖勤罚懒,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表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解析】【分析】【10题详解】C“众皆谢,乃释之”意为:众人都道歉,才放他们离开。谢,道歉。故选C。【11题详解

17、】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全义为人明察事理,别人不能欺瞒,但他的治理方法,却宽缓和平,政令简约。故断句为:全义明察/人不能欺/而为政宽简。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乃,于是。其,他的。责,责备。之,代词,他们。彼,他。诚,果真、确实。乏,缺乏。何,为什么。之,他。【13题详解】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全义招怀流散,劝之树艺”可得:招募流民,劝课农桑。根据“出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田荒秽者,则集

18、众杖之”可得:奖勤罚懒。根据“彼诚乏人牛,何不助之?”可得:倡导互助,勤于引导。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对农业的重视,使当地成为富庶之地。【点睛】译文:唐张全义任河南尹,当时经过黄巢作乱,居民不到一百户,四郊看不到有耕田的人。全义招流民安置,劝他们从事农耕;几年以后,都城中大街小巷,逐渐恢复旧日的规模;遍地是生长茂盛的桑麻,田野中看不到有不耕的荒地。全义为人明察事理,别人不能欺瞒,但他的治理方法,却宽缓和平,政令简约。全义每外出,看到有的田地庄稼生长好,便下马和随从人等共同观看,召见田主用酒饭进行慰劳。有的人家,田地荒芜草多,全义便将此家人召集到一起,用杖责打。假如被打人申诉说,“田荒,是因缺乏人力

19、牛力”,便召集他的邻人加以责问说:“如他确是缺乏人力牛力,你们为何不帮助他?”直到众人都承认错误,才放他们离开。从此邻里之间有无相通,彼此互相帮助,所以家家有存粮,即便遇到灾荒的凶年,也不会挨饿。(河南府)从此变成富足的地方。(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点是多元交汇。中国古代农业因自然条件的差异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并通过不同地区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促进,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中国农业文化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它们大体以长城为界,在地区上相互分立,在经济

20、上却相互依存。农耕文化始终居于主导地位,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在农耕文化内部,又有北方的旱地农业和南方的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其形成以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为基础,其发展有赖于相互的交流和融合。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中国农业文化的优良传统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本质上是人们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克服不利因素而创造的农艺。从某种意义上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农业体系的产物。各地区农业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精耕细作传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在这种制度下,自

21、耕农和佃农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他们只能采用多投劳力和改进农艺的方法,这也就是精耕细作传统形成的重要原因。(选自中国古代农业,商务印书馆,有改动)【材料二】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走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记录。目前该计划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2020年1

22、1月,由袁院士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自然 杂志发文,认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选自长沙晚报,有改动)【材料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的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抓起,鼓励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学习与研究中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抓在中国人手中”。(选自穿越时空的价值印记,有改动)14. 下列说法与原文的意思相符合的一项

23、是( )A. 中国农业文化经过多元交汇,最终汇合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B. 随着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合交流,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C. 南方水田文化一直在中国农业文化中处于主导地位。D.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走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结合的道路。15. 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第段中的“大体”“始终”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B. 从中国农业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只要精耕细作,就能提高农业的产量。C. 只有在封建地主制背景下,中国农业才需要精耕细作传统,实现产量的提升。D. 随着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目标的完成,中国已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16. 立志学农的小文同

24、学想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请你结合上面材料,向她简单介绍。【答案】14. D 15. A 16. 示例: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从长远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要有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进行参与,这样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解析】【分析】【14题详解】A.于文无据,材料一中的表述为“逐渐汇合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洪流。其中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个中心,同为中华古代农业文化的摇篮”;B.“游牧文化已被农耕文化替代”有误,材料一第二段中的表述是“游牧民族虽曾多次入主中原,但最

25、终都被农耕文化融合”;C.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的“中唐以前,华北旱地农业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唐以后,南方水田农业后来居上,超过北方旱地农业”可知本项表述过于绝对,有误;故选D。【15题详解】B.根据材料二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知,在现代社会,要想提高农业产量,不仅需要精耕细作,还需要现代科学技术;C.根据材料一中的“精耕细作传统又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与封建地主制有关”可知本项表述过于绝对,在现代社会依然需要精耕细作;D.于文无据,材料二中的表述为“中国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在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故

26、选A。【16题详解】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二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提炼可得:现代科学技术与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相结合,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进程看,传统农业已落后于时代,它必然要被现代农业替代。根据材料三中的“从长远来看,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们需要有一批从事农业科技尤其是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可得:从长远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要有粮食种植方面的专家进行参与。这样“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三)文学作品阅

27、读(共14分)种包谷的老人(节选)何士光七月半,落溪坪的人们动手扳包谷。刘三老汉的包谷,是队长刘诚喜带了人去帮忙扳的。开始,只去了三个男子汉,以为一次就能担回来。哪知道,在坡上一清点,就连三十个汉子一次也未必能担完。在那包谷林旁边,刘诚喜他们惊愕得好一阵说不出话来。消息顿时传开了。这天下午,刘三老汉家的土坡简直像赶场,乡亲们都来帮忙、探望,临近黄昏的时候,包谷全扳回家了,满满的五十七挑。这些包谷晒干簸净之后,不下三千斤。从落溪坪这两年的收成来看,一家五口的收成大抵这样,可是,这却是刘三老汉一个人细心耕种出来的,这就不能不叫人吃惊。直到吃夜饭了,女人和娃娃老远地呼喊起来,人们才渐渐地散去。后来,

28、过不了几天,这事也渐渐淡了下来。可是不久,就在八月开头里的一天,入夜以后,有人慌慌张张地传过话来,说刘三老汉病了,病得很厉害。不一会,刘三老汉歇息的屋里站满了人。从门槛那儿往屋里探望,油灯的光线静静地抖动着,透出来好些黑色的、一动不动的背影。后来的人进不去了,只好留在外面,留在那间黑暗的、砌着月牙形的灶台的屋子里低声地谈论。往昔的日子那样艰难,他不是一次次地都挺了过来?好容易到了今天,他又收了那么多的包谷,为什么要别大家而去呢?不,不会的!刘三老汉的灰黑而补缀的帐子给撩起来,掖在枯黄的竹竿做成的床架上,隐隐地现出来蜡染的、蓝底上带着白色菱花的土布被单。他就躺在那儿,头枕在窄小的、长方形的枕头上

29、,合着眼睛。刘诚喜俯下身呼唤他,也得不到一点回应。他的眼帘垂下来,安详地合着;一点也不像病了,不过是安歇了,仿佛他已经做完了该做的事情,可以落心地歇下来,在蓝色的夜里宽余地睡过去。油灯的光亮飘忽着,在他的脸上变幻着光彩和暗影,像一个安详而亲切的睡梦,使他脸上的笑意更恬静、生动这时候,落溪坪的木匠刘诚贵,一个四十来岁、脸长长的男子汉,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对刘三老汉病倒了尤其不相信。等到他清楚了事情确实是这样,一跺脚回过身来,对大家说:“嗨呀,这咋会呢?前天三伯还找我给他做家具!”“嗯?”乡亲们不明白,有人问道:“做家具?”“是呀,”木匠刘诚贵说,“三伯用他卖包谷的钱, 做两张柜子,一张碗架,一张

30、方桌,四条板凳,是给翠娥的!”乡亲们都怔住了:翠娥,是刘三老汉的小女儿,二十年前嫁到五十里外的七星场,难道说,二十多年了,他心里还一直记挂着这回事?翠娥出嫁的时候,一件陪嫁的东西也没有,刘三老汉是抹着眼泪望着她走的。可是,那是怎样的年成呢?那时连衣食都那样艰难,他才死了妻子和儿子,自己也病着,靠翠娥的照料才活下来,哪还顾得了这些?算来,翠娥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万分想不到,刘三老汉心里竟然还一直丢不开!这一来,队长刘诚喜也想起来,前几天,三伯颤抖着手交给他32块钱,托他还到乡信用社,不知道是哪一年欠的贷款;一个时常为刘三老汉挑水的后生,也跟着省悟了,说三公昨天还送给了他一只珍爱的鸟笼。大家都知道

31、,那只鸟笼子牵连着一缕已逝的韶光一时间,乡亲们似乎明白过来了,感到刘三老汉这一回真要去了。有的女人失声啜泣起来。刘诚喜他们又弯下腰去,哽咽着声音呼唤:“三伯,三伯!”“三公,三公!”后来,人们看见刘三老汉合着的眼帘微微地动了一动,终于慢慢地睁开来。他依旧那样安详,仿佛他已经远远地去了,听见乡亲们呼唤,才又回过头来同大家再见上一面,说他总算活到了这一天,做完了自己的事情,该回去了刘诚喜一见三伯睁了眼睛,连忙同乡亲们商量,打发人去七星场叫翠娥,去乡场上请医生,分头进行。不一会,落溪坪的夜色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宽厚和深远,在那条轻卷着雾岚的、成年累月都静静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赶紧,赶

32、紧!刘三老汉辛苦一生,还能把好日子过下去,也说不定(选自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集,有改动)17. 小说依序讲述了刘三老汉的事,刻画出一个真实的农民形象。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刘三老汉做的事形象特点种包谷_慈爱尽责_信守承诺赠送鸟笼_18. 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说说第段划线句子的作用。落溪坪夜色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宽厚和深远,在那条轻卷着雾岚的、成年累月都静静地蜿蜒的石板路上,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19. 小说节选的部分写出了哪些“爱”?请你结合文章的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分析这些“爱”的价值与意义。【链接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答案】17. . 勤劳能干、细心耕作 . 为女儿做家具 . 给信用社还32块钱 . 善待生灵、信任后代 18. 这句话运用环境描写,写了庄严沉静的夜晚,表现出落溪坪的人们友好和睦、淳朴善良,呈现出理想温暖的人际关系。 19. 刘三老汉为女儿做家具的慈爱;刘三老汉对生灵的怜爱;刘三老汉给信用社还款的诚信;乡亲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友爱。家庭角度:让家人感受到亲情,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社会

34、层面:讲信修睦、邻里之间能够和睦相处,达到天下“大同”。【解析】【分析】【17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二段中的“哪知道,在坡上一清点,就连三十个汉子一次也未必能担完”“从落溪坪这两年的收成来看,一家五口的收成大抵这样,可是,这却是刘三老汉一个人细心耕种出来的”可知刘三老汉勤劳能干、细心耕作。第十三段记叙的是刘三老汉因为一直觉得亏欠了小女儿,于是在生命将要逝去的时候,委托木匠刘诚贵给自己的小女儿打一逃家具。可概括为:为女儿做家具。从这件事可见他的慈爱尽责。根据第十四段中的“前几天,三伯颤抖着手交给他32块钱,托他还到乡信用社,不知道是哪一年欠的贷款”可得:给信用社还32块钱。从这件事可见

35、他的信守承诺。根据第十四段中的“说三公昨天还送给了他一只珍爱的鸟笼。大家都知道,那只鸟笼子牵连着一缕已逝的韶光”可知,在感知生命将要走到尽头时,他把自己珍爱的鸟笼给了一个时常为自己挑水的后生,体现了他对这个后生的信任,也表现了他对生灵的善待。在临死的时候,给自己养的鸟找到一个归宿。【18题详解】考查赏析环境描写。这句话是一处明显的环境描写。“落溪坪的夜色因岁月的沉淀而更显宽厚和深远”突出了夜晚环境的庄严沉静,宽厚深远。“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人们有的去叫刘三老汉的小女儿,有的去乡场请医生,脚步急促。表现了村民们的淳朴善良,乡邻关系的友好和睦。这是一种理想中的温暖和谐的人际关系。【19题详解】第

36、一问: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到自己生命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刘老汉找到木匠刘诚贵,请他为自己的小女儿打一套家具,只是因为他一直觉得亏欠了小女儿。可以看出他对小女儿的慈爱。临死的时候,他把鸟笼以及笼子中的鸟托付给一直为自己挑水的后生,托他照顾鸟笼,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生灵的怜爱。临死之前,他托队长刘诚喜还乡信用社的贷款,可以看出他的诚实守信。第二问:考查比较阅读。从家庭层面分析:刘三老汉临死时请木匠为自己的小女儿打家具,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慈爱。老年的刘三老汉,农忙时,大家帮他收庄稼。平常有后生帮他挑水,刘三老汉对孩子的慈爱,大家对刘三老汉的关爱,体现了链接材料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7、从社会层面分析:刘三老汉的小女儿远嫁,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平日邻居们对他帮助很多。帮他收庄稼,挑水。他有了病,大家都来探望。四处奔走,为他找医生,通知他的小女儿。体现了链接材料中的“讲信修睦”,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达到了天下“大同”。(四)名著阅读(共6分)水浒传(120回版)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片段一】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 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

38、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 “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 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选自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片段二】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

39、,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选自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片段三】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

40、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选自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20.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传是在说唱艺术基础上写成的章回体小说,讲究故事的曲折和完整,井然有序,每个英雄人物的故事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B. “片段一”中,李逵见是宋江, “扑翻身躯便拜”,反映出李逵直爽率真、粗中有细、爱打抱不平的个性特点。C. “片段二”语言文雅而富有表现力,这正是水浒传这部古典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D. “

41、片段三”中,第120回节选内容,李逵顺从朝廷甘愿被毒死的情节,与此前他大喊“反了罢”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人物性格的转变。21. 宋江与李逵兄弟情谊深厚,但是,宋江最后却毒死了李逵。请你结合小说主题,从“忠”与“义”的角度谈谈对宋江这一行为的看法。【答案】20. A 21. 宋江讲究忠义,但是“忠”在前“义”在后,他已经被赐了毒酒,他知道李逵生性鲁莽,肯定会聚众为他报仇,造成更多损失,这样就违背了他忠义的初衷了,所以他让李逵喝下了毒酒。【解析】【分析】【20题详解】B.“粗中有细、爱打抱不平”属无中生有,“扑翻身躯便拜”这一细节不能体现出这两个性格特点;C.水浒传的语言高度口语化,明快、洗

42、练,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其中穿插以典雅的诗词,增强了小说的文学色彩;D.李逵甘愿被毒死并不是顺从朝廷,而是顺从宋江,表现他重情重义的特点。此前他大喊“反了罢”,表现他鲜明的反抗精神。这是他性格中的两个方面,不能说是转变;故选A。【21题详解】考查名著人物。宋江讲究忠义,“忠”在“义”前。他认为只有为国尽忠之后,才会顾及兄弟情义。“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他怕自己死了以后,李逵会造反,毁了梁山的忠义之名。于是骗李逵饮下毒酒。他这样做是为保全自己的“忠”。又说“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两人死后,阴魂还要相聚在风景与梁

43、山无异的蓼儿洼,体现了他的“义”。三、表达与写作(共56分)22.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布局谋篇单元作文后拟的思维导图,请你借助这幅图,用简明的文字解说如何布局谋篇。布局谋篇思维导图要求:信息准确、有效;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20字。【答案】布局谋篇,分作处理材料和安排结构两部分。处理材料,首先要合理安排顺序;其次要考虑好详略,围绕主题进行处理。安排结构,处理好三部分:开头注意入题,或开门见山,或曲折入题;主体部分注意展开、承接、过渡;结尾注意点题,可直接抒怀,也可含蓄蕴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思维导图的文字整理,一定要思路明确;其次要语言简明、连贯;还要注意到字数限制,不可超过1

44、20字。本题先要讲到布局谋篇分作“材料处理”和“结构安排”两部分,其次分别把两部分内容分别讲清楚即可。23. 写作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指导写作的时候,她经常拟写“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或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考,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目的。下面是陈老师拟定的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写作任务单“痛点”问题:一些同学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写作目标: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增强自信,战

45、胜自我。写作要求: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答案】范文选择自信如果有人问我,美丽、坚强、自信、财富,我会选择哪一个,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选择自信!因为信心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元素,只有自信,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如此坚定的选择,源于自己的一次经历。记得有一次绘画比赛,我本想参加,可又怕自己画的丑被人笑话。因为这种心理,我错过了比赛。赛后,同学告诉我,这次绘画比赛的主题特简单,以我的水平肯定可以获得好名次的。我就这样错失了一

46、次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缺乏信心的我,想要找回自信,找回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信心,能让我有勇气去面对一切。自卑是可怕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如何去面对跌宕起伏的人生呢?所以我必须选择自信。选择信心。自信才是自卑的解药。不能在这样自卑下去了,不要再对自己失望了。如果我还是脆弱的不容有一丝失误、困难,那么只要是一丝丝挫折,我的心灵世界就会冻结,枯萎。我想说,自信正是自卑的解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选择信心。让一个人从弱小变得强大,由自卑变得自信,由失败变得成功。可见自信是多么重要,多么伟大!如果在一个没有信心的世界里,大家会快乐吗?会幸福吗?如果连想说的都不敢说,想做的事都不敢做,那么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选择信心。重新做回自己,做一个快乐的我,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