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72585600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辽宁省丹东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单项选择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脸颊(ji) 徘徊(hui) 亘古(gn) 锐不可当(dng)B. 畸形(j) 刹那(ch) 倾向(qng) 随声附和(h)C. 祈祷(q) 惩戒(chng) 赃物(zhng) 引颈受戮(jng)D. 琐屑(xu) 推崇(chng) 潜行(qin) 衰草连天(shui)【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锐不可当(dng)。C引颈受戮(jng)。D琐屑(xi)。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托尔斯泰的眼

2、睛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暗然失色。B. 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脑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奏。C. 到了秋天,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D.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澜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黯然失色。B恼羞成怒。D五彩斑斓。3.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 )A. 为了把我市建设成大气秀关新丹东,广大市民纷纷立海誓山盟。B. 在“天网行动”中,腐败分子戴学民被公安机关绳之以法,他对此义愤填膺。

3、C. 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終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D. 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象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运用对象错误。B义愤填膺: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褒义词。C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贬义词。4.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A. 经典咏流传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用新的形式来传播传诵经典造成的。修改:将“造成的”改为“的结果”。B. 现代

4、文明不仅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修改:将“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互换位置。C. 近年来,喜欢阅读电子书的人数在快速增长,电子书销售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修改:将“增加”改为“扩大”。D. 经过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丹东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修改:将“经过”或“使”去掉一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项分句间的语序不当。“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修改:将“带来了美好的社会制度”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互换位置。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

5、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5. 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个时候叫我来背书。”这是五猖会的最后一句,句中所背的书是鉴略。B. 老舍的骆驼祥子,通过祥子这个人物命运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一一它不让好人有出路。C. 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其中的人叫“慧骃”,兽叫“耶胡”。D. 在艺术上,繁星春

6、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项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在第四节里,被描述的已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叫“慧骃”;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耶胡”。6.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居易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B.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明代文学家。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作者王勃,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D.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答案】B【解析】试

7、题分析:B项说法有误,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7.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B.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C. 奶奶非常喜欢养花,在我家的屋里、院里、门道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D. 周六晚上,我是看朗读者呢?还是看快乐大本营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将“弘扬传统文化”上的书名号改为引号。B“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D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中间不能加问号。8.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我们要善于选择所以,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就一

8、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老师 书还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有收获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为总起,提出观点;从“朋友、老师”的角度诠释观点;从“获得知识”的角度诠释观点;辩证地谈;得出结论。因此选A。9.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是指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古代

9、表降职的词语还有“左迁”等。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的“午”是古代地支纪时法中的“午时”,即现代时间的十一至十三点。C.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D.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赏菊花”内容表述有误。菊花代表重阳节。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赏菊并饮菊花酒是最主要的活动。10. 选出下列句子语言表述得体的项( )A. 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一见

10、面他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B. 学生黄明收到老师送给他的一幅字画,感激地说:“我定会珍藏老师的墨宝,铭记老师的恩情。”C. 某校即将举行一百周年校庆,李校长对赞助者说:“感谢您对敝校所尽的绵薄之力。”D. 昨天本人在阅览室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期盼拾到者高抬贵手马上归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久仰:早已仰慕。很早就知道并且仰慕你了。语境为“学生赵林去看望五年未见的班主任”,所以错了。应改为“久违”。C绵薄之力:谦词,常用在说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运用对象错误。D高抬贵手: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运用语境错误。11. 古诗文

11、填空(1)_ ,白露未已。 (诗经蒹葭)(2)长风破浪会有时,_。 (行路难)(3)_,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4)以中有足乐者,_。 (送东阳马生序) (5)_, 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 (6)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 。(爱莲说) (7)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_。(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委婉地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诗句,请写出你熟悉的古诗词中与上述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_ 。【答案】 (1). 蒹葭采采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报君黄金台上意 (4). 不知

12、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9).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解析】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蒹葭”“亵”“曈”等字词的书写。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

13、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乙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

14、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一节选自臣轨注释盖:伞盖。办:置备。事:侍奉。1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_)(2)必以信(_)(3)将不言倦(_)(4)所恶者,死也(_)13. 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14. 根据选文内容,问答下列问题。(1)甲文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乙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答案】12. (1). 参与 (2). 守信 诚实 说真话 (3). 疲倦 (4). 厌恶 13. (1)这才尽了本职一类

15、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2)古时善于带兵的将领,必定身先士卒。 14. (1)取信于民 (2)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解析】12.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间”:参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倦”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疲倦”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

16、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属”“可以”“将”“之”等字词的翻译。“可以一战”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4. 试题分析:(1)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17、,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作战的先决条件可提取“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进行分析作答。(2)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乙文得出的结论看提取原句“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作为答案。(一)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

18、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二)译文:古时善于带兵的将领,必定身先士卒。天热不张开伞盖遮阳,天冷不盖厚被御寒。军队没到有井的地方,将领不先说自己口渴。军队没布置好幕帐,将领不先说自己疲倦欲睡。当与麾下士兵一起奋战时,必定站在飞箭与

19、乱石之间,这么做的目的是与士兵同甘共苦。人都是喜欢生存厌恶死亡的。乱石飞箭像雨一样密集,闪亮的刀剑交相挥舞,在这样的情境下,士兵争先恐后与敌人厮杀,并不是将死亡看成一件随便的事、将受伤看成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将领把士兵看成自己的孩子,士兵就把将领看成自己的父亲。将领把士兵看成自己的弟弟,士兵就把将领看成自己的哥哥。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不要与父子兄弟之军战斗。因为他们相亲相爱、上下一条心。古代的将领最为可贵的是能得到士兵的心,用真感情来亲近士兵,如此就是树木石头也会被感动的。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暖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

20、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

21、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第三天,

22、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日

23、子水一样流淌。转跟,一个月过去。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

24、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15. 请将下面的词语正确、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安慰 犒劳16. 选文中马兰花的三次流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根据提示填空。(_)气愤的泪(_)17. 选文

25、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18. 马兰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19.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0. 选文第 段详细地叙述了麻婶女儿来信的内容,有什么作用?21. 马兰花、麻婶两家的故事温馨感人,她们虽是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人,但她们身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请你用抒情的笔调赞美她们,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答案】15. 认真抄写即可 16. (1). 委屈(或伤心)的泪 (2). 高兴(或感激)的泪 17. 交待麻婶的热心和马兰花的友谊,为下文写马兰花不提借钱的事作铺垫。 18. 大方善良,富有同情心。 诚恳老实,知恩图报; 坚强,不

26、妥协。 19. 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表现了男人得知马兰花没向麻婶提借钱的事后愤怒生气的心理。 20. 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也表现了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21. 示例:马兰花像一株散发着幽香的兰花,高洁典雅而又超凡脱俗。【解析】15. 试题分析: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16

2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节描写的个性化解读和分析能力。首先要在文中找到马兰花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如一空,语境是“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所以流下的是委屈的泪。二空,语境是马兰花读着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所以此时流下的是高兴的泪。这里面有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17. 试题分析:考查插叙的作用。答此题必须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从内容上看:补充交待麻婶的热心和马兰花的友谊;从结构上看:为下文写马兰花不提借钱的事作铺垫。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

28、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麻婶钱不够时,她借钱给麻婶”等情节中概括出其“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从“去医院探望但没有讨要借款”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善良博爱”的性格特征。从“在丈夫一再逼迫下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坚强执着”的性格特征。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

29、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19. 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作答。“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是神态描写;“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是动作描写。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20. 试题分析:考查重要情节的作用。文章是以“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急转直下”的方式结尾,作用“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富有戏剧性”,更重要的是突出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答此题,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等进一步分析

30、。要答出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 21.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好作为普通的人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然后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赞美即可。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路由器也智能刘露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家中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从PC到手机,从电视到平板电脑,任何一款能称得上智能的设备都需要连接网络,这也促成了路由器的第一次升级,即从有线路由到无线路由,但是,普通无线路由器只是满足了设备上网的需求,却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些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于是,

31、智能路由器逐渐火爆起来,很多厂商纷纷推出智能路由器,像小米路由器、极路由等。智能路由器,即智能化管理的路由器,相比普通路由器,它更像一台个人电脑,其优点很多。首先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其次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系列功能。智能路由器正因为具有以上优点,它才更加智能,成为家庭存储中心和数据处理器,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网关设备,还是一个带有智能操作系统的入口平台,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智能路由器将承载着家庭数据存储和处

32、理的功能,控制着家庭的整个网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设备都会与路由器相互连接。在整个家庭网络中,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例如,你用手机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极佳的电影,点击下载后,智能路由器使远程帮你下载并存入路由器中,最终共享至智能电视并呈现出来,供全家人观看。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十分“智能”呢。当然,除了功能上的转变,智能路由器的“智能”还体现在用户体验上,它将一个单一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平台,除了管理和配置更加简单直观外,在这个平台上还可以安装APP插件来增加新的功能,让用户拥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33、总之,越来越多带有鲜明个性的智能路由器陆续出现,将掀起一场“家庭网络革命”。在WIFI环境下,无论是PC、电视、还是手机、平板电脑,都无法“逃离”智能路由器的管控。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概念日益流行,智能路由器对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的链接还将向冰箱、空调、热水器领域延展,智能路由器的未来大有可为!22. 智能路由器有哪些优点?23.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4. 选文第段中的加点词语“逐渐”不能删掉,为什么?25.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6. 科技改变生活。随着智能化的普及,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请你畅想一下将来还会有哪些智能设备走进你的生活。【答案】22

34、. 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系列功能。 23. 逻辑顺序。 24. 不能去掉。“逐渐”一词,强调智能路由器火爆是有一个过程的,去掉了,则突显不出这一特点,语句的意思和韵味大为改观,显得不够准确。这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5. 举例子。以具体实例说明了智能路由器处在绝对中心的位置,它有资格成为家庭中“信息的中心,连接的中心、娱乐的中心”,非常具有说服力。 26. 示例:智能机器人保姆,

35、可以按时打扫家庭卫生、洗衣做饭等。【解析】2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3段的“首先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应用,自行控制带宽、在线人数、浏览网页、在线时间,其次它拥有强大的USB共享功能。真正做到网络和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此外智能路由器还具有视频监控、远程开关机,脱机下载,USB打印以及实现手机管理等系列功能”等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23. 试题分析:考查选文的说明顺序。选文运用的是逻辑顺序。先由普通无线路由器引出智能无线路由器,然后说明智能无线路由器的优点,最后介绍智能无线路由器的前景。2

36、4. 试题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逐渐”一词,强调智能路由器火爆是有一个过程的,去掉后就不实事求是了。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25. 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例如,你用手机在网上发现了一部极佳的电影,点击下载后”明显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例如”就是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标志性词语。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26.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首先要读懂原文,在原文所讲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畅想将来还会有哪些智能设备走进你的生活。答案比较开放,

37、但不应脱离原文所介绍的知识。答案符合此要求即可。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或相同“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家庭家风,强调家国有机统一。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正家风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家风是一一个家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慢慢沉淀积累下来,并且代代因袭延续下去,体现整个家族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里的影响往往大于学校里的培养,童年时的教化往往重于成年后的塑造,生活中的感悟往往超过书本上的认知。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风就对我们

38、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与家风有关,家风成为我们从言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价值选择到是非评判、从伦理道德到人格人性的遵循标准。因此说,良好家风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无论是主动遵守还是被动服从,无论是立竿见影还是潜移默化,家风对每一一个人的成长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对整个家族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风良好,则家道兴盛,美誉流芳。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于女,良好家风的熏陶使苏轼、苏辙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父于三人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留下了“一门父子三词客”的千古佳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不管当多大的官

39、,都不要忘记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良好的家风教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家风隳坏,则祸及全家,贻害社会。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很大程度上是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导致的。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館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又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良好家风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发展,还以点滴汇聚之势影响着社会的风气,国家的兴盛,家风正则社会稳。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这个家庭就会团结和睦,崇善尚德;千万个家庭有了良好家风,整个社会就和谐稳定、积极向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谐,国

40、家就充满活力;家风良好,民族就充满希望。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必然凝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和无穷智慧。注重家风,既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家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家庭是我们心灵最可靠的港湾,家风更应该是我们精神上最执着的坚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27. 请为选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答题卡上。28.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29.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0. 选文第-段的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31. 良好家风的形成离不开长辈的言传身教

41、,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长辈对你的教育以及这种教育对你产生的影响。链接材料一傅雷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他常以自己的经历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因境不气馁。获大类不骄做: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父亲的谆谆教诲使傅聪成长为著名的钢琴艺术家。链接材料二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节选自胡适我的母亲【答案】27. 良好家风,需要“绿我涓滴” 28. 文章开篇提出问题:良好家风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接着从三个方面

42、分析论述这个问题:良好家风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良好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源泉;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主动树立和传承良好家风,让良好家风成为社会千顷澄碧的清风雨露。 29.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文章以苏洵家的家风、习仲勋的家风为例,有力地证明了“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这一观点;用习仲勋的家风和个别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正作对比,更强调了家风对家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 30. 不能颠倒。这部分内容是由小到大来阐述的,和第一段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保持一致,这样显得有条理,结构严谨。 31. 良好的家风无论是对个人的成长还是对家

43、族对国家都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苏轼一门父子三词客、习近平身上承载的优良家风、傅聪胡适所受的家教无一不彰显着家风的重要性。我的父亲常常教育我要立志,要为人端正,要勤劳等,这样的家风促使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对家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解析】27. 试题分析:拟写议论文的标题。议论文题目,应是文章的主要观点;不仅有提纲挈领之效,还有画龙点睛之功。所以必须是个观点句或是论点句。可通读全文,从文章中提取关键句作答。或分析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归纳作答。28. 试题分析: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要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文

44、章开篇提出问题,接着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述这个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样使整个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9. 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北宋著名的散文大家苏洵。严格教育于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教育子女”明显使用了举例论证。“一些领导干部的子女走上歧途,甚至身陷囹圄”与前面的两例形成对比论证。这些论证方法都有力地论证了此段的分论点“良好家风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魂魄”。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30. 试题分析:考查论证顺序。首先要读懂3、4、5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这三个自然段是由小到大来阐述内容的,

45、和第一段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构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自然不能颠倒。一定要通读全文“瞻前顾后”再作答。31. 试题分析:解此类开放性试题:要紧扣文章的主旨,要紧密联系链接材料,还要结合实际谈感想和认识,要真切,从生活中来;态度要正确、鲜明,思想观念要健康向上。如可结合原文的“苏轼”的例子,链接材料的“傅雷”的例子,再联系自己父母的教育来谈应如何树立良好家风的问题。写作32.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一)阅读是一种心灵的行走,无论是在朝阳如画的清晨,还是在月光如诗的夜晚,只要你捧起一本好书,就能跨越文字的万水千山。书中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朵浪花,每一段故事都会融进你的

46、时光与血脉,牵引着你的热泪和向往,让你的心灵空明澄澈,从容远行。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传承经典,也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