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公开课教案课件.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7257438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1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公开课教案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八上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公开课教案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公开课教案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训练题(有答案)公开课教案课件.doc(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年新人教版(走进中考)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1(12南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DA像变小,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大 D像变小,像距变小2(12常州)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A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12镇江)在做“探究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4(12宜昌)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l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D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5(12恩施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3、,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6(12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D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7(12龙东)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CA B C D8(12遵义)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

4、距的变化情况是C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9(12自贡)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A6cm B10cmC16cm D20cm10(12娄底)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DA20cm B15cm C10cm D5cm11(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

5、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2(12天津)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a点,调节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变小。则(不定项选择)AC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3(12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

6、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D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14(12大庆)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透镜的左侧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A15(11宿迁)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7、D正立、缩小的虚像16(11杭州)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C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17(11聊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跑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B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18(11乌鲁木齐)一凸透镜焦距是20cm,蜡烛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像时,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可能是DA15cm B25cm C35cm D45cm19(11丹东)(多选题)关于凸透

8、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D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C焦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20(11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1(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

9、下表,其中正确的是A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22(11六盘水)下图是物体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 AAu2f Bfu2fCu=f Duf23(11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B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4(11滨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B像越

10、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5(10扬州)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B26(10潍坊) (多选题)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B CAvfBfv2fDfuf 右(透镜) 大31(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

11、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如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6012缩小23015缩小32020等大41530放大51260放大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1)B (2)大 减小(3)小

12、王同学的实验过程不够全面。因为他只记录了像的大小,没有记录像的正倒,所以他的记录不够全面。(或只通过一块凸透镜成像情况,要得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欠普遍性。或只研究了凸透镜成实像的情况,没有研究成虚像的情况等等)31(12宁德)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规律与此类似的是_(1)同一高度 (2)10 (3)放大 投影仪32(12丹东)小乐

13、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